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类专业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5-02-13王昭宁
王昭宁
作者信息:336000,江西宜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一些应用型、社会型的人才,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英语是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英语教育应该朝着个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只有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背景下主动学习,才能最终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高职英语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鲍冬娇 2007)。
一、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居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所讲的内容大部分都偏于理论化,内容不够新颖,对英语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没有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往往都是考试所要求的知识重点,对英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对学习大都精神懈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运用策略和方法的能力(刑风2009)。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很难达到提前设定的学习目标,并难以学到真正的方法和能力。
(三)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虽然已经提出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英语课程中,最明显的问题是重语法、轻口语。因为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多都是精讲课文,而忽视了口语、翻译以及写作的练习,其实被忽视的这些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真正被社会需要的东西(何莲珍 2009)。对于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首先是要大胆地讲出英语,训练英语口语,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课堂上运用自如。这一问题归咎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若长期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下去,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英语。
(四)教学评估的手段不科学
目前,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大都是结果性的最终评估,也就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仅是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的评价,而且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这种评估手段促使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备考信息,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欲。教师除了教好课堂知识,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使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这种评估手段的影响之下,教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灌输这些考试知识点上,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压力,也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二、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一)提倡合作式教学,创造快乐课堂
在活动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的设置上,教师采用热身活动、记忆游戏、情景演绎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题材进行课前英语朗读,这是进行口语实践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还可组织一些小的比赛或者游戏,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回顾记忆,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景演绎则是限定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自演一个英语情景短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会在合作中参与探究。
(二)重视学生课堂实践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检索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未听先知”的方法和能力,学习英语更加积极主动。就拿听力的学习来说,学生要学会泛读和选听,训练学生处理细节和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然后在课堂上及时交流信息,培养其合作意识。
(三)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体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英语水平及学习状态的评估都取决于等级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学生平时的英语活动所占比重较小,这样的评估方式是不适应英语课程现状的。师范类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这门学科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极高的,目前的评估现状很明显是片面的。这个专业所看重的不仅是学生的理论成绩,更多的是一些课外实践,其中也包括将来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对课堂的掌控力。对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地走向课堂,这样的实践考查结果也应该含纳在对学生的评估体系之中,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
(四)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教会学生勇敢地去尝试和挑战,对生活和学习永远保持激情和热情,而不是对固有知识的死记硬背。对于这些即将走入教师岗位的师范专业学生来说,现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理念也许就是未来他们要教给自己学生的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一定要树立长远意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巧,还是教育的理念。
(五)主体,主导,课堂模式的结合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一些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英语基础,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主导+主体+三个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主导即教师,主体即学生,师生之间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充分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开放的、动态的、和谐的课堂的形成。“三个课堂”中第一课堂即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自己的课后学习,第二课堂就是之前所提到的英语课外活动,这第三课堂也就是学生的英语社会实践,在这里,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提前走入社会,学会在社会中成长,让学生真正走向讲台充分了解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贮备,锻炼自己人际交往以及真正作为老师进行教学的能力(王庆光、何林 2012)
结束语
现如今,只有真正富有职业特色的、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社会所容纳和接受。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仍然是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单一的教材进行乏味的、重复的讲解,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在这种情形下,不仅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违背了现代教学的目的。因此英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