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15-02-13谭武英

英语教师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大学模块

谭武英

作者信息:330108,江西南昌,南昌工学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指出“各高校要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这些文件都表明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逐步深入到高校教学改革中。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现状问题

随着高校开始实施转型模式教学,许多院校已通过缩减基础课时来增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时。在南昌工学院,英语学时被大幅度缩减——从原来四个学期240学时,缩减为两个学期96学时。在学时被缩减而社会却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增强的情况下,反思现在教学模式的缺陷,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南昌工学院的英语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总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基础教学,缺乏针对性,社会应用性不强;教学条件设施落后,无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落后。

二、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分”教学模式

三分是指将专业教学从三个方面来划分,即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教学。

“分层次”教学指的是学生入学以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层教学。笔者认为,要求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用同一份教学大纲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A层学生,教师可以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尽量做到讲解深刻,以满足未来继续学习的需要;对B层学生,则应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知识,能满足其将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内容即可。

分阶段、分模块教学指的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模块教学模式。入学后的第一阶段是“英语综合课程”的模块教学,其目的是既使学生继续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阶段是任意选修的应用文化课程的模块教学,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及其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第三阶段为语言技能型的自由选修课程模块教学,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第四阶段为行业英语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就是教师,课堂中时刻都在引导学生习得、思考、探究、发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角(何晓斓 2010)。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笔者认为,要想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实施,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使之成为真正的“facilitator”,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岗位群,设计不同的模块教学内容,让学生模拟操练,既锻炼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集体备课,一起研究并弥补现有教材实践性不强的缺陷,大量补充与课本内容息息相关的网络视频及图片资源,开发新的教学讲义,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基于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同需求而设定的不同教学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行业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加大形成性考核方式。如,针对模块话题教学形式,为了考查学生对该模块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模块小测试,各模块小测试成绩的平均分占最终总成绩的40%;平时的出勤状况、课堂参与、作业等则纳入平时学习情况考核,占总成绩的20%;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毕业时的择业能力与竞争优势,可以采取学分互换模式,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如商务英语认证考试、职场英语考试、涉外导游证等,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肩负着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还肩负着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其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时,才能形成专业。因此,作为纯语言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需求或自身的兴趣爱好来拓展专业知识。学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如按专业分配教师,到企业锻炼行业英语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某一行业工作相关的应用内容,也能更好地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特征。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针,南昌工学院的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打破原来学科学术型的教学模式,转型为为专业和就业服务的应用型模式。教师应该通过兴趣引导,在重视实用性和突出应用原则的基础上,摸清现状、立足实际,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大学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留白”是个大学问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