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贤者喜宴
——噶玛噶仓》译注(二十四)

2015-02-21巴卧祖拉陈瓦周润年韩觉贤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刚

巴卧·祖拉陈瓦 著 周润年,韩觉贤 译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贤者喜宴
——噶玛噶仓》译注(二十四)

巴卧·祖拉陈瓦 著 周润年,韩觉贤 译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译文提要: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受沙弥戒和比丘戒的过程,其于七岁随从摄政活佛扎西那杰贝桑波受大乘八支圆满居士之长净仪轨并剃度出家,起法名为却嘉扎巴贝桑波,后随从桑杰年巴受沙弥戒。二十一岁时以修道正果的却珠僧格夏为堪布、噶玛巴大成就者那巴杰瓦为规范师、堪布贝释迦桑波为屏教师受圆满比丘戒。此后,其勤奋修习佛法,先后修习了佛祖释迦牟尼教诲之大小经典、大乘教派中的有关菩提发心注解语诀、四续部主要坛城中灌顶解脱等注释语诀以及六支瑜珈、道果、希解、决域、香教法、觉囊等一切语诀,特别是认真修习了塔波噶举的《慈氏论》、《集量论》、《释量品》、《定量论》、《分离四论》、《上下对法论》、《律经根本论》、《入中论》、《历算集论》等有关经典,并进行灌顶、讲经、制定教诫等事项。其于布木松地方为上万个僧俗群众讲经说法,并平息了诸多纠纷。由于其教法渊博以及德高望重,所以各寺之堪布、规范师以及所有僧伽都将其迎至上座,深受尊崇,并向其供奉有许多财物。

此外,本章还记载了明武宗正德皇帝按照永乐皇帝迎请法王得银协巴的惯例,下令迎请法王米觉多杰到皇宫。明武宗先后派遣藏汉金字使者陀察佛子、太监刘允、都纲多杰桑布、知宾扎罗等金字使者前到西藏邀请第八世噶玛巴,并赐予“上师五智如来齐集聚,密宗三怙主之噶玛巴,吉祥如意之太子佛子,愿实现福报心想事成”等祈愿诗。同时第八世噶玛巴与许多汉地的官员和信众保持有亲密的关系,如第八世噶玛巴与辛图霍宫、甘州、凉州、包头等地的无数人结下法缘。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汉藏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

贤者喜宴;八世噶玛巴;受戒传教

一、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受沙弥戒和比丘戒

“无光之佛教何而为,

无误物性可善予寻找,

执持正确方法勤奋者,

定为圆满教法祈祷者。”

此诗载于《真实皈依佛陀教理之圆满传记》,若

进行同一教派之灌顶,佛陀之正确教理是律经,七别解脱律仪[1]中之沙弥戒乃为入教门之戒,比丘戒乃为佛教圆满之戒。为了具备一位勤奋学者的全部知识即像尊者一般能发大悲心以普济众生。(法王)遂于七岁开始随从摄政活佛扎西那杰贝桑波(bkra-shis-rnam-rgyal-dpal-bzang-po)受大乘八支圆满居士之长净仪轨,中间于神殿佛像前剃度出家,起法名为却嘉扎巴贝桑波(chos-skyabs-gragspa-dpal-bzang-po)。后随从桑杰年巴(sangs-rg⁃yas-mnyan-pa)受沙弥实修戒。此后,到了二十一岁的藏历猪年(1527)十一月二十三日正好是比丘岗贝斋巴色扎尖塞桑波(dgang-pavi-vdren-srasdgra-can-zin-bzang-po)塑像满十五周年之际,以精通三藏[2]且从大乘金刚获得修道正果的却珠僧格夏(chos-grub-seng-gevi-zhabs)为堪布、噶玛巴大成就者那巴杰瓦(rnam-par-rgyal-ba)为业之规范师、众僧之堪布贝释迦桑波(dpal-shvakya-bzangpo)为屏教师,并从斋琮巴(grib-tshod-pa)、喇嘛本(bla-ma-dpon)、益巴(yig-pa)、扎西桑波(bkrashis-bzang-po)等七僧团中受圆满比丘戒。(法王)做的所有佛教事业与如来佛相同。

