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瘤胃的功能及其酸中毒的诊治
2015-02-23石荷叶
奶牛瘤胃的功能及其酸中毒的诊治
石荷叶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畜牧水产服务中心166200)
瘤胃是奶牛的第一胃。瘤胃是迄今已知的降解纤维物质能力最强的天然发酵罐,内部食糜分三层(气层、致密层与液体层),反刍时,食糜逆呕至口腔重新咀嚼。瘤胃位于腹腔左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腹腔,食糜经贲门进入,消化后进入瘤网胃口进入网胃。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特征是瘤胃消化机能紊乱、瘫痪和休克。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死亡率高为特征,还可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如蹄叶炎、肝脓肿等),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繁殖机能,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奶牛瘤胃功能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器官,有重要作用。奶牛刚出生时,瘤胃体积很小,随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其瘤胃也快速发育,犊牛刚出生时瘤胃和网胃的体积和只占4个胃的1/3,18月龄时达85%,基本达成年水平。反刍动物可以有效地消化纤维物质含量高的粗饲料,反刍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饲料颗粒的磨碎非常必要,由于饲料颗粒大于1mm则不能通过网胃-瓣胃出口。反刍动物在采食和反刍的过程中,可以分泌大量的弱碱性唾液,流入瘤胃,作为很好的缓冲剂,中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瘤胃上皮可以有效的吸收Na+、K+、Cl-等离子,而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量可达75%,吸收速度顺序为丁酸>丙酸>乙酸,在调控瘤胃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瘤胃内容物的形态,可分为固相和液相两部分。反刍动物不断的采食饲料和饮水,瘤胃中发酵后又不断的流入后部消化道,稀释率和外流速度是重要的指标,受饲料的种类,加工和瘤胃液渗透压影响,又影响着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pH值和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
2 瘤胃酸中毒
国内、外资料认为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因大量饲喂富含淀粉类精料或酸败的糖化饲料后,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和被吸收而引起的酸中毒。临床上以急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广泛性出血,脱水、酸中毒以及神经症状等为主的一种疾病。发病突然,经过急剧,病程短,死亡率高,为此引起关注。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奶牛。主要是精饲料喂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所造成。以1~3胎的奶牛发病最多,7胎后的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临产牛和产后3天内的奶牛发病较多。发病与产奶量成正比例关系,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
诊断要点: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常无明显前驱症状,多于采食后3~5小时内死亡。慢性者卧地不起,于分娩后3~5小时瘫痪卧地,头、颈、躯干平卧于地,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呻吟,磨牙,兴奋,甩头,而后精神极度沉郁,全身不动,眼睑闭合,呈昏迷状态。剖检病死牛,消化道广泛充血、出血,瘤胃上皮水肿、出血,瘤胃内容物酸臭。实验室诊断,病牛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尿pH值也降低。结合临床症状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因本病多发生于分娩后,有瘫痪卧地症状,所以极易与产后瘫痪混淆。其区别:产后瘫痪颈部呈S型弯曲,末梢知觉减退,通常无躺卧、腹泻和神经兴奋症状,钙剂治疗效果显著,多于治疗后的1~2天痊愈。
治疗方法:解毒常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1500mL静脉注射,12小时再注射1次。当尿液pH值在6.6时,即停止注射。以1%盐水35kg进行洗胃和导胃,至到导出的液体清亮为止。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mL静脉注射,上、下午各1次,连用2日,第三日改为1次。第四日为500mL。还可用10%葡萄糖500mL、葡萄糖盐水1500 mL、10%安钠咖20 mL、10%氯化钙200 mL,每日2次静脉滴入,第二次去掉10%氯化钙,连用2日。川厚朴50g、积实50g、陈皮50g、豆叩40g、五味40g、榔片70g、神曲50g、莱菔子50g、当归50g,共末开水冲,候温加酵母片40片,一次灌服。第三、四日连服2次。为预防消化道炎症,口服土霉素30片,每天1次,连用4天。补充水和电解质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000~2500mL。病初量可稍大。防止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100万U,或四环素200万~250万U,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当病牛兴奋不安或甩头时,可用山梨醇或甘露醇,每次250~300mL,静脉注射,每天2次。
预防措施:干奶期奶牛的营养水平不应过高,严禁增料催膘、催奶和偏饲,每天应保证供给3~4kg干草。日粮中加碳酸氢钠等精料饲喂量高的牛场,日粮中可加入缓冲剂(2%碳酸氢钠、0.8%氧化镁,按混合料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