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学视野下的类同话语研究
2015-02-23余盛明
余盛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认知语用学视野下的类同话语研究
余盛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本文以婚姻家庭类语料为基础,从语用和认知两个角度对类同话语进行分析。一方面,重点描述当类同话语作为语用现象时的语用特征,包括语用结构、语用功能、语用效果和实现方式;另一方面,试图解释当类同话语作为论辩策略时的心理认知机制。
类同话语,语用特征,认知机制
1.引言
论辩是展开矛盾、达至理解的一种复杂而常见的言说方式(Goodnight 1999),其主旨是申述理由维护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并意图说服他人(Cottrell 2005)。日常生活中,夫妻吵架、婆媳争论、朋友斗气时有发生,媒体上、机构间的各式论辩屡见不鲜。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论辩中常用的一种论辩策略却长期被忽视,鲜有文献论及。且看下面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与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关于后者皮肤漂白的对话:
Winfrey:So it is...
Jackson:It’s a problem for me,OK?I can’t control it,
OK?But what about all the millions of people,let’s
reverse it,what about all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sit
out in the sun,to become darker,to become other than
what they are.Nobody says anything about it.(Inter
views with Michael Jackson:89)
对话中,Jackson使用了一种论辩策略,本文称之为“类同”(similitudo)。本文将以大量实例为基础,从两方面对类同话语展开研究:(1)作为一种言说方式,“类同”有何语用特征?(2)作为一种论辩策略,“类同”有怎样的心理认知机制?
2.类同的界定
2.1 类同的定义
“类同”是通过类推同化思维、消异求同的言说方式和论辩策略。“类同”的首要特征是话语中形成系列对比,构成一个对比式言语事件(speech event)。上述杰克逊的话语就有若干方面的对比,比如(1)身份(identity):杰克逊的黑人身份与民众的白人身份形成对比;(2)社会角色(social role):著名歌星与普通百姓形成对比;(3)行为(act):杰克逊的漂白与民众的晒黑形成对比;(4)后果(result):漂白遭质疑与晒黑无质疑形成对比。其次,说话人使用对比式言语事件不是仅为描述而为之,而是“话中有话”,对比成理。即听众很容易从系列对比中听出杰克逊的弦外之音:我皮肤变白和别人皮肤晒黑,两者都是改变皮肤颜色,本质无异,不应该因为我的身份与社会角色不同而对我横加责备和质疑。可见,“类同”是通过对比导出观点、道理或情感,达到辩护或规劝的目的。因此,作为言语事件,类同话语有其特殊的语用结构;作为论辩策略,它有独特的心理认知机制。2.2 类同与相关概念
将“类同”作为语言现象研究,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Aristotle 2007)。该著作中与本文“类同”相对应的词被译成similarity(注意:译者并未译成analogy、contrast或comparison),但鉴于similarity作为专业术语易致误解,本文采用其对应的拉丁文similitudo。亚氏举例说明了类同所要表达的要旨,即“若自己未做(或不愿做)某事,却责备他人未做该事,则不合道理”(同上:176)。反推可知:如果自己做了某事,却责备别人不该做此事,同样不合道理。“类同”即“将论辩(理由)转到对手身上”(同上:175),或“从对方所述之事概括一个话题,并将其用于我方情形,使之形成对照”(Brummett 2000:174);“类同”还可以采取“依先例论证”(argument from precedent),即“早前案例中有X被实施,因眼下案例与前案类似,则现在亦应实施X”(Sproule 1980:150)。通俗地讲,类同就是将他人置于自己的位置或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去思考、去论辩的策略。这似乎恰好符合了“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put oneself in another person’s shoes”等社会文化心理,因而具有较好的说服力。