大乘教之殊胜之性乃为大乘以大慈、大悲而发大心,以解脱众生,修证无上菩提,智不堕世,悲不离世,永远济世救众为目标,自利和利众事业同时并举,互为因缘,故乃为大事业。以坚定的信念依止金刚萨陀,修行者应将金刚勇识佛视为一切具足圆满智慧,方便大力及无数慈悲的佛陀其净罪力之化身[3]。上等金刚乘[4]是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之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之观想,透过观想了知空性之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将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和大乘有所不同。金刚者,摄集一切大乘者,是般若六度;摄集六度者,乃为方便及智慧;摄集六波罗蜜多、方便及智慧为一体者,是菩提心,亦是金刚菩萨之禅定,故名金刚。金刚亦是乘,故名金刚乘,即真言乘之义。金刚乘着重讲述从佛的思想意趣所产生的各种真言咒语及其仪轨之道,是方便和智慧双运的金刚菩萨之瑜伽,最终证得金刚身。若违背了密宗戒律(sngags-sdom)[5]只会导致无边之坠落,从而使身心走火入魔。这乃是事物发展的法性(chos-nyid)[6],那样不但会使身心受到伤害,而且还会有损于自身之护法。始终没有人能真正理会到大乘佛法中因果之教义。就如同现在藏区的那些旧教派,他们没有理会到佛之教诲,抛弃了个人的修行,一味地沉醉于世俗生活,将自己的修行置之度外。大乘佛法主要是以修行菩提心为主,然而如今只会给敌方施咒,违背了佛的本意。修密是将人之身心合而为一,寻求一条成佛之路之捷径,而不是为了施咒。为什么藏人们还未能正确取舍,未能遵循佛之三律仪(sdom-pa-gsum)[7]?不去做那些邪恶之事?追寻真正的自我解脱呢?切记上师之教诲,祈愿得到真正之解脱。有诗云:

“此等一切永久之愿望,

念其源于尊师之见第,

敬献殊胜敬仰之诚心,

祝祷已渡信仰之彼岸。”

此诗载于《法之根本信仰殊胜之传》。解脱之根本唯有信仰,凡夫俗子以闻所生慧(thos-byunggi-shes-rab)即可得信,诸殊胜菩萨(byang-semsvphags-pa)要熟习《本生之大海》(skyes-pvi-rbasrgya-mtsho)方可入之,诸如来(de-bzhin-gshegspa)具有亲眼所见清净之功德且具备崇高的虔诚之正见,即可看见舍利塔(ring-bsrel-gyi-mchodrten)。如来亦会流泪,并对法衣塔(bla-gosmchod-rten)进行祝愿祈祷,故依止诸善知识进行修行时亦可见诸佛之本性(sangs-rgyas-thamscad-kyi-ngo-bo-nyid)和解脱之法门以及恶魔之灭亡,而且能预见一切智慧之渊源,故应知悉侍奉、恭敬和敬礼,甚至一句嬉戏之言也不可违背,故以一切欢喜使彼等喜悦,犹如大海中的水流一般,使其变为集所有五明之学(rig-pavi-gnas-lnga)[8]、三藏(sde-snod-gsum)[9]、四续部(rgyud-sde-bzhi)[10]、大藏经(bkav-bstan-bcos)于一身的智慧之海。

开始(法王)在大国师尊前闻习佛法时,即见佛陀(sangs-rgyas)、菩萨(byang-sems)、上师(blama)、本尊(yi-dam)以及护法神(chos-skyong)之幻境,并可讲说许多前世法王之传记以及前世法王之

