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

2015-02-20曾凡金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问题

曾凡金

(安顺学院数理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中学物理“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

曾凡金

(安顺学院数理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其操作方法;其次提出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特色;最后讨论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意义,以期对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STS;情境;问题; 探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迈进,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承担培养人才使命的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物理教育,表现得尤为突出[1]。所以,要想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中学物理教育不能再“规规矩矩”地只传授教科书上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得走出课本这个小“围城”,从“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的陈旧观念转化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个创新理念,把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中,会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2]。

1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教学模式

根据相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融合新课标教学的三维目标,文章试探性提出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图1),其基本内涵为:在STS背景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扬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经历一定的科学探究过程与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而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教学模式由构建STS背景、创设物理情境、提出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和运用物理知识五个基本教学活动环节组成。从图1可知,五个基本教学活动环节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在STS背景下“情境—提问—分析—解决—应用—情境—提问—分析—解决—运用……”的循环教学链。

3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教学模式的特色

3.1 问题性

不难看出,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能真正达到教学的“双主体”作用和效益提高作用。在“双主体”作用方面,“问题”能使学生得以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主动去“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地位的增强。在效益提高作用方面,主要是“问题”最能激发和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科学探究,同时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也能更为有效的控制教学方向和速度,使学生的身心能在预定的教育轨道上科学、高效和健康的发展[3]。

3.2 自主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赞可夫也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就是最好不过的学习动力。”[6]在此,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始终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质疑、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最终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主动学习、思考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3.3 探究性

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5]。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的目的是想通过一定学段的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充分并各具特色的发展。

4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4.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立足于STS背景,教师精心创设预教授给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物理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对创设的物理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感受、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针对物理情境提出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激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诱导学生主动探究、质疑讨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交流合作精神[6]。

4.2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STS的研究主旨是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利弊,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为此,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根本宗旨是通过STS背景来展开物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为我们创造出更为美好的人生和社会境界[7]。

4.3 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在“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上,本教学模式构建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五个基本教学环节都是紧扣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在“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上,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能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方法。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上,STS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责任,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科学价值观、人文价值观,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起对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

参考文献:

[1]孙海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论文2000硕士。

[2]蒋欣·开展STS教育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论文2005硕士。

[5]陶西平·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J].人民教育,2003.(17).

[6]郭德俊,雷雳·教育心理学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M],1998.

[7]刘舒生,董燕桥·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8]黄芳琳·在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开展STS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论文2007硕士.

[9]熊春玲·坚持实施STS教育 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学物理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 , 2001,(10).

(责任编辑:王德红)

Discussion School Physics “Problem-situation” Teaching Mode under STS Background

Zeng FanJi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561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high school physics under S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situational questions” Teaching Mode; secondly propo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school physics STS-Featured “situational questions” teaching mode; finally discuss the background of high school physics under STS“situa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high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STS; situational; questions; to explore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0118-02

作者简介:曾凡金(1979~),贵州锦屏人,安顺学院讲师,硕士,MBA在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和企业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4-11-18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问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