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寻解读细节描写的“钥匙”
——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

2015-02-13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李耀辉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神父马尔克斯鞋子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李耀辉

找寻解读细节描写的“钥匙”
——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李耀辉

细节描写是构成小说的基本要素,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等进行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在小说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作用。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鲜明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只是“故事”中最细小的一部分,但“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因此,解读小说的细节描写是读透小说的关键。

众所周知,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自己创作的最好的小说。这部短篇小说的魅力在于:在缓慢的叙事节奏里,叙述“小偷”母亲为儿子扫墓的故事,冷静而有节制地展现小镇神父和小镇人们的人性,传达复杂而又深刻的主题。本文就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具体谈谈解读细节描写的“钥匙”。

一、前后勾连,顺藤摸“瓜”

对于这篇杰出的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学生在阅读时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出了许多有关小说细节的阅读困惑,甚至在小说主题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分歧。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费解的小说细节为切口,理清细节描写间的关系,这对深入探究小说主题是一条重要途径。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实则是作家精细设计的部分。我们只有读懂了这些细节的内在关联,才能把握作家设计的用意和内涵。表面看去颇似“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实则只要我们心细如发,便可探幽烛微。

学生在阅读时的困惑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小说文本。他们在初步阅读环节对小说细节产生了很多疑惑,对此老师要整合、归纳、分类。我们要善于发现看似孤立的细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建构关系顺藤摸“瓜”。学生对第6段中女孩脱掉鞋子这一细节描写的用意产生困惑。仅仅孤立地看待这一细节,有些人认为这一细节无关紧要,觉得这只是表现孩子的天性。第9段中母亲严厉地要求她穿鞋子,她便照做了,由此推论出她乖巧懂事。

也许单看开头部分,我们会单纯地做出这样的推论。然而,马尔克斯并未停止对小女孩脱鞋、穿鞋细节的描写。后文第41段中母女向神父兄妹索要公墓钥匙时,小女孩趿拉着鞋子,脚后跟踩在鞋上。同类细节描写在文中反复出现,它的用意便不容小觑。我们前后纵向对照清晰地看出:女孩脱掉鞋子,在母亲要求下赶紧又穿上,趁母亲不注意她又解开鞋扣趿拉着鞋子。前后勾连,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小女孩不太喜欢穿鞋子。那为何她不太喜欢穿鞋子?马尔克斯反复写女孩穿鞋的细节用意何在?

二、横向联系,柳岸“花”明

解答这一问题的钥匙,只看小女孩有关鞋子的细节描写还不够。我们还要横向看她的着装打扮——衣衫褴褛的丧服。再联系她母亲的状况:身体孱弱、显得太老,手中的皮包漆皮剥落,坐在简陋的三等车厢里。

我们不妨再关注小女孩的哥哥“小偷”死前的情形。马尔克斯这样客观地描写道:“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其中“光着脚”这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小女孩不喜欢穿鞋子,“小偷”光着脚。由此推论,他们都跟鞋子有着“隔阂”。

横向比较一下同一家庭养育的两个孩子,我们很快便能领悟到这一细节的用意:他们的家庭处于赤贫状态。小女孩不喜欢穿鞋子是因为他们平时没鞋子可穿,所以不习惯穿。那么这一细节透露出的真正信息便是:她并非不喜欢而是不习惯穿鞋。

为何今天小女孩却穿着鞋子来到小镇扫墓?那是因为母亲虽然家庭贫穷可十分讲究做人的尊严。第13段中母亲对女儿谆谆告诫:“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可见,“母亲”对孩子行为规矩要求严格,她不仅要求小女孩不要当众哭泣来博取廉价的同情,而且要求她的行为举止合乎规矩,保持尊严。因而,有关鞋子的细节描写既显示女孩一家的经济状况,又凸显了母亲自尊自爱的个性特点。

三、文化补给,深度“剖”析

当然,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把焦点放在神父脸红冒汗的细节上。他们会像侦探一般寻找“小偷”被杀的蛛丝马迹,而会产生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误读。甚至有人认为“小偷”是被神父的妹妹谋杀,神父心虚故而在母亲面前脸红冒汗。这些曲解误读表面上看学生受侦探小说的影响过深造成的,实则暴露了学生对宗教文化和伦理道德的茫然无知。在宗教文化里,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基本权利。即便是小偷,任何人也不可随意地剥夺他的生命。生命的逝去应当让人心生悲悯情怀,而不是冷漠麻木、幸灾乐祸的心理。

而在神父询问母亲要去看哪一座墓时,母亲提到了“小偷”儿子的名字——卡络斯·森特诺。可神父在母亲重复名字时,仍然毫无印象。直到她提及儿子就是上礼拜被打死的“小偷”时,他才反应过来。同一座坟墓,在神父眼里是“小偷”的墓,在母亲眼中却是儿子的墓。特别是当她承认自己是“小偷”的母亲,并忍住悲痛直直地盯他时,他刷得脸红了。让神父脸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宗教文化的角度而言,“小偷”死尸被运进公墓,神父理应对其举行丧葬仪式。照理,神父不能以世俗道德评判的眼光来看待“小偷”,要用博爱的胸怀宽恕一切人,替他们忏悔祷告。事实上,神父却对卡络斯·森特诺这一名字非常陌生。他极有可能未按普通人规格对“小偷”举行丧葬仪式,跟世俗之人一样根本不知道“小偷”姓甚名谁。