坐榻的结构布局,还可讲述昔日尊者班觉顿珠(drung-dpal-vbyor-don-grub)的随从上师觉巴(bla-ma-gcod-pa)如何出家为僧等情况;讲述昔日大国师在绒波巴塘(rong-po-par-thang)为前世法王进行十四供之时礼供之水变为香水等加持之情形;还能辨认前世法王护身中每位法王之舍利。向法王问道:“箱子中有一本什么书?”回答道:“是遍知一切法王之噶塘玛卷(pi-ti-dkar-thang-ma)。”打开箱子后并说:“此卷帙木版上的噶玛巴什之身像是由法王却扎嘉措(chos-grags-rgay-mtsho)所画。”此外,法王还看到无数环境,并念诵有许多奇特之了义佛法。此地方的所有非人被(法王)降伏,(法王)尚讲授了极乐世界佛和黄色无量光佛等佛经。又于苏莽仁波罗追嘉措(zur-mang-rin-po-cheblo-gros-rgay-mtsho)和古吉杰桑巴(sku-skye-rg⁃yal-bzang-pa)尊前书写今天之藏文,并说:“护光佛(sangs-rgays-vod-srung)是我,燃灯佛(mar-memdzad)也是我,黑色披风咒师(ber-nag-can)还是我。”尊者扎西顿珠(bkra-shis-don-grub)派遣萨普喇嘛文字官扎西桑布(gsav-phv-bal-ma-dpon-yigbkar-shis-bzang-po)和侍茶者南卡(gsol-ja-pangam-mkhav)前来,文字官(扎西桑布)做了(法王)的随身仆从。

二、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修习佛法及做利他之事

藏历鸡年(1513)九月二十日,(法王)从宗萨(rdzon-gsar)前往多康(mdo-khams)的东部,当渡过金沙江后,于所有的地方看见诸多幻境,类乌齐的人(ri-bo-che-pa)对法王大加侍奉。法王所讲述的佛法犹如夏天的河流一样得到了迅猛发展。此后,法王朝拜了佛殿,并为配殿中一尊未开光的佛像进行了开光且进行朝拜。法王于布木松(vbum-gsum)法座上为上万个僧俗群众讲经说法,并平息了诸多纠纷。据说法王看见陈那(phogs-glang-chosgrags)[11]讲说佛法,还看见自己的出生地。于此地会供多玛(gtor-ma)[12]时,法王从前面山顶听见莲花生大师(slob-dpon-pad-ma)说:“我是莲花生,你是杰瓦强央(rgayl-ba-mchog-dbyangs),同样是大持金刚(rdo-yje-vchang-chen)。”施主萨岗巴(sa-sgangpa)迎请时,据说一群羊作为侍从未有阻挡并紧随其后,昔日之非人被法王降伏后亦变为奴仆。法王抵达岗巴寺,委任丹巴坚赞(bstan-pa-rgayl-mtshan)为主持。在此等地方,多次看到六臂护法和黑色披风咒师。于热乃寺(re-sne-dgon)任命贝丹扎西(dpal-ldan-bkar-shis)为主持。营地官扎西札巴(bkar-shis-gargs-pa)前来敬茶,法王问道:“你的右眼怎么了?”回答道:“是噶玛巴的人和类乌齐的人(ri-bo-che-pa)战斗时被打伤的。”法王问道:“你二人胜利,为什么还不为佛教效力?”此后,法王看到了达温阿惹(rta-dbon-a-rag)和绒波释迦(rong-poshvagya)中阴之灵魂。法王顿丹夏(don-ldan-zhabs)降生后,法王于欧协恰木圣地(gnas-ngom-shelkhyam)任命南卡坚赞(nam-mkhav-ygyal-mtshan)为主持。噶玛地方举行了盛大的迎请,法王看到诸多净相。

