历史语用学视角下的语法化
——以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为例
2015-02-23刘承宇胡曼妮
刘承宇 胡曼妮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101)
历史语用学视角下的语法化
——以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为例
刘承宇 胡曼妮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101)
历史语用学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旨在从历时角度,运用语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语法化现象进行解释。本文采用历史语用学从形式到功能的历时映射的研究方法,以英语条件分词连词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的历时演变为例,通过描述和阐释英语条件分词连词从形态、句法到语义、语用层面的嬗变过程,揭示其从实词转化为功能词这一语法化过程的路径、机制和动因。
英语条件分词连词,语法化,路径,机制,动因,历史语用学
1.引言
英语中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短语)除了最常用的if和unless(=if...not)外,还有as long as、so long as、assuming(that)、given(that)〈正式〉、in case、in the event that、just so(that)〈非正式〉、on condition(that)、provided(that)、providing(that)、supposing(that)等(Quirk et al 1985:1089)。在这些条件从属连词(短语)中,有不少是由动词的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演变而来,如:assuming(that)、supposing(that)、providing(that)、given(that)和provided(that)。这种从属连词(短语)尽管不如if和unless常见,但在词义、语法和功能方面都与后者相同,尤其在正式文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根据其构词和语法特点,将这类从属连词称之为“条件分词连词”。
历史上,语言学家们采用历时和共时的方法对条件分词连词的形态、句法、功能、用法及其演变进行过研究。从共时的角度看,Sweet(1892)首次将这些条件分词连词与if、unless等条件从属连词放在一起讨论;Poutsma(1926)肯定了条件分词连词在句法作用方面与if、unless的一致性;Curme(1962)描述了条件分词连词的使用方法;Quirk等(1985)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条件分词连词在现代英语中的功能和用法。从历时的角度看,Jespersen(1946)关注条件分词连词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Sweetser(1990)、Traugott和Dasher(2005)、王寅(2006)则把条件分词连词的演变看作是一种语法化现象。但对这些条件分词连词的历史演变,迄今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这些条件分词连词是如何由分词演变成连词的,经历了哪些阶段,在历史上它们的语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分别是什么?其历史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本文以provided(that)和providing(that)为例,采用历史语用学(historical pragmatics)从形式到功能映射的研究方法,对英语条件分词连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式、语义、句法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探究其历史演变的路径、机制和动因。
2.历史语用学及其语法化研究
历史语用学是在语用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衍生出的一门子学科。该学科继承了历时语言学的对比分析和历时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语用学注重口语和共时研究、传统历史语言学注重书面语和历时研究的界限,强调书面语和口语并重、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并重。历史语用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变化规律,以揭示语言的本质,从而实现了历史语言学的复兴。Stein(1985)最早提出历史语用学这一概念并倡导该领域的研究;Jucker(1995)首次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界定,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和评价。他在书中指出:历史语用学包括两大分支:语用语文学(pragmatic philology)与历时语用学(diachronic pragmatics)。前者旨在描述历史文本(如遗嘱、法庭用语、莎士比亚戏剧,乃至烹调手册、菜单等)的语用因素,如文本的写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与社会环境等;后者旨在描述语言从形式到功能及从功能到形式的变化,涉及语言的言语行为能力、认知心理等。这一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将语言形式(如语用标记、语用符号、连接词等)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考察其语用意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这种方法称为“从形式到功能的历时映射”;二是将语言的功能(如言语行为、礼貌策略、篇章类型等)作为对比的出发点,探讨语言表达式的历史演变,这种方法称为“从功能到形式的映射”(Jucker 2000)。
