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理念下的古镇旅游发展——以青岩古镇为例

2015-02-20张福春廖洪泉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低碳理念

张福春 廖洪泉

(1.贵州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贵州 贵阳550025)

(2.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低碳理念下的古镇旅游发展——以青岩古镇为例

张福春1廖洪泉2

(1.贵州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贵州贵阳550025)

(2.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青岩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引入了低碳的理念,在旅游生产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交通运输方式低碳化、古镇建设低碳化和提高碳汇能力,在旅游消费中引导游客进行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出行和低碳旅游购物等,对降低整个景区的碳排放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旅游;古镇旅游;青岩古镇

引言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2005年全球旅游业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07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5%,旅游业对人为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为5%~14%[1]。如果按照现有的方式发展下去,到21世纪30年代末,旅游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现有水平的152%,对全球变暖的助推也将大大增强。因此,加强对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将低碳旅游的理念引入到古镇旅游中,改变现有古镇旅游粗放和非低碳的发展模式,对于缓解现有古镇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青岩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青岩古镇位于花溪区南部,是花溪风景区的重要组成。古镇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军事要塞,现有古建筑主要建于明代中后期和清代前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2年青岩古镇被确立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评为4A景区。古镇景区自上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有游客进入游览,2000年前后旅游业初步形成规模,2001年电影《寻枪》在古镇中拍摄,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旅游业获得了飞速发展。2013年青岩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3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

青岩古镇的旅游发展采用政府与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合作发展的模式。政府制定整个景区的旅游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景区的文化保护工作:2002年以来,花溪区及青岩镇政府先后制定了《青岩古镇保护规划》《青岩古镇旅游区规划》和《花溪区青岩镇总体规划》等规划性文件,并投资五十亿元主导了青岩堡二期的开发工程;旅游企业负责景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最早对青岩古镇景区进行经营的旅游企业是2000年成立的花溪黔中古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中心是由青岩镇政府投资成立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景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2006年,花溪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全权负责花溪区内的旅游景区经营,花溪黔中古文化旅游发展中心成为旅游投资公司的子公司,继续负责青岩古镇景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个体工商户在古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一系列服务工作: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岩古镇景区内并无宾馆,镇上有8家旅店,床位200多个,在建的青岩堡二期景区中将建设几家假日酒店,景区内外共有70余户经营餐饮业的商家,经营规模较小,以零散经营户为主,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位于青岩堡中,距离景区中心较远,景区中共有土特产品销售店200多家。

二、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来看,探索基于低碳理念的古镇旅游发展方式,对于改变古镇旅游中存在的粗放、非低碳的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创建低碳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低碳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古镇旅游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促使旅游经济从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转变,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探索出基于低碳理念的古镇旅游发展成功案例,因此,在青岩古镇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探索发展规律,将会为国内发展古镇低碳旅游提供重要的借鉴。

从实践来看,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既是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景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花溪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而所在的贵阳市也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将建成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作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青岩古镇景区,应该从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之中,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低碳旅游。从青岩古镇旅游发展本身来看,非低碳的古镇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对古镇本身和旅游业发展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探索低碳的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2、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性

首先,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符合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低碳旅游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却迅速被公众接受,并在旅游业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2007到2008年间,国际气候变化与旅游大会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分别发布了《气候变化和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气候变化与旅游: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两份报告全面评估了旅游业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认为当前的旅游业发展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作用。随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根据《达沃斯宣言》提出了《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缓解:框架、工具与实践》的报告,明确提出旅游业发展必须走低碳之路。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战略选择,它以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使用低碳材料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青岩古镇发展低碳旅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青岩古镇景区所在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低碳旅游的文化氛围:从生活方式来看,青岩古镇景区处于云贵高原腹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对取暖和防暑的需求强度不高,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性较低,古镇的宾馆中也很少配备取暖和防暑降温的空调设备;从饮食习惯来看,青岩古镇景区的饮食主要以当地特色小吃为主,这些小吃使用当地原材料,以蒸煮和凉拌为主要加工手段,成品也多是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饮食和消费习惯低碳环保;从出行方式来看,进出青岩古镇景区主要交通工具是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并且整个花溪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骑行文化,从十里河滩到青岩古镇,骑自行车观赏沿途风景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游览方式。

三、青岩古镇低碳旅游发展的尝试

1、推行低碳方式的旅游生产

青岩古镇低碳方式的旅游生产,主要包括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古镇交通运输方式的低碳化、古镇建设的低碳化以及提高碳汇能力等主要内容。实现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的关键是减少和禁止使用煤炭、煤气等热值低、燃烧不充分的能源,而代之以热值高、碳排放低的天然气,或者直接使用电能。长期以来,青岩古镇的饮食生产和加工主要以燃烧煤炭和煤气为主,从2012开始的古镇改造除了对各景点进行建设和修葺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大规模更新基础设施,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在景区内增加铺设天然气管道,将天然气管道连接到古镇中的每家商户和每个居民家庭,取消使用灌装煤气、煤火炉灶等燃料工具。到2014年5月,青岩堡二期景区内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和天然气置换已经完成,预计到2015年整个景区改造完成后,古镇中心区域的碳排放将会明显减少。

