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2015-02-23范志利山西省灵丘县人民医院034400
范志利 山西省灵丘县人民医院 034400
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范志利山西省灵丘县人民医院0344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5,P<0.05),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或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利巴韦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热退时间、皮疹或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康复新液清热解毒口服液
近些年,由于肠道病毒传播,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临床上治疗该病目前无确切治疗药物,主要以抗病毒和对症处理作为常规治疗,所以临床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根据该病发病原因,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就诊于我院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3.3±1.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5d,平均(3.6±1.3)d。所有患儿入院时手足口均出现疱疹或皮疹,并出现发热、咽痛、厌食、咳嗽等症状。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1.2.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所有患儿手、足和口腔均出现疱疹或皮疹,并伴有发热、咽痛、厌食等症状。(2)实验室检查患儿白细胞增高,胃肠道检查出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3)排除其他导致手足口疱疹疾病。
1.2.2纳入标准:(1)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等斑性疾病。(2)所有患儿年龄均在5岁以下。(3)入院时并发急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外。(4)排除先天性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儿入院后进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传染,给予抗炎、营养支持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将利巴韦林按10mg/kg剂量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进行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d。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根据患儿年龄确定康复新液口服剂量,≤4岁约3ml/次,>4岁5ml/次,3次/d;选用的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石膏、板蓝根、玄参、麦冬、黄芩等,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制定口服剂量,>3岁约10ml/次,≤3岁3~5ml/次,连续治疗5d。
1.4疗效评定标准用药后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用药3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疱疹消退或干瘪而无渗液流出,溃疡愈合,咳嗽、咽痛等临床表现消失,正常进食,实验室肠道病毒核酸检查呈阴性结果;有效:患儿用药3~5d体温明显降低或达到正常水平,皮疹或疱疹较治疗前减小,溃疡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咽痛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食欲明显增加,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呈弱阳性或阴性;无效:用药5d后患儿体温无明显下降,皮疹或疱疹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溃疡面增大,咳嗽、咽痛等症状未见好转,厌食,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无变化,或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加重[2]。临床治疗总有效以显效和有效之和表示。
1.5观察指标用药后观察患儿发热、咳嗽、咽痛、饮食等临床变化并记录发热消退时间,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皮疹或疱疹、溃疡变化、实验室肠道病毒检测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皮疹或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天数。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2%,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5,P<0.05)。提示在利巴韦林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疗效。
2.2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用药后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或疱疹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5d后两组患儿皮疹或疱疹均消失,见表1。
2.3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用药后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表1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和
组别n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或疱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553.5±1.34.5±1.37.5±2.6对照组555.2±2.16.1±2.39.8±2.7t2.172.132.21P<0.05<0.05<0.05
3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风热和湿热毒邪经口鼻进入后滞留脏腑并与气血结合而蕴于皮肤导致手足口出现斑疹、发热等症状,中医治疗以清热、泻火、解毒为主[1]。清热解毒口服液是由中药熬制而成,其中金银花和板蓝根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和通经活血作用,对于发热、发疹、热毒痈疮、咽喉肿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消炎作用,配伍连翘、黄芩等清热泻火药物可增强二者的临床疗效;石膏能够清肺胃之火热,减轻肺胃之热引起的咳嗽和食欲不振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玄参与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之功效,同时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上述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
康复新液也属于一种中药制剂,该药成分主要为大蠊提取物,可增加血液循环和使皮肤损伤黏膜快速修复,同时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康复新液中大蠊成分能调节淋巴细胞和激活免疫活性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2]。
综上论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住院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黎念.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1):93-95.
[2]谢样学,何舒君.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2-53.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09-02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