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学生近些,再近些
——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一点心得
2015-02-1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贺剑英特级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贺剑英(特级教师)
离学生近些,再近些
——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一点心得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贺剑英(特级教师)
在平时与语文教育界同仁交流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对语文学习兴味索然,上课极不投入,表现出一种“游离”状态,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即便是一些优秀教师,也偶有如此苦恼:备课时想的很精彩,上课时显得很无奈(特别是一些竞赛性的借班上课)。探究此类现象的根源,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老师未能真正“走近”学生恐怕也是一个致命伤。
如果教师能够走近学生,蹲下身子,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那么学生将还你一份惊喜。怎样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呢?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做到“三多”尤为重要。
一、课前多琢磨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教师对教法考虑太多,而对文本研读不透;或对文本研究过多,而对学生了解不够。这样的备课在本质上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有悖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丢弃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而在读文本、选教法,是一种没有“根基”的备课,很可能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要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还应在课前先好好琢磨,读懂“学生”这本书。
1.关注认知现状
有许多教师,把“尊重学生”挂在嘴上,也很可能把所谓的“尊重”通过教学语言、教学方式这些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我看来,尊重学生更重要的应该是真正地、全面地关注学生,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阅读能力,了解他们的需求、思想、感情和愿望,了解他们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等。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从而在语文的天地里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比如季羡林的《幽静悲剧》,作者把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作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兼用了一些文言词语,使用了不少成语、四字短语,是一篇极美的散文。然而,对于一个对文章、对季老、对燕园知之甚少的初中学生而言,要去体会作者纯真、崇高的感情,领悟深刻蕴藉的主题,赏析纯粹雅致的语言,无疑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去排解学生的阅读障碍,不给学生架设必要的“阶梯”,他们是很难达成“读懂、读透”文本的目标的。
2.了解阅读兴趣
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潜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学生阅读,各有所爱。对于学生的阅读爱好,曾有人作过调查,大多数初中生最喜欢看的是漫画、卡通和网络小说,被当前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同龄人、当红作家的作品也很吸引他们的“眼球”。因为这类作品短小精悍,读起来轻松、自在,鲜活的画面、生动的情节,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现行教材中是比较“稀罕”的。成年人认为富有哲理、文质兼美的文章,恰恰又是学生认为意义不大或艰深难懂的。如何化解这对矛盾?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大有可为:办法一,将教材中的文本借助多样的教法,以鲜活的形式给学生演绎出来,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办法二,将书报杂志中的“时尚”美文替换教材中的部分“老面孔”(经典作品除外),经常给学生送些“活水”,学生自然愿意吮吸;办法三,让学生自己“寻觅”优秀作品,向同学推荐,领同学欣赏,学生自然倍感新鲜。了解了学生的喜好,并尽可能“投其所好”,学生就会喜欢读、认真读、读进去。
3.尊重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世界,有各自独特的智力倾向性。这些独特性意味着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认识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倾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尊重科学,就是在保护他们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的。但在同一学习任务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留一点选择的余地。扪心自问,我们教师有几人能做到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比如背诵,有同学喜欢放声朗读来记忆,有的喜欢列出提纲来记忆,有的喜欢抄抄写写来记忆,有的喜欢提取关键词来记忆,也有的喜欢凭借语感来记忆,还有的喜欢借助与同伴的竞赛来记忆……所以在课前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努力给学生预留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选择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前能静下心来多琢磨琢磨:学生认知现状如何,阅读兴趣在哪,个性差异多大,据此再去设计教案,相信会与学生走得更近,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更强。
二、课上多观察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无疑是预设的结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教学设计的严谨和细密,课堂上一切都围绕既定的目标、既定的程序展开,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劲把学生往预先的设计上“引”的过程。至于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很可能都落到了教师的“视野”之外,被忽略不计了。这样的课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生成”资源,自然就不可能产生新思维、新思想、新知识,不可能带来预设外的惊喜,不可能实现精彩灵动,不可能走向优质高效。
要想课堂灵动,要想课堂精彩,教师在课堂上“看”的功夫(观察能力)很重要,“看”了之后采取的行动很重要。根据个人的实践经历,借助以下三招,你的教学将更贴近学生,将更有效:
1.相机升降目标
备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外部的客观条件、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实情,在预设目标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在课堂推进中进行合理的“升降”,使之更接近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水平。
比如,笔者有一次借班上课,课文为《幽径悲剧》,预设的目标中第一条即为“通过查阅工具书,参看页下注,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上课时发现全班50多位同学居然无一人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常用工具书,面对这样的“条件”,只能把目标降为“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推测生字词的大意”(有困难之处,老师作提示、引导)。如果不作这样的“降级”调整,教学将无法顺利推进,其余目标也将无法达成。再如另一次借班上《陋室铭》一文,由于事先该班语文老师强调要充分预习,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到上课时绝大多数已能背诵全文。在这样的情形下,笔者很自然地将课前预设的“能当堂背诵课文”这一目标“升级”,改为“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说出这样处理的缘由”。这样就对学生构成了新的挑战,激起了他们“比试”的欲望,使教学的实际效果超越了课前的预设,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2.巧妙运用留白
