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析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2015-02-12胡晓媛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宗 惠 胡晓媛(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社会认同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析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宗 惠 胡晓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壮大,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势在必行。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出发,在阐述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存在的不全面、不平衡、不一致现象,提出从加深学生党员的认知认同、强化学生党员的评价认同、巩固学生党员的情感认同等途径来加强学生党员管理。
学生党员;社会认同;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情感维度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积极培育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在的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纵观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领域,他们或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定位,或是从思想教育的途径出发,而本文试图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模式进行探析。
一、社会认同理论浅析
社会成员在积极追求身份认同的同时,社会认同心理油然而生,其中的认知、评价和情感维度也成为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要素。为拓展分析社会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有必要简述社会认同理论。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英国的亨利·塔吉夫(Henry 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认为社会认同是由三个维度组成:认知维度、评价维度和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即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社会群体,进行自我归类;评价维度即对自己的群体身份进行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获取群体自尊;情感维度即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情感成分,产生情感依恋[1]。社会认同的三个维度揭示了个体对群体的认同经历了自我归类、评价区分到情感依恋、产生认同的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这种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2]。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培养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认同,对党员自身、高校、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
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是指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发自内心的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党员身份给自己所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3]。进一步分解这种社会认同,其包含三个维度:大学生党员的认知维度,即相比于非党员群体,党员是否能够科学认识其党员身份以及对党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党员的评价维度,即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积极评价以及体验党员身份所带来的自豪感;大学生党员的情感维度,即大学生党员在经历认知维度和评价维度后对自己所属的中国共产党在情感上的联系和依赖,对党组织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感的确认。
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的三个维度并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层层递进、不断升华。只有当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有较为深刻的认知维度时,才能正确地产生评价维度;只有积极的评价维度才能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情感维度。不管是哪个维度的正面引导都会提高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认同。
二、社会认同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在基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认同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感,笔者编制了《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党员社会认同调查问卷》,对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生党员进行了随机抽查。问卷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党员的认知维度进行了解,第二部分就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及自豪感展开调查,第三部分主要调查大学生党员对其所属的党员群体的依赖程度。
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财经大学四个年级165名学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5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7份。调查群体如下:二、三、四年级学生分别为8、57及92人;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工学类专业和文学艺术类专业分别为39、70、32和16人;男生70人,女生87人。
(二)结果分析
通过对收集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社会认同情况并不乐观,具体情况如下:
1.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不全面
如上所述,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包含大学生党员的认知维度、评价维度和情感维度三个方面。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不全面主要体现在并非所有的学生党员能够同时完整地体会到对党员身份和党组织的三个认同维度,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党史、党规不够熟悉,参与党的各种组织生活热情不高,领悟党员身份对其生活、学习的影响不够深刻,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突显自己的党员角色。
调查问卷中“是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择“完全了解”的占16.79%,认为“知道大概的”有77.07%,也有6.14%的学生党员选择“听说过、不清楚具体内容”,完全不了解的没有;“对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党章相关知识的认识”,7.01%的学生党员选择了“完全了解”,“知道大概的”有79.75%,此外,13.24%的学生党员表示“听说过、不清楚具体内容”,完全不了解的没有;“我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有清晰的认识”,认为很清晰的占19.11%,清晰的占77.71%,不是很清晰的占3.18%,不清晰的没有;“我思考过党员身份对我生活、学习的影响”,经常思考的占11.46%,思考过的占80.89%,偶尔思考的占7.65%,从没思考的没有。
2.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不平衡
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党员个体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状况不同,即使是同一名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方面认同程度也不一样。相对来说,女性学生党员比男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度高一些;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认同状况更好;文科类学生与经济类和理工类相比,社会认同状况更差些;大学生党员对贴近自己生活实践的内容可能更加熟悉和了解,认同程度也会高一些,而对与自身利益不相关的内容更加生疏,认同程度低一些。
调查问卷中“是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了解的人数中女生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17.24%,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12.86%;“对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党章相关知识的认识”,完全了解的学生党员中女生占比也远远高于男生;“我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有清晰的认识”,选择很清晰和清晰的学生中,大四的学生占该年级被测试的学生的比例较高,分别是22.91%和65.22%。
3.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党员的动机认同、行为认同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不一致性。大多数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动机是积极纯正的,可是真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其行为举止却有悖于初衷;几乎所有的学生党员都或多或少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规、党纪,可是真正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践行中国共产党要求的学生却为数不多;甚至有的学生党员虽然拥有党员身份,却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对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不予以积极肯定。
