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仙桃方言的重叠现象

2015-02-13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音节仙桃量词

陈 秀

( 汉口学院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0 )

【语言学研究】

湖北仙桃方言的重叠现象

陈 秀

( 汉口学院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0 )

仙桃方言的重叠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有构词的重叠,也有构形的重叠,其中构形重叠会产生新的语法意义,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构形重叠入手,介绍了仙桃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的基本重叠格式;描写带特殊词缀的重叠式及嵌字格重叠式。

仙桃方言; 基本重叠式; 特殊词缀重叠式; 嵌字格重叠式

仙桃方言主要有两种重叠现象:一种是构词重叠,即由两个相同语素重叠构成合成词的现象[1]175。如妈妈、姐姐、爸爸、偏偏等;一类是构形重叠,即把词或语素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如人人、家家、漂漂亮亮、蹦蹦跳跳等。构词重叠是属于语素的重叠,不属于语法现象,它只是词的一种构成方式。如“妈”重叠为“妈妈”并没有附加不同的语法意义[2]149。而构形重叠会附加一定的语法意义,名词的构形重叠,多强调“每一”等意思,如“人人”表“每一人”;动词的重叠多表示“反复多次、尝试、动作交替出现”等意思,如“商量商量、听听、走走停停”等;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多表示“程度加深”或是“喜爱”之意,如“漂漂亮亮”很显然比“漂亮”的程度要深。

此外,仙桃方言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重叠式反复问句,包括动词(普通动词、能愿动词、存在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介词,通过他们的重叠式,来表示普通话中的正反问句。这也属于构形重叠。本文只谈论构形重叠形式。

一、基本重叠式

(一)名词的重叠

仙桃方言的名词重叠,主要有“AA式”、“ AABB式”两种。

1.AA式

单音节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采用这种形式,如:

例1:家家 人人 刀刀 碗碗 桶桶

例2:饭饭 水水 果果 菜菜 香香

例1中,含有“普遍、遍及、每一”的涵义,分别表示“每一家”、“每一人”、“每一刀”、“每一碗”、“每一桶”,这些词大都兼有量词性。同时,这些重叠形式每个音节都可以单用,拆开都是一个单音节名词,可以自由运用。

例2中不再兼有量词性,不含有“每一”等语法意义。这一组重叠形式使用场合比较特殊,跟第一组一样,既可单用,也可重叠使用,重叠形式多见于家长与儿童的对话中,表达“亲切”、“喜爱”的意味;或儿童咿呀学语时常见的形式。如 “我要吃饭饭”、“XX来喝水水”、“吃菜菜”、“擦香香”等。

2.AABB式

双音节名词一般采用这种重叠形式,表示“多”、“众多”、“遍指”等含义。如:

例3:花花草草、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例4: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瓶瓶罐罐、口口声声

例3中双音节名词AB本身也是一个词,如“花草”、“方面”、“上下”、“前后”本身也是一个词,是AB式复合词的重叠形式。但重叠后,“AA”和“BB”都只是一个语素,不能独立运用,如不能单独说“上上”、或是“下下”等,他们只能融合在“AABB”重叠式中。双音节名词AB重叠成AABB式后,蕴含“众多、遍指”的含义。如“花花”与“草草”融合在一起,泛指无数的“花”和“草”;“前前”与“后后”融合在一起,都表示处所的遍指性。

例4的重叠式中的A和B本身都是一个单音节词,和第①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即AB合在一起不能构成一个词,如“沟坎”、“家户”、“瓶罐”、“口声”都不能单独构成词。它们是A、B分别重叠后再结合在一起的叠结形式[3]19,只能融合在“AABB”的重叠格式中,重叠后,“AA”和“BB”也都只是一个语素,不能独立运用。这类重叠式也蕴含有“遍指”的意味。

此外,“AABB”重叠式的前后位置不能颠倒,不能说成“BBAA”,即不能说成“坎坎沟沟”、“声声口口”、“户户家家”等,也就是说这种说法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

(二)动词的重叠

仙桃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形式非常独特,和普通话差异较大。普通话中表示“反复多次、尝试、短暂”等意味的“VV”、“ABAB”动词重叠式,在仙桃方言中出现得很少,取而代之的是“V(AB)哈”或“V(AB)一哈”格式。如普通话中的“走走”、“听听”、“看看”、“商量商量”,在仙桃方言中一般用“走哈、听哈、看哈、商量哈”或“走一哈、听一哈、看一哈”、“商量一哈”。

仙桃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主要用来表示反复问句,如果是单音节的动词,一般采用VV式表反复问句;若是双音节动词,则采用AAB式表反复问句[4]。重叠的范围也比普通话广,不仅普通动词可以重叠,而且能愿动词、判断动词、存在动词、趋向动词也都可以重叠表示反复问句[5]。这些特殊动词的重叠仅限于构成反复问句,若是表“反复多次、尝试、短暂”等意味的重叠式,这些特殊动词也和普通话一样不能重叠。

1.VV式

例5:你怕怕?(你怕不怕?)/书你要要?(书你要不要?)/这位置你坐坐?你不坐我坐。(这位置你坐不坐?你不坐我坐。)/你走走?(你走不走?)

