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景语境 激发主体兴趣
——对一节语法公开课的反思

2015-02-14孙鲁华

英语教师 2015年14期
关键词:谓语公开课语法

孙鲁华

创设情景语境激发主体兴趣
——对一节语法公开课的反思

孙鲁华

针对目前语法教学的弊端,对一节语法公开课进行反思,以教学实例中的导入、讲与练的环节为切入点,从总体上对语法复习作了全面的探究,为学生创造在活动场景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分析这节公开课的利与弊,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语法教学体系。

情境语境;语法;反思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Hymes 2010)。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法依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李永大2007)。然而,在实际的语法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采用传统的演绎法教授语法,即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并给出一定量的缺乏具体语境的练习让学生完成,忽略语言的意义与运用。学生成了语法规则的被动接受者、机械模仿的操练者。思考、提问、内化的时间和空间完全被教师的“满堂灌”占据,遇到稍加改头换面的语法题,学生便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在实际交际中自如、恰当地“产出”正确的语言,对语法学习逐步感到厌倦、畏惧,最终成了英语“学困生”。

笔者最近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高三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课型是语法——非谓语动词的复习课,教学效果得到了观摩教师的一致褒奖。很多教师认为在45分钟里复习非谓语动词的其中一项都很困难,没想到笔者能在一节复习课内复习了非谓语动词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能上得这么清楚、透彻、生动。他们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课上得相当漂亮,教师亲和力强,课堂效率高,容量大,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各个突破。特别是导入部分非常新颖,有吸引力。这堂课除了观摩教师的好评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结合自己公开课的课例,思考其亮点及不足。教学实例及反思如下:

一、教学实例一:导入

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彼此不认识,可以想象得出,学生面对陌生教师授课时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又好奇,同时还会有一些紧张。因此,在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一段自我介绍,并且在自我介绍中全部用了目标语法。为了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笔者告诉学生自我介绍中并非句句正确,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快速记下有错误的句子,之后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1.Can you guesswhatwearegoing to review?

2.How manym istakes can you find out?What are they?

3.Whatcan you learn from my experience?

由于笔者的导入句句都含有非谓语动词,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而,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就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非谓语动词。”笔者对学生的快速反应做出了积极的反馈:“Yes,you aregreat.”与此同时,PPT上闪现出Non-finites——非谓语动词。学生为自己正确的猜测感到无比的兴奋。课堂即刻就出现了一次小高潮。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笔者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已解决问题的学生做一次“小老师”,给同伴讲解,然后笔者让小组派代表来宣布答案。与此同时,PPT上依次出现了所有错误的句子。对于这些错误的句子,笔者进行适时点拨,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一一做了订正。此时,学生对非谓语动词常出现的错误已经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对于第三个问题,笔者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学生的回答是:“When we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y,we should notworry.”班上其他学生频频点头表示同意。笔者对他的答案及全班的反馈加以肯定;“You are indeed very smart.”并要求全班学生将他的答案改成含非谓语动词的同义句子,学生思考后很快回答道:“Faced with difficulties,we should not worry.”与此同时,在PPT上出现的句子:“Faced with difficulties,we should notworry.”与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全班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课堂再次出现了高潮。

这节公开课引发笔者如下反思:

亮点:传统的语法复习课,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导入,而是先介绍语法规则,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本节课教师没有因为一节课要复习非谓语动词的全部内容所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的事实而直奔主题进行“满堂灌”,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以师生互动的导入方式,创造了真实的情景语境,让学生感受、体验、运用目标语法,并在导入环节伊始,就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其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导入中,教师全部用了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激活了学生的目标语法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难点、教材是重点的地方故意犯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以小组讨论形式加以纠正。教师也从中大致了解了学生对目标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后面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这个自然的沟通过程为学生复习该语法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面的练习扫除了一些障碍。导入中,笔者还故意流露出自己面对困难手忙脚乱的场面,引导学生要冷静对待困难。以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巧妙、自然地融入教学中。导入的有效、趣味、生动,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之间的真实交流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碰撞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学生很快就产生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并从思考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出现的好几次的高潮,为学生进入复习做了充分的热身。

不足之处:教师对时间的把握还不够合理,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上耗时不少,以至于导入环节用了较长的时间,约6分钟。

二、教学实例二:讲与练

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摒弃了贪多求全、平均着力的心理,在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各项教学因素的基础上,命制了10道高质量、有分量、有方向性的典型练习题。练习的形式有单项选择、同义句型转换、完成句子等三种。练习的形式有单项选择题、短文改错、语法填空等三种。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力求从源头上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下题:

1.____a large group,your tone should be clear and loud.