古镇交通运输方式的低碳化,主要是指景区提供低碳的交通运输工具,并将景区划分为外围区、缓冲区和核心区,依次限制乃至禁止燃油车辆的驶入。从2014年8月开始,青岩古镇内禁止道路机动车辆进入,古镇内的游客运输将由30辆观光电瓶车完成,观光电瓶车的运行线路为古镇环线,古镇环线以内只允许自行车和行人进入,青岩堡及其以外的地区则允许机动车辆行驶。古镇中原有的建筑主要是由历史上遗留下来就地取材的石料和木料构成,符合低碳的要求,而新建的道路、宾馆和其他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排放的碳占到景区碳排放总量的4%[2],所以在进行古镇建筑的建设中采用低碳方式对于整个景区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低碳方式的旅游消费

青岩古镇引导的低碳方式的旅游消费,主要包括倡导游客进行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出行和低碳旅游购物等活动。低碳饮食是指游客食用以本地原料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工艺简单的绿色低碳膳食,减少例如油炸食品之类的加工过程复杂的食品供应。现在青岩古镇的主要食材是当地生产的瓜果蔬菜和肉类,销售的主食是羊肉粉和牛肉粉,加工制作过程也非常简单,小吃主要是玫瑰冰粉、麻辣米豆腐、卤猪脚、烤小豆腐、丝娃娃、豆腐圆子、糕粑稀饭等,除了烤小豆腐外,其他小吃都符合低碳化的要求, 整个景区的饮食基本实现了低碳化。低碳住宿是指引导游客选择景区中建设节能客栈、绿色酒店等住宿方式。青岩古镇及其青岩堡内的酒店和客栈在建设和经营中坚持了若干低碳的原则,例如安装空调的酒店和客栈比较少,即使安装了空调,使用率也不高,因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调并不必须。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酒店和客栈开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提倡游客自带洗漱用品。低碳出行是指倡导游客在出行时,尽可能选择小能排、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或自行车,距离不长时采用徒步方式。青岩古镇除了在景区内用观光电瓶车代替燃油公交车外,还大力发扬已经形成的低碳骑行文化,2014年8月,花溪旅游文化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举办了“2014年青岩古镇低碳骑行暨手机微摄影大赛”,带动了整个花溪区骑行旅游的发展。低碳旅游购物是指旅游景区引导游客选择低碳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并使用简单、低碳的包装,以减少制造和流通中产生的碳消耗。青岩古镇的低碳旅游购物特征明显,古镇中销售的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是本地产品,如工匠现场打造的银饰和各种当地土法生产的食品。

四、青岩古镇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青岩古镇的旅游生产和旅游消费都体现了低碳的原则,相关措施的实施对于降低碳排放有明显的作用。现有低碳方式的旅游生产和消费是建立在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上的,伴随着古镇旅游的持续发展,一些与低碳理念相悖的情况也逐步显现,做大、做强旅游业与维持较低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首先,青岩古镇中旅游经营者的低碳观念并不强,这将对古镇旅游生产的低碳化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青岩古镇中的旅游经营者大部分是本地居民,经济收入比较低,通过参与旅游业获得经济收益的愿望更为迫切。对于古镇旅游能否走向低碳化,他们更关心能否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其次,随着青岩古镇改造工程的实施和青岩堡二期的建设,古镇中的旅游接待设施会逐步完善,大量现代化的星级酒店、大型餐饮企业和娱乐业将进驻景区,带来较高的碳排放。星级酒店与普通客栈完全不同,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不是普通客栈所能比的,大型餐饮企业在原料选购和运输、食品烹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比古镇中的普通小吃店要大得多,娱乐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也十分严重。如果不对这些企业进行约束和引导,将会大大增加古镇景区的碳排放量。

结论

青岩古镇对低碳旅游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推行低碳方式的旅游生产和引导低碳方式的旅游消费对于降低整个景区的碳排放具有良好的效果,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低碳理念不完全契合的因素,但从总体来看,青岩古镇的尝试符合低碳旅游发展的根本方向,为国内其他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宝贵经验。从长远来看,低碳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旅游发展的方向,古镇旅游业最终也将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从古镇旅游本身来看,传统以观光、娱乐和购物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发展方式是存在缺陷的,而低碳旅游为弥补这些缺陷,实现古镇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倡导低碳的旅游生产和消费,侧重对古镇文化价值的消费,将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UNWTO,UNEP and WMO ( UN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 and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Paris & Madrid: UNWTO & UNEP,2008.

[2]王洁,刘亚萍·低碳旅游:气候变化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J].岭南学刊,2010(2).

[3]钟士恩,章锦河·从古镇旅游消费看传统性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4(7).

(责任编辑:郑朝彬)

2.廖洪泉(1972.01~),男,湖北咸丰人,安顺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Based on Low-carbon Concept——Take Qingyan Ancient Town in Guizhou for Example

Zhang Fuchun1Liao Hongquan1

(1.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Guizho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Guiyang550025, Guizhou, China)

(2.College of Tourism,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561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Qingyan ancient town brings in the idea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tourism, it sticks to low-carbon concept i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ow-carbon concept in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low-carbon concept in the ancient tow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It guides tourists to go on low-carbon diet, low-carbon accommodation, low-carbon travel and low carbon tourism shopping in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which effectively helps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 in the scenic spot.

Key words:low-carbon concept; low-carbon tourism; ancient town tourism; Qingyan ancient town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0084-03

作者简介:1.张福春(1984.09~),男,山东高密人,贵州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因素分析”(项目编号:13GZDXKTGL1)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30

猜你喜欢

低碳理念
关于高中地理低碳课堂的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低碳课堂的探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大城市新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绿色经济发展探讨
低碳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