(法王)渐次到达理塘(li-thang),敬献有无数礼品,希达喀卓玛(gzhi-bdag-mkhav-vgro-ma)迎请法王到山上,并留下了虔诚的足迹。此时,大国师在此地圆寂,(法王)为其举行了盛大的祭奠活动。(法王)为释迦牟尼之金顶敬献有一百包茶、五十头牦牛、一千两金子、十四块铜等,并运送到卫地。在多邦普(vdob-spang-phug)任命喇嘛囊索(bla-manang-so),并新修有修行地。后前往董隆果(dunglung-mgo)和郭岗(vgom-sgang)地方,当抵达达朗(mdav-lang)地区之惹董擦岗(rab-stong-thsarsgang)后,施主夏热拉哉(gzhag-ra-lha-rtse)献出心脏;当抵达聂绒码头(nyag-rong-gru-kha),施主们献上往来船只之差役。(法王)下令修复尊者嘉样扎巴(vjam-dbyans-grags-pa)之扎兰达热(dzav-landn-ra)修行地。此后,前往热岗(rab-sgang)之三成道者和五尊者之四大寺即董果仁钦寺(stong-mgorin-chen-gling)、绛萨寺(byams-gsar)、热底嘎丹寺(ra-ti-dgav-ldan-gling)等,各寺之堪布、规范师以及所有僧伽迎上法座,深受尊崇,供奉有许多物品。此后,大土司前来迎请,法王驾临达则多(darrtse-mdo,即今甘孜),法王与辛图霍宫(pho-brangshin-du-ho)、甘州(vgag-cus)、凉州(li-cus)、包头(vgo-thum)等地的无数人结下法缘。此后,法王又

抵达热底(ra-ti),任命热绛巴摩朗贝喇嘛(dpal-balma)为主持。此时,(法王)言道:“最适合法王的金刚上师是京俄塔杰钦巴(spyan-snga-thams-cadmkhyen-pa),但其未能到达多康(mdo-khams)。前世法王师徒可相见,但此后(我)与其无缘相见。在前世法王的遗教中的亲传弟子中(京俄塔杰钦巴)被认为是最佳上师的候选人,也是佛陀最推崇的。京俄塔杰钦巴也是法王之上师,能够获得修行之正果。”(法王)随从大国师闻悉了许多灌顶秘诀[13],不久大国师圆寂。

昔日,所有弟子拜见(法王)时亦对至尊扎西(rje-btsun-bkra-shis)二人非常敬信,亦对获得格西学位表示祝贺,故上师和护法本尊也对至尊等人做有预言。藏历鼠年(1516)十一月,法王在佛祖面前首次受别解脱戒[14]。此后,修习了有关佛祖教诲之大小经典、大乘两派[15]中的有关菩提发心注解语诀、四续部主要坛城中灌顶解脱等大经典之注释语诀以及现在汉藏流传的主要是六支瑜珈、道果和希解(zhi-byed)、决域(gcod-yul)、香教法、(shangschos)觉囊(jo)、口授、修心等一切语诀,特别是从无比的塔波噶举的《加持之续---酥油灯》中获取了加持之教诲。彼等之时,(法王)经过惹果瓦(rabko-ba)、热沃拉(ra-vog-la)蔡隆达(tsher-lungmdav)、斋域朵擦囊(kre-yul-dom-tsha-nang)等地驾临觉囊派的寺院赞唐(dzam-thang)[16],(赞唐)的人们所献礼品无数。

三、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受明武宗皇帝的迎请

(法王)住锡于吉卡拉摩达托(vji-ga-lha-modar-thog)时,大明武宗正德皇帝(cing-de-rgyal-po)按照永乐皇帝迎请法王得银协巴(de-bzhin-gs⁃begs-ba)那样,下令迎请法王米觉多杰到皇宫,遂派遣藏汉金字使者陀察佛子(dom-tsha-ho-tsi)和宫中太监刘允(thavi-kyen-livu-yun)[17]等人前往迎请。彼等从皇宫出发,经过十昼夜,都纲多杰桑布(du-gang-rdo-rje-bzang-po)等金字使者来到法王身边,不久知宾扎罗(gargs-blo)等人也同时抵达,赐予祈愿诗曰:“上师五智如来(rgyl-ba-rig-lng)[18]齐集聚,密宗三怙主(rig-gsum-mgon-bo)[19]之噶玛巴,吉祥如意之太子佛子,愿实现福报心想事成!”

