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及德育对策——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2015-02-20陈燕红

关键词:对策研究新媒体大学生

陈燕红

(泉州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及德育对策——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陈燕红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调查数据显示,“宅”生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网络成大学生“宅”居的重要原因。“宅”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加以重视。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努力,自愿出“宅”门;学校要加强管理,吸引大学生出“宅”门;家长要注重沟通,引导子女出“宅”门;社会要给予理解,帮助学子出“宅”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宅男宅女;德育困境;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宅男宅女”已不仅仅是新衍生出的一个流行词汇,更是典型地诠释了当下青年男女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很多年轻人以“宅男”“宅女”自居,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着电脑,戴上耳麦,身穿睡衣,脚踩拖鞋,披头散发,零食若干,过着“一入宅门深似海”的御宅生活。作为新媒体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加入“宅”的行列,衍生出校园“宅一族”[1]。面对日益壮大的大学生“宅男宅女”,了解高校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状态及其形成原因,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宅”生活现状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宅生活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本文对福建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22份,有效率为93.78%,覆盖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调查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宅”生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

75.4%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宅”在宿舍,而上网是大学生“足不出户”的“宅”居首选。调查显示,70.3%的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其中68.5%的同学用来网聊、追剧、游戏、网购等,真正用来学习搜集资料的时间少之又少。不少同学表示,现在是“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行四方”,有了电脑手机“学习找搜狗,聊天有微信,购物逛淘宝,新闻看微博,视频上优酷,小说看晋江,吃饭能叫餐,万事不懂问百度”,甚至有的同学买了折叠小桌子放床上,“坐起能娱乐,躺下可睡觉”,“能不下床就不下床”,可谓是“宅”到最高境界[2]。即便放假了,大学生“宅”生活依然从学校延伸到家,86.3%的大学生表示在放假期间大多都在家“宅”着,而在问到“宅在家一般做些什么”时,有57.3%的人表示上网、看电视或玩手机,看书学习占15.2%,陪伴父母亲人占14.3%,其他占7.8%。“我很宅!”“我不是宅男,请叫我天才‘毕加索’ (闭家锁)”“我不是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由这些在大学生“宅一族”中口口相传的流行语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宅”已然打破了他们固有的学习、生活方式,悄然成为他们的一种新兴生活状态。

(二)网络成大学生“宅”居的重要原因

在涉及“‘宅’的原因”(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6.3% 的同学认为是“网络发达,手机和电脑拥有率高”,发达的校园网络和便捷的“宅急送”服务使学生“动动手指头”便既知天下事又能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宅”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在访问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学校停电导致电脑与手机都不能用时,很多同学就会感觉无事可做,内心空虚,甚至烦躁不安,显然他们已经对新媒体产生了很深的依赖;32.6% 的同学认为是“性格因素,自身的惰性、逃避压力等心理”,这部分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又自卑,平常不爱与人交往,惧怕竞争,宁愿“宅”着来逃避社会压力,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是因为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而选择“宅”居,久而久之,就“宅”成一种习惯了;29.8%同学认为“新校区偏僻,校园文化活动枯燥”逼得他们不得不“宅”,他们时常觉得无聊,生活乏味,于是“宅”在虚拟的空间世界里写博客、看电影、玩游戏、逛淘宝等以寻求精神寄托;19.3%的同学认为是“大学管理比较宽松,选课安排比较自主”,自制力弱一些就容易“宅”在宿舍。从调查访问结果我们得知,大学生“宅”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可“网络”已是大学生“宅男宅女”们的“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三)“宅”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66.8%的学生认为,“宅”现象“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学“宅一族”热衷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与人交流,在关于“‘宅’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中,56.6%的同学认为“‘宅’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交际面”,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更便捷轻松自由的平台和空间,随时可与任何人天南海北侃大山,避免了面对面时的无措,而61.5%的同学认为“‘宅’会导致社交能力下降”,经常缺乏面对面的真实沟通容易出现“网聊热,见面冷”的尴尬情况。“宅”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正如周可卫教授所说的:“体验的是一种虚拟的情感、成就和满足,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不适应现实世界及现实的人际交往,导致心理空间的实际封闭,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带来人际关系冷漠。”[3]

