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浅探:以内视角“群众视角”为中心
2015-02-21徐兵
徐 兵
(江汉石油管理局 新闻中心电视台,湖北 潜江 433124)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浅探:以内视角“群众视角”为中心
徐 兵
(江汉石油管理局 新闻中心电视台,湖北 潜江 433124)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媒体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决定了新闻受众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也体现了媒体的主观选择。经典叙事学理论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而内视角的“群众视角”近年来成为了新闻媒体视角选择的热点。分析国内媒体“群众视角”报道的案例,呈现了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和态度这一基本事实。
叙事视角;群众视角;人民立场
作为人文学科理论批评方法术语的“叙事学”这个名词,最初由法国的学者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在其于1969年正式出版的《十日谭的文法(Grammaire du Décaméron)》中首次正式提出,法文原为narratologie。到1970年左右,英美批评家将叙事学译为英文名词narratology,这一名称从此时开始,才在学术研究领域被广泛认同并流传开来。从此,叙事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就开始成为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命题。美国文化学者阿瑟·阿萨·伯格在《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一生都被叙事所包围着,尽管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听到、读到或看到(或兼而有之)各种传闻和故事,我们就在这些传闻和故事的海洋之中漂游,从生到死,日日如是,而死亡也被记录在叙事之中——讣告不就是一种叙事吗?……我们被包围在叙事之中。”[1]叙事作品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叙事在学术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而新闻报道就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文本。
一、经典叙事学的叙事视角理论
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即建构叙事文本的角度,是叙事人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是事件如何来聚焦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来说也就是一个新闻报道文本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立体的、共时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闻报道的属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新闻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叙事文本,读者接收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经过叙述的新闻报道。如何将复杂的新闻事件转化为统一的新闻叙事文本,叙事视角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托多洛夫认为“视角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什么被看和什么不被看,决定了读者所能看到的范围。叙事视角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即叙事人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故事。经典叙事学理论中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一)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零度聚集叙事,热奈特称之为“非聚焦”。叙述者的视角不固定、随时随地随意切换,全知视角中的叙述者像是一个全知全能、洞悉一切的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介入叙事过程,或是介绍事件背景、人物经历,或是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内心隐秘。罗朗·巴特曾对全知叙事视角作过如下描述: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既然人物内心发生什么他都知道),又在人物外部(既然他从来不与任何人物相混同)。[2]全知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多针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方便于全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进行报道。
(二)内视角
也称限知视角,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内视角叙事中,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只转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从外部接收到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新闻报道中,叙述者运用内视角叙事时,往往是借用新闻事件内的一个或几个当事人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内视角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就在新闻事件之内,对所有发生的事件、出场的人物,都是用同一尺度去看待和衡量;可以选择性加以报道,不用拘泥于未知和不确定要素,不用面面俱到。如此一来,使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强、更贴近实际生活,有较强的感染力。且由于视角是单一的,也使得新闻报道更为连贯、有条理。
(三)外视角
外视角又称纯客观叙事视角,热奈特称之为“外焦点”,其显著特征是叙述者严格从故事外部呈现和叙述,像一台冷静的摄像机,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客观环境等明显可见的事件要素,而不参与动机、情感和思维的揣测。外视角最大限度地剔除了隐含作者的主观性,极少出现“记者看到”、“记者听到”之类的字眼,保持了叙事的逼真性和客观性,其负面结果是新闻报道叙事容易流于冷漠晦涩。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叙述者往往会对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混合使用,随时根据报道内容和对象特征加以转换,充分发挥和融合各视角的优势,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力度。黎明洁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中总结的几种新闻视角的关系,[3]术语与本文话语体系统一之后其关系可以直观表示如下:
视角/权力限定主观评价心理分析言行场景固定视点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 ×√√复合视角在合理转换中分别遵循以上各视角限定
二、内视角的典型:“群众视角”
群众视角新闻叙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内视角叙事方式。传播学语境下的“群众”一般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是一个具有大众性质、平民性质的名词,与“少数”、“官方”相对。媒体以群众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即在新闻报道中以“群众”这一类人群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以“群众”的眼睛去观察新闻事件,以“群众”的心理去感知和判断,以“群众”的立场去叙事和呈现。
