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审视:感受传统的博大精深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使命(四)

2015-02-13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教材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多元审视:感受传统的博大精深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使命(四)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大量广,进入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每每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潜存于文字中。多领域感受、多元审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使命。语文学科通过课堂阅读、感受与浸润,优秀传统文化才会自然进入学生视野,影响学生的意识与观念,渐渐积淀下来,从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代学生中生根并得以延续。从多元审视层面来看,语文学科应该怎样做好传承工作呢?

一、把文本放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中感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沿袭历史而巩固下来的、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是历代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贴春联、拜年、吃年夜饭、冬至吃饺子、腊八吃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绑五彩线、九月初九登山等习俗。而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长期的积淀与凝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这里面有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建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千古名篇,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演着精彩的传统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借助课文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节日文化是语文学科应有的使命。

无论是传统习俗还是传统节日,一旦变成文字所表达的对象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教学时,师生就不能不面对。也就是说,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恰恰是语文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常常遇到的文化主题。比如,“望月怀远”,这是传统习俗,也是传统节日的标志。在唐代就出现了观月、赏月、对月饮酒等风俗活动。在宋代,中秋节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便成了迎接中秋的主题。但是当中秋月亮升起,阖家团圆时,若有亲人不在身边,便会生出“望月怀远”的情思。而游子们也会在一轮皓月当空时,生发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阅读李白的《静夜思》,理解“举头望明月”与“低头思故乡”的关系,就要放在“望月怀远”的传统习俗上来进行。理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不放在桂花文化、中秋文化层面上,是很难会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所写的时令与凄凉,是很难理解“今夜月明”为什么“人尽望”,很难生发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无限蕴藉而深沉的相思之情的。

要真正读懂这些名篇,就要把文本放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中感受与浸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代重阳节蕴含着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传统习俗,与除夕、清明、中元节构成了四大祭祖节日。试想,在这样重大的日子里作者为“异客”,是怎样一种盼望与思念情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句子中含有丰富的传统习俗与传统精神内涵。解读此诗不放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中进行,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写的是传统节日冬至时的思亲情形。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冬至时节,朝廷要放假,家庭要团聚,民间要互赠饮食,穿新衣,一切和元旦相似。而当白居易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写下《邯郸冬至夜思》。要理解诗中的思想情感,也必须与传统节日所形成的习俗相联系,这样才能理解作者“抱膝灯前影伴身”蕴含着的情感元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理解诗文的情感内涵,不仅仅要从文字层面进行,还要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

许多篇章,只有放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情思中,才能读出应有的味道,读出作者的文化心境。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被一代代人接受并传承。因此,诗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旦成为学生课堂上的深刻经历、生动体验,那么,就会不断地传播、渗透到个人生活、社会政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这样看来,课堂教学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战场。

为什么要把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突出出来?因为这些传统文化与学生息息相关,是学生感受到、体验过、印象深刻的东西。而通过教材阅读,深入思考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中体现的各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典范性,通过课文来反思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和实践的积淀,探究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以及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就能让学生的民族魂更加耀眼,民族根更加牢固。

阅读《楚辞·渔父》是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具体句式,同时也是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的寻根之旅,也就是说,要把阅读放在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上。屈原坚持自己的操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渔父则“独善其身”,有隐逸的味道,主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千年之后,人们记住了屈原,有了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这就是为什么五月初五不同民族多用龙舟竞渡、每年吃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他。也就是说,学习《楚辞·渔父》要结合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内涵来开展文化寻根教学。这样一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的深沉,就与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质朴结合到一起了。

中学教材中涉及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的课文相当多。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端午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等。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和文化之林的根基,是使各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讲,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种价值系统,只要该民族存在,就不可能消失;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丧失了,也就丧失了民族自立的文化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在教材编写时,传统习俗与传统节日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存在于教材文本中。这也是当下为什么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提出。

二、把文本放在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上审视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多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什么要以《沁园春·长沙》开篇?