例6:你洗洗澡的?(你洗不洗澡的?)/你剪剪头发的?(你剪不剪头发?)/你要要钱的?(你要不要钱?)

例7:他疯疯啊?(他疯没疯?)/他死死啊?(他死没死?)/他活活啊?(他活没活?)/他哑哑啊?(他哑没哑?)

例8:你能能来啊?(你能不能来?)/你会会做啊?(你会不会做?)/你敢敢吃肥肉啊?(你敢不敢吃肥肉?)

例9:你是是学生啦?(你是不是学生?)/这笔是是你的?(这笔是不是你的?)/你是是要来呀?(你是不是要来?)

例10:你去去啊?(你去不去?)/他来来武汉啦?/(他来不来武汉?)

例11:请你帮帮忙!/麻烦你再想想办法!/我想再看看书。/跳跳舞/唱唱歌

例5中,单音节动词的“VV式”重叠反复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V不V格式”正反问句。一般来说,这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都是动作者主观上可以控制的、动作性强的动词。

例6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带宾语构成的反复问句格式“VVO”[6],相当于普通话中“V不VO”正反问句。其句尾,常常会附加语气词“的”。

例7与例5、例6中的动词有很大不同,一般表示的是动作者主观上控制不了的、动作性不强的动作或行为,属于非自主动词。这样的动词在普通话中是不能重叠的。语音上,与其他几组也有很大不同,V1和V2都读本调,即使是两个上声重叠,依然不变调,都读本调上声,V1和V2连读时,中间会停顿一下。同时,句尾常附加疑问语气词“啊”[4]。

例8中的能愿动词重叠放在普通动词前表疑问,若后面的动词是及物动词,那么其后还可以带宾语,句尾常常会附加相应的疑问语气词。

例9中的判断动词“是”构成“VV(O)”重叠式表反复问句。前两例中的“是”表判断,重叠后带宾语;第三例中“是”表强调语气,放在谓词前。虽然这两例中的“是”有区别,但重叠后都表疑问。

例10中的单音节趋向动词构成的“VV(O)”重叠式表反复问句。句尾一般也会附加相应的疑问语气词,且趋向动词重叠后可再带宾语。

以上六种情况的单音节动词VV重叠式,除例7外,其余五组前字一般都会变调[7]。V1和V2的读音不同:若V为阴平或是去声,则V1均读阴平[55],V2才读其字的本调;若V为阳平或是上声,则V1均读入声[24],V2才读其字的本调。

例11中单音节普通动词构成的“VV(O)”重叠式,表示“尝试、反复多次”的意味,这类重叠不再表示重叠式反复问句。相较于表反复问句的重叠格式:这一类句尾一般没有语气词,而表疑问的重叠式句尾,往往会附加相应的疑问语气词。

2.AAB式

如:你认认得这人啦?(你认不认得这人?)/你相相信我呀?(你相不相信我?)/你喜喜欢她呀?(你喜不喜欢她?)/你回回去啊?(你回不回去?)/你起起来呀?(你起不起来?)/你应应该走啊?(你应不应该走?)/你愿愿意嫁给他呀?(你愿不愿意嫁给他?)

此为双音节动词AB的重叠式,若是及物动词,其后还可带宾语,构成“AAB+(O)”的格式,表示反复疑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不AB” 或“AB不AB” 格式的正反问句。

读音上,AAB中的第一个字A1往往会变调:若A为阴平或是去声,则A1均读阴平[55],A2B读其字的本调;若A为阳平或是上声,则A1均读入声[24],A2B都读其字的本调。

3. AABB式

如:蹦蹦跳跳/走走停停/说说笑笑

这一类动词重叠式,是由两个单音节动词A和B先分别重叠后,再结合在一起的叠结形式,表示“动作的交替进行”。

4.ABAB式

如:快准备准备考试!/我们再商量商量。/你再出去打听打听。

这一类动词重叠式,是AB式复合词的重叠形式,若AB为及物动词,其后可带宾语。AB重叠后,表示“动作的反复多次”。

(三)形容词的重叠

仙桃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有些不仅格式与普通话有差别,重叠后的语法意义与普通话的差别更大。仙桃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主要有“AA式”、“AAB式”和“AABB”、“ABAB”式四种格式,前两种格式重叠后主要表示疑问[8]274-277,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不A格式”和“AB不AB格式”的正反问句。

1. AA式

如:你吃的饱饱啊?(你吃的饱不饱?)/这瓜甜甜啦?(这瓜甜不甜?)/你冷冷啦?(你冷不冷?)/她个子高高啊?(她个子高不高?)/菜咸咸啦?(菜咸不咸?)/他坏坏呀?(他坏不坏?)