(法王)抵达查域(vdra-yul)与绒波梅瓦(rongpo-rme-ba)交界之时,具备修建隆达寺(lungmdar-dgon)的条件,(法王)遂下令进行修建,如此任命喇嘛却吉沃色(bla-ma-chos-kyi-vod-zer)为主持。(法王)到达朵擦斯里塘(dom-tsha-si-lithang)地方,无论在何处皆可看到龙树大师并做赞颂。此后,(法王)抵达嘉摩桐杰囊(lcags-mothong-rje-nang)地方,为追康法王索南嘉措(vgruskhang-chos-rje-bsod-nams-rgya-mtsho)的未来做了授记。此后,林仲巴鼎沃巴(gling-drung-pating-vod-pa)叔侄前来迎请,抵达斯达(zil-mdar)地方,其叔为法王敬献有约一万的僧人,其侄子也初次为法王敬献有一百多僧人。(法王)于此地赐予嘉摩灌顶国师沃色坚赞(lcags-mo-kun-ting-govishri-vod-zer-rgyal-mtshan)未来预见之书信;还为林仲巴(gling-drung-pa)做了许多预见和教诲。此后,随从大修行者蔡普仲巴(tsher-phur-drung-pa)闻习《时轮注疏大全》,看见时轮和上师米拉日巴,并看见溶入了大修行者后做有赞颂。追康法王和博颇瓦(sbom-vbor-ba)再三邀请法王之时,因蒙古动乱,故说:“不要前去!”但因官员权力大不得不去,临走时对大修行者仲巴说:“因你的脚不太方便,逃跑不了,故请你留下吧。”刚看到一山口,游牧部落的蒙古人进行抢掠,(法王)马上向外跑去,此次蒙古人危害甚大。(法王)经过聂降秋寺(gnyanbyang-chub-dgon)、达绒擦(stag-rong-tsha)、达斯阿丽囊(stag-gzig-a-leb-nang)、江达(skyo-mdav)等地,抵达噶玛寺,于金刚座看到五部佛。此后经过果阿拉托(sgo-nga-la-thog),抵达聂塘修行地(sgom-sde-snye-thang),后又到达扎秋卡热瓦塘(rdza-chu-kha-ra-ba-thang),是时皇宫太监大人派遣的三位办事官员以及居住在藏地擦托图孔(tsha-thog-thu-gon)等地的五百汉人到达,送来皇帝的谕旨以及太监大人的迎请前往皇宫的信函。后(法王)又返回噶玛寺,当叩拜于法王都松钦巴像前时,听见法王都松钦巴说:“此次不要前往汉地。”此后,(法王)任命尊者索南那杰(bsod-nams-rnamrgyal)为噶玛司徒,并赐予司徒扎西班觉(bkra-

shis-dbal-vbyor)的转世活佛却吉沃色(chos-kyivod-zer)鞍套和红色坐垫。如此,(法王)在一年中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不分昼夜地闻习灌顶传承和讲经实修,并将所有内容牢记在心。阅读经籍时,如遇到疑问之处当机立断理解所有问题,我(指作者)略加指点时,(法王)说:“不需要指点。”大修行者也虔诚敬奉后顿生灵感,(法王)说:“现在是吾之圆满境地,故此时也该如此。”

(2)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是用来衡量矿山开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数,矿山开采企业在对矿山资源进行开采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

