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2019-01-08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叙事学学者理论

顾 倩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 后经典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

提到后经典叙事学,就不能不说经典叙事学。西方叙事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经历了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等一系列的发展。经典叙事学以索绪尔语言学和索绪尔提出的“符号学”为模型,后来让位于那些质疑叙事学原则和方法论的后结构主义以及其他理论,虽然在数年前经典叙事学给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那些理论还是导致了经典叙事学的衰落。

后经典叙事学真正为学界所熟知,是戴维·赫尔曼在1997年《脚本》一文发表两年后。2005年后经典叙事学一词入选《叙事学理论百科全书》词条。后经典叙事学以寻求新的学科范式为特征,反映了“新兴技术和方法论”,活跃了“文学叙事的局限”,表现出对“新兴媒体与叙事逻辑”的兴趣,开创了跨学科叙事研究的新纪元。后经典叙事学不是一元的理论流派,是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修辞性叙事学、历史文化叙事学等诸多新叙事理论的杂合。

诸多外国学者对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划分。其中较著名的有著名学者莫妮卡·弗鲁德尼克和扬·阿尔贝在他们合著的《后经典叙事学:方法与分析》一书中指出:当下,后经典叙事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具有三大特点,即多样性、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与跨文类性。后经典叙事学的第二阶段是一个巩固和持续多元的时期。

在由格雷塔·奥尔森主编的《叙事学的当代潮流》的引言中指出了三种研究方法。第一种是认知方法;这种方法致力于把叙事学研究当作“思维理论”范畴内的一种思维模式,而不局限于特定的媒介,如演讲、写作或者视觉符号。第二种方法为跨媒介、跨文类和跨学科的叙事分析。第三种研究方法相对较新,目前还没有统一使用的术语。他们姑且将这些研究成为“比较叙事学”。

2 后经典叙事学在我国的研究数据分析

后经典叙事学一经提出,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后经典叙事学激发了大量学者的研究热情。我国叙事学研究者为我国后经典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对后经典叙事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以知网数据库中以后经典叙事学为关键词对期刊文章进全文收索(不包括著作),时间以1999年后西方的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被学界所熟知为起点到2019年末为结点,研究我国学者的主要成果。如表所示:

从1999年至2014年共发表有关后经典叙事学的论文1217篇,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知网上发表最早的关于后经典叙事学的文章是申丹的《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小规模复兴》论文,时间为2001年,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真正为学界所熟知的两年后,我国学者也开始了该理论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后经典叙事学并进行研究,2010年以后后经典叙事学在我国真正被广大学者热衷研究,掀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在我国研究的热潮。

3 主要研究方向

国内学者有关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学界对于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关系的探讨颇多。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后经典叙事学并没有取代经典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发展与共存的,相互间的关联、继承、互补与共存是明显的。例如,王振军在《对象与媒介:后经典叙事学对经典叙事学的超越》中认为后经典叙事学和叙事学不是断裂和否定的关系,而是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关系,这也是大多数学者的普遍观点。唐伟胜在《阐释还是诗学,借鉴还是超越—再论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共存关系》一文中,认为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之间是复杂的“共存”关系,在对具体作品阐释时,后经典叙事学借鉴和使用经典叙事学的概念和范畴,但在构建后经典叙事学诗学体系时,又完成了对经典叙事学模式的补充和超越。

也有学者从某一角度进行研究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例如,来瑞、唐毅在《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读者研究之比较》中从读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经典叙事学中“读者”、“隐含读者”、“受述者”、“理想读者”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实际的读者”、“作者的读者”、“叙事读者”、“理想的叙事读者”这些概念,并阐释了他们之间的不同关系。

3.2 后经典叙事学内部的关系

通过国内外已发表文献可以看出,学者对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集中并且达成基本共识。具有单一的结构主义范式特点的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显著的区别在于,后经典叙事学不是一元的理论流派,而是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修辞叙事学、跨媒介叙事学、历史文化叙事学等诸多新叙事理论的杂合。相比之下,对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就成了叙事学界的一个研究盲点,我国学者尚必武在后经典叙事学内部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贡献,其在《论后经典叙事学的排他性与互补性》中指出,实质上后经典叙事学之间既存在排他性,又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他指出引起这些不同理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派别的后经典叙事学在方法论基础、阅读位置、关注层面三个方面的排他性。通过后经典叙事学的排他性分析,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尚必武同时认为,多元主义是后经典叙事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3.3 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对后经典叙事学热点理论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与经典叙事学相比,后经典叙事学有多种转向,包括接受转向、认知转向、话语转向等,我国学者都有论述研究。例如,石群山在《后经典叙事学的接受转向》一文中阐释了经典叙事学注重的是文本的内部研究,后经典叙事学则在于注重文本内部研究的同时还转向对文本外部的拓展,其中一个转向就是对接受之维的重视。或者就后经典叙事学的某一分支理论为例进行研究后经典叙事学。例如,王振军在《后经典叙事学:读者的复活—以修辞叙事学为视点》阐述了读者复活是学术范式转变给叙事学带来的深刻影响,理论意义在于重启文学研究中的人本意识,重建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

3.4 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运用

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探讨如何从新的视角分析和创作艺术作品。例如,徐淑兰、张吉才在《后经典叙事学视角下魔幻现实主义策略分析——以<百年孤独>为例》一文中分析了如何用后经典叙事学手法实现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和欣赏。除此之外,把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应用于英语翻译也是一些学者的关注点,赵晶在《后经典叙事学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新探》中,借助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重新归类了英语翻译的语境,提出了英语翻译的三重语境划分模式,将语境分为社会历史语境、叙事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三个层面,并例证了次方法兼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准确等特点。

3.5 对后经典叙事学文献评述

对国内外叙事学家的叙事理论以及著作、文献进行评述,分析总结其经典理论,并客观的评析其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也是国内不少学者关注的视角。通过评述能够对优秀的后经典叙事学家的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论上的系统认知。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述文章有胡全生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评<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邓治雪的《史论结合气势恢宏——评<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宋楠、张万敏的《申丹论文对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引介与研究》等文章。

4 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评述及展望

后经典叙事学在我国近十年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从数量以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呈现日趋强劲的势头。国内叙事学界对后经典叙事学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为我国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国外的叙事学家在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方面仍然处于领军地位,笔者相信,国内的叙事学者研究的极大热情定能促进我国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国际水平,走到国际前沿研究阵地,不断有新的理论来完善后经典叙事学,乃至对后经典阶段之后,叙事学研究的范式与走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对在高校从事文学研究与学习的师生来说,讲授和学习叙事学知识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和必须,就这方面来说,西方学者显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为普及和推广叙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对叙事学研究后备力量的培养上,有代表性的有申丹的《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著作,被列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以及谭君强的《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著作,都是高等院校很好的文学研究教材。希望国内越来越多的叙事学家都有精品的关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文学教材问世,培养更多的叙事学理论学者。国内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及研究的局限性,有些评述性借鉴文章,缺乏自身的观点。从研究的广度来说,对后经典叙事学各分支之间还有相互交叉、相互跨越的空间,实现后经典叙事学的多元发展道路。总之,我国的后经典叙事学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叙事学学者理论
中国后经典叙事学发展回眸与反思*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学者介绍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