亚里士多德将“类同”与另外27个修辞手段并称为修辞学的传统主题(Topoi),但早期学者只关注它们的总体特征和分类(Grimaldi 1978;Conley 1983;Huseman 1994);至今也罕有文献将“类同”作为修辞手段单独研究,更谈不上从语用和认知角度来研究(Fleming 2003)。Corbett和Connors(1999:87)建议走出修辞领域寻找一种涵盖其他学科的普遍分类方法,并在亚氏28个修辞手段基础上归纳出五类论辩策略:定义(definition)、比较(comparison)、关系(relationship)、情景(circumstance)、证据(testimony)。本文的“类同”是“比较”策略之下的三个子策略之一(另两个子策略是“类异”[difference]和“程度”[degree])。
严格地讲,以往中文文献中鲜见“类同”这个术语;与之接近的是“类比”(analogy)、“对比”(contrast)或“比较”。“对比”和“比较”作为专业术语不够严谨且易致误解。“类比”在语言学领域内往往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或写作方法(Petraglia &Bahri 2003);在语言学领域之外,则常被视作认知策略或思维方式,而非语言现象,譬如:利用类比思维推进语言学习或语言教学(Brown 2000;秦明星2010),利用类比认知策略研究构词法(赵宏宇2002;王中祥2010)或比较中美儿童使用类比认知策略的跨文化差异(Richland et al.2010)。类比策略还被广泛用于政治(孙振奎2008)、商业(Johnson 2002)、临床医学(梁洁2005)、教育(孙鹏勇2006)、人际交往(Gilbert 2004)等领域。如周东海和邱小群(2005)将类比策略作为处理劳资双方矛盾的基本思考策略,强调资方做决定时不要忽视劳方的感受和建议。孙振奎(2008)从政治的角度强调使用类比思维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孙鹏勇(2006)强调在教育管理领域使用类比思维来化解管理不当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Gilbert(2004)指出日常社会交往中使用类比思维的重要性,以协调人际关系。Johnson(2002)强调,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销售人员尽快发现顾客的真正需求,对不同顾客做出适当、灵活的反应。梁洁(2005)指出,医护人员应该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不断变化的情感、心理活动和精神需求,以助他们康复。
总之,“类同”的概念从亚氏时代就已纳入修辞学范畴,但作为语言修辞手段的研究并不充分;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认知策略,又仅关注在政治、商业、临床医学、教育、人际交往等领域的应用,而没有研究其本身的心理认知机制。本文的“类同”不仅是一种语言对比手段,更是一种思维认知路径;既是言说方式,又是心理策略。本文的研究有别于以前的“类比”研究,将探讨“类同”话语作为语言现象的语用结构特征和作为思维方式的心理认知特征。
3.类同话语的语料和语用特征
本节将基于真实语料讨论类同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问题1)。
3.1 语料的收集和基本数据
本研究共收集相关语料115例,由作者及另外两位有语用学专业背景的学者从自建语料库中挑选而来。自建语料库由日常阅读摘录积累而成;语料主要摘自中国当代婚姻、家庭题材的流行小说和电视剧,涉及家庭琐事对话;语篇参与者为夫妻、父母孩子、同事朋友、婚姻双方的家庭成员等。
语料的基本统计数据见表1。经梳理发现,本研究的“类同”语料有如下特点:首先,类同现象丰富,115例语料全部涉及对比式言语事件(这可能是因为在家庭语境下话语参与者彼此熟悉、了解,易于形成类同);其次,类同有两种实现方式,即通过举例和假设来实现;第三,类同主要用于三种语境,即冲突语境、抱怨语境、言笑语境;第四,类同有三种语用功能,即自我辩护、规劝他人、打趣示好;第五,从语用效果看,多数类同策略的语用功能得以成功实现。
表1 语料的基本数据
3.2 类同话语的语用特征
本节从类同话语的言语事件构成、语用功能、实现方式和语用效果等方面对其语用特征进行分析。按其言语事件构成,类同话语可分两类:简单类同话语和复杂类同话语。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3.2.1 简单类同话语
如前所述,对比式言语事件是类同话语的一个定义性特征。所谓简单类同话语,指只有一个对比焦点构成的言语事件。请看案例(斜体字为背景说明,黑体字为对比式言语事件)。例1:叶小鱼与罗青橙为夫妻。丈夫未跟妻子商量就买
回一些家具;妻子不喜欢其样式,也不经商量就把
家具给卖了。
叶小鱼:“那也不行,你擅自做主给卖了,你经过我
同意了吗?”
