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里斯·查哈洛夫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2015-02-12黄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洛夫钢琴音乐

黄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鲍里斯·查哈洛夫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黄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鲍里斯·查哈洛夫是俄罗斯钢琴艺术学派传人,20世纪20年代末期起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将西方优秀的钢琴教育理论体系和方法带到中国,发现美、表达美、传播美,对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鲍里斯·查哈洛夫;钢琴;音乐美学思想

20世纪初的中国钢琴教学往往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老师根据自己所学用经验教授学生。教学理论的匮乏导致这种教学模式既不严谨也缺乏系统性,自然谈不上钢琴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这使得中国的钢琴艺术和钢琴教学孤立于世界艺术之外。1927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专业音乐教学机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后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鲍里斯·查哈洛夫先生被校长萧友梅先生聘为“特约教授”兼钢琴组主任。

查哈洛夫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传播西方经典音乐艺术文化的大师,师从于俄罗斯钢琴大师安娜·叶西波娃,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执教多年,他具有坚实的俄罗斯钢琴艺术学派根基,并深入了解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之初的状态,他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将西方优秀的钢琴理论体系运用到我国早期的钢琴专业教学中,他发现美、表达美、传播美,身体力行提倡美育,对于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笔者试图使用文化还原法阐释揭示查哈洛夫作为个体的音乐家的本来面貌,即把艺术的主体(包括音乐家个人)放到多维的宏观视野中,审视其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把一个时代的哲学意识、人生观念、政治思想、艺术观念还原为现实人的活的艺术个性、文化心态与文化心理,对一种社会文化、艺术模式、艺术现象的研究,还原为对艺术主体的人格心态、人格心理的研究;即是把查哈洛夫放到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语境和思想历史空间,进行艺术心态、艺术心性的阐释,通过对查哈洛夫人格特征、心理结构和心路历程的动态描述,把阐释对象的心性、思想视为一个有机完整统一和动态的内在精神性结构来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专业钢琴教育发展中,查哈洛夫对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建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学科建设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教育观。他在汲取优秀俄罗斯音乐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上海音乐学院建立初期的现实状况,提出精于技法,结合音乐,拓展曲目等一系列富有价值的艺术观,注重提升音乐的传播、教育、审美的社会功能。纵观查哈洛夫的音乐教育及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他的艺术态度,也发展成为中国钢琴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艺术观不仅在建校之初的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及引导作用,对当下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也有着启示的作用。

一、发现美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查哈洛夫先生不仅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会指导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前苏联钢琴教育大师涅高兹所说的:“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它之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的意境的实质,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详尽地分析(说出并解释)他弹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目的,演奏者就能追求它、达到它,在自己的表演中体现它——这一切也就是‘技术’的问题。”[1]俄罗斯钢琴艺术学派特别重视钢琴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作为俄罗斯钢琴艺术学派传人的查哈洛夫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充满热情,他在教学中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寻音乐艺术的本体美为出发点,在演奏作品之前即对作品有一个通识,在练习之前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一定的音乐想象,自觉的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

首先,他要求学生在演奏作品之前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包括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作品的艺术风格等,让学生通过音乐想象自觉地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以此培养学生对作品思想、风格、情感的塑造能力。

其次,查哈洛夫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和声、旋律、复调以及织体,感知抽象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强弱起伏、节奏节拍的律动、速度快慢的变化,并以在演奏中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为学习的最终目的。

同时查哈洛夫还要求学生必须遵循钢琴艺术发展的美学规律、合理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在忠于原作、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为“美”的追求而演奏。

二、表达美

钢琴是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器,它就像一个乐队,具有多声部、多层次、多种音色、多种变化。所以,钢琴演奏艺术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查哈洛夫先生结合当时音乐学院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提出精于技法,结合音乐,拓展曲目等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音乐教育观,将中国的专业钢琴教学水平提升到了合乎世界高等专业音乐教学和艺术性钢琴演奏要求的水准。

“技术是某种复杂和困难得多的东西。具有流畅、准确等特点还不能保证卓越的表演,优美的表演只有通过踏实的、深入的、全神贯注的练习工作才能求得”。[2]查哈洛夫秉承了俄罗斯钢琴艺术学派“由技入艺”的传统,立足于钢琴演奏的手指机能训练,从专门的指法练习以及大量的技术性练习曲入手,为学生们制定了系统的训练方法,准确、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首先使学生们的演奏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钢琴演奏的训练是演奏状态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查哈洛夫先生的音乐美学思想里,他既注重手指技术层面的训练规律,又善于把握思辨技术与音乐相互平衡之间的关系,高屋建瓴,使得学生们在钢琴表演各方面日趋成熟。在教学过程中,他会通过自己准确的示范演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直观地感知作品的演奏方法和音乐表现,通过直接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时间空间上感知、体会音乐。在学生自如的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后,查哈洛夫先生才与之探讨如何准确表达作品音乐思想中的意境之美与内涵之美,如何在合理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通过拓展作品曲目,查哈洛夫将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体系向纵深处推进了一大步。他根据多年的演奏与教学经验,将音乐学院原来局限于一般练习曲和小奏鸣曲水平的钢琴教学中,拓展至巴哈的赋格曲,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协奏曲,以及舒曼、肖邦、李斯特、格里格等浪漫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又将拉威尔、德彪西印象派的大量经典钢琴文献带到了中国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据《丁善德音乐年谱长编》记载,丁善德先生在跟随查哈洛夫先生上第一堂课时,演奏的是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但在跟随先生后学习了巴哈《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肖邦练习曲(Op.10 No.3)、《g小调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贝多芬的《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26第一乐章、Op.27 No.2;舒曼《新事曲第一号》;门德尔松钢琴协奏曲二、三乐章、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12号、第6号;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以及菲尔德、韦伯、德彪西等大量的钢琴作品……丁善德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这段难忘的经历:“查哈罗夫到音乐院后,音乐院变了,真正好的曲目都来了。弹得程度深的人都弹肖邦啊,贝多芬奏鸣曲,好的、经典曲目都来了。那时都不知道的。发现这位教师水平是高……”[3]

