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2015-02-17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赵志泉
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赵志泉
(河北农业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1)
透视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赵志泉
(河北农业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1)
由于对涉农专业的误解,涉农类专业学生的转专业需求更高。分析河北农业大学2011—2013年学生转专业情况,发现就业率低是涉农类专业无法吸引学生的硬伤。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他主性和盲目性,对专业满意度不高,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是涉农类专业学生的转专业原因。学生转专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为此,涉农类专业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做好转专业后续工作,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加大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农业院校;涉农专业;转专业
2002年9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转入新专业,这样人数众多的转专业,开启了我国高校大规模制度化转专业的先河,至今很多相关论述都以此作为中国高校转专业工作开始的标志[1]。毫无疑问,这相对于以前的“专业终身制”的僵化体制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学生爱好兴趣与自由选择的尊重,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使得高等教育更具多样化。目前,大学生转专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各高校重要的教育管理内容。河北农业大学自2010年起,修订了《河北农业大学学生转专业规定(试行)》,规定在校本科学生有2次机会可以申请转专业,当年即有80余名同学成功转入新专业,此后,该校转专业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一、农业院校转专业特色
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老牌重点院校,尽管学科水平和师资力量均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然而由于专业设置大多以涉农专业为主,传统优势学科,如: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涉农类专业往往不被家长和学生了解,甚至被误解。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多年来涉农类专业被绝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所排斥。就河北农业大学多年来招生数据分析,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涉农类专业的人数寥寥可数。目前,涉农专业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填报志愿时填写了“服从专业调剂”而被调剂过来的,专业思想不稳[2],他们普遍对涉农类专业认可度不高,有些甚至是以涉农专业为跳板考入学校,然后再转入非农专业作为出发点的。
表1是对河北农业大学2011—2013级学生转专业情况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涉农类专业的学生转专业需求更高一些。此外,针对2011—2013级学生转专业去向比较集中的专业进行统计发现,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土木工程等专业成为同学们首选的热门专业。根据麦可思2011—2014年度就业蓝皮书发布的内容显示,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土木工程等专业均属于就业率排名比较靠前的专业。由此可见,就业率低是涉农类专业无法吸引学生的硬伤。
表1 河北农业大学2011—2013级转专业学生统计表
二、学生转专业的原因
(一)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他主性和盲目性
目前,河北农业大学很多申请转专业学生中录取专业是非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很高,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报的专业并不完全了解。此外,由于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在填报志愿时自主性较差,受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影响较大,人云亦云,由家长大包大揽,以致入学后才发现所学非所爱;另外,受个人兴趣爱好、高考分数等条件所限,很多学生最终被录取时都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非经过理性、认真的思考后做出决定,他们没有对个人进行过自我分析或专业定位,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学或者适合哪些专业,对专业特点及发展前景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大学生初次选择专业时的他主性、盲目性都成为日后申请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二)对专业满意度不高
就河北农业大学而言,申请转专业比较集中的多为涉农类专业,这些专业在高考录取时多为调剂录取,学生本身对所录取专业并不了解,加之高等农业教育一直处于投入不足、相对弱势的地位,且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导致农业技术岗位编制不足,毕业生通往农业基层的渠道不够畅通,农业人才短缺和农科类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缓解,导致学生对涉农专业满意度不高,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后调整专业的欲望比较强烈。
(三)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
有些学生在面对转专业的机会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弥补高考录取的缺憾。殊不知,“热门专业”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河北农业大学每年都会出现学生“随大流”申报转入“热门专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这些专业和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学生因无法适应新专业的课程设置而申请调回原录取专业。
某些所谓“热门专业”只不过是在某个阶段,市场对某类人才需求量较高,继而反馈至高校,致使某些专业报考人数比较集中,从而催生的产物,从长远来看,这些专业并不是绝对的热门。据麦可思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部分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而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换言之,学生扎堆学习所谓的热门专业,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导致这些专业的就业趋势遇冷;甚至于一些学校不顾自身软硬件条件,无限制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无形中降低了专业的“热度”。
三、学生转专业的利弊分析
在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重大改革中,招生并轨,自主择业的改革最引人注目。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要求自主选择专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取得了很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因而,高校给学生提供转专业机会无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且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过对河北农业大学2011级转专业学生的成绩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转入新专业后,这些学生成绩排名均比较靠前,并且在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入围名单中,2011级转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达13%。由此可见,学生个人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意义不容小觑。
然而转专业工作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弊端。首先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导致部分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转入人数较多的热门专业会出现师资力量、实验室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一些转出人数较多的专业则会出现预先按照较大班容量开设课程,实际却选课人数较少的现象,造成师资、教室等资源的浪费;其次,由于河北农业大学涉农类专业转出学生比较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专业发展的不均衡,如一些处于学术前沿的农业学科成为真正的“冷门”,而这些专业的人才往往又是国计民生乃至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再次,学生转入新专业后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变更,所修部分课程的学分需要重新认定、一些课程需要重修,给后续的学籍管理及毕业审核等问题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转入新专业以后,对全新环境能否适应以及由此给辅导员管理带来的较大困扰也是一个问题。
四、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规避转专业带来的弊端,学校应构建良性的转专业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转专业带来的积极效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转专业前期工作——政策指导及专业前景介绍等,更要保证转专业的后续工作——对转专业学生加强辅导以及后续的跟踪调查和成效反馈等[1]。对此,高校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涉农类专业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就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应出台鼓励涉农专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涉农专业的政策支持,就业方面针对涉农艰苦行业出台一些鼓励和引导政策等。就农业院校自身而言,也要多措并举,出台相关办法吸引优秀生源。例如: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各涉农类专业考生给予减免部分学费的奖励等等。同时,多措并举推动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升学质量,提高生源吸引力。此外,涉农类专业要充分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本专业特色、前景及价值,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可以组织知名专家、教授开展讲座,讲授本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专业魅力,使学生们正确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与地位,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个人的专业志趣紧密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
(二)学校应规范、健全转专业制度,做好转专业后续工作
对于学生日益高涨的转专业热情,高校应理性对待,规范管理,不能为提高转专业比例一味放宽门槛。转专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味放宽门槛,只会增加学生转专业的盲从心理,使得学生在转专业的机会面前迷失自己。学生首先要认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是否适合个人发展需要,对待转专业机会务必要客观、理性,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其次,对于转入新专业的同学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指导他们对新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并对后续课程的选修及学分的认定进行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对转专业学生的毕业及就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调查,以全面了解转专业后对学生个人发展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
(三)拓宽专业口径,强化通识教育,加大辅修专业力度
我国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学生适应性不强,这对于人才的长远及终身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高等教育应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地淡化专业,加强基础课的学习,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通识性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将来更高一层的专业深造服务[4]。河北农业大学自2010年起开设通识类课程,课程设置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诸多领域,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眼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该校将继续加大通识课程开设力度,同时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同时,教务工作者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进行辅修第二专业或者申报双学士学位,鼓励有兴趣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修,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加大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 1 ] 刘娟.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 2 ] 樊云飞,赵志泉,刘艳萌.地方农业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2):5-12.
[ 3 ] 陈剑波,朱良.透视高校转专业现象构建良好的转专业机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1):14-16.
[ 4 ] 金宏伟.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08,30(5):85-88.
(编辑:王 佳)
2014-12-23
刘艳萌(1980-),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籍管理。
G473
A
1008-6927(2015)01-0026-03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