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2015-02-20罗玉花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课外阅读

罗玉花 邓 倩

(1.安顺学院图书馆,贵州 安顺561000)

(2.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重庆 400031)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罗玉花1邓倩2

(1.安顺学院图书馆,贵州安顺561000)

(2.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重庆400031)

摘要:课外阅读是扩展中小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运用自编的问卷,对5所农村中小学1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的兴趣;(2)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3)学校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4)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不能为中小学生阅读提供良好条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农家书屋

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与观念的最经济的方式,它为人们接触构成世界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美景提供了便利[1]。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手机、互联网、电视在信息传递与交流方面逐渐成为主流,人们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逐渐突出。一是不少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电视等,不仅耽搁了学习,而且给学生身心带来不良影响。二是中小学生阅读过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差,思维与想象得不到很好的发展[2]。因而,提供和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是关系国民素质与教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3]中,明确规定了各学段课外阅读应达到的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给中小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条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在文件中对学校图书馆(室)的藏书做了明确要求:高中、初中、小学一类图书馆(室)生均图书标准分别是35册、25册、15册[4]。农村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又是我国面积广大的地区。在农村,由于比较分散与封闭,许多规章制度常常得不到落实。

一、研究方法

1、被试样本

以整群抽样方法,从重庆市某县选取三个乡镇5所中小学16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2所小学,3所初级中学,这5所学校为镇中心学校,学生来自全乡镇各小组。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只针对5-6年级进行调查。学生人口学信息分布如下(表1):

2、工具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问卷包括8道封闭式问题,调查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条件三个方面的现状,其中阅读兴趣包括一个小题,要求学生在里特氏五点评分量表上对是否喜欢课外阅读进行判断;阅读量包括二个小题,问学生平均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与去年阅读课外书的本数;阅读条件包括5个小题,分为学校图书馆(室 )条件和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的条件,询问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与参加学校或乡镇组织的读书活动的次数。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1、农村中小学生阅读兴趣

下表(表2)中列出了各年级学生对是否喜欢阅读的回答,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年级学生中喜欢阅读的人数最多(335),占总人数的36.5%;其次为比较喜欢阅读(299),选择的人数占26%,第三多的选项为“一般喜欢”(262),约占总人数的29%;而不太喜欢与很不喜欢的学生较少(分别为62与20),仅占9%。经卡方检验发现(χ2=46.15,P<0.001),各年级之间的选择非常一致,表明各年级学生具有较深厚的学习兴趣。

表2 各年级学生是否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

2、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

学生课外阅读量从二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是每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一个是去年学生读过多少本课外书。下表(表3)列出了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周阅读时间上,最多的学生阅读时间为1-2小时,占总人数的38%;其次为1小时以下,占学生总人数的31%,周阅读时间3-4小时的学生为18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0%,仅102人认为自己周阅读时间在5小时以上,占总人数的11%。同样,经卡方检验发现(χ2=31.19,P<0.05),各年级周阅读时间的分布没有差异。

在去年阅读的课外书数量上,最多的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在5本以下(385人),占学生总人数42%;其次为5-10本(341人),占总人数的37%;阅读10-15本的学生为82人,占总人数的9%;而阅读15本以上的学生为109人,仅占12%。经卡方检验发现(χ2=54.49,P<0.001),各年级学生去年阅读的课外书本数完全一致。

表3 各年级学生阅读量

3、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从学生每月去校图书馆的次数与参与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二个方面来考察。下表列出了各校学生的阅读条件。

表4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每月去校图书馆的次数上,选择最多的为0次(726人,占总人数的79%);其次为1-2次(139人,占总人数的15%);每周3-4次的仅50人,占总人数的5%,每周5次的仅3人,占总人数的3%。经卡方检验发现(χ2=30.88,P<0.01),五所学校间学生在每月去校图书馆次数上没有差异。

在参与学校阅读活动的次数上,选择最多的是从未参加(551人,占总人数的60%);其次为每年一次(163人,占总人数的18%);第三为半年一次(110人,占总人数的12%),每月一次的仅75人。占总人数的8%。仅18人选择每周一次,占总人数的2%。经卡方检验发现 (χ2=65.43,P<0.001),各学校参与校组织的阅读活动的次数上没有差异。