罗青橙一听叶小鱼这话,正中下怀,顿时感到从头到脚无比舒畅……便趁机跟叶小鱼叫板,“那么,你又是什么时候经过我同意,就把家具拉回咱家了呢?”
叶小鱼顿时气噎。(《婚姻漩涡》:75)
例1为“自我辩护”型类同言语事件,由两组相互对比的行为构成;每组行为由行为人身份/角色、行为本身、行为实质、行为后果组成(见表2;项目置于括号中表示“未明示”,下同)。显然,妻子罗青橙用丈夫叶小鱼的行为为自己辩护,即通过行为2去类推同化行为1的合理性,且取得了辩护效果。本案类同通过列举事例得以实现。例2:江雨帆跟老公姚健分居两地,但经常由朋友老乔
表2 “自我辩护”型类同
陪伴。老乔的老婆很生气,但江雨帆认为自己被
误解了。闺蜜陶乐规劝江雨帆。
陶乐:“我觉得你就是闲的,姚健不在身边,你孤单
寂寞,你需要朋友。可是,那个老乔毕竟是有老婆
的。你难道不能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姚健在江城,
他天天得了空不去陪你,反倒陪个什么同事一起
吃饭喝茶,就算他俩清清白白,你觉得正常吗?允
许吗?”
江雨帆想了想,撇了撇嘴:“也许你说的有点道
理。”(《婚姻那么长》:159)
例2为“规劝他人”型类同言语事件(见表3)。劝说者通过丈夫的假定行为“类同”妻子的实际行为,取得规劝效果。不过,行为后果是暗示的:陶乐问江雨帆,所假设的其丈夫的行为是否正常/允许。言下之意,妻子的所作所为不正常,会伤害丈夫。本案类同通过假设事例来实现。
表3 “规劝他人”型类同
例3:安娜和同学们在分隔数年后的一次聚会。
同学们大多久不见面,碰到一起就互相打趣,熟悉
的还相互拥抱,边抱边自我嘲笑。
“脸没贴上,肚皮先亲嘴了。”
“你这头发怎么比你肚子里的墨水掉得还快?整个中间一块足球场,四边都是铁丝网了嘛!”
“我头发掉得快,你褶子长得多,都跟包子的肚脐眼一样了!你还笑我?”
没过几分钟,以前的绰号都被想起,开始边喝酒边抖以前的糗事,惹得满堂哄笑。(《王贵与安娜》:245)
例3为“打趣示好”型类同言语事件(见表4),老同学使用看似损实则亲的话语相互打趣:我说你头发掉得快,你说我褶子长得多;言外之意:咱们彼此彼此。本案类同通过列举事例来实现。
表4 “打趣示好”型类同
以上例证表明,类同言语事件在当事人的身份/角色及其行为、行为实质、行为后果等方面形成对比,以对比驱动类推同化。其中,行为对比是必备的,其实质和后果可明示或暗示;即便是暗示,在如此对比语境中,也极易推知。因此,说话者通过听话者理解或推知其隐含意义达到辩护或规劝的目的。
以上三例分别实现类同的三种语用功能,即自我辩护、规劝他人、打趣示好。本研究的115个案例中,自我辩护型72例,规劝他人型35例,打趣示好型8例(见表1)。从语用效果看,例1“叶小鱼顿时气噎”、例2“也许你说的有点道理”、例3“惹得满堂哄笑”显示三例类同分别达成了辩护、规劝、打趣的效果。115例中,87例成功达到语用效果,28例部分达到或未达到语用效果(见表1)。另外,以上三例还代表了类同的两种实现方式,即通过举例(例1、3)和通过假设(例2)来实现。这115例中,98例通过举例实现类同,17例通过假设实现类同(见表1)。
3.2.2 复杂类同话语
复杂类同话语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比焦点构成的一个或多个言语事件。试看例4。例4:安远林是李禾的丈夫,但经常跟其他女人约会;李
禾很生气。目前同事汪海波跟李禾走得很近,安
远林于是质问李禾。
“李禾,有件事情我想向你解释一下,你最近可能
有误会。我和那个叫王颖的女人,只是很普通的
朋友,她可能对我有意思,但是我绝对没有任何想
法。我只是不好推脱。”
“只要是女人,你都不好推托。如果反过来说,只
要是男人的邀约,我都不推托,你会如何想?”李禾
反问了一句。
“我肯定会生气。”
“你会生气,你想过我会生气吗?为什么你可以和很多女人打情骂俏,我就不可以和别的男人谈笑风生呢?”
