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114例临床及肠镜分析
2015-02-20陈春华黄应龙李艳梅胡海清
杜 春 陈春华 陈 平 黄应龙 李艳梅 胡海清
结肠黑变病114例临床及肠镜分析
杜春陈春华陈平黄应龙李艳梅胡海清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以及与年龄、性别、结肠炎症、息肉及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肠镜检查确诊的114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中年组发病率较高,青年组发病有增高趋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有腹部手术史4例(3.50%);便秘患者93例(81.57%);服用泻药患者102例(89.47%);不服用泻药但排便周期长9例(7.89%);合并结肠慢性炎11例(9.64%);合并增生性息肉2例(1.75%);合并绒毛管状腺瘤2例(1.75%);腺瘤性息肉53例(46.49%),其中管状腺瘤高级别内瘤变2例(1.75%);合并结肠癌4例(3.50%)。结论结肠黑变病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性良性可逆性病变,慢性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与结肠黑变病的发生有关,同时伴发息肉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结肠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结肠黑变病;肠镜;息肉;肿瘤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1],是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病变[2],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呈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棕褐色或黑色豹纹状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血管纹理模糊,重者可消失,肠腔暗淡。如病变局限则多见于远端结肠,严重时可累及全结肠,末端回肠一般不受累。随着肠镜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检出率日见增多。主要症状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等,其病因、发病机制、色素来源均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长期便秘或服用泻药有关,因其常伴发结肠息肉及肿瘤,故逐渐受到重视。现分析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114例MC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旨在加强对MC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肠镜检查确诊的114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50例,女性6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5.42岁,男女比例0.78:1,40岁以下患者12例(10.53%),40~60岁患者57例(50%),60及60岁以上患者45例(39.47%),患者有腹胀、嗳气、便秘、腹泻、腹痛、排便不规律等症状,病程5月~10余年。
二、方法
检查前1 d流质低渣饮食,内镜检查前4~6 h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用Olympus-CF-H260AI型电子肠镜进行观察,全部插镜至末端回肠,观察各段肠黏膜,于病变处活检送病理检查,病变累及远端结直肠、左侧结肠及全结肠,末端回肠未见色素沉着,诊断标准:内镜下结肠黏膜颜色变深,呈棕色、褐色或黑色,呈豹纹状样或蛇皮样改变,病变周围黏膜充血;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黏膜上皮细胞基本正常,固有层内有大量含有黑色素颗粒的巨嗜细胞[3]。记录每位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排便情况、平素用药史。
结果
114例结肠黑变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腹胀、嗳气、早饱,部分患者体重下降,伴失眠、焦虑等精神神经症状。其中男50例,女64例,患者年龄最小24~80岁,40岁以下患者12例(10.53%),40~60岁患者57例(50%),60及60岁以上患者45例(39.47%),有腹部手术史4例(3.50%);便秘患者93例(81.57%),排便靠口服泻药完成;平素服用泻药患者102例(89.47%);不服用泻药但排便周期长9例(7.89%);病理示:黏膜及黏膜下层轻度水肿,慢性炎性改变,黏膜固有层内见大量含有黑色颗粒的巨噬细胞。合并慢性结肠炎11例(9.64%);合并增生性息肉2例(1.75%);合并绒毛管状腺瘤2例(1.75%);腺瘤性息肉53例(46.49%),其中管状腺瘤高级别内瘤变2例(1.75%);合并结肠癌4例(3.50%)。
讨论
1825年Billiard首先描述结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现象,1857年Virchow将其定名并一直沿用至今[4]。MC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色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病变,也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病变。除结肠外,尚可累及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周围淋巴结及阑尾等[5]。结肠镜下根据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MC分为Ⅲ度:Ⅰ度肠黏膜呈浅褐色,类似豹皮样改变,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色素沉着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清;Ⅱ度肠黏膜呈暗褐色,在暗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网状黏膜,血管纹理不清;Ⅲ度肠黏膜深褐色,在深暗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纹理不清。诊断主要依据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本病应与棕色肠道综合征、出血性结肠炎、肠黏膜下片状出血、黑色素瘤等鉴别。棕色肠道综合征主要见于脂肪泻的患者,脂褐素沉积于肠道平滑肌细胞核周围,使结肠壁呈棕褐色,而结肠黏膜无色素沉着。出血性结肠炎、肠黏膜下片状出血病变多较局限,且病变黏膜呈紫红色或黏膜表面有血液。后者是皮肤或其他器官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黑素细胞异常增生,在表皮内或表皮-真皮界处形成一些细胞巢,肿瘤细胞胞质中有色素颗粒。
