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外语学习负动机分析模型理论构建
2015-02-13李池利
李池利
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外语学习负动机分析模型理论构建
李池利
以往负动机研究对负动机概念的界定缺乏理论支持,研究视角以确认和描述负动机影响因素为主,也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与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过程。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视角,探讨活动理论用于负动机研究的可行性,认为外语负动机是在课堂学习或者日常生活环境中,个体在参与外语活动系统时因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缓减甚至阻碍个体实现外语学习活动对其个人意义的社会中介现象。最后提出一个基于活动理论的外语学习负动机分析模型,旨在为当前负动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外语学习;负动机;活动理论;分析模型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负动机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学界对外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从学习者的视角,对造成外语学习负动机的诸多因素进行描述和确认。它们虽然揭示了引起外语学习负动机的各种因素和特点,但是对负动机概念的界定缺乏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上,以往的研究也大都停留在对负动机影响因素的确认和描述上,似乎忽略了引起负动机现象的过程。鉴于此,本文拟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外语学习负动机系统的分析模型,并依此为依据来探究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在外语学习负动机中的作用,以期为外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参考。
二、外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综述
(一)对负动机内涵的界定缺乏理论基础
现有文献对负动机内涵的界定主要受到D rnyei(2001)的描述性定义的影响。他把负动机定义为“导致某种行为意向或持续行为的动机基础下降或削弱的特定的外部因素”(D rnyei 2001:143)。这个定义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提及内在因素对负动机的影响作用。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内在因素对负动机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后来的研究也把负动机的定义进一步扩展为:由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直接引起的、或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内部因素的负面变化而产生的动机下降(李琳 2013)。这个扩展版的定义虽然发展了D rnyei对负动机内涵的界定,但它仍然是基于以往研究基础上的一个描述性的总结。它既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实证依据。
(二)对负动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文献显示,现有的负动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李池利 2014a)。在研究内容上,以往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负动机影响因素的确认和描述上。Oxford (1998)发现以下四个影响美国大、中学生负动机的原因: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待课程的消极态度、师生间的风格不匹配、课堂活动设计不合理等。D rnyei的研究发现九类导致匈牙利中学生负动机的因子:
1.教师(包括人格、敬业精神、能力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2.学校教务不完备(包括大班课、不合理的分班、经常更换老师);
3.衰退的自信心;
4.对所学二语的负面态度;
5.二语作为必修课;
6.正在学习的另外一门外语的干扰;
7.对所学二语国家的消极态度;
8.对待周围同学的态度;
9.上课所用的教材。
Falout etal.(2009)的研究表明三类外部因素(如教师亲和力、语法—翻译教学法和课程水平等),以及三类内部因素(如自贬、价值观和自信心等)是日本中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的主要诱因。Hamada(2011)发现教师相关因素、自信心缺失以及教材等是造成负动机现象的重要诱因。
其次,文献显示现有研究中缺少相关性研究。Falout&Maruyama(2004)对高分组与低分组大学生的负动机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分组学生倾向于把自己的负动机归因到外部因素、特别是老师身上,而低分组学生倾向于自身原因。汤闻励(2012)发现不同动机强度的学生受到负动机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大都以定量为主、尤其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质性和混合型研究不足。Faloutetal.(2009)对900名日本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这些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负动机情况。Hamada(2011)则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234名日本高一新生和217名大一新生在上一个学习阶段的负动机现象。国内研究也都使用问卷法来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负动机情况(李琳2013;汤闻励 2012;李池利 2014b;周慈波、王文斌2012)。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试图提取影响研究对象负动机的诱因。现有文献也显示,现有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缺少对其他学习群体如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李池利 2014a)。欧美和亚洲地区学者对不同学习阶段如小学生(Kim 2011)、初中生(D rnyei 2001;Oxford 1998)、高中生(Hamada 2011;Sakai&Kikuchi 2009)和大学生(Faloutetal.2009)的负动机进行了单个群体以及群体间的负动机进行了差异性调查。而国内文献中,在主流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这些文献中大都是与大学生相关(李琳 2013;李池利 2014c;周慈波、王文斌 2012;胡卫星、蔡金亭 2010),缺少对其他学习群体如研究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等的调查。
