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5-02-14苏本磊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测试

苏本磊

(重庆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重庆 永川402160)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体质下降是现今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严重问题,党和国家相关领导对大学生体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改善大学生体质的具体措施推行得仍然十分迟缓,大学生猝死现象时有发生。在2012年11月18日广州马拉松比赛中,10 km 选手陈杰(广州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和5 km 选手丁喜桥都因在跑完全程后突发休克,因抢救无效死亡。随后,上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1 000 m 体质测试后突然晕倒不治而亡[1], 2012年湖南省一高校新生在军训时猝死,同年北大两周军训期间,“3 500 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 000 次”,最高一天内705 人生病[2]。2011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公布信息显示,与2005年相比,19~22 岁年龄段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具体数据明确显示了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为了减少和避免猝死事件的发生,如今很多高校田径运动会不设立中长跑项目。武汉某大学在2012年秋季运动会率先取消了长跑项目之后,北京、西安等30 多所高校紧随其后也取消了长跑项目[2],这样的残酷现实已引起了我国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很显然,取消长跑项目是以一种因噎废食的短视行为。如何使这种短视行为不再蔓延,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当今高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二、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健康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对孩子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3]。很多家长脑海里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意识仍根深蒂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皆可抛。因此,为了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平时除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聘请家教进行多种额外的补习,放学后本来是孩子户外自由玩耍游戏或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却都被占用,即使是周末,也要孩子参加各种器乐、舞蹈、英语等不同培训补习班,且不说玩耍和锻炼了,就连必需的睡眠时间也难有保障。长此以往学生的运动机能自然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还有不少家长潜意识里认为没病就是体质好,忽略孩子的体育锻炼。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在锻炼时出现意外,发生伤害事故,不希望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读大学时的体质健康。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反而在下降。平时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体育课的考试和健康体质测试过关而被动接受或应付锻炼,锻炼效果较差[4]。没课就昏天黑地地睡觉,作息不规律,考试前不分白天黑夜地复习,考试后又通宵达旦地上网、泡KTV 等。这是现在不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在广州闭幕的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状态与生活行为调查的调查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74%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5]。另外,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体锻炼: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减少了他们必要的步行;可口的美味佳肴使他们摄取的营养过剩;电脑的普及和过度使用占用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正常睡眠的时间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三)学校因素

2011年报名参加清华自主招生的1 200 名考生中,超过半数的考生进行了体质测试。但体测结果没有一人优秀,仅三成多及格,并且男生不及格率比女生高。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 没有参加体测或成绩不佳的考生不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2]。在2012年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感慨地说:“一说到体质健康,大家都很关心、很重视,但是一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规则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中,就轻轻带过。”王登峰指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列入其中[2]。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在意识上对体育运动锻炼的直接影响效果没有直观的感受,学生在校期间只要能圆满完成学业就行 (而实际上体育科目考试达到毕业的要求相对于文化科目来说要容易得多),至于身体的好坏、体质的强弱感觉不到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对学校对学生本人在校期间都无关紧要; 二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成绩评价的科学性重视不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每堂课都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自由练习,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学生对这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没有兴趣,而考试成绩的评价仍然采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同学,对身体素质各异的学生无区别对待,自然就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影响了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3];三是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给予重视,体育教师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出现了意外伤害事故怕惹上麻烦,不如干脆置身事外轻松得多,因为很多高校又不会在课外体育活动上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考评。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成了一盘散沙似的自由活动,无任何目的和质量可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四)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导向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也存在一定影响。国家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总是先设文凭门槛,再考察德、能等方面,对人才的体质健康很少有具体的硬性规定。就选拔公务员来说,看的是笔试成绩及面试能否过关,对人才的健康状况考虑甚少。企业在挑选大学生的时候,也是注重文凭、资格证书和在校获奖情况等,对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很少有要求[3]。大学生们为了毕业能被理想的用人单位录用,不得不长期伏案学习,尽其所能去创造符合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条件,没有什么时间和心思去进行身体锻炼,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自然就会每况愈下。各用人部门及单位招聘人才,注重的是求职者的学历、各种专业技术能力和智育成绩,所谓的入职体检所得到的结论也只是证明求职者当时的身体健康状况水平,无法从根本上反映其体质的强弱。

三、提升大学生健康体质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

家庭是孩子体育意识朦胧期接受体育活动的最早、最主要场所,而家庭体育特有的早期性、基础性、连续性等优势,对孩子体育意识的萌芽与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会改变孩子一生的体育行为习惯[5]。因此,作为家长构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家长可以带头拟订出健身计划,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让子女一并参与进来,特别是孩子的节假日更是要有具体丰富的锻炼和健身计划,且必须长期坚持,共同参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二)把健康体质培养标准落到实处

1.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防止过早衰老、保持身材、充满活力、养成良好的生物钟及延年益寿等诸多益处。教师在体育课中要适时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例子向学生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功能和现实价值,只有让学生在意识上真正感觉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他们随时主动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