1925年,青年毛泽东“少年心事当拂云”(李贺《致酒行》),在橘子洲头思绪万般。他想到“携来百侣曾游”,想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于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抱负出现了。这种抱负是一代革命青年凌云壮志的表现,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表现。高中教材为什么要以《沁园春·长沙》开篇?我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链条上,《沁园春·长沙》有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的启迪价值存在。

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金开诚先生认为,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应该从四个方面思考: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三是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四是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这四个方面的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并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之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多元感受教材中传统追求与思想,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树立一个个鲜明的典范与丰碑,能使学生的追求更加高远与纯洁。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国文化传统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样看《沁园春·长沙》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才能看到编者的编写动机。语文教材通常要以传统追求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提升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修身境界。

为了“以天下为己任”,古人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春秋战国时代,孔子主张“成仁”,孟子要求“取义”。宋代范仲淹被贬江湖时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仍然崇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代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科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历史追求,以吸取前人的追求经验和思想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从而让自己和国家发展得更加美好。中华民族创造了多元的思想文化体系。从语文学科来看,“以天下为己任”为主的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恰恰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领域。

为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代学生,中学课本中有许多强调修身的课文。这些课文既是古人提升自我品质修养的记录,也是传统文化给予一代代人的精神温暖。比如《论语》,记载了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古代儒家修身进业的经典。其《学而》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里仁》主要讲仁德的道理;《乡党》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颜渊》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子路》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宪问》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季氏》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从以上《论语》部分章节的内容来看,这里面包含了孔子时代人们的主要追求与理想。初、高中教材都选择了部分章节作为课文,其传承传统修身追求与思想的理念是鲜明的。教学时,应该把这些课文当作审视古代追求与理想、关照当下修身的范例,应该放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传统追求的层面上来审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关照当下,设计未来。

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许多诗篇记录的就是修身律己、追求高远的志向与情操。如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情境下,还思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在赐金还山时刻,还时时提醒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华民族一代代先哲,一直有着鲜明与高远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的结果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主张。而这些思想主张,对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中华民族是追求多元、思想多元的民族。多元感受教材中的传统追求与思想,感受传统追求时的执着与坚韧,感受传统思想的博大精深,才能丰富与涵养当代学生的“中国梦”“学子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思想虽然呈现得不成体系,但依然呈现很多,如大同思想、民本思想、顺应自然思想、积极进取思想、与民同乐思想等。教学时,如果把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整合起来,或者把文本解读放在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的层面来审视,无疑对于文本理解、对于开展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通常是跨越时代的行动。孔子时代主张天下“大同”。《礼记·礼运》描述了儒家对于未来社会的梦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里的“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则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社会追求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这种思想在课文《侍坐》中表现非常明显,曾晳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曾晳勾勒出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出世隐居的心态,是以孔子说:“我与点也。”可见,“大道”和“大同”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如果放在“大同社会”的历史追求层面上审视,那么,孟子便是承前启后的担当者,他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大同”倾向就进入了历史视线。《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就是传统理想社会生活的缩影吗?不就是孔、孟一直追求的社会生活图景吗?

“大同社会”的历史追求一直在历史上起伏。比如康有为时代,传统的“大同社会”的追求则表现为新的“大同”——即《大同书》描绘的“大同社会”的蓝图:没有国界,没有军队和监狱,没有等级之分,全地球合成一个公政府,“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人人有高度的文化教养和道德修养,社会风气优良,即出现“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大同社会。而到孙中山时代,“天下大同”则发展成为“天下为公”的思想。今天的“和谐社会”观念中仍然有其影子。所以,高中生课外选读《大同书》时,也应该放在这样的历史链条上去审视。

纵观传统追求与思想,许多都是美丽的思考与假设。对于课文中的传统追求与思想,如果适当地结合当下生活来审视,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追求的美丽与思考的壮阔呢?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与传统的追求越来越接近了呢?因此,当这些美丽的思考进入典籍中,表现在一篇一篇诗文中,语文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从时代追求的层面感受字里行间的传统追求与传统思想,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联系。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教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传统习俗历久弥新 不变的年味是亲情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