以上文献回顾表明,尽管现有的负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其局限性。第一,已有研究在对负动机内涵的界定上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第二,现有文献仍然停留在对负动机因素的确认和描述上,缺少相关性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第三,当前国内的研究在方法上以定量研究为主、缺乏对负动机现象深入考察的质性研究和混合型研究。此外,现有研究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缺乏对其他学习群体如中小学生的关注。为了弥补以上缺憾,本文拟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视角,重新阐释外语学习负动机,旨在从理论层面探讨负动机的内涵,为负动机研究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中介、活动理论与矛盾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是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研究人类活动的理论框架,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活动理论是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之一的中介理论(mediation)的重要延伸。活动系统框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出现矛盾(contradiction)时,这个矛盾会对活动的成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将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如中介、矛盾和活动理论引入负动机研究中,构建外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的活动理论模型。
(一)中介
中介是指个体对“外来刺激与个体通过使用各种中介连结”而构建起来的间接关系(Cole 1976),是人类活动的更高级形式。它表明人类活动的实现不是来自于个体对物理世界的直接作用,而在于个体与社会世界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个体使用文化、物理和符号等中介工具来实现的(Lantolf 2000)。中介概念揭示了人类活动与物理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强调个体使用中介工具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个体的能动性(agency)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外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众多对中介来源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ntolf(2000)和Gao(2010)。Lantolf(2000)将中介分为社会中介(socialmediation)、自我中介(selfmediation)和文化制品中介(artefactmediation)。社会中介是指个体在与其他社会因素互动中形成的中介作用,它又分为专家与新手中介(mediation of experts and novices)、同伴中介(peermediation)和母语中介(L1mediation))。自我中介是指心理中介(private speech),包括心理语言和姿势(gesture)中介。文化制品中介(artefact mediation)包括档案袋、任务和技术等中介工具。在Lantolf的中介框架基础上,Gao(2010)进一步发展了中介来源。他将中介工具分为学习话语(learning discourse)、文化制品与物质条件、重要他人(social agents)。学习话语反映学习者所处环境对学习某门语言的主流价值、态度和观念;文化制品和物质条件包括考试、地点、教材、电视等;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同伴和朋友等。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在Vygotsky的中介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套社会文化分析框架。该理论旨在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视阈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发展。它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活动理论框架的代表是Engestr m(1987,1999)的“三角模型”。该模型包含七个核心概念:主体(个体或者团体,主体的能动性即主题的动机、意志、信念等个体因素)、客体(活动的对象和目标)、工具(主体用来帮助其操控客体的中介物,包括物理和心理工具)、规则(活动群体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共同体(具有共同目标的时间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劳动分工(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的任务职责与权力关系)。主体、客体和工具是整个活动系统中的最基本组成元素,表明主体在客体目标驱动下、通过使用中介工具来实现既定目标、进而取得活动成果的过程。然而,规则、共同体和劳动分工则说明个体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群体活动。这种群体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在某一特定的学习共同体内、通过特定的劳动分工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三)矛盾
矛盾是活动理论学者们用来描述当活动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出现问题和裂痕时的术语(Kuutti 1996)。系统各组成要素在活动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存在不断交互的作用。由于这些要素自身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又对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影响。同时,这种变化也可能会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产生问题和破裂等不协调现象,即矛盾(contradiction)。Kuutti(1996)认为活动不是孤立的单个单元,而是在层级交错的环境里发生的。一个活动不仅受到其他活动的影响,而且也与它们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有关(Basharina 2007;Kuutti 1996)。活动系统内部的要素受外部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困境。这个困境不能单靠孤立的个体行为来解决,而必须通过可以催生新的活动产生的合作行为来解决”(Engestr m 1987:16)。当一个客体目标成功转化为一个新的既定成果时,矛盾便得到了解决(Basharina 2007)。矛盾在活动系统运行当中又会进一步推动各要素及它们之间交互关系的变化与重组。正因为如此,矛盾在活动系统中非常重要,它被视作认知发展的源泉(Engestr m 1987)。
四、外语学习负动机模型建构:活动理论视角
(一)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负动机定义