(四)长期的“宅”居生活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宅一族”的运动量明显偏低,甚至有学生表示几乎从来不运动。他们认为,“宅”在宿舍低碳又环保,根本没有必要出去运动,但长期的“宅”居生活使他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亚健康。宅居一年的小A经常熬夜上网,一般一天吃两顿饭,有时下午起晚了就吃一顿饭,他说:“最近老胃疼,屏幕看多了眼睛疼,手腕酸肩膀酸硬,感觉患‘鼠标手’和‘肩周炎’了。”可见,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已使“宅一族”的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况。另外,在关于“‘宅’会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调查结果中有46.5%的同学认为会“导致自闭,或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可见,长时间处于“宅居”的生活状态会使他们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闭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宅男宅女”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宅”生活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宅现象”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大多数大学生已“‘宅’在新媒体”中乐此不疲,欲罢不能,有因沉溺于网游而退学的,有因网络成瘾而拿不到学位的,也有因网上交友不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的,虽然这些是少数和个别的现象,但足见“宅”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大学生“宅在宿舍”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学生“宅在宿舍”便可以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各种资料和信息,作为高校辅导员若不能及时跟上学生的思想动态,不知道学生真正接触的信息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那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就会很被动,这就使辅导员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地位受到严峻的考验。显然,新媒体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懂得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沟通技巧,分析学生“宅”的原因,而非一味地批判,粗暴简单地进行压制或限制,要鼓励学生在适度的“宅”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防止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我,要“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解决那些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和“宅”居状况严重学生的心理疑难,引导他们走出困境[4]。

(二)大学生“宅在个人世界” 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利于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养成

在我国,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阵地,高校德育工作始终担负着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思想、传播主流文化的使命,塑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大学生“宅”在自己心中的那一亩三分地,对学校举办的活动置若罔闻,很少或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并常常忽略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这既不利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养成,又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大学生吃住行都在一起,同辈之间容易相互影响,“宅”风气一旦形成为文化行为,就不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也影响着校园主流文化的构建。当然,在访问中,一部分同学表示,现在的社团活动虽多但不精,存在活动层次低、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和感染学生等问题,使得他们不得不入“宅”门,这也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抓住大学生的心,吸引他们走出“宅门”。

(三)大学生“宅在新媒体”挑战着大学生的自制力和选择判断能力

大学生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力量超越空间的限制,结交认识各种朋友,倾吐内心苦闷,舒缓压力,但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时也挑战着大学生的自制力和选择判断能力。在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世界里,诸多涉及“三俗”文化和歪曲的价值观念等不良信息“随处可见”,这对心智发展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恰当的信息,抵御消极思想的侵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些自制力比较弱、容易受诱惑的大学生“宅在新媒体”中无法自拔,导致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进而引发身体亚健康,网络成瘾,甚至患上“网络孤独症”、“新一代媒介依存症”等问题,这将来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社会隐患。

三、大学生走出“宅”门的对策与建议

虽然“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人们所担忧的“洪水猛兽”,它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发展的潜力[5],但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宅一族”宅得并不健康,“宅居”现象正引发一系列的高校德育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大学生“宅男宅女”应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宅一族”的引导和教育,倡导大学生有选择有计划地“宅”,要“宅”得健康,“宅”得有思想,并且随时能够走出“宅”门融入现实,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自身努力,自愿出“宅”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网络影响再大,也只是大学生“宅”的外因,大学生“宅一族”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己。因此,大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是走出“宅”门的重要一步,也是大学生能“宅”得健康,“宅”得有思想的重要基础。

首先,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自我规划能力。大学生要认清网络的本质,充分认识到“网络只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生活的真正舞台还应是在现实社会中”,应更多地与社会相接触以增强危机意识和了解社会需要,从而确立自己的大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自我规划,并脚踏实地地向着目标去努力。