历时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其研究范围为描述语言在形态、句法或篇章层面从形态到功能的变化。历史语用学的语法化研究源于功能主义框架中进行的历史句法和形态学研究,以及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相联系的历时语法化(diachronic grammaticalization)理论研究(如Hopper &Traugott 2003;Bybee &Pagliuca 1985;Brinton 1990等)。这些语法化研究不仅描述词语或语言成分从实词到虚词的变化,而且认为语法化的过程就是语言在使用中遵循语用理论而发生的演变,语言的使用影响演变的路径、机制和动因。他们借用语用学的研究成果,用普遍使用的语用原则和语用推理来解释语言变化的动因和机制。本文尝试从历史语用学视角对英语条件分词连词进行探讨,着重讨论英语条件分词连词在历史上的形态与功能分布及其历时演变的动因、路径和机制。
本文主要采用的共时研究的语料主要源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等大型英语语料库和《综合英语语法》(Quirk et al.1985)等英语语法教程;历时研究分为四个时期:古英语时期(公元600年到1100年)、中古英语时期(1100年到1500年)、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500年到1750年)和后期现代英语时期(1750年至今),语料主要源于《牛津英语词典》以及《晚期中古英语语法》(Poutsmam 1926)、《英语语法》(Curme 1962)等。
3.providing(that)与provided(that)的共时研究
英语条件句是语言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Quick等(1985)对条件句进行重新分类,将条件分词连词引导的条件句归入直接条件句,并首次将语用原则应用到条件句的研究中。Sweetser(1990)用“行、知、言”(content、epistemic modality、speech act domain)三域作为核心概念,从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条件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根据BNC和COCA,在现代英语中,provided(that)比providing(that)的使用频率更高,两者引导的条件句常用于书面语,而providing(that)在口语和商务英语中更为常见。两者都是条件从属连词,其语法功能一致,有时可以互换,所引导的条件句在句法和语义上与if引导的条件句相当,如:
(1)a.Provided that we get good weather,it will be a pleasant holiday.
b.It will be pleasant holiday if and only if the weather is good.
(2)a.I will go providing that my expenses are paid.b.I will go if my expenses are paid.
(3)a.Provided no objection is raised,we shall hold the meeting here.
b.If no objection is raised,we shall hold the meeting here.
在上述三个句子中,分句p为前提,主句q为结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条件句的公式表述为:p的发生是q的充分条件,分句的内容是导致主句事态实现的理由和客观依据;也可以解释为:q为p及已知信息对结论(新信息)的推论。从信息流的角度看,将条件句的前提作为已知信息放在句子中,在此基础上推出一个结论,用逻辑公式表示为“I infer q from p”,或表述为:知道p是我得出结论q的充分条件。这里的条件分句被用作供推理的“前提条件”,主句为“逻辑结论”。Dancygier和Sweetser(2005)把这种非真正条件句称为“推理性条件句”(inferential conditionals),主句和分句表现从前提(已知信息)推理出一个结论(新信息)的心理过程。
从语用角度分析,从作者(说话人)/读者(听话人)的角度解释,句(1)是一个典型的识解条件句,分句是说话者猜测的前提,说话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得出结论,这个结论的真假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判断,但句子却委婉表达出其合理性:要是天气不好,就不要去度假了。句(2)是典型的言语行为句,听话人需要满足说话人(“I”)提出的条件(即为“我”付出所有费用),“我”才会付诸行动,这是说话人给听话人提出谈判或要求。句(3)可以理解为:会议将在这里召开,前提条件是没有反对意见。这个句子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话人确实在征求听众或者与会者的建议,而另一种理解是说话人出于礼貌,会议不论有没有人反对都将在这里召开。