“李禾,我向你发誓,我绝对没有对不起你,更不会背叛你。”
“这只是你的誓言而已,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会很相信这些话,现在却不信了。……”
“我说不过你。我想问你,为什么汪海波最近总是送你回家?”
“他为什么不能送我回家?你能送别的女人回家,体现出你的绅士风度,难道别的男人就不能送我回家,体现他们的绅士风度吗?”
安远林一句话都没有占到上风,他气愤地甩开了手。(《少妻》:227)
例4中的复杂类同言语事件由三组对比式行为构成:(1)接受异性邀约,(2)与异性打情骂俏,(3)陪伴异性回家(见表5)。该类同事件中,妻子李禾三次使用类同策略,意图有二:既想为自己辩护又想说服丈夫“改邪归正”。该类同策略通过假设(行为1和行为2)和举例(行为3)双重手段实现。语用效果上,自我辩护的目的可谓已达到(丈夫“一句话都没有占到上风”),但劝说丈夫的目的总体上未达到,因为即使行为1取得了效果(丈夫称“肯定会生气”);行为2也效果不明(丈夫称“说不过”妻子),而行为3则似无效果(丈夫“气愤地甩开了手”,这亦应为整个类同言语事件的劝说效果)。
表5 复杂的类同言语事件
可见,复杂类同话语由简单类同话语复合而成,属于多重对比言语事件。其中每一个简单类同话语有其独立的语用功能、语用效果和实现方式,几者共同形成一个大的言语事件。
4.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
本节讨论类同策略的认知机制(研究问题2)。我们先介绍研究的理论框架,再探讨类同话语背后的心理认知机制。
4.1 理论框架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Fauconnier &Turner 1996,1998,2002)为理论框架研究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该理论以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和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s Theory)两大认知语用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弥补了它们在解释力方面的不足。例如,概念隐喻理论不能解释The surgeon is a butcher这个隐喻所含的负面评价,因为源域、目标域及其相互映射都不能产生该负面含义(Evans &Green 2006:402)。而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心理认知方法,可以深入到语言表面形式背后的隐含意义,发挥人类在意义构建方面的主体创造力(Fauconnier&Turner 2002:5)。按照该理论,上面这个隐喻的负面意义来自butcher和surgeon这两个概念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由主体推导而得。
概念整合模型主要由四个心理空间组成: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整合空间(Blend Space)。一般而言,概念整合的心理认知过程包括构建输入空间、找出映射成份、决定选择性投射成份、作跨空间映射、构建类空间、通过整合获取涌现结构、构建新意义等环节。本文总结为四大步骤。第一步,构建输入空间。Fauconnier和Turner(2002:40)指出,“心理空间是我们思考和讲话时为了局部的理解和行为所构建的小概念包”。“心理空间”不同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域”概念,因为“域”只在现有知识中进行简单的概念投射与匹配,而“心理空间”则是在意义构建过程中激活的临时结构或概念,会随着思想和语篇的展开而动态地修改和充实。听者从说者提供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中提取临时概念包,构建输入空间,并随着话语的展开作动态适应。
第二步,输入空间之间作部分映射(mapping)。两个输入空间里的部分成份作跨空间映射,并通过对应成份的匹配来建立相互联系。“对应成份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包括框架(frame)之间的联系、框架里角色之间的联系、身份之间的联系、角色转换的联系、类比式联系、隐喻式联系等”(同上:47)。
第三步,构建类空间。输入空间对应成份之间的联系在类空间里投射为高度概括的信息,并为输入空间的对应成份提供类别认证,作为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建立各种匹配的基础。匹配的成份之间可以以身份、角色或隐喻的类别为基础建立连接结点(connector),形成类空间里的“类”(Evans &Green 2006:409)。
第四步,以类空间为指导选取输入空间的成份,投射到整合空间进行概念整合,形成新意义。这涉及到选择性投射和整合,“对应的两个成份有时都被投射,有时仅一个投射,有时零投射;有时候,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成份投射并在整合空间里被融合;有时候,一个输入空间的成份被投射,而另一个输入空间里与之对应的成份却不被投射”(Fauconnier &Turner 2002:47-48)。整合形成涌现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即通过整合而得的新意义;它并非输入空间成份的直接复制,而是进入整合空间的成份与一些背景知识结合,进行下意识的拼合、完善、充实和融合。
本质上,概念整合是将不同认知域的概念结合起来的认知活动,其核心思想是对语言意义的在线生成进行动态解读。
4.2 类同的心理认知机制分析