A.When addressing B.Whileaddressing

C.When you address D.Upon addressing

全班学生都在A、B或D中做选择,而正确答案C却无人选择。对此,笔者并不直接讲解答案,而是先让学生用口头造了一个简单的句子作铺垫,如:While crossing the road,you should lookcarefully atboth sides.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总结来归纳语言规则。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立即就悟出了正确的答案。显然,通过这种自己探究出来的答案,学生一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经常对分词做主语、状语的试题不理解,笔者据此出了三道看似相似,其实不然的单选题(如下),并将它们同时呈现给学生辨析。目的是“借题发挥”“解剖麻雀”,带动学生的思维进入举一反三的境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分析,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很快,学生对分词做主语、状语的情况便了如指掌了。

1.____to the sunlight for toomuch timew ill do harm to one’sskin.

A.Exposed

B.Being exposed

C.Having exposed

D.A fterbeing exposed

2.____to the sunlight for toomuch time,he feltuncom fortable.

A.Exposed

B.Being exposed

C.Having been exposed

D.after being exposed

3.____to his dream university,he devoted his time to study.

A.Adm itted

B.Being adm itted

C.Having been adm itted

D.To beadm itted

对于个别难点,如独立主格结构,笔者先从状语从句入手,要求学生先将其转换为独立主格结构的句子,再将两句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从中总结出状语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的不同点,如:

1.Ifweather perm its,thematchedw illbe played on Monday.

2.Weather perm itting,thematch will be played on Monday.

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并做了口头归纳。此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抛出句子:A fter all the essays had been w ritten and collected,the teacher sent the class home.让学生将其转换成独立主格结构的句子,学生轻轻松松就报出了答案:A ll the essays having been w ritten and collected,the teacher sent the class home.学生在笔者一步步的引导和鼓励下突破一个又一个重难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笔者让学生再做一次挑战,完成下面这道题:

__________(综合考虑之后),he was given the chance.

设计这道题,笔者的目的是想通过这道题起到抛砖引玉和总结全课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万“考”不离其纲,但语法也有一些死规则要靠死记硬背才行。如:

to cuta long story short,

to be frank,

to beexact,to behonest,

to beginw ith

It’sno good/use doing sth

There’s no point/sense in doing sth.It’s no use/good doing

have trouble/difficult/fun in doing sth.

be on the pointof doing sth.

There isno need/time to do sth.

...

对于这一环节,笔者进行了以下反思:

亮点:这个教学环节在轻松、和谐、活跃的气氛中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王勇2011)。教师关注学生学的效果而不是关注自己教的效果。教学目标的定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练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控制在“跳一跳,摘得到”的水平,让学生在“做”中巩固语法。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避免了传统复习课的现象,即过分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是注意方法的传授,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提问、运用、内化的时间和空间,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进行启发点拨,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通过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促进精彩、丰富的课堂生成,既避免了复习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忽视了学生无暇思考的问题,又克服了复习过程中的机械操练和应试导向,体现了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起到了一个引领者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学生力所难及之,教师才助之;学生力所不及之,教师才为之”。课堂结尾通过一道完成句子的题目起到了抛砖引玉、总结的功能,将复习从课堂自然延伸到了课外。此外,教师用全英文授课,在认为学生可能听不懂的地方,如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等术语,讲完英语后,再用汉语重复,在突破语法重难点的同时,也保证了第二语言的可理解输入。

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关系,课堂提问多在教师与全班学生之间进行,只在一个环节上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互动,个别学生的问题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次,语言的输出还太少。如果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些更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任务,让其在表达过程中尝试运用目标语法,如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让学生用目标语法为图片配上文字,或看图说话等,那么三维语法(形式、意义与运用)就会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结束语

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来分析,本节课对语法复习总体上作了很好的探索和诠释。教师在语法复习中能够全面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科学、有效地复习使学生运用语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语言输出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教师能更合理地安排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在活动情景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那么复习的效果将会更好。

引用文献

方玉清.2010.在情景中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47-49.

王勇.2011.问题引领规则探究情景体验——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6):35-39.

夏卫华.2010.浅谈中学语法教学的情景教学策略——对一节语法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2-16.

注: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中英语语法整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XB427

作者信息:365000,福建三明,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谓语公开课语法
非谓语动词
短句—副词+谓语
跟踪导练(二)4
第一次公开课
参考答案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非谓语动词
从一节失败的公开课说起:列表尝试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