当问卷调查到为什么要入党时,28.47%的学生党员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做工作”,68.79%的学生党员认为“为党做工作的同时,个人也获得利益”,2.74%的学生党员是“看到周围人入党、随大流或其他”;在比较“入党前后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时,63.45%的学生党员认为是一样的,相对于15.32%的人觉得比入党前更好,21.23%的人觉得不如入党前。
三、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对策
基于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维度,本文也试图从这三个维度着手来构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一)加深大学生党员的认知认同
认识认同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成功,为加深大学生的认知认同,建议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创设岗位实践平台两个角度来具体展开:
1.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意味着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用完全、彻底的理论来“征服”大学生党员,唤醒他们对党的认识,进而影响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践行。这种完全、彻底的理论教育不仅局限于对大学生入党前的各种层次的党课培训,还必须延伸到党员发展后的继续教育;不仅局限于老师的“一人念、大家听”,还应该鼓励学生党员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讲解,还应该囊括网络教育、参观考察、影片赏析、党知识演讲比赛及辩论赛等多种形式。
2.分阶段、有计划地创设岗位实践平台
岗位实践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4]。大学生党员只有置身其中、体察民情后,才能发自肺腑地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需要经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发展对象考察期和预备党员考察期等阶段。在不同的考察期,高校党建部门可以增设相关的岗位实践平台,让学生依托平台在实践中感受党员的要求,逐渐规范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笔者于2014年4月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交流,发现与本校相比,该学院在拟推荐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中,增加了一条“进入大学后的志愿服务时满40个小时”,笔者认为这一要求值得积极推广。学生党员在入党发展的不同环节获取不同学时的实践学分,有利于增强其对党员身份的切实体会,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组织的社会认同。
(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评价认同
评价认同是工作开展的具体标杆。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党员监督和评价体系,是强化评价认同的重要举措。同时,强化榜样示范,也能在行为上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1.健全有效的大学生党员监督和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生党员的教育上存在着重视发展过程的具体实施,轻视发展后的监督和评价。这一现象势必会导致学生在成为中共党员后思想松懈和行为上的懒散,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党员对自身党员角色的期待,也会削弱非党员的同学对党员群体的评价。鉴于此,大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十分必要。这种监督体系必须是公开、透明的,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看到党员同学的表率作用,这种评价体系必须是具体、可量化的,从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党员实践学分、综合测评的表现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师生相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考核。让学生党员时刻以党员的规定和纪律来警醒自己,通过周围同学对党员的正面评价来提升党员同学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2.大力宣扬“优秀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一直是广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党员群体的考核量化,评选出“优秀学生党员”在全校加以宣传,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被评选党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内化“优秀学生党员”的社会管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助于其他学生党员将其作为参照群体,以“优秀学生党员”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从而强化整个学生党员群体的评价认同。
(三)巩固学生党员的情感认同
结合学生党员的情感需求,我们主张通过创设“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充分利用新媒体等首都那来进行有效充实。
1.创设“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
俗话说“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如果学生党员能够将党组织作为自己的归属,看做是自己的“家”,那么每位学生党员势必都会为这个家争光添彩。如何让学生党员将这个群体视为自己的家呢?创设“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示范岗和责任区,学生党员能够真正知觉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体会到党员身份是具体、实在的,感受到党员身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会促使学生党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经营这些“示范岗”和“责任区”,将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这有助于他们从心灵深处激起对党组织的认可、忠诚和信仰。
2.运用新媒体建设大学生党员的情感园地
网络信息技术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占领网络红色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势在必行[5]。当前大学生喜欢通过微信、论坛等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高校可以顺应趋势建立党员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一方面尽早地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情感动态,及时地加以疏导,给予关怀,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可以利用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探讨自身对当前热点新闻的看法,解答心中困惑。
[1]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3]段媛媛.社会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2):26-30.
[4]杜勇敏,高蓬明.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路径的思考——以贵阳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C].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
The Education Model Research of the CPC University Members Based on the Social Identity——Take th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for Example
Zong Hui,Hu Xiao-yua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nhui Bengbu 233030,China)
With the scale expending of the CPC university members,it is necessary that enhancing the education pertinence of the CPC university members.The article takes th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for example,based on the CPC university members’social identity,analyzes the incomplete,imbalance and inconsistent phenomenon of social identity,and comes up with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from the cognitive identity,evaluation identity,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other points of views.
CPC university members;Social identity;cognitive dimensionality;evaluation dimensionality;affective dimensionality
G641
A
1672-0547(2015)02-0073-03
2015-01-23
宗 惠(1984-),女,湖北大悟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硕士;
胡晓媛(1986-),女,安徽岳西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