4、乡镇提供的阅读条件

乡镇提供的阅读条件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问学生所在的村有没有图书室或农家书屋,其次是问学生每个月去图书室或农家书屋的次数,第三是问参与村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举办的读书活动的频率。下表(表5)列出了各乡镇提供的阅读条件。

表5 各乡镇提供的阅读条件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三个乡镇中,有630人报告所在村没有图书室或农家书屋,占总人数的69%。288人报告有农家书屋,仅占学生总人数的31%。

在每月去农家书屋的次数上,有403个学生报告从未去过,占总人数的44%;有275个学生报告每月去农家书屋1-2次,占总人数的30%;每月去农家书屋3-4次的学生为165人,占总人数的18%,有74人每月去农家书屋的次数在5次以上,占8%。经卡方检验发现(χ2=16.64,P<0.05),各乡镇学生在每月去农家书屋的次数上没有差异。

在参与农家书屋举办的读书活动上,有564人报告从来没有,占总人数的61%;有233人报告很少参与,占总人数的25%;有时参与的学生为94人,占总人数10%;报告经常参与的仅为24人,占总人数的3%;经卡方检验发现(χ2=15.98.88,P=0.1,P>0.05),三个乡镇学生在参与村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上存在一定差异。

三、讨论

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可分为消遣性阅读与获得性阅读(王本华,2012)[5]。在课外阅读中,人们能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学习和工作的疲劳;同时,课外阅读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接触更宽广阔的世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因此,课外阅读受到各年龄阶段人们的喜爱。在本研究中,有60%以上的学生报告喜欢课外阅读,可见,农村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是持肯定态度的。

2、学生阅读量

从学生报告的周阅读时间和去年共阅读的书籍数目来看,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阅读的书籍有限。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要求相比,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班的学生,如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的周阅读时间更少,可见,升学考试的压力在各学校毕业班学生中普遍存在。

3、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

在研究中发现,尽管教育部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条件,但是,在各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重视;学校图书馆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少;学校也很少为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而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在调查中发现,有二所中学的图书馆藏书少、书籍陈旧,缺乏专职的管理员,管理员工作的时间不固定。

4、村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

与学校阅读条件一样,本研究发现村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为中小学生提供的阅读条件差。根据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家附近没有农家书屋,他们把书店或租书的小店当成农家书屋。但这些书店所提供的图书主要为漫画类和通俗小说类书籍,这些图书对学生扩展知识面、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方面的作用不太,因而,不少家长反对学生逛这些书店或参与书店举办的一些活动。可见,农家书屋需要加强建设与规范。

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具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是阅读量较少。其次,农村中小学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而各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也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参考文献:

[1]Gagne, E.,D., Yekovich, C.W., & Yekovich, F.R.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3.

[2]陈乐乐·中小学课外阅读的意义不容忽视[J].基础教育研究, 2001(12):31-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杨玉蓉·论公共图书馆为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2):137-138.

[5]王本华·多读书, 好读书, 读书好[J].课程·教材·教学,2012(1):53-57.

(责任编辑:李昌礼)

2.邓倩(1979~),女,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情报学。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Outside Reading of 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uo Yuhua1Deng Qian2

(1.Library of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561000, Guizhou, China)

(2.Library of Sichu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bstract:Outside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tent middle school and prrimary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It can also develop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 cultivate their culture quality. In the study, 16 classes from 5 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 The resulsts showed: 1)Most of the students from 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were interesting in outside reading; 2)The amount of 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 reading are low; 3)The condition of school library can’t meet students’ needs;4)Village library or farm book store can’t provide good condition for 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utside reading.

Key words:rural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utside reading; farm book store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0041-03

作者简介:1.罗玉花(1970~),女,湖南新化人,安顺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困境与‘农家书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YBC052)。

收稿日期:2014-10-18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课外阅读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县级图书馆促“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继续推进策略分析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究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