本文对负动机内涵的活动理论取向的界定受到两种研究视角的启发。一是把负动机研究当作动机研究的衍生。如前文所述,以往对外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描述性概念总结层面上,并不能全面地呈现主体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Wertsch 1994)。这个视角虽然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持,但是对本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负动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例如,已有学者呼吁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外语学习动机。首先对动机进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进行阐释的是Ushioda (2003)。她认为二语学习动机不是个体的心理状态,而是一个社会中介现象。另外一个视角是把负动机看作是与动机相平行的一个个体差异因素。这个观点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认知视角,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即外语学习动机不是来自于个体内部,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中介关系及其个体对这种中介关系的认知(Kim 2010)。这个全新的认识论视角对负动机内涵的界定有积极启示意义。本文认为负动机是一个社会中介现象。这在先前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如学界对负动机外部影响因素的探讨和确认(D rnyei 2001)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外语学习者负动机差异情况的对比研究(周慈波 2012)。
另外一个学者是Kim(2010),他从活动理论视角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Negueruela(2003)的二语学习动机定义基础上,Kim(2010)以活动理论为取向,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构建。他认为外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对外语相关活动对其个人意义的实现,这种实现来自于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活动系统参与的感知。他认为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系统的参与感知包括物理参与和想象参与。学习活动系统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情境下,而且也来自于日常生活环境中。
本文根据以上对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如中介和矛盾的分析,结合已有文献的先导研究,提出一个基于活动理论的负动机定义:负动机是在外语课堂学习或者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者在参与外语活动系统时因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缓减甚至阻碍学习者实现外语学习活动对其个人意义的社会中介现象。负动机是一个社会中介现象。它产生于当外语学习活动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中介关系出现矛盾之时。这一矛盾的出现对学习者参与外语活动系统的程度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减缓甚至阻碍学习者通过相关活动对其个人意义的实现。
(二)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负动机模型建构
根据以上讨论,本文以活动理论模型为框架,构建了外语学习负动机系统模型(图1)。如图1所示,负动机活动系统由主体、中介工具、客体目标、劳动分工、学习共同体、规则和矛盾等几个部分组成。主体是学习者,其中包括学习者的能动性(agency),如意志、观念、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以及其它学习者因素;客体是学习者学习该门语言并提高该门语言水平的目标;中介工具包括文化制品与物质条件,如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习题与作业、其它科目、教材、学校设施与条件等。这三个部分是整个学习活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某些中介工具来学习一门外语。这一学习过程并非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这个社会文化背景由规则、学习共同体、劳动分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规则包括语言知识学习,如词汇、语法、写作、课文、考试与成绩等;学习共同体包括教师、学生、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社会环境等;劳动分工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语言水平等。这个社会文化背景会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价和学习观念产生影响,进而向学习者明示该门语言有关的学习活动的个人意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活动既受到中介工具、规则、学习共同体和劳动分工的调节,又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矛盾时,会促进或限制语言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学习者主体层面,学生自身的情感状态、学能不足、兴趣缺失、自信心受损、学习策略缺失、不当的学习观念、失败经历等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该门语言的努力程度,制约学生实现二语学习目标。通过主体的能动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负动机。在规则方面,当学生遇到词汇、语法等困难时,或当他们看不懂课文以及不知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时,也会对努力程度产生负面影响。在学习共同体方面,教师的性格、教学风格和工作态度、父母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在劳动分工方面,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间竞争关系和班级氛围也有可能导致负动机现象。比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当行为、不负责的工作态度、与学生学习风格不匹配的教学风格以及他们的教学能力等都会造成学生的外语学习负动机。在中介工具方面,学习内容难度不一、话题无趣、学习任务和作业过多、学习科目安排不合理、学校设施落后等也会造成学生的负动机。这个模型展示了外语学习负动机的整个过程,突出了中介工具的调节作用,阐明主题朝向目标的行为具有社会属性。负动机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认知行为,而是发生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性活动,是个体认知与环境因素交互的结果。
五、结语
本文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外语学习负动机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主体、中介工具、客体目标、劳动分工、学习共同体、规则成果和矛盾等八个部分,既突出了学习者个体认知对负动机的影响,又突出了社会文化背景在负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将活动理论引入负动机研究中,为外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弥补了现有负动机内涵界定缺乏理论支持的缺憾。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负动机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审视学习者与他们所处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分析框架,活动理论也为我们全面了解负动机的动态属性提供了便利。由于本文是从活动理论视角对外语学习动机概念界定的一个理论尝试,所以这个理论框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提炼。未来的研究可以以负动机系统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为该模型的成熟和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引用文献