有诗曰:“显示圆满示寂之时辰,获得法界无边大手印,无明时遇及生老病死,二现[20]启蒙众生之常持,摄略身体显现之影形,哎呀发出悲痛之声音。”(法王)亲自看见一位大修行者坐于大佛之右肩,讲说深奥之佛法后消失。故依止至尊扎西沃色(bkra-shis-vod-zer)闻习《喜乐大威德密宗之基础》等所有大密续部之一切礼仪问答语诀和一切密宗语诀,特别是随从前世法王修习的所有深奥教法。共同之感受是菩提发心佛经过类乌齐擦瓦岗(ribo-che-tsha-ba-sgang)抵达拉瓦寺(la-bardgon)。据说,因(法王)向大慈悲佛行礼拜,故出现将三升青稞抛洒后再收集起来就有七升青稞之情形。此后,(法王)从苏巴珠(sum-pa-gru)、果达寺(mgo-zla-dgon)等寺到达贡觉(gon-gyo)之都松钦巴的修行地图伦寺(vdu-long-dgon),又经过玛尔康猛扎木(dmar-khams-mod-vgram),于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多杰绰隆(rdo-rje-gro-lod)出现有许多幻境和脚印。后经色布木岗(gser-vbum-sgang)和长江码头(vbri-chu-gru-kha)抵达巴塘协(bathang-shas),法王打开白若杂纳[21]修行地之门,岗波多杰贝载(kam-po-rdo-rje-dpal-brtsegs)向修行地之门礼拜,敬献一条白哈达,并请求完成息静之业[22],亲见法王都松钦巴之尊容。此后,法王前往理塘(le-thang),嘉追肯寨(rgya-vgrul-khing-kras)三地为法王行茶。当法王抵达托木扎胡(dom-tsahu)后,为法王献上皇帝之谕旨。于聂荣渡口(nyag-rong-gru-kha)出现有足迹,法王前往却隆多(chor-long-mdo)、协廓(shel-khog)、觉格寺(jo-gidgon)和协惹玛岗(shal-ra-ma-sgang)等地,此时,从卫地(dbus)来的旦玛法官(vdan-ma-khrimsdpon)为法王献有止(贡)和丹(萨梯)二世位法王的信函和京俄塔结钦巴(sbyan-Snga-thams-cadmkhyen-pa)的信函以及邀请函,(信函)中对他说:“无论先后如何下达指令?昔日如何说,也会虔诚信仰。”不久,嘉摩国师(ljags-mo-govi-shri)写信后即前来拜见。当抵达噶特(vgav-thag)地方时,看见热岗(rab-sgang)诸土地神前来迎接。

藏历龙年(1520)四月,(法王)抵达热底甘丹林(ra-ti-dgav-ldan-gling),此时显现出诸金字使者前来膜拜以及被法王所降服并不断地闻、思、修的景象。之后,在多闻山(rnam-thos-kyi-ri)上受比丘戒时,堪布为(法王)献上无量寿智诸佛(tshedpag-med-krub-rkyal-lha-mang)之长寿灌顶和多闻子红面护法(rnam-sras-mdong-dmar-can),做了许多关于他空见(gzhan-stong)的讲解,并呈请堪布须持这一观点。而后,著有《般若觉色派(jo-zivilugs)之诠释》;(堪布)献上《律经之花蔓》(vdul-bame-tog-phreng-brgyud),(法王)请求为释教行事,并随从闻习《妙道六支瑜伽心要》(zab-lam-yanlag-drug-gi-rnal-vbyor-snying-por-dril-ba)。授比丘戒时,向穿金黄色的僧衣尊者赤列巴问道:“金黄色是否不可形成加持?”堪布弹指后回答道:“对他来说已经出现金黄色,难道噶玛巴对金子和土块没有区别吗?”授比丘戒之夜,(法王)说道:“我梦见已在尊师足下授比丘戒,我安心地居于贡布达拉(kong-po-da-la)之山顶。”授长寿灌顶之夜,(法王)说道:“因我做有印塑泥像(sav-tsha)[23],由此印塑泥像发出灿烂之光,对佛教大有裨益。”于是大堪布的侍从们请求其写一《长寿永生经之赞》,不久(法王)便以传记的形式著有《前往香巴拉之授记》。授比丘戒之前,(法王)曾向夏鲁译师(zhalu-lo-tsav-ba)请教过如何修持,(法王)遂说道:“若无有任何障碍地受予比丘戒,我还会回来与您相见。”当受完比丘戒后,(法王)顿时感到紧张万分,为感恩酬谢,进行盛大的供施后,经聂卡(nyagkha)而去。(法王)在茂密的树林里入座安身时,因随行的厨师忘记灭除火种而导致火势蔓延,烧了大片森林,随后又被大风所刮,大火越过(法王)之马队。此时(法王)吩咐道:“将当今未有出现之天王食子,即刻准备摆设。”此后,便下马做了回向食子,并将食子扔到火上,不久就如同用水扑灭大火。后(法王)抵达天王林(rgyal-chen-gling),拜见了大译

