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2020-12-29

兽医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乳香病牛母牛

笔者自从事兽医行业以来,救治过卧地不起病牛数百头。但是因为治疗技术的限制,很多的卧地不起牛都没有被救治过来。“难医卧地牛,羞愧袭心头”就是兽医工作者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这些年,随着我国牛产业的飞速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一前提下,本人通过自身记录的临床数据,结合这些年的救治经验,针对我国母牛产后卧地不起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研究。

1 病例资料

笔者通过自拟的中药方“乳香散”实际治疗了产后卧地不起病牛21例,这其中经过治疗后,有20头病牛痊愈,治愈率达到了95%,同时使用“乳香散”治好子宫脱垂的病牛11头,所以该药方的实用价值较大。通常情况下,母牛产后无论任何原因只要卧地不起3h以上,我们兽医就统称“牛卧地不起症”。病牛表现出该病症后,能爬行,有一定的自然痊愈可能性,所以我国的民间俗称为“爬卧牛”。本文通过大数据统计发现,笔者所在的区域,牛卧地不起症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2%~2.1%,发病率较高,该县此类病症的母牛经过救治,治愈率33%,死亡率44%,一半以上的病牛是产后第一天发病。所以总

2 临床症状

病牛在发病之前多出现一些典型性症状,病牛前躯紧张乱动、食欲废绝,伴随头脚震颤。如果养殖户未及时救治,病牛很快就会站立困难,之后卧倒不起。通常情况下,病牛的头颈多会呈“S”状弯曲,“胸卧式”姿势也较为常见,用手抚摸病牛的鼻镜就可以发现病牛的鼻镜干燥,而且末梢皮肤厥冷,体温下降,而且病牛卧地后眼神多迟钝,嗜睡,肛门反射会逐渐的消失并松弛,使用听诊器可以发现胃肠蠕动音消失,心音减弱,脉搏微弱。当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的心跳减弱但是对应的频率却异常的加快,同时用手压迫颈静脉,静脉不易膨胀,该病还会并发瘤胃臌气。如果养殖户大意未及时救治,致死率较高。通常情况下,牛产后卧地不起症的非典型性症状很常见,在病情较强的病牛中较为常见,很少出现瘫痪症状。但是病牛也会表现出头颈姿势不自然,沉郁,反射减弱等症状,这一类型的牛产后卧地不起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

3 诊断

根据发病后牛的临床症状可以显著判断该病以及发病时间进行诊断。通常情况下,母牛产后无论任何原因只要卧地不起3h以上,就可以成为“牛卧地不起症”。当然兽医救治时需要检查病牛的肝、肾、心肌等方面的功能。而且还需要及时的检查病牛的各项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如果发现病牛存在神经麻痹、肌肉破裂、脱位、骨折、低血钙等症状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该病通过视诊、触诊就可以初步的诊断,牛的器官损伤程度则是需要检查来确定,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查项目也有助于兽医进行临床确诊。

4 治疗

该病可以先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注来进行免疫强化,在初步控制病牛的病症之后再使用中药乳香散灌服,该处方为:当归、没药、乳香、白芷、血竭15钱,川芍、生地、自然铜一钱半,连翘10钱,水煎一次口服即可,当天见效[2]。

5 病例

2017年4月我镇养殖户马某的一头八岁土种母牛,在临产后因为胎儿过大,加之当时是倒生,经24h后都未能顺利生产。经笔者助产后,强行拉出胎牛,但是已经窒息死亡。而母牛则因为膘差体弱,导致了出现卧地不起病症。笔者随即先使用抗生素防治母牛感染,之后使用中药方乳香散灌服,7h后母牛就可以被轻扶起立,半天后采食。之后母牛的体质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牛产后卧地不起多是发生在体质消瘦、难产、失血过多,身虚血亏的产后母牛,而且对于母牛的伤害较大,而本文首先使用西药控制母牛的病情,之后使用养血活血调气的“乳香散”来进行中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而且本文“乳香散”中的当归、川芍可以治血虚,乳香、没药、白芷可通经利窍,再加上血竭活血消肿所以能够标本兼治,对于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效果异常的显著,当天就可以见效,十分适合当今社会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香病牛母牛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晚秋
牛病毒性腹泻的兽医治疗分析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乳香如何跃升“国民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