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肠镜检查确诊的114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14例MC患者以女性及中年患者居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MC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为典型的MC[6]。慢性便秘患者,粪便在肠道内滞留,一方面蛋白质分解产物多肽和氨基酸在肠黏膜中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色素颗粒沉积于肠黏膜,同时长期便秘可使肠黏膜产生炎症,炎症可促使色素沉积,从而导致MC发生。本组中102例患者服用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占89.47%,便秘患者93例,占81.57%,并且与结肠息肉密切相关,合并腺瘤性息肉53例,占46.49%,其中管状腺瘤高级别内瘤变2例,合并增生性息肉2例,绒毛管状腺瘤2例,分别占1.75%,长期便秘,增加了有害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使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反复刺激促使肠黏膜上皮增生,目前认为息肉的产生可能与泻药及色素沉着损害肠黏膜有关。MC伴发息肉在肠镜下常表现为息肉表面无色素沉着,在相对暗背景下容易发现,这也增加了结肠息肉检出率。
MC与肿瘤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便秘是患结肠癌的危险因素,同时MC与便秘密切相关,本组中合并结肠癌4例,占3.50%。部分学者认为MC患者结肠癌发病率较正常人群为高[7],腺瘤性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有恶变的风险,因此结肠癌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合并结肠慢性炎11例,占9.64%,但无服用泻药史,MC与结肠炎性病变的关系仍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同时发现本组资料青年组发病有增高趋势,患者年龄最小24岁,40岁以下患者12例(10.53%),因本组资料例数偏少,不能确切反映MC人群年龄发病情况,但也表明发病有一定的倾向性。可能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膳食不均衡,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及肠道内环境失调,便秘患者增加以及滥用泻药及减肥美容药盲目追求瘦身等有关。这也提示我们,有长期便秘史的患者及经常服用泻药的患者应积极检查肠镜,除可发现MC外,还应同时注意伴发息肉及肿瘤的可能性,争取早期发现,早期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已确诊MC,应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均衡,多饮水,适当运动,便秘患者也可行直肠肛门测压及生物反馈治疗,尤其对于有直肠、肛门盆底肌功能紊乱的患者有效,避免滥用含蒽醌类泻药,定期复查肠镜,降低结肠肿瘤的发生。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MC的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对于未服用泻药的MC患者,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1张亚历.实用消化病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5-426.
2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31.
3吴秋珍,韩丽芳,孙海霞.大肠黑变病86例内镜及病理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9):526-527.
4高晓阳,杨林,时昭红.结肠黑变病临床特点和内镜诊断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24-325.
5Ewing CA,Kalan M,Chucker F,et al.Melanosis coli involving pericolonic lymph n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herbal laxative Swiss Kriss:a rare and incidental finding in a patient with colonic adenocarcinoma.Arch Pathol Lab Med,2004,128(5):565-567.
6Byers RJ,Marsh P,Parkinson D,et al.Melanosis coli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lonic epithelial apoptosis and not with laxative use.Histopathology,1997,30(2):160-164.
7Pearce CB,Martin H,Duncan HD,et al.Colonic lymphoid hyperplasia in melanosis coli.Arch Pathol Lab Med,2001,125(8):1110-1112.
2014-12-15)
(本文编辑:吴保平)
10.3969/j.issn.1672-2159.2015.04.044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