师(即夏鲁译师),大译师大悦。之后不久(大译师)因病欠佳,故法王说道:“于香巴拉建立法会即可,当狮子来到后可铺设敷具[24]。”后(大译师)圆寂。法王说道:“此时虽无法告知大译师,但尔等无法隐瞒,现今吾也去之。”说完便立刻动身离去。(法王)在赤列大师(rje-vphrin-las)足下首先闻习《现观庄严论明义释》,一日要闻习三遍,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请教和多年的苦修,使得彻底领悟了要义,并闻习其他四部《慈氏论》、《集量论》、《释量品》、《定量论》、《分离四论》、《上下对法论》、《律经根本论》、《入中论》、《历算集论》等显密巨著。此外,还将俄译师(rngog-lo-tsva-ba)与恰藏(phya-gtsang)之书籍以及萨班之律仪等总共二十五部巨著的全部内容彻底领悟并融会贯通。在这期间还曾无数次闻取“给予加持的诀窍训诫”,如此不断地闻思长达四年二个月之久,但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只过了一年,而且在修行过程中很少进食,且昼夜不停地思索词义的难点和疑惑之处,并深入分析和了解等对每部经文进行深层次的修习,对此尊师也极大地赞赏他此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毅力。后随从噶玛译师仁钦扎西(rin-chen-bkra-shis)等人学习了有关声明学等方面的知识。总之,正如谚语“就算儿童口中之格言,智者也将全部取之”所言,像这样的贤人能完全融入到如此之佛法中,故所有人对他产生了无比的尊敬与仰慕。无论任何贤者之知识也满足不了他之所求,也不会藐视无知者,西藏的高僧大德来到他面前也会被他的威慑力所降服且不能向他发问,若有个别发问者也后悔莫及,但是他毫无傲慢之心,常常说:“因自己知识浅薄、缺少见闻,故所知甚少,”此乃他唯一之想法,并非谦虚。此后,前往卫藏等地时,(法王)见到所有善知识(学者),无论是在萨迦派、格鲁派、止贡派、达垅派、觉囊派等新旧教派中皆持无派系之见,一心想着拜师请教且恭敬有加。诸如这样的智者在整个雪域也都没有出现过的,故(众人)将其升华至扎西二尊者(bkrashis-rnam-gnyis)和喜乐佛(sngas-rgyas-mnyanpa)之地位并产生坚定不移之信念。(法王)在尊师面前进行修念已形成了习惯。总之,(法王)从佛教经文巨著中的《二胜六庄严》(rgyan-drug-mchoggnyis)获得教旨,并获得独特、深奥密宗之语诀以及空行智慧母之圣言,对异说进行赞颂;亲自为受用身和化身之善知识诵经,亦与所有菩萨谈论佛法。尽管如此,对现今略微听过的格言也持欢喜和赞同之见。因当时相传大师夏扎强巴(shvakramchog-pa)之弟子班钦多尔杰瓦(pan-chen-rdorrgyal-ba)和恰降贝央扎西南杰(bya-vjam-bavidbyangs-bkra-shis-rnam-rgyal)二人精通时轮法,遂分别寄信敦请他们,漫谈佛法;若对观察及能论则依止经师,同时如果班钦巴定能为上师则前往拜见,对当今众生凡人亦决定恭敬呈文请教。(法王)因看见金刚瑜伽(rdo-rje-rnam-vbyor-ma)的于火山缝隙中射出兰札字[25]而后向外发光,预料到这并非好征兆,所以没有做重要指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七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戒之依报有七种,谓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或男居士,优婆夷或女居士;正学女,即介于具足比丘与沙弥尼二戒中间戒之女性。

