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反思 提高课堂实效
——由试卷分析引发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思考
2015-02-15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刘胜男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刘胜男
在实践中反思 提高课堂实效
——由试卷分析引发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思考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刘胜男
议论文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从屡次考试议论文阅读的得分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议论文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在做议论文阅读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怎么做,注意些什么,文章试图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议论文阅读;学情分析;教学建议
一、生情分析
首先,笔者在所任教的初三年段随机抽取了3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40份,采取不定项选择方式调查学生做议论文阅读时存在哪些困难。问题如下:对于议论文阅读,你存在哪些困难?①内容生僻,不好理解;②无法准确找出中心论点;③不能辨别不同类型的论据;④无法为文章观点补充恰当论据;⑤不会分析文章材料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⑥容易将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相混淆;⑦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味;⑧对文中观点进行简单评价,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⑨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⑩其他。调查结果如图1,118名学生选择选项7,占总人数的84%;98名学生选择选项4,占总人数的70%;97名学生选择选项8,占总人数的69%;选项6有90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4%;72名学生选择选项5,占总人数的51%;选项1有6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48%;53名学生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36%;45名学生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32%;选项9有60人,占总人数的42%;选项10有8人,占总人数的0.05%。
图1
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有以下3方面:①基础阅读能力不足,有待提高。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即选项1和9),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味 (选项7);②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平时积累不够,无法为文中观点补充恰当的论据,不会联系生活实际对观点进行简单评价和拓展,即选项4和选项8;③文体知识薄弱。 包括容易将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相混淆 (选项6),不会分析文章材料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选项5)等。
下面笔者想用实际情况来验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确实存在的问题。以2014~2015学年 (上)期末初三语文厦门市质检的一篇议论文阅读为例来分析考点和课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透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情。在这篇议论文中作者从动物进食的方式中获得启发,介绍了 “狼吞”“蟒噬” “牛刍” “鸡啄”4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及其作用,希望更多的人获得读书的乐趣。
其中第二小题:文章第④段,作者以 《红楼梦》的社会调查为例来论述,有什么作用?题目很明确,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联系课标考查的是 “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考点很明确,但是学生得分很低。笔者所在初三学生这道题的平均得分为0.9分,满分3分,可见学生在辨识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下面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答案来分析下学情。
学生示例一:这里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蟒噬法的重要作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学生示例二:作者以 《红楼梦》的社会调查为例来论述强调真实的作用,调查就是真实地以大家的想法证明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怎样读书才会获得快乐。
学生存在的问题:①学生文体意识不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名称表述错误,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容易混淆。在上面的问卷调查中有64%的学生在这方面存在问题;②脱离文本空谈作用,对于这个例子如何说明蟒噬法的重要作用恰恰是问题的答案所在,而示例一不会联系原文来展开,答案偏于写空话、套话;③示例二的学生就事论事,一直在强调论据的真实性,但是无法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他不懂为什么引用这则材料。这反映了初中生在议论文学习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议论、论据、论证这些概念学生都熟悉,但是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并不明白。所以答题也一直围绕着论据本身特点来说。
第三小题:以下标题,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和写作经验简要阐述理由。A.像动物一样读书;B.趣谈读书方法。
考点分析:这道题满分为5分,笔者所在校学生平均分为2.8分,这种开放性试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得分相对较低。首先,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答案前半部分为文章内容概括。同时又要结合学生的写作经验,就是考查学生是否了解题目在一篇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要简洁凝练,新颖有趣味;其次从答题的角度来讲,答案就是议论文段的书写。选择哪个题目作为论点,从文意和写作经验两方面寻找论据来证明观点。所以既考查基础阅读能力,又考查写作能力。
学生示例:我觉得B更适合成为本文的题目。因为读书一定要有兴趣,这样读书才不会厌烦。找到有兴趣的书籍很重要。读书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提高修养。像文中所说的 “狼吞法”这种读书方法,我认为很重要,可以培养兴趣。
学生现有水平及存在的问题: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学生不清楚题目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抓不住题干的关键提示语。所以答非所问;其次不会概括文章内容,抓不住中心论点。这篇文章主要介绍4种读书方法及作用,而不是学生所写的 “读书一定要有兴趣”。从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读懂这篇文章。整体感知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初中学习阶段以课本为依托重点锻炼和培养的,可见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至于结合写作经验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这是缺乏答题经验所致。
二、教学建议
1.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对于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也要掌握清楚,要在教学中明确使用的一切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服务的。
2.注意区分修辞、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之间的区别
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和丢分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区分,让学生更明确。
3.最重要的是结合文本
无论是文章内容和词句的理解,还是分析论证方法和作用,都要结合文本来谈。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和答案,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文本。
4.注重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虽然是议论文阅读,是重点还是考查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如整体感知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重点词句理解分析能力等。应该以课本为依托,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最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上课时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而不是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片面地用老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用老师的总结代替学生的总结,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还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丧失课堂本应呈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
5.增加读写结合题目的训练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领悟内涵,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示,并对文中表现的思想倾向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语文阅读承载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的使命,所以开放性试题所占的体重会越来越大,理应引起重视。而且课本上这样的课后题很多,只是平时教学容易被忽略罢了。
三、反思与感悟
1.重新认识了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
教师对课本是既重视又忽略的,学生对教材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师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以教材为依托,读懂、读透教材,利用好教材,将教材迁移出去;考查的所有题目都可以在课后题里找到原型,只是平时教学中忽略了这些宝藏。与其盲目地找些课外阅读来做,不如在日常教学中紧紧围绕教材,细读精读文本,以课后题为抓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和夯实文体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教师要重视生情分析,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实行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让学生先自学,教师通过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只有发现了学生的问题,老师的教学才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1]周俊根.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透视和命题趋势[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6.
(编辑:易继斌)
G633.34
A
1671-0568(2015)33-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