三、传播美

1922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语的俄国盲人诗人В·爱罗先珂说:“中国没有好的戏剧……没有戏剧的国家是何等寂寞啊!我来到中国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上次回俄国,这次还要回俄国,就是为了欣赏好的戏剧,聆听好的音乐。”[4]由此可见,20世纪之初的中国当时艺术文化活动之贫乏。音乐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陶冶人们的情操。钢琴艺术是最容易触动人类情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能够准确的表达思想感情,轻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产生预期的艺术效果。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与文学、美术、诗歌、戏剧等姊妹艺术一样,利用其自身特有的艺术想象之美来打动人心,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深深体会到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和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中国新音乐家们,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坚持“美育”的教育理念,开拓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随着“新式学堂”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钢琴也从此进入了中国近现代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中。中国人从对钢琴这个西方庞然大物的一无所知,到通过与一些传教士、外国侨民以及在新式学堂音乐课里的学习,逐渐了解并掌握一些钢琴的基本演奏技法和简易的欧洲钢琴作品。查哈洛夫先生在接受萧友梅先生的邀请后,他怀着俄罗斯人特有的热情、执着的专业态度,来到陌生的中国,在上海音乐学院贫瘠的音乐教育土地上践行着他的艺术观。

查哈洛夫先生认为优秀的钢琴作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演奏的学生和广大的听众来说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人们来说能起到进化心灵、升华境界的教化作用。在音乐会的实践过程中,演奏的学生与听众、观众形成了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美学关系,学生在音乐会上不仅可以促进艺术实践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审美认知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音乐审美思想,作为演奏家的查哈洛夫先生经常在学校内外举办音乐会。查哈洛夫在音乐会上表演钢琴独奏和四手联弹节目,为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学生担任钢琴协奏、伴奏的工作,还与同为学校教授的富华(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伊戈尔·佘辅磋夫(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俄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组成三重奏组合,并与当时著名的上海工部局乐队定期合作演出钢琴协奏曲(1933年就在上海首演了刚出版不久的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并将它作为保留曲目)……

查哈洛夫还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践。除了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内的各种音乐会,还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上甚至上海租界里外国人的音乐活动中去,推荐自己的学生与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等等。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查哈洛夫先生通过自己和学生的身体力行向普通受众传播优秀的音乐文化之美,满足了广大的听众和观众对钢琴艺术的审美需求,将音乐艺术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寓于审美功能中,强化了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恰与20世纪初蔡元培等先生反复倡导的“美育”思想不谋而合。

四、结语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乐音为载体,主要运用音乐语言(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创造音乐形象,传达人的丰富、复杂、细腻、微妙的情感,从而达到表现和影响现实生活的目的”。[5]本文对查哈洛夫的艺术观进行全面的论述,探讨其艺术美学思想,并有意识地借鉴俄罗斯钢琴教育之先进经验,学习其完整的审美和教学原则、人性化的教育态度、对音乐艺术无私的追求,力求探索其艺术活动与当时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之间的联系,即通过音乐社会学的宏观视野来阐述音乐现象。纵观查哈洛夫先生的音乐艺术观,他根植于优秀的俄罗斯钢琴学派专业规范的音乐理念,他充分了解钢琴艺术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以及不同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的理念。查哈洛夫结合20世纪早期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之初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艺术美学思想贯穿在实际的艺术教学与艺术实践中,并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提出了精于技法,兼收并蓄,注重音乐,曲目丰富等艺术观。他发现美:提倡学生关注演奏作品本身的音乐性,着手挖掘作品本身的音乐内涵,让学生很快对作品音乐性有所认知,将有关触键、表情、音色的控制等诸多因素合理运用,最终完美准确的表现音乐;他表达美:查哈洛夫先生坚持科学准确的手指技巧训练,在解决了学生演奏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后追求变化丰富音乐色彩,对音乐作品细致分析、合理布局,使技巧与音乐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他传播美:身体力行传播音乐艺术之美,倡导美育,对于中国早期的钢琴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在中国年轻的钢琴艺术形成初始更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

实事求是地说,查哈洛夫先生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历史上并不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他是一位演奏、教学较为全面,精力充沛,并且热爱中国的钢琴家和教育家,他对中国专业的钢琴演奏和钢琴教育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鲍里斯·查哈洛夫成为了中国钢琴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1][2]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3.

[3]赵晓声.饮水思源——丁善德教授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6, (1):4-8.

[4]观看北大与燕女学生的戏剧演出[N].北京周报,1923-11-14.

[5]李胜利.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95.

The Exploration of Boris Zakharov's Music Aesthetics Ideology

Huang P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China)

Boris Zakharov(1888-1943)is a descendant of the Russian piano art.He taught at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1920 s,including the western excellent piano education theory system and methods,and finding and expressing beauty.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ano art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guiding and promoting role.

Boris Zakharov;piano;music aesthetic thoughts

J601

A

1672-0547(2015)02-0091-03

2015-01-02

黄 萍(1978-),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钢琴教学、演奏及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鲍里斯·查哈洛夫对中国钢琴艺术文化的影响”(10YJC760031)。

猜你喜欢

洛夫钢琴音乐
世界著名小镇克鲁姆洛夫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