胡卫星,蔡金亭.2010.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31(3):41-44.
李池利.2014a.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6):93-94.
李池利.2014b.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高中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10(1):3-10.
李池利.2014c.大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影响因素因子分析[J].大学英语(学术版),11(1):86-94.
李琳.2013.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6(2):65-69.
汤闻励.201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外语教学,33(1):70-75.
周慈波.2012.中日大学外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对比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5 (3):51-55.
周慈波,王文斌.2012.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9(1):48-5.
Basharina,O.K.2007.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on student-reported contradictions in international telecollaboration [J].Language Learning&Technology,11(2):82-103.
Cole,M.1976.Forew ord[A].In A.R.Luria(Ed.),Cognitive development:Its cultur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C].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xi-xvi.
Engestr m,Y.1999.Activity theo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A].In Y.Engestr m,R. M iettinen,R.-L.Punamaki(Eds.),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8.
Falout,J.&Maruyama,M.2004.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iciency and Learner Demotivation[J].The Language Teacher,28(8):3-9.
Falout,J.Elwood,J.&Hood,M.2009.Demotivation:Affective states and learning outcomes[J].System,37(3):403-417.
Gao,X.2010.Strategic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gency and context[M].Bristol:MultilingualMatters.
Hamada,Y.2011.Different demotivators for Japanese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learners[J].Journalof P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15 (1):15-38.
Kim,T.Y.2010.Reduction,Activity Theory,and L2 Motivation Research:Toward New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J].The SNY Journalof Education Research,19:87-118.
Kim,T.Y.2011.Korean elementary school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demotivation:A comparative survey study[J].The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12(1):1-11.
Kuutti,K.1996.Activity theory as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A]. In B.A.Nardi(Ed.),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Cambridge,MA:M ITPress:17-44.
Lantolf,J.P.2000.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amediated process [J].Language Teaching,33(2):79-96.
Negueruela,E.2003.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econd languages:System ic-theoretical instr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D].University Park,PA,US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Oxford,R.1998.The Unraveling Tapestry:Teacher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Seattle, WA,USA: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SOL 1998 Congress.
Sakai,H.&Kikuchi,K.2009.An Analysis of Demotivators in the EFL Classroom[J].System,37 (1):57-69.
Ushioda,E.2003.Motivation as a socially mediated process[A].In D.Little,J.Ridley&E.Ushioda (Eds.),Learner autonom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Learner,teacher,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C].Dublin,Ireland:Authentik:90-103.
Wertsch,J.V.1994.The primacy ofmediated action in socioculturalstudies[J].M ind,Culture,and Activity,1(4):202-208.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建英语作为媒介语的环境对中国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12CYY025)、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教改纲要背景下的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实证研究”(JJWYZD20120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430068,湖北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sundaylc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