以“十八大”以来国内新闻媒体的群众视角对习近平新闻报道为例。习近平上任以来,一系列爱民亲民的举动得到了媒体关注,2014年1月6日,新华社以《习近平魅力亲民引热议:主席套餐火了、全民“围观”办公室》为题,对习近平亲民行为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小报道,这篇报道在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得到了各大新闻网站的转载。这篇报道最大的亮点是两幅新闻照片,可以说这种恰到好处的图片化报道的叙事方式创新,直接为报道增色。
结合新闻报道中相关背景交代,第一幅新闻照片表现的是2013年2月4日,习近平在甘肃兰州某养老院养老餐厅,盛满一餐盘饭菜,走到一位老人的面前,画外之意是请老人用餐。第二幅新闻照片展示的是2013年5月,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工作中的习近平,将一个失去了家园的小孩的脸捧在双手上亲吻。两幅直观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照片之后,是评论性的总结,报道中这样写道:
“事实上,自就任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亲民风格。此前,在河北保定,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四川芦山,他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在海南,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无论到哪里考察,他都坚持不封路,尽量不扰民。”
评论性的总结与两幅代表性的新闻图片互为表里,图片不仅更直观地表达了传播意图,且增强了主管评论的说服力度。报道方式的策略创新加上主观评论叙事策略的恰当运用,有效传递了叙事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这一篇新闻报道中,媒体的报道立场引人注意,媒体是站在群众的立场进行报道,即以群众的视角去审视和感知,以群众的身份去观察和理解。报道中所讲述的故事是群众所看到的实事,报道中使用的新闻图片也是群众所有目共睹的画面。事实上,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群众希望,也需要看到一位爱民、亲民的总书记形象。这篇新闻报道既在事实上符合了新闻真实的逻辑,也在情感导向上顺应了群众的情感诉求——以群众的情感倾向去报道,总书记亲抚失去家园的小孩这一典型新闻画面正好也切合了群众的新闻接受期待。如此一来,新闻报道的叙事与群众的期待视野吻合,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媒体报道“以民为本、服务群众”的宣传宗旨。
又如,2013年国际儿童节,习近平出席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人民网以《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题对习近平的系列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简洁清新、视角新颖的新闻叙事:
“植物园农作物区,一畦畦番茄、芥蓝、芹菜等长势喜人,少年儿童正在从事整地、播种、移栽、松土、蔬菜采收等活动……习近平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一定程度上以儿童的视角对习近平的出行和所到之处、所见所闻进行了报道,以直白又不失深意的语言对习近平的观点性讲话进行了转引。这种儿童视角是群众视角中新鲜活泼的一种,儿童视角也体现了媒体报道视角的创新和进一步贴近群众。
三、叙事话语中的“群众性因素”:“习大大”昵称的传播
新闻叙事中的群众性因素可以看作是内视角“群众视角”的延伸,群众性因素即新闻叙事中群众所发生的作用或者媒体以群众的姿态发生的作用。群众性传播相对于官方性传播而言,其具有灵活、快速、交互性强等优势特征,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即信息量大、真假难辨、有效性较差。然而群众性传播又是与官方性传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群众性报道为官方性报道提供鲜活的素材,也为官方性报道作了很好的补充。
2013年8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的“舆情研究实验室”联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2014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通过大数据梳理出2013年网络热词,早已红遍互联网的“习大大”一词榜上有名。
“大大”这一称谓,本来是元朝统治时期,北方汉人对蒙古人的尊称,后来随着历史与民俗的演变,这一词汇的内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指向。但总的来说,一般是用在方言中指称长辈,含有亲昵的情感色彩,在西北、北方方言中常见,各地所指代的长辈关系略有不同,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体系中的“父亲”、“伯父”。同时,“大大”这一称谓在互联网上也会被使用,一般用作向某一领域的高手、达人等表达亲昵的崇敬与膜拜之情。
2012年12月13日晚,新浪微博网友“@学习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图文微博,文字内容为“【帅】习大大,你这是要干嘛呀?”,图片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太明朗。这是“习大大”这一称谓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之后这条微博信息得到迅速地传播和扩散,至2014年9月30日,这条微博得到了网友的13次点赞、87次转发和24次评论。此后新浪微博账号“@学习粉丝团”几乎所有推送的微博消息中,都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这一称呼快速得到网友的认可,并在2013年成为极为普遍的网络热词。
“@学习粉丝团”于2012年11月21日开通微博,注册身份未经认证,注册地点为习近平家乡陕西,个人资料显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性别为女性。面对舆论界对微博管理者身份的各种揣测和质疑,“@学习粉丝团”解释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上班族,与习近平宣传团队没有任何联系。不论其信息发布者身份,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这个微博账号传播信息的功能与价值,可以说其对“习大大”这一称谓进行传播的成功,在于其代表了新闻受众的接受期待和一种必然的趋势,那就是渴望多角度认知一位亲切、平民化的国家领导人的诉求。
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这种称呼方式,其实是国内网友昵称我国领导人的一个传承与接力,如网友对上一任总书记胡锦涛的称呼有诸如“胡哥”、“涛哥”等善意的、调侃式的称谓,但仅限于小范围称谓,未形成舆论的主流。这种被引导的善意戏谑性的昵称及其流行,运用了传播叙事的群众视角和平等立场的主体策略,在新闻受众来说,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了领导人,参与了国家大事,得到了满足。同时,对新闻媒体来说,也体现了其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话和传播,“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
[1] 华莱士·马丁(美).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l.
[2]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9.
[3] 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G212
A
1674-8883(2015)18-0076-02
徐兵(1987—),男,湖北潜江人,江汉石油管理局新闻中心电视台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