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15-02-15李清张忠民
李清 张忠民
(1.贵阳医学院,贵州 贵阳550004;2.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贵州 贵阳550002)
在外科急腹症中,阑尾炎是常见疾病之一,亦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其中急性发作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体温上升、恶心与呕吐,以及血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与住院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这往往也成为了医疗纠纷的隐患。所以通过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近一年来阑尾炎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开腹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220例,年龄14~84岁,平均(39.4±7.3)岁,<50岁148例,≥50岁72例;男性140例,女性80例;手术时间<45min128例,≥45min92例;合并糖尿病39例;肥胖患者(BMI≥28kg/m2[1-2])61例;急诊204例,慢诊16例;阑尾炎病理分型单纯性39例,化脓性71例,穿孔性61例,坏疽性49例。其中以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者作为切口感染组,共21例;未发生切口感染作为未感染组,共199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病历进行查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肥胖、手术性质及阑尾病理分型进行分析。
1.3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中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2)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3)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4)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需排除切口脂肪液化后确认为切口感染者,归入切口感染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0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为9.55%,其中切口感染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肥胖、阑尾病理分型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及手术性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3 讨 论
阑尾炎手术系普外科最基本手术,也是经典手术之一,手术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低年资外科医生都能独立完成操作[4]。术后并发症中,切口感染最常见,有报道称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83%[5],影响患者术后预后,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间接增加了社会负担,故分析其切口感染因素,以期进一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
感染因素分析:(1)本组结果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患者切口感染明显高于50岁以下患者,这与患者高龄其体质下降,基础免疫力和组织愈合能力低下以及老年病人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再者,老年病人对疼痛敏感性较低,疾病隐匿发展,就诊不及时,病程延长,腹腔感染加重,使手术操作时污染切口的几率增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切口感染增多。(2)由于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切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相应增加,则其受空气中的细菌污染概率增加,同时切口附近毛囊内的细菌随汗液排出增多,增加了感染几率;其次,长时间对切口牵拉、压迫,加重了局部组织的挫伤与坏死,对细菌抵抗力降低,也是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3)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赵湜等[6]认为这与糖尿病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游走、吞噬与杀菌功能低于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等生成减少、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等有关。(4)肥胖患者往往因为腹部脂肪层较厚,在手术过程中暴露不充分,手术时间相应增加,使切缘被过度牵拉导致细胞水肿、坏死;其次,本病多由住院医生或总住院医生等低年资医生完成,缝合时经验不足可能出现脂肪死腔,术后发生脂肪液化,对细菌形成良好的培养基;再者,现当代电刀的普及使用,脂肪组织等多采用电刀分离,丁杰等[7]认为其高温可加重脂肪液化。(5)根据病理分型分析,坏疽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比单纯性阑尾炎明显增多(P<0.05),这可能与治疗不及时,发病时间长,导致腹腔污染严重,出现腹膜炎,手术过程中更易污染切口有关。(6)于手术性质而言,由于慢诊病例数量较少,对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增大样本量后再作分析。
预防措施:(1)对于老年病人,因其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病程相对较长,切口预后相对较差,故对于患者本人来说需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应把握好最佳手术时间;(2)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后再实施手术,最大限度降低切口感染率,以减轻患者痛苦;(3)外科医生提高自我的手术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同时,加强术中医护之间的配合也可相应地减少手术时间;(4)对于肥胖的患者,应减少高频电刀的使用,尽量避开脂肪组织较厚的腹壁,术中操作需轻柔,减少对切口的过度牵拉及压迫,缝合过程中避免死腔形成;(5)术中注意加强切口保护,特别是穿孔类型与坏疽类型阑尾炎;(6)术后换药严密观察切口,若感染难以避免,需早期探查分离切口引流,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7)增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好手术指征,对于低年资医生操作,高年资医生应做到放手不放眼,;(8)围手术期规范抗生素使用[8]。
[1]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5-10.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适宜体质量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431-43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4] 郭志晨,叶竹梅,黄樟生,等.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1-762.
[5] 肖裕东.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602-1603.
[6] 赵湜,毛红.糖尿病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66-268.
[7] 丁杰,张忠民,潘扬,等.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Chin J Nosocomiol,2009,19(16):2106-2108.
[8] 朱健.防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及腹腔感染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