仙桃方言中的单音节形容词一般采用AA式重叠,表疑问。相当于普通话中“A不A”格式的正反问句。句尾一般会附加疑问语气词。

2.AAB式

如:她长得漂漂亮?(她长得漂亮不漂亮?)/地扫得干干净?(地扫得干净不干净?)/床睡得舒舒服?(床睡得舒服不舒服?)/她长得丑丑?(她长得丑不丑?)

双音节形容词AB构成“AAB”重叠格式,表示反复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AB不AB”格式的正反问句。

3.AABB式

如:疯疯癫癫/高高兴兴/漂漂亮亮

双音节形容词AB构成“AABB”重叠式,表示程度的加深。如“高高兴兴、漂漂亮亮”分别表示“很高兴、很漂亮”。这种语法与普通话一致。

4. ABAB式

例12:迾伢的手冰凉冰凉的。(这小孩的手冰凉冰凉的。)/你看他的脸卡白卡白的,吓死人。/这条路笔直笔直的。

例13:高兴高兴/热闹热闹

例12中的均为AB式双音状态形容词,本身就表程度,如“冰凉”表示“像冰一样的凉”,“冰”增加了“凉”的程度。重叠后,“程度”再一次强化,表程度中的“极量”——超最高程度[9]296。

例13中,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B的重叠式,含有“尝试、轻微、短时”等的语法意义,已经具有动词重叠的某些特点。如“热闹热闹”——“热闹一下”;与动词“学习学习”——“学习一下”的特征相似。

5.ABB式

例14:脸洗得干净净的。/她把小伢打扮得漂亮亮的。

例15:圆滚滚/轻飘飘/香喷喷/直挺挺

例14中的重叠式“ABB”由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B重叠而成,不是“A+BB”的附加式结构[9]247。如“干净净”是“干净”的不完全重叠,不等于“干+净净”。“ABB”重叠式表示“程度的加深”。

例15中,BB是动词的重叠。这些ABB的BB是通过动作的形象感来表现A的状态。例如,“圆滚滚”是用滚动的形象来表现“圆”的状态[9]244。

(四)量词的重叠

仙桃方言中的量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其重叠形式主要是“AA”式和“一AA”式,这两类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有很大差异。

1.AA式

例16:物量词:(专用)个个,本本,张张,间间(借用)车车,碗碗,箱箱,捆捆例17:动量词:(专用)遍遍,次次,回回,趟趟(借用)脚脚,口口,枪枪,刀刀

例16组为单音节物量词的AA重叠式,附加“每一”的意味,如“个个、本本、张张、间间、车车、捆捆”分别表示“每一个、每一本、每一张、每一间、每一车、每一捆”。仙桃方言中的物量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专用物量词,如“个、本”等;一种是借用名词(如车、碗、箱)或动词(如捆、担)表示的物量词。不管是专用的物量词,还是借用的物量词,其重叠后都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定语。如“个个都是好样的。(主语)/本本书都是新的。(定语)/碗碗都是大白米。(主语)”

例17组为单音节动量词的AA重叠式,同样是附加“每一”的意味。如“遍遍、次次、回回、趟趟、刀刀、枪枪”分别表示“每一遍、每一次、每一回、每一趟、每一刀、每一枪”。动量词重叠后常在句中做状语。如“他回回说话都不算数。/他枪枪都打得很准。(状语)”

2.一AA式

例18: 物量词:一块块,一本本,一间间

例19:动量词:一遍遍,一次次,一回回

物量词和动量词的“一AA”重叠格式,实际上是“一A一A”的省略形式,主要附加“逐一”的意味,在句中常做状语,如“你一步步地慢慢来,心不要太急。/你一块块地吃,没得人跟你抢。/你一件件地数,免得弄混哒。”有时,也附加“多”的意味,如“他一遍遍地说,不厌其烦。”

二、带特殊词缀的重叠式

仙桃方言中最有特色的带特殊词缀重叠式是:AA神。一般表示“……的样子”。如:

他累得吼吼神。/你汪的炸炸神。/他气的鼓鼓神。/她笑得咯咯神。/他冷得抖抖神。/病得歪歪神。

这一格式中的AA,既可是动词,也可是形容词,甚至还可是一些拟声词。“AA神”是一个整体,必须同时出现,如上例,不能说“累得吼神、气得鼓、笑得咯咯”。因此,“AA神”不能拆开使用。