本小节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考察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如2.1节所述,类同话语的定义性特征是以对比式行为构成言语事件;并以对比为基础类推隐含的观点、道理或情感,达至同化思维、消异求同的目的。这可以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形成相互对比的一组行为与概念整合模型的两个输入空间相契合,相互对比的成份形成跨空间的映射;每个映射对(pair)被投射到一个“类别”结点,恰与概念整合模型中的类空间相吻合;在相互映射的框架下,一些语用意图,特别是隐含的意图,会在整合空间通过概念整合涌现出来。这个新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
现在回到麦克尔·杰克逊为自己辩护的例子,看看他的类同策略如何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如图1所示,在听众大脑中,黑人漂白和白人晒黑的信息分别构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对应分项跨输入空间相互映射(双向箭头表示);每个映射对(用【】表示一个映射对)指向一个更高层次的“类框架”(schematic frame),诸如角色、身份、行为、后果等,构成类空间(向左的箭头表示);在“类”的指引下,对输入空间的概念进行选择并投射到整合空间进行整合(向右的箭头表示)。整合过程如下:(1)双方“行为”不同(黑人变白、白人变黑),其“本质”相同(改变肤色);(2)两种行为“后果”大不相同(一种倍受质疑、一种未受关注);(3)此“后果”与双方的“角色”和“身份”有关(一方是歌星和黑人、另一方是普通人和白人);(4)整合结果(导出新意):不应该因为改变肤色的是名人或黑人而遭到质疑。
图1 肤色事件中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示意图
再看另外一例:在小说《新结婚时代》中,女主人公小西的爸爸以简佳为例规劝女儿顾及丈夫何建国的感受并与夫家搞好关系,以便复婚。例5:小西因与何家人发生激烈冲突而跟何建国离了
婚;小西的爸爸劝女儿跟何建国复婚。例中提到
的小航是小西的弟弟,而简佳是小航的女朋友。
半天后,小西方开口道:“……如果不是何建国,我
做梦都不会想到我还要和那么多农村老头老太太
打交道!”
“小西,我认为简佳这一点就做得很好。她顾及小航
的感受。她绝不逼着小航在家和她之间做出选择。”
“她敢?她要是真逼,小航肯定甩了她。”
“所以呀,咱得将心比心。你不能爱人家的儿子,却
不要人家的父母,这无论怎样也是说不过去的。”
……小西去何建国公司找何建国,事先没给他打
电话说她要来。(《新结婚时代》:280)
图2 规劝小西事件中类同策略的心理认知机制示意图
小西爸爸使用的类同策略之心理认知机制如图2所示。听到爸爸的规劝时,小西(也包括读者)会设置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储存关于小西和简佳的信息:小西作为何建国的妻子嫌弃何家人,最终导致离婚;简佳作为小航(小西弟弟)的女朋友虽然未被小航家人接纳,但简佳顾及小航的感受并最终赢得好印象。小西和简佳的行为及其后果形成鲜明对比,各成份间相互映射。跨输入空间的每个映射对投射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结点(即角色、境况、行为、实质、后果等),构成类空间。因为类空间包含更本质或更恒定的“类别化”信息,可以指导有关信息的选择与整合:整合空间会选择小西的角色和境况,并假定小西会采取简佳的行为,从而取得简佳的后果。这样进行交叉整合,即可推演出新的构建意义:如果小西也像简佳一样顾及对方的感受,则小西有可能与何家人相处好并逐步被何家人接纳。新意义由听者(读者)自己整合出来,所以说者能达到规劝的目的。事后小西主动去找何建国,说明她被父亲说服了。父亲的类同策略达到了预期目的。
5.结论
虽然类同话语是日常论辩中常见的语用现象,但长期以来,它在语言学范畴内仅作修辞手段对待,且仅限于一些分类研究,缺乏独立深入的探讨。在语言学范畴之外,仅将其当作一种思维方式或认知策略在多学科进行应用,而缺乏针对类同策略本身的语用属性和心理认知机制研究。本文突破以往文献的局限性,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类同话语的语用特征和心理认知机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发现,类同话语主要通过举例和假设两种方式实现,由对比式的言语事件构成;以当事人的行为为核心,构建出包括行为主体(身份/角色)、行为实质和行为后果等“类别”的映射对比框架。在此框架下,听者很容易结合背景因素进行概念整合,推导出新的建构意义,从而达到辩护、规劝、打趣示好等语用目的。
处于婚姻、家庭、朋友等社会关系中的话语者,由于彼此熟悉对方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一旦发生冲突、抱怨或言笑语境而需论辩时,经常使用类同策略。可见,类同策略的心理基础是熟悉对方情况,方能建构出对比式认知框架。研究类同话语的语用结构特征、心理认知特征以及运用类同策略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能促进对家庭婚姻类话语的认识和应用。
Aristotle.2007.On Rhetoric:A Theory of Civic Discourse(2nded.Trans.by G.Kenned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H.D.2000.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Longman.
Brummett,B.2000.Reading Rhetorical Theory[M].Orlando:Harcourt College.
Conley,T.1983.Aristotle,RhetoricⅠ[J].Ancient Philosophy 3(1):102-7.
