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2015-02-13何浩峰
何浩峰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何浩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30多年来该理论在教育教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反思做一论述,希望能给广大同仁的教学带来一些启迪。
多元智能理论;高中英语;教学;应用;反思
引言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发展学家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所谓智能,是指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曾晓洁2001)。这八种智能是学习的多种切入点,而不是学习能力的标志。各种智能只有维度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吴志宏2003)。教师应当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出发,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应当促进其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现代的高中英语教学倡导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智能结构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语言环境,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运用多种活动开发多种潜能,特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内省智能等,使大脑各部分协同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张淑芳2010)。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高二下学期(选修)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主打阅读篇目The evolution of video and sound devices为例。
在阅读文本之前先把学生按智能倾向分成四个组,即语言智能组、逻辑数理智能组、空间知觉智能组及内省智能组。不同的组有不同的任务。在课文的阅读阶段要求语言智能组的学生侧重快速阅读了解影像和声音设备的发展过程;逻辑数理智能组的学生了解影像和声音设备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关键技术的突破;空间知觉智能组的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对影像、声音及视频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内省智能组的学生扫读全文关键词、短语和句子,写出文章摘要。阅读活动完毕,每个小组的组员经过10分钟的合作交流后,四个组分别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阅读成果。
语言智能组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图示,口头表述了影像和声音设备的发展过程。
逻辑数理智能组的学生按时间节点列出影像和声音设备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突破,让大家一目了然。
1925——The first public TV broadcasts were made in the USA.
1928——The first long-distance TV between the UK and the USA.
1938——The first colour TV programme was broadcast.
1962——Satellites were used to broadcast TV.
1950s——Tape recorders began using plastic tape to copy sound.
1960s——Portable cassette players were developed.
1970s——Video recorders small and cheap enough for home use.
1982——The first CDs were made available.
1993——The VCD was born.
1995——The DVD was invented.
空间知觉智能组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所展示的空间进行想象,以采访的形式编排了多组对话,并在课堂上做了表演。
内省智能组的学生根据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写出摘要并当堂进行了复述。
这种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的阅读活动,学生从各自的阅读任务出发,运用各自的智能优势,完成需要解决的阅读任务,从而发展了自己的智能强项。
(二)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体验式写作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省智能。将学习与活动体验联系在一起,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挖掘他们内在的表达需要。如:一天下午两节课后,师生同游县城新区新建成的一座大桥,英语教师要求全班学生都要写一篇关于新桥题材的周记,由于这种游览感受在学生的大脑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有话可写,结果却出乎意外,就连平常书面表达不甚好的学生也写得有血有肉,出色地完成了周记的写作任务。
合作式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合作学习有利于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如学了The evolution of video and sound devices一课,教师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写出关于影像和声音设备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突破等的摘要。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把各自所了解的情况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各种不同智能。通过交流,更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三)“动静结合式”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运用动手操作,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动手操作和表演能使学生在动中学,开发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如:在涉及中医看病相关教学材料时,笔者预先设计了这样一些句子:
See,and we must see with our eyes;(望)
Smell,and we must smell with our nose;(闻)
Question,and we must question with our brain;(问)
Touch,and we must touch with our hands.(切)
呈现这些句子后,教师一边有节奏地说一边做动作,学生一边听一边跟教师做,再后来,要求学生自己边说边做,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医看病的关键步骤,即望、闻、问、切等英语动词以及相关表述。在运动中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开发学生身体运动智能。
运用绘画开发视觉空间智能。英语教学与绘画相结合,使绘画为语言教学服务,能很好地开发视觉空间智能。如:教授主题为Ecology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How to plant a tree的过程,笔者让学生用简笔画根据文本内容把种树的过程画出来。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学生才能将关键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
二、启示与反思
(一)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与完成,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智能特长,积极地建构意义。活动设计策略要能够使学生从自身的多元智能出发,找到各自的切入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出形式灵活多样的适合高中学生的各类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智能方面获得更加成功的体验。
(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引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视界和要求,一成不变的教育观不能适应这种教学的要求,实时更新的教育观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首先,英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智能观。每个人都有他的智能强项,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不存在智能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的差异问题。教师就应尊重个体差异和各自的智力特点,并把这种差异和特点迁移到其他弱势智能的发展上,从而使学生的各项智能都能得到最好或基本的发展。
其次,英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尤其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能强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都充满希望,与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对自己能学好英语充满自信。
再次,英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发展观。教师要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马鹏程2007),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端正教学态度,强化专业知识,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只有素养提高以后,才能把多元智能理论很好地与自身的英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摸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多元化。要使学生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既能回忆信息,又能积极思维,这就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念需要教学活动的评价形式多元化(李斐2009)。一是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为了增加每个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组内成员可以互评,组际成员之间也可以评价。二是课外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评价记录册。每星期由家长做出评价,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三是建立学生英语学业成绩档案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智能强项,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依据。
引用文献
李斐.2009.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
马鹏程.2007.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
吴志宏.2003.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曾晓洁.2001.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12):25-29.
张淑芳.20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探究[D].山西师范大学.
注:本文系安徽省2013年教育规划立项重要课题《反思性中学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编号JG131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274200,安徽池州,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