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肾脑系统”的初步构建*

2015-02-11崔远武张连城张玉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5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93

天津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藏象脑髓化生

崔远武,张连城,李 强,王 凯,张玉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5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93)

·临床论著·

中医“肾脑系统”的初步构建*

崔远武1,张连城1,李强2,王凯2,张玉莲1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通于充实大脑”,“脑为髓海”。中医脑的生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病理状态的呈现都与肾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构建中医“肾脑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脑相关”理论解决脑部疾病实际临证问题。分别从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缘由和意义,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三个方面初步阐释了中医“肾脑系统”的理论内涵,以期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更加精确的辨治思路。

肾脑系统;中医藏象理论;结构与功能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5.03.04

1 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缘由和意义

长期以来,中医学中的脑作为奇恒之腑从属于五脏六腑,同样在脑部疾病的临床诊治中沿袭以脏腑辨证为主的治疗思路;随着挖掘和整理脑病的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脏在脑的结构形成和生理功能的发挥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中医脑的生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病理状态的呈现都与肾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建立中医“肾脑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脑相关”理论解决脑部疾病实际临证问题,从而为脑病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辨治思路。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在于“脑髓”,“脑髓”的产生依赖于肾中精气的不断充养;“脑为元神之府”,脑主持思维、发生感情、产生智慧、控制行为、支配感觉、统帅周身的作用有赖于“肾藏精”功能的正常发挥。结合“肾藏象”理论内涵和历代医家对中医“脑”的认识,建立中医“肾脑系统”,深入探讨肾与脑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阐述中医肾与脑的学术内涵,亦为肾脑相关的藏象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中医古代医家未提出过“肾脑系统”的概念,但对于肾和脑之间的关系早有认识。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关“肾藏象”理论内涵的认识早在秦汉时期已基本成形,而对于“脑”的认识始于先秦时期,在秦汉以后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中医“脑”的功能更多的依存于“肾藏精”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历代有关中医“脑”的认识正是中医“肾藏象”内涵的延续和扩展。

2 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

中医“肾脑系统”主要包括肾、髓、脑三个组成部分,三者从化生角度来看是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为脑,可见作为中医“肾脑系统”的始发点在于肾所藏之精,中间环节在于精化生为髓,最后髓汇聚成脑。肾、髓、脑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彼此连接,相互维系。

2.1“肾脑系统”化生联属关系肾精是化生髓的物质基础,髓是分布于人体骨腔内的一种膏样物质,据髓所藏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有脑髓、脊髓、骨髓之分。在中医“肾脑系统”中所言之髓主要指的是脑髓。脑髓的具体来源可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源于肾中先天之精气,指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是脑髓产生的原始物质,同时也是化生元神的物质基础,元神又依附于脑的形体而存在,故李时珍言“脑为元神之府”。先天之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脑的发育和神明的功用。肾精充足,先天之精气充盈,则脑髓化生有源。民国时期著名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明确提出:“脑为髓海,乃聚髓之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中医名家任继学先生认为:髓之生成皆由肾精所化,脊髓上行于脑,泌其津液以润养脑髓。因此,肾气之强健,肾精之充盈与脑髓发育之健旺有密切联系[1]。二是水谷之精充养脑髓。先天之精化生脑髓形成之后,脑髓还需不断得到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逐步长成,其充养来自于后天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并借助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将水谷精微之气上承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三是脏腑之精化髓充脑。脑髓除受以上两部分精气充养之外,五脏六腑精气的上充对脑髓濡养也十分重要。肾主骨生髓、脾气散精濡养脑髓、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也是后天精气的组成部分,也可上充脑髓,心主血脉,运血入脑,肝主疏泄并藏血以养脑髓。脑髓之功能正常乃是五脏精气充养、协调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中五气五味化生濡养五脏六腑精气,五脏六腑精气津液相辅相成,化生脑髓,脑髓有成,神乃自生。

2.2“肾脑系统”的经络联属关系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关系中,除化生联属关系外,还有经络联属关系。脑位于颅内,以颅骨为围,由髓汇聚而成。在结构可知脑与髓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脑髓互为一体,脑是髓的上行汇聚部分,而脊髓是脑髓结构的下行延伸,《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从经络结构上看,脑属奇恒之府,没有自己所属的经脉。但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和督脉等经脉均上达于头部。肾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联于脑。《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自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可见督脉的循行路线与脑、肾密切联系。督脉之别络与足少阴肾经并行而贯脊属肾,继之上头络脑,下项后挟脊复络于肾。督脉在下焦反复与肾交接,在上焦入络脑。肾精生髓,通过督脉上行于脑,髓充于脑,则脑有所用。肾通过经络与膀胱形成表里关系[2],《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少阳之脉,出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将脑与肾经脉相连。可见,脑与肾在结构上是通过脊髓,经络紧密相连的。在经络结构上,脑与肾在体表通过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相互沟通,在里肾主骨生髓,髓充为脑,颅骨卫之,通过精、髓发生联系。