2.力求多变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体育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不能一成不变而使课堂单调枯燥,应多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多组织比赛、进行各种游戏等,设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体育锻炼。而体育游戏是一种非常能激发学生兴趣参与锻炼的项目,任科教师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相关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锻炼,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更不会偷懒或不积极参与。如为了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可以通过网鱼、短距离接力跑、追逐跑、往返跑等多种速度游戏进行教学训练,而不是单一地进行跑的专门性练习或相关的跳跃与力量练习。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可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并不知不觉地参与到锻炼中去,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发展各种课外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我管理,体育老师进行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和一些比赛,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很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俱乐部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能把众多兴趣相同、情趣相近的参与者联系在一起,开展各种竞赛、健身、消遣娱乐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得到教益,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身体锻炼之功效[6],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每个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相关体育教师的作用,尽量组建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由相关的体育老师担任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和竞赛,让锻炼和竞赛形成常态化和规模化。

4.调整现有健康体质测试的项目

健康体质测试内容可设置为身高、体重、视力、长跑、1 分钟跳绳、立定跳远、100 米跑等。选择上述内容的理由包括: 共同的特点是简单容易实施,学生随时可以进行锻炼;其次是对身体的锻炼比较全面; 三是比国家规定的健康体质测试内容难度稍大,但效果更好。如肺活量是国家规定的健康体质测试内容之一,每次测定结果大部分人能达到基本要求,这就导致学生不去锻炼肺活量,也不知道怎么去锻炼。而经常进行长跑的人,不用测试,肺活量肯定会比不锻炼的人好得多,只此一项,不但解决了学生肺活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跑带给学生的身体锻炼和体质的增强是相当有价值的。而我们国家规定的健康体质测试的项目是:男子1 000 米,女子800 米。这对学生的锻炼不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平时不会觉得400 米跑道的2 圈或2 圈半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压力(而恰恰这是很难跑的,需要很强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但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平时在意识上对2 圈或2 圈半不太当回事,一到测试时就会尽全力跑,而身体机能又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就很容易出现身体不适、昏厥甚至猝死的现象发生)。如果规定是男女12 分钟跑或是男子3 000米、女子2 000 米跑,学生自然觉得完成规定标准有一定难度,为了达标和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平时就会主动挤出时间去跑步锻炼适应这样的项目。

5.改变体育健康体质测试标准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的运动天赋和自身素质是不一样的,可我们现在的任何一项健康体质测试都是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人,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公平[7]。例如,假设男子100 米跑14.0 秒达标,有些同学平时可以一次都不锻炼就凭自身的天生素质能达标甚至得满分,而有些同学哪怕天天进行锻炼甚至聘请专门的教练训练,一学期或是到毕业他也不能及格。又如,让一个男子铅球一级运动员跑100 米就不一定能跑到14.0 秒,因为人的天生素质在各运动项目上差别太大,运动特长各不相同,而我们却用同一个运动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人。因此,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根据学生入校时的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为标准,以后各学期期末测试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是否有进步才能视其情况评定等级。例如,张三入校时的100 米成绩为14.50 秒,期末测试为14.10 秒;李四入校时的100 米成绩为13.50 秒,期末测试为13.90 秒;那么等级评定理所当然地应该张三为优,而李四的等级评定应该为不合格,尽管李四的成绩要好于张三。这样从成绩可以看出两人平时锻炼的情况,而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平时主动多进行锻炼。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试成绩每学期至少保持原有的成绩或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才能视为合格、良好或优秀,对没有超越入校时的健康体质测试成绩的就不能评为良好和优秀,甚至有一定退步的可视为不合格。对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同学可以取消本学期奖学金的评定或评优评先等资格。这样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也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并不是拿以往的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基础的人,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平时的锻炼自然会主动和自觉起来。

6.建立新生健康体质测试档案

现在高校的体育课一般只开设到大二,这对没有锻炼习惯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锻炼的放纵,但如果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建立相关的健康体质测试档案一直到毕业,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每年的健康体质测试结果都与每学期的评优评先挂钩,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就严格按照规定不允许毕业。这样,即使大三大四没有开设体育课,学生也不会停止进行相关的锻炼,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评上优秀并圆满毕业。

XX 大学XX 学院2013 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档案

四、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同时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当今这个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社会里,单纯具有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身体是一切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根本无法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当今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已经跌入了冰点,虽然国家各级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大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提高,反而还呈下降趋势。要让大学生体质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就一定要从大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与行为准则入手培养起自主锻炼意识,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身体素质影响,只有大学生自身重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从整体上解决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

[1]王凌娟,王秀荣,唐大鹏,等.从大学生长跑猝死看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管理——以河南农业大学体育俱乐部改革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 2013(6):51-52.

[2]赵天姿,陆娜.大学生如何能够“立得住”[J].教育与职业,2013(6):34-36.

[3]傅绪明.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119-120.

[4]钟建春.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J].学校体育学,2013(3):81.

[5]黄玉山,陈南生.中国大学生健康状态与生活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8(5):74.

[6]孙雁雁.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与发展初探[J].工会论坛,2003(9):84.

[7]初少玲.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测试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幽默大测试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