当女人坦率地表明是“小偷”的母亲,他也似世俗之人般打量她。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女人非但没有表现出悲痛惭愧的神情,反而直直地盯着她。母亲的平静从容让神父吃惊。而她超越道德观念而接受儿子是“小偷”的坦然态度,以及盯住他的眼光更像在考问神父的灵魂。神父脸红、冒汗既是对自己失职的羞愧,对母亲坚强冷静的敬畏,更是对自我狭隘观念的检省。

四、知题论世,“理”性解读

学生在阅读这篇小说时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为何神父连打哈欠、睡意蒙眬?人们为何在母女进入小镇后却放弃午睡围在神父庭院?解决细节描写的关键是结合文章的题目和小镇生活环境。“礼拜二午睡时刻”题目点明是午睡时刻,却无法解释后面的问题。

题目中的“礼拜二”在宗教文化里是忏悔日。神父在这一天应恪尽职守,从事忏悔活动。而在这个偏远封闭落后的小镇上,神父像普通的人们一样睡午觉。母女进入小镇后,尽量不打扰人们的午睡。可事实上,这两位异乡人的到来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当人们听到她们是“小偷”的亲属后,就在神父庭院里围观而放弃了午睡。他们来围观的目的是什么?马尔克斯并未明确指出,可通过神父一再建议落山后再去扫墓,神父妹妹借阳伞可看出:神父兄妹认为小镇人们对母女二人怀有敌意。神父兄妹同情母女二人,他们担心小镇人们指责嘲笑她们。

小镇人们对被打死的“小偷”毫无悲悯之情。他们认为“小偷”被打死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偷了什么,为什么会偷,他们并不关心。来龙去脉他们不清楚,也不希望搞清楚,只记住他是“小偷”的结论。

接近赤贫状态的“小偷”,为了维持一家的生存当拳击手被人打得三天不能起床,听母亲的劝告不去偷东西。究竟怎样的情形迫使他背离母亲行窃?小镇上的人们对此表现得很冷漠。“小偷”在外边撬门时便被寡妇雷薇卡太太击毙。他撬门后对寡妇有没有生命威胁?被击毙是否防卫过当?且看小偷死前奇怪的着装:上身穿高贵的法兰绒,腰间系麻绳,脚未穿鞋。由此推断,法兰绒可能是偷来的。他入室后大抵偷些穿的或吃的。“小偷”即使有罪,但罪不至死。可是,小镇人们对寡妇击毙“小偷”的过激行为并没有异议。他们默认了寡妇的做法,这正是小镇人们的可悲之处。小镇人们愚昧麻木落后的观念,小说中并无明白的支持,却已昭然若揭。

总而言之,在阅读一篇外国小说时,我们不要孤立地看待单一细节,要做到同一细节的前后勾连、相关细节的横向联系、补给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背景、回归小说题目深入解读其用意和主题。马尔克斯用了许多细节塑造了一位坚强执着、坦然从容的母亲形象。尽管儿子在遥远的小镇死得毫无尊严,母亲却能在小镇神父面前表现得自尊坚毅。她的勇气像一把利剑划开了神父披着的宗教外衣;她的坦然坚强像一条皮鞭鞭挞着他世俗的道德眼光。作为神父不能敬畏个体生命,实在不应该。自尊自爱的母亲在异地他乡却能反客为主,就是因为她的到来给小镇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她讨要公墓钥匙时已经在拷问小镇神父的灵魂,让他看出宗教外衣下的那个“小我”,更让他对上帝意志产生了怀疑。在马尔克斯眼中,与其说是母亲在为“小偷”儿子扫墓而被审判,不如说是她为小镇人们扫除愚昧的观念而充当了审判者。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深刻的主题。譬如母亲并未听从神父兄妹的劝告,她毫不惧怕小镇人们道德上的优势和鄙夷的眼光,在众目睽睽下坚定地带着小女孩为被打死的儿子扫墓。在她眼中,他不是“小偷”只是自己听话的独子。她失去独子后,隐忍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表现出悲痛,但并不代表她不爱自己的儿子,恰恰相反,爱到深处便无言,爱让她变得勇敢坚强。她坚信儿子品性善良,可并不准备替儿子辩白申诉。她那倔强的自尊让世俗的小镇人无地自容。假如母女二人来到封闭落后的小镇,暂时打破了他们的午睡习惯,那么小说更深层次地表达母亲的坚韧、隐忍、自尊能够唤醒麻木愚昧的人们,让他们的心灵不再处于沉睡状态的主题。

猜你喜欢

神父马尔克斯鞋子
混乱的鞋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摔跟头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多么幸福
祈 祷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陈忠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接受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