3 “肾脑系统”的主要功能

中医“肾脑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中医“肾脑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的全面协调作用。2)中医“肾脑系统”对人的意志精神活动的整体调节作用。3)中医“肾脑系统”对人体认知功能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性调节作用。4)中医“肾脑系统”对头部形窍的中枢指挥、总体支配作用。

3.1“肾脑系统”对脏腑的调控作用中医学认为,五脏之中,肾寓水火,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之源,明代张介宾言:“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明确指出了肾在五脏中的重要地位。肾能作为脏腑活动动力之源在于肾脏的藏精作用。肾脏所藏精气决定着人生、长、壮、老的过程,肾中精气的作用属性可划分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称元阴、真阴、命门之水,对各脏腑具有滋润、成形、抑制作用;肾阳,又称元阳、真阳、命门之火,对各脏腑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肾阴、肾阳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为各脏腑功能的根本。

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由精气所化生,为元神之府,下连脊髓,通过经络、脑气筋等与全身密切相联,具有统帅全身的作用,因而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是人体至为重要的脏器。如《千金要方·灸法门》载有:“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头者,诸阳之会也。”脑为全身气血之所注,为全身阳气汇聚的地方,作为元神之府管理人体的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动力之源来于中医“肾脑系统”中肾所藏精气的转化和运用,肾控制了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脑虽为肾精所化生,却能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起着统帅作用。由此可见由肾和脑组成的中医“肾脑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在物质和功能层面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3.2“肾脑系统”对精神意识情感活动的调节作用中医学将人们的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归为五脏精气之所使,正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之精气血功能的正常运转。《素问·宣明五气》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与肾则恐。”认为人的情感变化和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并称之为“在志”和“五志”。人的精神意识情感活动虽然为五脏所主,但实际上都是脑的功能,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具有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且脑有主神明之功能。正如清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言:“神明之体藏于脑。”

《灵枢·本神》谓:“肾藏精,精舍志。”“志”属于五神之一,《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意之所存谓之志。”对“志”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各种精神心理活动;狭义指意志、志向等[3-4]。由此可见人的精神活动与肾藏精有密切联系。中医学认为肾在志为恐,人在外界刺激下表现出惊恐的情绪与肾藏精功能状态相关,若肾精充足,则恐惧有度。若肾精亏虚,则易恐惧失度。生理活动下精气充沛,脏腑经络功能正常,精神内守,志和无恐;病理条件下,肾之藏精不足,精亏神少,志乱恐生。《素问·举痛论》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说明肾中精气充足对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情绪稳定十分重要。另外中医认为《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肾藏精,精血同源,精可化气,肾中精气与产生和维持人的精神意识等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使肾脏具有参与人体精神意识情感活动调节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若肾之精气亏虚,无以生髓化血,就会导致精血亏虚,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头晕心悸、精神萎靡等,治宜补肾药如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等[5]。

中医“肾脑系统”对精神意识情感活动调节作用正是基于脑为元神之府和有主神明功能;而肾脏藏精功能是这种作用的物质基础。以上可见中医“肾脑系统”对精神意识情感活动调节作用。

3.3“肾脑系统”对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一般而言,认知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6]。中医“肾脑系统”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形成和维持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脑为精明之府和肾为伎巧之官这两方面。脑为精明之府,人的认知功能活动依赖于脑的功能。人之所以能够思维、计算、具有记忆、识别和创造等高级智能活动,区别于其他生物,其典型特征是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脑具有支配各种智能活动的功能。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三》谓:“人之智愚系脑之清浊。”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说:“人之才也均出于脑,而脑髓实肾主之。”这里的“才”是人的思维记忆和创造活动等相关的认知功能活动综合表现,明确提出人的认知活动是“肾脑系统”的基本功能。清末医家邵同珍的《医易一理·论人身脑气血脉根源脏象论》云:“人身之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事者,无非脑之权也。”清楚地描述了人的语言、记忆和应变能力由脑所主导的情况。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是古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引入当时社会官职模式来阐释脏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功能特点。其主要含义是用来概括肾中精气对于人类认知功能多方面内容所起的决定性作用[7]。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精力充沛,反应快捷;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出现进行高级思维活动能力退化或障碍。《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汪机注曰:“起者,起而应也。”起亟即起而应付紧急情况的功能。肾藏精以激发元气以应变,方能主外。《灵枢·五癃津液别》说:“肾为之主外。”肾藏精于里而主应变于外,以此调节机体适应外界的变化,是人在外界信息影响下利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倘若肾藏精功能下降和退化,肾中所藏精气日渐亏损,最后导致神机失用,整体认知功能和应变能力下降,出现肾无伎巧可出,应变无能的病理结果。研究发现采用“补肾生精”的方法治疗“痴呆”、“善忘”这类疾病,在延缓和控制疾病的发展上有一定的疗效[8]。研究表明常用补肾中药如淫羊藿、女贞子、补骨脂的有效成分淫羊藿苷、齐墩果酸、补骨脂素能下调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来防治老年性痴呆[9]。

总之,人的认知功能形成是脑为精明之府作用的结果,而脑的形成依赖肾中精气的化生,脑的功能状态依赖肾中精气的不断的充养。“肾为伎巧之官”是指肾对人类认知功能调节作用,强调肾精决定和影响脑的功能状态的原始溯源,因此中医“肾脑系统”的提出使肾与脑在人的认知功能中所发挥不同层面的作用更加清晰。

