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
2015-02-20王忠政
王忠政
(广东财经大学 教育技术中心,广州510320)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1],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会涉及到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涉及到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式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学者,观点各异,较为典型的如: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龚怡祖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等[2]。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社会、科技、文化及个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构建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取得预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2 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培养模式较为统一、学生主体性缺失
我国正由传统的工业技术社会向现代信息技术社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引起社会时空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变化,这也引发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变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由于受传统工业社会教育的影响较深,对人才的培养大多仍按照一定的目标模式、批量化、标准化的方式加工生产,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这样,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泯灭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与教育规律相违背,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相适应。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学习新知识,而且学会提问,进行独立思考。”[3]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提问、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否则,就难以培养出创新性、创造性人才。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间的个体差异、忽视了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与探索
针对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及教育部在2007年2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文件的精神,根据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主要措施是:
(1)转变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思想。当今社会人类的各项活动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呈现出信息资源快速高效传播并被大量利用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呈现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大学的一次性学习不能再满足未来工作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高校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个人对工作选择的自由度逐渐加大,对职业和岗位变动频次呈现增大的趋势。这种职业与工作和岗位变动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些学生走向专业工作领域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与高校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完全不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就需要我们高校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人才市场、未来职业与工作岗位的不断变换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教育需要构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终身教育体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主体转变,培养学生具有持续不断地终身学习的能力。只要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技术,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使得教育终身化的实现成为可能。这种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一种新观念。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专业导引系统。我国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的。通过调查,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十分的了解。在他们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在学习上,对高校各专业的性质及未来走向不甚了解,对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也无能力去把握[5]。在填报志愿时,更多地是听家长、班主任意见,或者“从众”的结果。因此,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专业导引系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高校各学院及专业概况,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就业方向、就业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学好本专业等,及早的树立专业意识、专业思想,激发并建立起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为迅速,仅靠传授知识、死记硬背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成为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一项任务。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策者和具体实施者的院系,作为专业导引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的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下进行专业导引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适合本学院发展的专业导引方案,再通过必要的答疑,引导学生根据学校专业教育情况及个人发展的要求,利用大学良好的教育环境,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3)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现有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强烈主体性和选择性的人才。这一要求就需要我们的高校能够培养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6]。就现有的本科教育而言,更多的是专才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课程,大多采用“三层楼式”结构模式[7],即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由于用这种方法设置课程较为整齐划一,同一专业的学生需修习同样的课程,这就造成人才培养较为单一。为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在弹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改革传统的刚性的、不可选择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课程体系与学习制度。弹性课程体系与学习制度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设计弹性课程时,要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弹性与可选择性;具有以模块化为基础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建构模式。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开展了面向全校性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全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①建设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压缩部分课程的学时。将原来能让学生自学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②将原来压缩的课时用于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解决他们因兴趣、爱好与需求不同的学习需要。③建立一批教师引导下的讲座式的课程。该类课程主要是在教师讲座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问题的兴趣,利用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让学生自学部分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自我发展。④建立一批有学分无学时的网络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引作用,让学生进行自学,并不定期答疑与讨论。
(4)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高校现有人才培养途径。教什么,怎样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学方式开展。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学生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8]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权威,不再是信息的中心源,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很可能超出教师的知识水平。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原来的“教”的角色转变成“导”的角色,在教学中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或合作者。教师的大量工作将由课堂上的知识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教学活动策略的选择;课中的导学演示,课后的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及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等。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践,创导“混合式教学”,使实体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能够有机结合,[9]打破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弥补了由于知识激增、课时缩短而带来的教学问题,满足某些学科和课程的特殊需求,帮助传统课程摆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镜。[10]
(5)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高校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手段,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可以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提供改进的信息,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教学中的考试实质上是社会人才选拔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反映,是对人才素质发展方向的一种控制与引导。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考试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考试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如:GRE、TOEFL 等在线考试等。由于信息化考试手段具有能够随机组卷、随时考试,简单易用、安全稳定、快速高效等特点[11],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纸质考试评价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已将信息化的考试手段用于部分课程的教考分离、公共基础课的分层教学、部分课程新型题型的开发等。因此,当信息化的考试手段在教学中得到恰当应用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方方面面,本文从教育观、专业导引、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改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随着我国由传统的工业技术向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必将对我国已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产生冲击,引起教育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哪些是合理的、进步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落后的,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在即将形成的信息技术平台上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新规律、新思路、新模式。
[1] 史秋衡.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7.
[2] 刘献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
[3] 熊庆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着眼于价值重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27.
[4] 王忠东.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J].教学研究,2001(8):181.
[5] 宋捷等.“2+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导引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51.
[6] 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7):15.
[7] 曾冬梅.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3(7):29.
[8] 甘永成.e-Learning 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中国电化教育,2003(6):19.
[9] 王忠政.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5):429.
[10] 韦钰.信息技术如何改变着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06(6):7.
[11] 王忠政.基于B_S 架构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3(2):90-91.
[12] 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
[13] 倪瑞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坐标体系的设定[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