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探析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2015-02-22傅畅梅
傅畅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探析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傅畅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的宣传与践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进行探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消费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理论内涵包括三层涵义:从需要的维度,是指生活需要及其满足;从劳动的维度,反对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从自由人的维度,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解”“人和人的和解”。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理论内涵,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提倡的消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前提,其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消费观[1]。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在价值取向上,摒弃“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消费观,主张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平衡的全面消费观;反对“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消费观,主张“生产确立人的本质”的人本消费观;反对“个人至上”的消费主义消费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消费观[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作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呈现了一种内在的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要求实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个人之美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这一有机统一,必然要求人类有对自然环境负责、对社会环境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的精英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其消费观是否生态,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美丽中国”能否实现。基于以上原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日益提到议事日程,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
一、何以必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维度:从生态危机到生态良好的必要性所要求
1765年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日益尖锐;20世纪出现了震惊世界的十大环境公害,大自然的报复使人类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自醒,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1972年的“只有一个地球”思想的提出;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高度关注不适当的消费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在其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恰当的消费所导致的[3];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人类不断意识到从生态危机转向生态良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消费观也有其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历程,即经历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的禁欲主义的消费观,到工业社会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再到当下的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和发展[4]。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生态问题。2007年,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2012年又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走出生态危机,走向生态良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青年中的佼佼者,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有必要首先树立生态消费观,摒弃异化消费观、消费主义消费观,并将生态消费观的理念付诸于实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维度:从消费主义消费观到生态消费观的必要性所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包括了文化、道德、意识和价值等内容的观念体系,生态消费观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充分展现,坚持并践行生态消费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工业文明在某种意义上造就了消费主义的消费观,人类逐渐进入了消费社会,即消费成为主要活动的社会。在消费社会中,凭借广告、商品的方便性、商人对社会的操控、大众凭借物品来炫耀和证明自身的心理及嗜新症、变幻莫测永不停歇的时尚[5],如果说古时的商人在给自己的商品做广告时还基本上能做到实事求是、合情合理,那么当下的广告更多的是诉诸情感,总是首先在情感上打动你,使你产生好感[6],通过广告的反复说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即使有的宣传不能促进消费,也在一定意义上兜售出了消费主义思想[7],促使消费主义消费观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工业化的生产也为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加之商人、大众及时尚的分合互动,一起推动了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形成、发展与广泛传播,并付诸了社会实践。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能源紧缺,人类社会的发展难以持续,并引发了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这必然需要生态消费观的不断宣传,实现消费理念的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革,以实现社会的消费风气不断好转。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人维度:生态消费观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必要性所要求
大学生的消费观直接反映了其价值取向,不仅影响当代大学生,而且影响着未来几代人的消费观,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消费行为是消费观的体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着他们的消费观。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浪费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的消费方式比较普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于以求知识为主要使命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大学生生活中,求知识、求友谊和求爱情,求知识是第一位的主要的矛盾,求友谊与求爱情是居于第二位的次要的矛盾,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学生用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消费不居于主要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通过生态消费观教育才能得以改变,得以解决。
二、何以可能: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主客体条件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空前壮丽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步做起。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做。当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实施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主体方面:大学生消费观具有可塑性
大学生由于其成长期的特点,其消费观还处于形成期,存在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信心不强、自尊心与虚荣心又较强等心理,进而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很不稳定,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一定意义上出现了传统的节俭、实惠的生态消费价值取向被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所取代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其消费观还处于形成和培养期,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教育,应在遵循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规律、消费观形成的经济和社会规律和高等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消费观教育非常重要的主体前提,也是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前提。
(二)客体方面:生态消费观具有科学性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的消费模式,它既满足人的消费,与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相符合,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9]。生态消费观是人们对生态消费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生态消费观倡导的是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10]。它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涵:理念上的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注重节约、强调可持续;产品选择上的提倡绿色产品;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环保处置[11]。
生态消费观在消费过程中强调适度、绿色、可持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明确了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对生态平衡应承担的责任;体现了人类消费观念和行为真理性原则与价值性原则的统一,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负责,对自己和子孙后代负责;体现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反对异化消费、符号消费、过度消费;真正地体现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也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发展基础,是人类对自己处境的正确判断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三、如何可能: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具体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落实,作为其中观念上的重要环节,如何落到实处,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使生态消费观内化于大学生的心,外化于大学生的行,这是一个需要广泛拓展和深度挖掘的课题,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配合。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可通过校内课堂、校外家庭、政府、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分合互动,并充分利用网络微平台的作用才有可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具体来讲,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实施相应对策。
(一)设置课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的主渠道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具体阐述环境理论、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消费观、异化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当代价值等内容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从环境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维度认识到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主义消费观所带来的过度消费、符号消费、超前消费等异化消费行为,使人类逐渐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浅生态思想”到“深生态思想”逐渐转变,进而能自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和行为,充分认识、认同生态消费观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提高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要性,为构建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做好充分的思想奠基。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辅之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种宣传中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建设[12]。
(二)组建联盟: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分合互动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毕业后要逐渐地真正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内的课堂教育,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倡导、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家庭对于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的分合互动的重要作用。生态消费观的教育需要现实社会的支撑,空洞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大力倡导生态消费,为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提供现实支撑。这就要求政府依据自己的地位和优势,出台各种有利于低碳、绿色的生态消费品生产和销售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能全覆盖地生产低碳、绿色生态消费品,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低碳、绿色生态消费品供人们消费。政府还可以通过制订政策和法规以促进生态消费,并为生态消费大众化提供依据和保障,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扩大生态消费观的影响,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切实感受到政府对于生态消费观倡导的力量。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社会和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消费观契合的观点,即节俭、健康、文明、有益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也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和确立,对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的形成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移动教育:优化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必要补充
移动教育以其所特有的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特点,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件的特殊性特征而成为优化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必要补充。移动教育具有碎片化、即时性、交互性、有差异性的特征,可以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机的结合,提高大数据时代教育的有效性。由于移动教育可以实现有差异性、定制化的教学,并且可以实现大学生集中时间学习和碎片时间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单向度的问答式教学与开放性的对话性教学的统一,使大学生能既在课堂上接受传统的、集中的、系统地理论学习,又能充分发挥移动学习地优势,随时随地关注与生态消费观相关的政策和案例,既符合教育的本质,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可以实现生态消费观教育以教为主的传统式课堂变成以大学生以学为主的自主式学习,有助于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让当代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公民[13],这才是真正地实现了生态消费观教育的目的。
[1]王九元.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
[2]李雨燕,曾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及其价值重构——从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视域来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57.
[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EB/OL].[1992 -02-14].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 agenda21.htm.
[4]蒲昕宇.生态消费观的哲学思考[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5]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4-134.
[6][美]E·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7:172.
[7][美]杜宁·艾伦.多少算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7.
[8]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9]傅国华,许能锐.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63.
[10]陈艳玲.论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及其意义[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444-447.
[11]梁萍.培植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74-75.
[12]沈月.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1-2.
[13]胡晓红.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现状与教育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91-92.
Educat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Marxism Ecological Consumption Outloo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U Chang-mei
(School of Marxism,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36,China)
The overall layout of Socialism with"Five in One"as it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s the theme in the tim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Marxism ecological consumption outlook's propaganda and practice play an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role in building socialis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o th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necessity, possibility and practical feasibility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bout their Marxism ecological consumption outlook is undoubtedly important in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onsumption outlook;education
X24
A
1672-934X(2015)05-0077-05
10.16573/j.cnki.1672-934x.2015.05.013
2015-08-1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DZZ050);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4DB326)
傅畅梅(1972—),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