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
2015-02-18麻春莹迟艳侠
麻春莹, 迟艳侠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①
麻春莹, 迟艳侠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的:通过检测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ET与腺样囊性癌的关系及相关性,为临床的转移趋势、预后判断和术后的随诊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MET的表达。结果:C-MET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C-MET阳性表达率为66.7%(23/31),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蛋白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转移、侵润和复发有关(P<0.05)。结论:C-MET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C-MET;免疫组化;涎腺腺样囊性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口腔颌面部中远处转移率最高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其远处转移率高达40%,发病率占涎腺肿瘤10%~15%。常见于腭部、腮腺及颌下腺,具强侵袭性生长特性,常早期沿神经扩散,有较高的术后局部复发率[1],且易侵入血管,常常造成血行转移至肺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品质。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2],近年来的不断研究证明,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受体蛋白的原癌基因C-MET的异常表达与许多的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腺样囊性癌中C-MET的表达情况,通过探讨C-MET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发展规律,为寻找临床治疗与预防涎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远端转移的有效标记物,探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3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4~80岁,50岁以上12例,50岁以下24例。部位:腮腺9例,颌下腺6例,舌下腺4例,腭部9例,其他8例。根据2005年WHO的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病理阅片结果判断:管型13例,腺型17例,实性型6例;神经浸润17例,无神经浸润19例;血行转移9例,淋巴结转移3例。
1.2 主要试剂
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SP试剂盒,DAB显色剂,均购自上海卡迈舒生物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过程严格参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2 染色结果判定:C-MET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上,所有切片均由2位病理医师在不知临床资料及实验目的的前提下独立进行读片计数。400倍视野下随机取不同视野5处,计数阳性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阴性(-):阳性细胞数<5%或无显色;阳性(+):阳性细胞5%~50%或显色浅;强阳性():阳性细胞>50%或显色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C-MET在腺样囊性癌中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
C-MET的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主要染色在细胞浆。3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有24例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66.7%。而在1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细胞浆未见棕黄色染色。阳性表达率为0.00%,C-MET在SACC和腮腺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 1 C-MET在腺样囊性癌和腮腺组织中的表达
2.2 C-MET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C-MET在性别组(阳性率:男性为64.7%,女性为68.4%)、年龄组(阳性率:50岁以上为66.7%,以下为62.5%)、不同部位组(阳性率:腮腺为77.8%,颌下腺为66.7%,舌下腺为75.0%,腭腺为55.6%,其它为62.5%)、肿瘤直径组(阳性率:直径大于3cm者为60.0%,直径小于3cm者为68.8%)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型组(阳性率:腺型为47.1%,管型为76.9%,实性型为100.0%)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MET在有神经浸润的S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4%,在无神经浸润的S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6%,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血行和淋巴转移的SACC中阳性表达率为92.3%,无血行和淋巴转移的SACC中阳性表达率为54.2%,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复发的SACC中阳性表达率为86.7%,无复发的SACC中阳性表达率为47.8%,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腺样囊性癌中C-MET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 讨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案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对于如何预防并控制其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为腺样囊性癌的术后跟踪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才是问题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日益发展,人们发现肿瘤发生与多种原癌基因的激活有关,当它们表达异常时,可引起细胞无限制的增殖而导致肿瘤最终发生[4]。所以寻找到理想的的肿瘤标志物,对腺样囊性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原癌基因C-MET的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生长、血管的形成,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异常激活的C-MET信号转导通路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的C-MET高表达、扩增及基因的突变等均可引起C-MET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C-MET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通过与衔接蛋白连接而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运动和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凋亡、侵袭及转移的能力[5]。许多研究发现在肿瘤中普遍存在C-MET不同程度的过表达或是基因扩增,如肺癌、肝癌、头颈部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等[6,7],C-MET的不良表达与肿瘤细胞生长、发展、侵润以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C-MET己被认为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尤其是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的关键分子。
本研究显示检测的3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C-MET阳性24例,阳性率为66.7%,而正常涎腺组织中全部为阴性,其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C-MET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部位无关,而与腺样囊性癌的神经浸润、组织学类型、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相关。实性型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要高于腺型和管型,转移组(血行和淋巴)C-MET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神经浸润组C-MET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强度要高于无神经浸润组。提示:C-MET的表达可能与腺样囊性癌愈后差相关,且C-MET高表达时的腺样囊性癌可能更易于浸润和转移。说明C-MET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C-MET不仅能够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定提供临床参考,其更可能成为评估预后及术后随诊检测的标准靶标。
[1]于世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 7 版)[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5
[2]包合新,李建国,邢桂滨.EZH2和Bmi-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1):10-11
[3]任淑敏,史惠蓉,张瑞涛,等.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 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4(4):274-78
[4]马晓颖,袁禧先,王凤荣.骨桥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2):25-26
[5] 张瑞涛,史惠蓉,黄好亮,等.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2(3):1551-1555
[6] 尹华伟.HGF、C-Met和VEGF在子宫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中国实用医药,2013,5(14):1-3
[7]RosarioM,BirchmeierW.Howtomaketube:signalingbytheMetreceptortyrosinekinase[J].TrendsCellBiol,2003,13(6):328-335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2541796;佳木斯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LM2014-001。
麻春莹(197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管技师。
迟艳侠 (197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主治医师。 E-mail:364088560@qq.com。
R739.87
B
1008-0104(2015)04-0061-02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