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新课标理念下的文化意识教学研究

2015-02-13荣宁波

英语教师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荣宁波

作者信息:710086,陕西西安,陕西省西安市西城中学

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语言知识学习的目标,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总目标之一,把发展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引入英语教学,使语言学习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课标中的文化意识

文化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课程目标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育部 2011)。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载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行为规范、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引导学生学会价值判断;学生只有尊重、理解、宽容、适应、掌握英语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长远发展。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们的英语课本中尤其是阅读类文章,无不与文化密切相关。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人教必修1 Unit 2),Music(人教必修 2 Unit 5),A land of diversity、Pygmalion(人教必修8 Unit 1、4)都与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二)目前文化意识教学的误区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而忽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教学与评价,导致出现“外语呱呱叫,行为举止不对号”的怪现象。

(三)英语运用中的跨文化交际不同于同文化交际

同文化交际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的人在共同的交际规则指导下进行的交际,不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而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必然存在跨文化交际。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很容易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因此,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对自己国家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异同有正确认识,避免文化冲突和澄清交际误解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文化意识教学的途径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文化意识教学?下面笔者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探讨文化意识教学:

(一)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文化修养,改变理念,有效实施文化教学,使课标中的文化目标落到实处

1.改变理念,重视文化教学

作为教师,首先应明确英语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所以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中文化教学目标,积极学习,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渗透文化教学,使学生具有文化意识;其次,还应该使用符合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运用着装仪表、姿态动作、目光表情和辅助语言等手段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在客观上为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创造机会(胡文仲 1999)。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渗透文化教育,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理性取舍。

2.把文化带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文化教学的主战场,课标修订后的英语教学参考,在每单元都增加了文化目标及达成目标的一些参考内容和活动,帮助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能实现文化目标。例如,在进行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教学时,教师就要提供学生有关马丁路德·金在政治上的贡献以及与图片相关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又例如,人教高中必修四的Body language,教学中以文化冲突导入,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扩展介绍美国人跟别人谈话时,直视对方眼睛以表谦虚;同样的伸舌头这个动作,中国人在感到尴尬时常用,但英国人却认为这是粗鲁的表现。除了这些,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的特点和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角色扮演中的文化学习,学生能自觉地在交流中考虑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英文化中的异同,及时进行演示、归纳和总结。英语学习其实就是一个感知、认知再到表达的过程,所以省略感知、代替认知,只给学生呈现一些结论,试图让学生通过一些语法规则来表达是不可行的。这样表达出来的英语是不以英美文化为基础的、脱离现实的英语。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视、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介绍背景知识;注意根据学习内容中的人物角色、身份、场合等进行教学,避免只顾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机械性句型操练。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分享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文章的寓意。

(二)发掘学生潜力,通过多元活动来培养文化意识

仅仅使学生意识到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真正学好英语,学会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理解其内涵,讨论其与汉语的差异,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涵盖的英语国家的民族性和习俗,开展多元化活动,丰富英语学习。

现行的英语新教材题材新颖,内容贴近实际,所以教师需要发掘学生潜能,指导其课外进行自主文化学习,开展课外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英语广播活动,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读书会,欣赏英语文学,并开展手抄报制作,使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了解英语文化;鼓励学生开展大量课外阅读,获取更多文化信息;鼓励学生找英语国家笔友,上网聊天,体会英语文化,理解英语文化。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原汁原味的原版影片,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搞英语表演和竞赛,以促进和提高学生非语言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比如,举行英语文化艺术节,用手抄报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气候;用戏剧演出展现英美国家文化艺术;用美术展介绍民族个性、传统礼仪、风俗习惯等。还可与其他学科开设多学科教学,使学生在高密度、全方位的多元文化信息输入过程中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发生质的变化。总之,教师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文化意识教学,应遵循尊重、理解、参与、交际、适应和掌握的步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探索,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得以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