Corbett,E.P.J.&R.J.Connors.1999.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ttrell,S.2005.Critical Thinking Skills:Developing Effect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Evans,V.&M.Green.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G.&M.Turner.1996.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In A.Goldberg(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Stanford:CSLI.
Fauconnier,G.&M.Turner.1998.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 22(2):133-87.
Fauconnier,G.&M.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 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Fleming,D.2003.Becoming thetorical[A].In J.Petraglia&D.Bahri(eds.).The Realms of Rhetoric[C].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93-116.
Gilbert,A.2004.Learn How to Be an Upright Person[M].Beijing:Earthquake Press.
Goodnight,G.T.1999.The personal,technical,and public spheres of argument[A].In J.L.Lucaites,C.M.Condit &S.Caudill(eds.).Contemporary Rhetorical Theory:A Reader[C].New York:Guilford Press.251-64.
Grimaldi,W.M.A.1978.Rhetoric and truth:A note on Aristotle[J].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1(3):173-77.Huseman,R.C.1994.Aristotle’s system of topics[A].In E.Schiappa(ed.).Landmark Essays on Classical Greek Rhetoric[C].Davis:Hermagoras Press.191-99.Johnson,S.2002.One Minute Sales Person[M].Haikou:Nanhai.
Petraglia,J.&D.Bahri.2003.The Realms of Rhetoric[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Richland,L.E.,T.-K.Chan,R.G.Morrison &T.K.-F.Au.2010.Young children’s analogical reasoning across culture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5:146-53.
Sproule,J.M.1980.Argument:Language and Its Influence[M].New York:McGraw-Hill.
梁洁.2005.论临床护理中的换位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6(3):25-7.
秦明星.2010.类推:外语学习中使用的一种认知策略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10(3):108-9.
孙鹏勇.2006.浅议学生管理中的换位思考[J].陕西教育理论71:20-22.
孙振奎.2008.试论换位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4:75-6.
王中祥.2010.类比词语义认知的概念合成视角[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3:48-52.
赵宏宇.2002.试论英语类比构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5(4):78-81.
周东海、邱小群.2005.换位思考:一个成功的伟大细节[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责任编辑 甄凤超)
H03
A
1674-8921-(2015)05-0011-06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5.003
余盛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语篇分析、英语教育。电子邮箱:yushengming@gdufs.edu.cn
*本文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文科基地招标项目“语际语用范畴下的语言模糊性研究”(广外科[2011]1号)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温宾利教授和冯光武教授对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意见,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