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015-02-21繆淑蕾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低血糖

繆淑蕾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繆淑蕾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在治疗后,对48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该组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检测出低血糖,占37.50%,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出现最多的时段为22:00—8:00。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对患者的无感知低血糖进行准确有效的检测,在针对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护理方式进行制定时可以作为重要依据,对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控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型糖尿病;低血糖;临床应用;护理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IAO Shu-lei
Xuzhou City Hospital of TCM,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48 cases diagnosed with type 2 diabete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18 cases were found with hypoglycemia, accounted for 37.50%, and the asymptomatic hypoglycemia appeared mostly in the period from 22:00 to 8:00. Conclusio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an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detect the hypoglycemia unperceived by the patients, which can b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ormulating th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regimen and nursing mod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significantly.

[Key words]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Type 2 diabetes; Hypoglycemia; Clinical application; Nursing

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能够在血糖检测当中得到有效反应,指端血糖检测可以将糖尿病患者瞬间血糖有效的反映出来,然而却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将血糖的实际情况全面、客观以及有效的反映出来。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将无感知低血糖及时捕捉到,从而能够对低血糖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笔者2012年1月—2014年6月针对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在收治的48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与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将其中的肝肾功能障碍、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酮症、其他对糖代谢具有影响的患者排除;在这些患者中有21例女性,27例男性,患者年龄在4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4±10.98)岁,平均糖尿病病史为(9.01±1.85)年,餐后2 h血糖为(11.87±2.51) mmol/L,空腹血糖为(11.41.74±4.38)mmol/L。

1.2 方法

采用餐前皮下注射特胰岛素的方式针对其中的24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的方式针对其中的15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甘精胰岛素的方式针对其中的9例患者进行治疗[1];针对患者的睡前、早、中、晚餐前后选择美国强生血糖仪指端血糖进行监测,直到稳定的控制血糖之后,让患者对动态监测血糖系统进行连续3 d的佩戴,将探测头按照常规方法在患者的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皮下植入,每日进行4次指端血糖的测定,并进行校正[2];将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治疗方式、运动以及饮食等记录下来,在72 h之后将血糖记录器取下来,采集数据的时候利用信号提取器来进行,并且在计算机当中录入,与日志相结合实施数据分析。在患者的血糖仪或者CGMS测量数据具有持续五分钟≤3.9 mmol/L的情况下,就可以判断为低血糖。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抽搐、认知障碍以及神志改变等中枢神经症状,就属于有症状低血糖,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就属于无症状低血糖。将全天按照每2 h为一时间段的方式划分为12个时间段,针对患者的有无低血糖症状以及低血糖发生时间进行观察。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采用指端血糖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其餐后2 h血糖为(8.17±1.55)mmol/L,空腹血糖为(6.69±1.48)mmol/L,血糖得到了稳定的控制。在这些患者当中共计检查出18例低血糖,占37.50%,其中还有32例患者在凌晨以及夜间发生无感知低血糖,具有最多的时段为22:00—8:00;在38例低血糖患者当中,无症状低血糖在指端血糖监测当中只发现1例,并且有7例发生低血糖症状,16时左右是其发现的时间段。上述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无症状低血糖在频繁检测指端血糖时很难被发现,尤其是并未发现夜间低血糖。详情见表1。

表1 48例患者血糖最低值及分布时段

3 讨论

采用动态血样监测的方式可以将无感知低血糖及时的发现,在该次研究当中证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么无症状性的低血糖仅仅具有37.50%的发生率,这与相关的报道是符合的。

所以必须要对血糖控制的风险性具有充好的认识,其中仅仅有1例无症状低血糖被指端血糖检测发现,发现时间为16 时,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出现最多的时段为22:00—8:00。所以该研究认为尽管采用指血检测作为传统的血糖监测方式具有十分方便简单的操作方法,然而却只能够将静态的某一瞬间血糖值检测出,因此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无法全面、客观以及有效的将无症状低血糖出现在夜间的患者的血糖情况反应出来。正是由于血糖在1 d当中具有时刻变化的特点,所以采用指端血糖监测的方式会具有一定的盲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主要是针对患者皮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使其与葡萄糖氧化酶产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出现电信号,每隔10 s该系统外接的信息提取器就会针对电信号进行1次接收,随后对5 min的值进行平均处理,最后以血糖值的形式存储起来[3]。该系统每天可以针对288个血糖值进行存储,能够将3 d当中患者血样的持续变化情况收集起来。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的方式能够将血糖波动趋以及漂移变化等常规血糖测定方法不能够检测到的一些动态揭示出来,在测量出现在凌晨以及夜间的无感知血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条件允许,尤其是其中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以及高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积极地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4]。如果患者患有长时间的血糖异常,就会减弱自身的对痛感觉敏感性,导致其出现不断下降的对低血糖的感知力,所以一些患者常常会在睡眠状态下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而且患者本身不会有感觉,这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当针对低血塘进行严格控制的一个很大的弊端[5]。作为指端血糖监测的补充方法,动态血糖在医生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时候可以作为根据,从而使患者的血糖能够基本上维持在达标的标准。血糖监测的加强、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且使患者早期识别能力得以提升在对无感知及血糖进行预防和护理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对低血糖各种反应的不同临床表现具有清楚的了解,对夜间病房巡视予以有效的加强,不仅要对患者空腹以及餐后的血糖进行密切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在夜间睡前以及晚餐前的血糖情况。要做到每2 h就进行1次巡视,针对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进行密切观察。

在该次研究当中,发生在空腹进餐前的有4例低血糖发生,所以,必须要使血糖患者将运动的强度以及方式掌握好,护理人员要在运动中以及运动前后针对患者实施必要的血糖监测,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障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安全性,一旦患者的血糖低于5.5 mmol/L,护理人员就要让患者对一些含糖的食物进行及时补充,比如半杯果汁、一片面包或者四块饼干等,直到患者的血糖稳定之后,再继续进行运动,如若不然,低血糖的症状很可能会在运动当中出现。在该次研究当中,笔者还发现在18例低血糖当中有1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式,针对这些患者需要对剂型进行准确的选择,要让患者将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方式掌握住。通过不断的教育,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得以加强,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葛要武,丁爱琴.实行分餐进食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1):82-83.

[2] 申桂菊. 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教育与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73-574.

[3] 李建华.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6,2(3):104-105.

[4] 李德霞,宋葆云,张俐,等.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特点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25-727.

[5] 陈鸣明,孟健,高莺.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7,22(6):28-29.

(收稿日期:2015-01-26)

[作者简介]繆淑蕾(1973.9-),女,江苏徐州人,主管护师,本科。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5(a)-000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87.1

猜你喜欢

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八段锦对Ⅱ型糖尿病防治作用的理论探讨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