[2]三藏,一切佛语,依所诠释之义理分为三学,依能诠释之文字分为三藏,谓经藏、律藏和论藏三者。

[3]四身,佛所具备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受用报身和变化身。

[4]金刚乘,密乘的异名。

[6]法尔天然,自然的意思。又指法性、实相,真如河涅槃等概念,着重指现象的本质、本体而言。佛教各派对“法性”的内容有不同解释,般若宗以为诸法缘生,体性本无所有,故以“空性”为诸法之“法性”。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之“法性”。

[7]三律仪:即密乘律仪、菩萨律仪、别解脱律仪。

[8]五明,又名五明处。“明”是梵文的义译,意为学问,印度佛教教授的五种学问。即:声明,语言文学;工巧明,一切工艺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医术;因明,考定正邪,诠释真伪之理法,所谓的伦理学;内明,明自家之宗旨,即佛学。

[9]三藏。即:律藏、法藏、经藏。

[10]四续,亦称为四续部。即: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

[11]古印度一佛学家,生于南印度,从胜根出家,并依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著有《集量论释二》等许多因明学著作,后成为因明学的开派祖师。

[12]一种用糌粑做出的祭品。

[13]秘诀,指佛或上师对其弟子传授的教法或修持密法的口诀。

[14]谓沙门相续中,以厌离心为等起,断除损他心所相应之戒律,欲界所摄,但生起于今生之戒律。

[15]大乘佛教无著开创的广行派和龙树开创的深观派。

[16]即今壤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西部、大渡河上游。

[17]明武宗时派遣太监刘允到西藏迎请第八世噶玛巴一事,当时令朝野震动。刘允此行声势浩大,《明实录》记载:“以珠翡为幡幢,黄金为七供,赐法王金印、袈裟及其徒馈赐以钜万计,内库黄金为之一匮。敕允往返以十年为期,得便宜行事。”刘允一路飞扬跋扈,耗费巨资,物议沸腾,朝臣群起而反对,而明武宗一意孤行,仍派刘允前往。

[18]五佛(五智如来)。即:不动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毗卢遮那佛。

[19]密宗事部三怙主。即: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莲华部观音。

[20]承认内心和外境分别存在的感觉。

[21]八世纪中,藏族大译师,出生于西藏尼木县境,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最初选拔的七试人之一,后成为西藏早期的三大译师之一,译有《六十如理论简说》和《无边光明佛号赞》等书。

[22]一种消除疾病魔障的宗教活动。

[23]一种用模型印造的小泥塔和小泥像。

[24]十三资具之一,出家人用以保护坐褥卧具的坐垫之一,长三肘,宽二肘六指。

[25]古印度天城体梵文字母。公元七世纪藏族学者吞米·桑布扎根据此字体创造了今天藏文的楷书字形。

[责任编辑 索南才让]

[校 对 赵海静]

B948

A

1003-8388(2015)01-0055-06

2014-11-28

周润年(1954-),男,河北康保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历史与藏族教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藏文史籍《贤者喜宴——噶玛噶仓》汉译与研究”(项目号:11BMZ02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金刚
金刚炮
追影记
没有金刚的金刚狼爪
HPLC法同时测定金刚片中9种成分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金刚鹦鹉
金刚鹦鹉
金刚鹦鹉
金刚鹦鹉
金刚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