4.providing(that)与provided(that)的历时演变
4.1 providing(that)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providing和provided两个词的词根都源于拉丁语,在英语中的首次使用见于15世纪中古英语时期的“providence”,意思是“往前看”、“前往”或“提前安排”;之后演变成及物动词,同时有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形式providing和provided。使用providing的最早书面记载在中古英语时期,其书写形式也与现代英语不同,为prouydyng或proydyng,如(4a)和(4b):
(4)a.Prouy dyng euir more that alwey...may have.(1423 Rolls of Parit.Ⅳ,256/2)
b.Hee cared little for our faith,and patience,prouiding that our pursues could answer his
expectation.(1632 LITHGOW trav.ⅳ.246)
在4a和4b中,prouydyng和prouiding都是动词provide的现在分词形式,意为“给予满足”,它们的形式不同,语用意义也有所差异,4a可用现代英语表述为“providing them more that always...may have”;整个这句话是典型的指令类言语行为(directives),表达了说话人的命令,要求听话人遵从他(或她)的指挥。4b可用现代英语表述为“he cared little for our faith,and patience,providing that our pursues could answer his expectation”,暗示出说话人的抱怨。
providing在中古英语时期(当时的词形为prouiding)也可以用作为动名词,在句中可表达为完成、提供、准备等意义,如5a和5b:
(5)a.Money enough for the prouiding of all things needful.(1603 KNOLLES Hist.Turks(1638)282)
b.The auctioneer and bidders proved of Mr.Snack’s providing.(1760-72 H.BROOKE FOOL OF Qual.(1809)Ⅲ.122)
在例5a和5b中,providing都已失去了作为谓语动词的功能,在句中分别组成了名词短语“(the)prouiding of all things”和“Mr.Snack’s providing”,在句中作宾语。5a的意义可以理解为:钱已经足够用来供应所需物品;5b中的providing可以用名词provision来代替。
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providing演变成一个边际连词(quasi-conjunction),意为on condition that、in case that、if only等,在句子中开始充当与if和provided同样功用的条件状语连接词,但使用的场合较少,且总以不带that的形式出现,如:
(6)a.The Wooll...is nothing infereious to that...of Spaine:providing they had skill to fine,Spin,Weaue,and labour it as they should.(1632 LITHGOW Tranv.ⅹ.495)
b.Freytag proposes a concert,providing somebody will pay for it.(1795 EARL MALMESBURY Diaries &Corr.Ⅲ.198)
providing作为条件分词连词的用法沿用至今,其本身已经失掉了在句子中作为行为动词的施为功能和意义,逐渐演变成为连词,用于引导条件句,表示后面的结果必须依靠前面的假设才能实现。在6a中,说话人尝试解释羊毛纺织完成的必要条件是工人和纺织技术。而在6b中,说话人想告诉听话人,Freytag筹划音乐会的条件是有人支付费用。
4.2 provided(that)
与providing同源的provided是动词provide的过去分词。根据BNC和COCA,在现代英语中,provided(that)在条件分词连词中的使用频率高居榜首,尤其出现在大量正式文体中。在早期中古英语中,provided(或prouided)作为过去分词,意义为being provided,如7a和7b:
(7)a.Provided always,that no man be harmyd,in the arreages of such livelod.(1460 FORTESCUE Abs &Lim.Mon.■.1885)
b.Always prouided,if the Turk sent an armie into Italy.(1600 E.BLOUNT tr.Conestaggio 17)
在7a中,说话人要求随时做好准备,以确保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受到伤害;在7b中,说话人表达的是一种命令或者打算,即为了防止土耳其派兵入侵意大利而要一直装备好。
在早期现代英语中,prouided用作不带that的连词,意义为on condition that,暗示条件在特定环境下的实现,如:
(8)a.I take your offer,and will liue with you,prouided that you do no outrages on silly women,or poore passengers.(1591 SHAKS.Two Gent.ⅳ.ⅰ.71)
b.Now or whensoeuer,prouided I be so able as now.(1604 SHAKS.Ham.ⅴ.ⅱ.210(2nd Qo.)