3.4肾脑系统”对官窍功能的支配作用人的官窍功能包括耳之听觉,目之视觉、鼻之嗅觉、舌之味觉。这些官窍功能是人体对外在环境的反应而产生,其本质是大脑对信息的感知进行存储和记忆的过程和结果。正如清代王宏翰《医学原始·记心辨》说:“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气,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说明人体官窍受大脑的支配,通过经络、官窍之间的联属关系指挥协调而实现。各种感觉是大脑功能的外在表现,是中医“肾脑系统”功能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早在秦汉时期认识到肾和脑与这些官窍功能的密切联系,如《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此处明确指出了由肾精化生的髓海有余和不足对耳窍之听觉,目窍之视觉的影响。脑为髓海,脑髓充足则清窍得养,从而眼、耳、鼻功能正常,反之则出现视物模糊、耳聋、不闻香臭等症状。临床上补肾法是治疗眼、耳、鼻等相关疾病重要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10-12]。

肾在下为脑提供物质基础,脑在上为肾之调节枢机。肾脑作为功能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的脏腑、精神、意识情感、认知和官窍功能。中医“肾脑系统”中肾精所化生的脑对官窍的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4 把握中医“肾脑系统”的几点注意

中医“肾脑系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充分继承中医肾藏精理论内涵精要的基础上,针对脑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大疾病建立的肾脑相关的系统化认识。中医“肾脑系统”的提出强调脑的物质和功能基础与“肾藏精”理论的内在联系,为认识和把握中医肾与脑的藏象理论内涵提供了便利,从而为临床辨治与肾相关、从肾论治脑病提供直接理论指导。

认识中医“肾脑系统”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中医“肾脑系统”建立在历代医家对肾脑相关认识的基础上,只有充分理解和继承各家理论才能更好地把握“肾脑系统”的学术内涵。

2)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关肾藏的认识在秦汉时期已基本成形,而对脑的认识是在秦汉以后不断充实和发展的。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正是对“肾藏精”理论内涵中肾与脑相关的物质、功能、信息的整理和衔接。

3)中医“肾脑系统”是在整理中医藏象理论中“肾脑相关”基础上,为临床脑病辨证施治的实际需要而构建的理论模型,其理论内涵不是中医藏象理论内容中肾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叠加。

4)中医“肾脑系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肾脑相关”理论,在理解和运用时务必与现代医学肾脏和脑解剖、生理病理相关知识进行区分。

中医“肾脑系统”构建是基于中医藏象理论中“肾脑相关”功能的总结和概括,其理论内涵的构建和阐释将有助于在临床脑病治疗方面思维与方法的拓展。有理由相信,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正确把握中医“肾脑相关”的系统理论,可为临床从肾论治相关的重大脑病提供直接理论指导;同时也期待着由此产生的确切疗效有助于反证这个理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把古老的中医藏象理论发扬光大。

[1]任继学.脑髓述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3):161-163.

[2]印会河,张伯讷,张珍玉,等.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39.

[3]江妙津,余赢鳌.“肾藏精,精舍志”的现代观[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18-19.

[4]李如辉,张光霁.“肾藏志、应惊恐”理论的发生学剖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1):5-9.

[5]周安方.肾藏象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1-5.

[6]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组.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71.

[7]崔远武,张玉莲.从认知功能角度探讨“作强之官,伎巧出焉”[J].江苏中医药,2011,43(9):3-4.

[8]黎巍威,王学美.中医从“肾”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227-231.

[9]张玉莲,刘爽,张琳琳,等.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SAMP8小鼠海马APP及PS1基因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2,29(1):59-61.

[10]林文森.补肾法在耳病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1989,6(3):41-42

[11]朱祥成.补肾法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运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4(2):13-15.

[12]和培举,丁玲,李莹.蔡福养教授运用滋阴法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3,26(8):37-39.

(本文编辑:张震之,马晓辉)

Preliminary build the“kidney brain system”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I Yuan-wu1,ZHANG Lian-chen1,LI Qiang2,WANG Kai2,ZHANG Yu-lian1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50,China;2.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inks“the kidney stores essence,essence grow marrow and enrich the brain”,“brain being the marrow sea”.Chinese medicine brain generation,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state of present closely related to kidney func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holistic concept of TCM to build“kidney brain system”is good for us to better grasp the theory of“kidney brain related”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actual clinical brain diseases.This paper respectively interpret connotation of “kidney brain systems”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kidney brain system”,the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 of“kidney brain system”,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dea of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from kidney.

kidney brain syste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iscera-state theory;concept and connotation

R223.1

A

1672-1519(2015)03-014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1025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405)。

崔远武(1979-),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与科研工作。

张玉莲,E-mail:zhyl220@126.com。

(2014-10-07)

猜你喜欢

藏象脑髓化生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将“肝系”一词纳入中医术语体系的建议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藏象学说本质研究概述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中医藏象学说中肺相关术语的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