“AA神” 一般表示“……的样子”,“神”在这一结构中已经虚化,成了一个词缀。“AA神”一般都含有夸张的意味,具有修辞色彩。

“AA神”一般放在助词“得”的后面,“得”是“AA神”出现的条件,且“得”后只能出现“AA神”,不能添加别的词语。“AA神”在句中一般作补语,描写人、物的情态,或是表现动作、行为的状态。少数“AA神”在句中可作谓语,如“他饿哒,心里慌慌神。”[8]227-236

三、嵌字格重叠式

“嵌字格重叠式”即在一个重叠式中间插入辅助性字眼,构成嵌字重叠的形式,表达某种特殊的语法意义。

1.(个)A把两A

如:我还吃(个)个把两个。/我还住(个)夜把两夜。/我还扫(个)遍把两遍。

A为量词,重叠后后附加“少量”的意味。“A把两A”式一般在句中作宾语。在仙桃方言中,这类格式前面往往还会多加一个口头禅式的词“个”,这个“个”已经虚化,不再表示量词。

2.(数词)A (数词)A

如:你们三个三个地走。/两个两个地跑。/一个一个地来。/你两桶两桶地提,一次别提多哒。/你五本五本地搬,免得搬多哒掉地上。

此格式中的数词和量词都是相同的,它们一般重叠后作句子状语,重在表示“秩序”。

3.(不是)些把些(地)

如:他不是些把些地厉害。(意即他很有点儿厉害。)/你不是些把些地苕。(意即你很有点儿傻。)/我看你还不是些把些地拐哟。(我看你还蛮厉害的。)

仙桃方言中特有的一个量词重叠式:(不是)些把些(地)。表示“很有点儿”、“很有些”的意思。一般“些把些”的前面会加上否定形式“不是”,表示“不是一点儿……”,而是“非常……”,表程度的加深。用这种否定形式的量词重叠表肯定。这种用法一般都是表示贬义。

4.A的A的B

如:冲的冲的洗 / 转的转的看

“A的A的”在句中充当B的状语,表示后面动作的方式,具有生动性和很强的表现力。

5.A的AB

如:糊的糊涂/马的马虎/啰的啰唆/苕的苕气

双音节形容词AB,还有一种重叠格式“A的AB”,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里AB”。 这类重叠式,一般都是贬义,表示“憎恶态”。

6.直V直V

如:他直跑直跑的。(他不停地跑。)/他直说直说的。(他不停地说。)/他被妈妈骂得直哭直哭的。(他被妈妈骂得不停地哭。)

V是单音节动词,“直V直V”表示动作的持续不断、反复进行。句尾一般会附加语气词“的”。

7.骚V骚V

如:他骚吃骚吃的。/他骚跑骚跑的。/他骚说骚说的。/他骚画骚画的。/他骚走骚走的。

V是单音节动词,其特征是:一般为“可持续性”动词;且是表动态的动词,不能是表静态的动词。如不能说“骚睡骚睡、骚坐骚坐、骚死骚死”等。

“骚”在这个格式中表示动作快。“骚V骚V”附加的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的速度快;也表示动作的反复进行及动作的持续。

“骚A骚A”式一般含有“抱怨”之意。句尾常有语气词“的”。

“直V直V”和“骚A骚A”的联系:都表某一动作的持续、反复进行。其区别在于:“骚A骚A”同时还表示动作快,“直V直V”没有“动作快”这一意义。

[1] 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汪国胜,谢晓明.汉语重叠问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文浩.江苏淮阴方言的重叠式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2009,(2).

[5] 郭利霞.晋语五台片的重叠式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2010,(1).

[6] 罗昕如,彭红亮.广西湘语的重叠式反复问句[J].汉语学报,2012,(4).

[7]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J].方言,1995,(3).

[8] 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9] 石锓.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On the Reduplication of Xiantao Dialect in Hubei Province

CHEN Xiu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Hankou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20, China )

Reduplication is a very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Xiantao dialect. There are reduplication of word-formation and structure-formation. Structure-formation redu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grammatical device as it generates new grammatical meaning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formation reduplication is mainly discussed. The basic reduplication formats of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quantifier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duplications with special affix and word-embedding are also described.

Xiantao dialect, Basic reduplication format, Reduplication with special affix, Reduplication with word-embedding

H17

A

1673-9639 (2015) 02-0077-05

(责任编辑 白俊骞)(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韦琴红)

2015-01-09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仙桃方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东北片语言问题研究”(2009JJD740012)的资助。

陈 秀(1980-),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汉口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单音节仙桃量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量词大集合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小詹姆斯和大仙桃
量词歌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