8a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谈判或者商量,要保证妇女和乘客不被施暴的前提下,听话人的要求才能够被满足。8b意为无论任何时候,“我”都要假设自己有现在这么能干。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条件状语从句,有前提和结果。
provided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其意义是提前准备或者表示一种已经准备好的状态,如:
(9)a.With what a sharpe prouided wit he reasons.(=With what a sharp provided wit he reasons.)(1594 SHARK.RichⅢ.ⅵ.132)
b.Man...makes for the provided room where the old friends want their fellow.(1878 BROWNING La Saisiaz 446)
9a用现代英语可以解释为“he reasons with a sharp wit provided”,其中provided用作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中的宾语补助语,意为“他用他天才的聪明智慧在思考”。在9b中,provided用在名词前表示已准备好的一种状态,the provided room意为“备用房间”。
5.providing与provided语法化的路径、机制与动因
5.1 providing与provided语法化的路径
“语法化”这一术语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1912)提出,指“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这种语言现象。Kurylowicz(1965)从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定义为从词汇形素向语法形素或从低级语法形素向高级语法形素(如从派生构词成分向内部屈折成分)的转化。Hyman(1984)从语用的角度把“语法化”定义为语用结构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Traugott和Heine(1991)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角度将“语法化”界定为语法范畴和编码(即意义)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本文采用Hopper和Traugott(2003)的定义,将“语法化”界定为意义实在的实词变为意义虚灵的虚词或词缀等语法成分的过程,是形态句法变化与语用语义变化的过程,其语义变化涉及重新分析和推理。
以上第4部分描述的providing与provided的历时演变就是一个典型的语法化过程,它们从行为动词provide演变而来,但失去了行为动词引导宾语乃至双宾语的句法功能,转而用作分词连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从形态句法、语义和功能的角度看,providing经历的演化过程如表1所示。
同样,从形态句法、语义和功能的角度看,provided的演化过程如表2所示。
表1 英语条件分词连词providing的历时演变过程
表2 英语条件分词连词provided的历时演变过程
比较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到,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所经历的语法化路径大致如下:
Providing:动词现在分词>动名词/名词>分词连词
Provided:动词过去分词>分词连词/形容词>分词连词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条件分词连词经历了“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的过程,即词语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失掉了作为动词引导宾语甚至双宾语的身份,从开放词类转化为封闭词类。如在providing的演变过程中,该词作为动词现在分词的地位不断弱化,而作为动名词和分词连词的地位却不断强化。从语义演变的角度看,其演化经历了“去语义化”(desemanticization)的过程,即失去了原本完整的意义,而得到了并不具体的抽象意义。如在provided一词的演化过程中,就逐渐失去了行为动词的具体意义,而演化成一种条件甚至是一种完成状态。在这个语法化过程中,providing和provided在历史上作为实词的用法逐渐淡出,而作为虚词的用法却固定下来。从历史语用学角度看,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意义,这些语用意义由于听/说者的理解、接受、使用和推广,逐渐规约化为脱离语境的语义含义,从语用多义演化为语义多义。5.2 providing与provided语法化的机制
历史语用学认为,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被普遍认为是语法化过程中语言变化尤其是语义变化的机制。Jucker(1995)认为重新分析可广泛运用到语义、句法和形态变化中,发生在语言横组合层面,指的是表层相同的结构,其内部构造因语用或其他原因被重新划分边界,从而从底层改变了音位、词法、句法的组合方式。重新分析能给出创新结构,如providing和provided两个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用法,在形态结构进化的同时,其语言意义和用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类推发生在语言的纵聚合层面,指的是原有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因套用某个法则,类推不同于原来的新结构,但两者的底层意义不变。如providing作条件分词连词的用法被类推使用,其他相似结构(如supposing、seeing、assuming等)也都演变成为了条件分词连词。
5.3 providing与provided语法化的动因
和其他语法化现象一样,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语法化的动因包括语用推论、语言习得与互动策略、重复和主观化与交替主观化。
5.3.1 语用推论
沈家煊(2004)指出,语法化的动因跟语用原则(特别是“不过量原则”)密切相关,“语法化”的机制也跟语用推理(特别是“回溯推理”)和隐涵义的“固化”密切相关,这种推理是说话人利用“不过量原则”招引或邀请听话人来进行的。
根据Levinson(1983,2000),语义的变化过程就是作者/说话人与读者/听话人在交流过程中推导隐涵义的变化过程。Levinson(1983)将推导的隐涵义明确分为两类,即“一般隐涵义”(Generalized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简称GCI)和“特殊隐涵义”(Particularized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简称PCI)。特殊隐涵义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是通过说话人的意图而推导出来的,一般隐涵义不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当特殊隐涵义随着反复推导并且广泛扩散开来,不需要靠语境和逐步推导就可以直接得出相关的隐涵义,其地位也变成了一般隐涵义,一般隐涵义再进一步固化,就变成语词的固有义(semantic meaning,简称SM)。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PCI>GCI>SM。