其次,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宅”在家里意味着一切靠自我掌控,因此在享受“宅”生活的时候,应尽可能科学地调控自己的作息表,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睡眠,定时运动,脱离身体亚健康状态,“宅”得健康,“宅”得快乐。

再次,认真看待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社会认同感。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大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大学生应认真对待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的实际交往活动中,发挥自身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确立积极的社会认同感,获得社会交往的自信心,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逐步自动地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6],而不是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选择避世的方式去“借‘宅’消愁愁更愁”。

(二)学校加强管理,吸引大学生出“宅”门

“宅”并非“一无是处”,高校思政教育者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打压,而要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部分“宅一族”可以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宅”出成绩,“宅”出思想,并随时能够走出“宅”门融入现实,而对部分病态“宅一族”要采取措施给予及时疏导,吸引他们出“宅”门。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宅一族”的心理疏导,多开展挫折教育。部分大学生因学业、交际、就业等压力而选择“宅”来避世,寄情于虚幻的网络来舒缓压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他们自身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合理的教育引导机制,逐步调整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对于那些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和病态“宅一族”的同学,更要给予及时的帮助,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另外,高校要多开展挫折教育,鼓励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时发挥班干部和党员先锋作用成立专门的学生学习与生活帮助小组,帮助他们通过正当的渠道宣泄不良情绪,解决各种难题,逐步掰掉他们“宅”的“蜗壳”。

其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对于纯消磨时间而“宅”的同学,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现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使大学生在闲暇之余找到有意义的事去做,吸引大学生出“宅”加入集体、走向社会。另外,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如请专家开设“大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新媒体的价值与使用”等相关主题的讲座;举办如探讨如何走出“宅”门的活动,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寻解决方法。

再次,增设交际技巧等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与指导。有部分学生宅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懂如何与人交流,因此高校要开设人际交往技巧课程,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与指导,并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他们安排社会活动,促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掌握人际交往基本技能,树立起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信心,克服离开网络后的不适应心理。

(三)家长注重沟通,引导子女出“宅”门

虽然许多大学生已经离开父母走入大学校园,但父母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方面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关注子女的身心变化,与子女建立平等对话与交流,学会倾听,在子女遇到困惑时给予鼓励、帮助,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人格,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父母可以通过旅游、运动、一起做家务等方式,注重亲子互动,鼓励子女“动”起来,走出“网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社会给予理解,帮助学子出“宅”门

社会应加强对网络的管制和对大众媒体的监督,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并给予大学生“宅一族”客观的评价和定位,别把“宅”当作一种时尚典范加以渲染,误使更多的大学生跟风效仿[7],当然也不能对其一味地进行批评与指责,认为他们是社会异类,是一群有心理疾病的不良青年,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宅一族”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与家长、学校合力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宅”门。同时,应积极加强社会文化与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有活力的和谐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沈燎,张益斌,楼仁功.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0,(7):49.

[2]郑碧强,张叶云.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7.

[3]郭秀荣,韦迎春,商金艳,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5):82.

[4]倪敏芬.关于广东高校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13,(6):81.

[5]潘万里.当代大学生“宅居”现象探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31.

[6]张劲,姜华.高校学生园区“宅”现象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11,(4):72-73.

[7]张博.浅谈“宅”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J].河套大学学报,2012,9(3):32.

编辑:黄航

Study of “Homebodies” Phenomenon of

Colleges in New Internediary Environment:

Taking Fujian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Example

CHEN Yanh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362000, China)

Abstract:The survey data shows that “indoor life” has quietly become the new life style of the college, and the network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at. “Indoor life” changed their ways of communication,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create new impac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so we should pay a great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wn efforts, chanage the style of “indoor life”, and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attract students to go out. Par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and guide the children to go out of “home”,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ociety.

Key words: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homebodies; moral dilemma; countermeasure study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016-04

作者简介:陈燕红(1985-),女,福建莆田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yanhongchen1985@163.com

收稿日期:2014-07-19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5.03.004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