“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文艺创作中的适当留白,能使读者产生充分的想象,对文艺形象和意境进行积极再创造。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保证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使语文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其独特的魅力:①难点留白。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了难点又一时无法解决时,我们教师不要急于逼着学生“迎难而上”,不妨先放一放,存疑留白。等学到一定时候,让这些难点自然化解,使学生可以享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②评价留白。即时性评价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评价手段。但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过程、知识和能力的生成过程缺乏应有的“关照”。如果采用延迟性评价,暂时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终结”评价,而是让他们在进一步的学习讨论中感悟或修正已有的答案,并逐步完善,使学生拥有“自圆其说”的时间与空间。老师的这种“期待”,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③作业留白。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内容,期待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其实学生就是有差异的个体,发展性教学理论视“差异”为资源。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妨和学生共同研究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一些自选作业,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做,使教学由首先关注知识转向了首先关注人。学生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自主的、赏心悦目的、最具创作力的活动。例如,笔者教学泰格特的《窗》一文后,布置了必须完成的基本题:选择文中的五个成语造句或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让学生自由选择给小小说续写结尾;给亲友讲述“窗”的故事,说说自己读了本文后获得的人生启迪等。选择其中一到两题完成。结果每一个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都大增,质量也令人满意。
3.灵活增删环节
课堂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就要作出灵活的反应,适当增删教学环节。比如,笔者有一次参加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执教的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当讲到“爱心”无价时,引用到了《爱的奉献》中的歌词,想不到学生居然很感兴趣,说班上一位女生这首歌唱得极好,在校园歌手大赛中还得过一等奖。看着学生高涨的情绪,我想,虽然事先没有安排“唱”这一环节,但既然有此资源,我为何要错过呢?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热烈鼓掌,邀请那位女生用歌声来演绎“爱心”,并将这一环节自然融入全部教学之中,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学得更投入、更动情了,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这种“教学机智”,获得了评委老师和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个“增补”的案例。反之,在授课过程中,当我们发现一个教学环节(或一个教学创意、一个教学课件、一段教学用语)游离了教学目标、远离了学生的“状态”的时候,它就是再美、再好,也要忍痛割爱,果断“删除”。
如果我们老师拥有一双“慧眼”,课上多观察、细观察,根据学生学习实情灵活选用应对策略,定能使师生配合更默契,情感更融洽。
三、课后多交流
课堂教学效果究竟如何,优点、不足又在哪,老师们一般会请专家、同行对自己作出评价,自己也会经常反思,这些做法对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有益的。但如果把课后交流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此显然不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如想了解自己教学的实情,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极为重要。教师应经常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这种形式也兼顾了个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它们各有优势:直接对话可以加深师生情感;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全局;借助书信(及QQ、微信等)可使交流深入。
相比交流形式而言,交流的内容更为重要。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谈收获
一堂课结束,学生收获了什么,这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笔者在执教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后,就让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生1:我觉得这个节日很有意思。我知道了茶垌百姓过端午的许多习俗,也感受到了他们在这些习俗中寄予的美好心愿。
生2:从龙舟竞赛中,我知道了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学会合作。
生3:今天课堂上,我听到了其他同学许多精彩的发言,尤其是他们给过端午献上的金点子,真的很有创意。
了解学生的“得”,其实也就是在度量课堂教学的“得”。
2.说困惑
课后学生仍存在困惑是十分正常的。关注其困惑,再为其解惑,既是我们为人师的职责,也是为他们后续学习夯实基础、扫除障碍必须完成的“善后”工作。再以《端午日》课后交流为例:
生1:端午节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为何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生2:为什么现在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过节氛围远不如洋节了呢?……
师生共解困惑的过程,既是将学习往纵深处推进的过程,也是师生走得更近的过程。
3.提建议
一堂真实的课,往往是成功与遗憾共存,亮点伴瑕疵同行。哪些去,哪些留,哪些增,哪些减,老师不妨也听听学生的心声。仍以《端午日》课后学生所提建议为例:
生1: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合作,给我们时间讨论,给每一个同学表达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我喜欢。
生2:课上播放的MTV《赛龙舟》,给我们带来了现场版的享受,希望以后能多一点这样的“享受”。
生3: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很管用,以后再多一点这样的锻炼,相信我们的水平会提高……
学生的建议一旦被采纳,他们与教师的亲密度就会增加,默契感就会增强,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当然,对于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教师要科学地“处理”,在听取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学过程。“走近”不等于“迁就”,对待他们存在明显偏差的意见,教师不能简单适从,要善于去伪存真,否则,会降低教学效果。
如果一位老师能真正做到课前走近学生,多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需求;课中走近学生,多“顺从”他们的学习实情;课后走近学生,多倾听他们的真实评价,那么你与学生的心自然就贴得近了,你距离“精彩课堂”自然就近了,你距离一个成功的老师也自然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