以providing为例,其动词原形为provide,其意思是“给予”、“提供”。但当它处于特殊语境中时,词语意义随语境的转变而变化。当特殊语境中词语的语义得到认同时,就转化为一般隐涵义,最后作为条件分词连词的providing频繁出现在句子中,逐渐为语言使用者所接受并广泛使用。英语分词连词provided(that)语法化的动因也同样如此。
5.3.2 语言习得与互动策略
根据Traugott(2004)的论述,语言变化的两个最常见的动因,一是语言习得,二是交谈双方的互动策略。一个词语产生一个新的意义或用法后,如果这项创新为创新者或其他人所重复,这就发生了所谓的习得,语义的演变从此开始。互动策略是指交谈双方为成功和效率而互相关注、互相影响、互相协商,具体指交谈双方所遵循的一些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省力原则、礼貌原则、适量原则等。语言意义和形式的变化是“有理可据”的,这种变化有的源于语言之间的接触,有的来自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有的形成于创新用法,有的产生于对语言的误解和误用(转引自王寅、严辰松2005)。
在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的演变过程中,基于互动原则和交际者目的性的增强,语言变化也在进化中。Provide从最早的行为动词意义到现代英语中用于引导状语从句表示条件,正是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中产生的语言协商,在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providing和provided逐渐演化成条件分词连词。
5.3.3 重复
Bybee、Perkins和Pagliuca(1994)三人强调,语法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重复,即词汇语法的频繁使用让语言中某些兴起的用法更广泛地被使用和推广。重复的结果就是在语法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新的词汇形式和用法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重现并在认知中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在语言中固化下来。语法化就是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的结果,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是它具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的实词,越容易成为语法化的始源。
查阅本文参考的各种词典、语法教程和历史文献,providing和provided两个词的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出现在大量正式文体中,从而逐渐确立了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这两个条件分词连词在现代英语中的功能和地位。
5.3.4 主观化与交替主观化
Heine、Claudie和Hunnenmenyer(1991)三人在探究语法化的动因时提出了目的论观点。该理论将语法化归因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和语用策略,认为语法化是由语言使用目的所驱使。句子的主观化与人际主观化加强了,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出发,由条件分词连词引导的句子拥有了更强的语用色彩,如委婉、礼貌、请求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有利于交际的成功进行。语言表达的不仅是命题意义,而且还透露出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说话人在会话中留下“自我”的标记,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这种含有说话人主观意念和态度的形式和结构逐渐衍生出可识别的语法成分。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总是不断把说话的目的、动机、态度和情感传递给对方。一些常用的包含主观性的词语经过反复运用,最终凝固下来,形成主观化表达的成分。交互主观性指的是说/写者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读者“自我”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听/读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但更多的是具体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读者的“面子”或“形象”需要(Traugott 1999)。
英语动词分词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的历史演变也是在有效完成交际的基础上,成为现在的分词连词。如上所述,providing(that)在现代英语中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在例3a中,说话人使用含providing(that)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作为引起听话人注意的一种礼貌表达方式。该句本来是一种直接的陈述,但说话者加上了一种可能性,为执行决定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即不论有没有人反对,会议都将在此召开。
6.结语
本文从历史语用学角度,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英语条件分词连词providing(that)和provided(that)的形态、语法、语义和语用及其历史演变进行描写和阐释,对其语法化的路径、机制和动因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语言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法化描述了语言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词虚化。语法化的过程是单向性和语用化的过程,是形态句法变化和语用语义变化的过程。在providing和provided从形式到功能的历时映射中,语用与认知原则促使语法化的发展。语义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而语言变化的动因从外因看包括语用推理、语言习得与言语交际策略和重复,从内因看则是主观化和交替主观化促进语言的变化发展。
历史语用学通过对语词的形态、语法、语义、语用及其历史演变进行全方位的描写,进而对其中所涉及的语法化的路径、机制和动因进行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揭示语言形态、句法到语用语义层面及其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从而探究语言的本质属性。今后有必要充分运用大规模历史语料库,为研究语言演变及其内在机制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实证依据;不断拓宽语言演变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范围,进而从跨语言角度开展对比研究,以深化对语言本质属性及不同语言在语法化等方面类型学特征的理解。
Brinton,L.J.1990.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English[A].In J.Fisiak(ed.).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C].Berlin:Mouton de Gruyter.45-77.Bybee,J.&W.Pagliuca.1985.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tical meaning[A].In J.Fissiak(ed.).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Historical Word Formation[C].The Hague:Mouton.59-83.
Bybee,J.,R.Perkins &W.Pagliuca.1994.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urme,G.O.1962.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31-1935)[M].Essex,Conn.:Verbatim.
Dancygier,B.&E.Sweetser.2005.Mental Spaces in Grammar:Conditional Construc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B.,U.Claudi &F.Hünnemeyer.1991.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P.J.&E.C.Traugott.2003.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yman,L.M.1984.Form and substance in language universals[A].In B.Butterworth et al.(eds.).Ex planations for Language Universals[C].Berlin:Mouton de Gruyter.67-85.
Jespersen,O.1946.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1909-1949)(PartⅤ:Syntax,Vol.4)[M].London:Allen &Unwin.
Jucker,A.H.(ed.).1995.Historical Pragmatics:Pragmatic Development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Pragmatics &Beyond New Series 35)[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Jucker,A.H.2000.English historical pragmatics:Problems of data and methodology[A].In G.di Martino &M.Lima(eds.).English Diachronic Pragmatics[C].Napoli:CUEN.17-55.
Kurylowicz,J.1965.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J].Diogenes 51:55-71.
Levinson,S.C.1983.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C.2000.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Camgridge:MIT Press.
Meillet,A.1912/1965.Linguistique Historique et Linguistique Générale[M].Paris:Librairie HonoréChampion.
Poutsma,H.1926.A Grammar of Late Modern English:For the Use of Continental,Especially Dutch,Students[M].Groningen:Noordhoff.
Quirk,R.et al.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New York:Longman.Stein,D.1985.Discourse marker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A].In R.Eaton,O.Fischer,W.Koopman &F.van der Leek(eds.).Papers from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83-302.
Sweet,H.1892.A Short Historical English Grammar[M].Whitefish:Kessinger.
Sweetser,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E.C.1999.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semantic change[A].In J.Verschueren(ed.).Pragmatics in 1998: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6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Vol.2)[C].Antwerp: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93-102.
Traugott,E.C.2004.Historical pragmatics[A].In L.R.Horn &G.Ward(eds.).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C].Oxford:Blackwell.538-61.
Traugott,E.C.&R.B.Dasher.2005.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E.C.&B.Heine.1991.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Vol.Ⅰ)[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沈家煊.2004.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4):243-50.
王寅.2006.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严辰松.2005.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4):1-5.
(责任编辑 甄凤超)
H03
A
1674-8921-(2015)05-0005-06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5.002
刘承宇,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电子邮箱:liucyswu@163.com
胡曼妮,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英语教学理论。电子邮箱:monni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