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

2015-02-11黄晋太

关键词:三要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

黄晋太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引申制度变革机制,推动新型城镇化,这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以工代城,以物带人,人物并行,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历史过程,需要人与物共同繁荣发展,需要二元工业化全力推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要”辩证法则;二元工业化;生态契合

中图分类号:F299.2

收稿日期:2015-03-02

基金项目:2014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与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黄晋太(1962-),男,山西临猗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社会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的极度膨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城市化与市民化的相互脱节,不仅再次把经济社会变革提上了重要日程,也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了历史的前沿。

农村、农民、农业需要城镇化、市民化和产业化,这是提升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矛盾所在、焦点所在和难点所在。然而制度变迁从何入手,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怎样选好突破口,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既不能无休止鼓励大量人口进城,以城市人口多少论城市化率,而不去顾及由此导致的人口膨胀,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病症;也不能通过人为“造城”大量移民,以人口聚集多少论城镇化水平,而不去考虑由此导致的移民流失,引发唱“空城计”的尴尬。城镇化进程中的“三要”辩证法则是指,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

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探究人类走过的漫长足迹,不难发现,社会历史的进步,无一不是人本变革作用的牵引,也无一不是制度变迁使然的结果。

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文景之治”,“轻刑法,减赋税,亲儒臣,求贤良,一意与民休息”。二帝在位四十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使“国家财富盈溢,百姓人给家足,社会人口激增,四海繁华升平”,奠定了汉武帝富强盛世的坚实基础[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轻徭薄赋,重视农经,使“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1],正如太宗所言,“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任贤纳谏,澄清吏治,自奉甚俭,消除奢靡,广开农耕,富庶边疆,造就了“经济繁荣,国库充裕,民生安定,国威远播”的唐王朝黄金时代[1]。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百姓的社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民生为重,体现了历代明君以德治国,以苍生为念,以仁政施民的和合发展思想。

儒家和道教文化,历来注重天人合一。这是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推崇儒学与和合思想的重要渊源。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既主张尊君,也主张重民。在他看来,天意就是民意,君主若要维护统治,就要顺从天意,更要体察民意。“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2]以史为鉴,探究秦二世专制残暴与苛刑峻法,感叹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董仲舒重申了儒家德治和仁政主张,提出“任德而不任刑”的政治统治原则,并强调“刑德并用,以刑辅德”兼而施治的逻辑概念。为了维护封建大统,董仲舒还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并从“中庸”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思想。仔细研读历史,重温儒道文化,屏弃神学糟粕,取其合理内核,传统和合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带来了中国农村与城市社会的巨大变革。制度变迁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不仅使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也使中国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曾经我们对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免税和对土地经营进行补贴,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经我们发展城市经济,从企业承包到逐步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和健全了社保制度,城市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居民收入也大幅提高。制度变迁以人为本,各种政策彰显和合。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371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8元,到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7 43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 230元,再到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26 955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 896元,我们从贫穷落后到发展成初步小康水平,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也在2013年达到58.8万亿元,逐步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惠民利民,以人为本,制度变迁始终与人的主体性相契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性的最本质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完美阐释。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这绝不是空话套话,而是具体的实际的。搞活经济,促进发展,主张一部分人先行致富,但绝不能违背共同致富原则,更不能导致贫富不均。如果社会利益发生偏差,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那么就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与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背道而弛。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大都市圈,打造各级各类集约经济群,但绝不能忽视乡村发展,更不能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如果任凭“二元鸿沟”加剧,乡村被排斥在城市化之外,那么乡村就会逐渐沦为废墟,城市也会导致生态瘫痪。实现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既要考虑社会利益给予人的合理分配,又要不断消除城乡差别、行业差别、地域差别,还要不断实现人口合理流动,使各地域人口均衡分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制度变迁务必要着眼人的各方面因素,致力于解决好人的生存问题、教育发展问题、生活保障问题,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平等问题,从而使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进入2000年以来,基于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尤其是面对经济社会暴露出来的贫富不均、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市场紊乱等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确立了将“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转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全新目标;并把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缺一不可的突出地位,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科学发展全面认识的质的飞跃。和谐社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也是党对传统和合思想的继承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必须清醒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转折发展期的新的难题已再次显现,一是宏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愈加明显,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分配不公不均现象日渐严重,四是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成为现实,五是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如何催动经济复苏和市场兴旺,如何尽快摆脱不应期的困扰,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再次呼唤改革发展,改革发展也再次期盼制度变迁,期盼着与人的主体性和合发展[3]。当下中国处于新的历史转折发展期,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务必要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解决好和谐社会发展的所有难题。

二、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

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变迁始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制约着人们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社会运营作为所有这一切的载体,其组织管理、行为方式和运作模式,无不镌刻了天地万物不同时代的影像。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6年中国发展了,经济繁荣了,社会进步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社会运营中的组织缺失、管理无序,随心所欲、好大喜功,却让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一些官员求功心切,盲目决策,花了巨额资金引进设备却不能付诸生产,致使资源闲置浪费让人痛心;一些地方追求浮华,无视自然规律,大肆兴建别墅楼群,扩展道路搞城建风暴,借以提升城市化水平,打造样板城市,开发了移民小区却因配套设施不足、百姓难以就业而无人居住,土地荒废,不少小区闲置浪费。过度城市化敲响了城乡人口失衡的警钟,而城市人口过度聚集也拉响了环境恶化的警笛。农民工年复一年往返于城乡之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春运交通的压力剧增,而且还引发了农村诸多社会问题,致使老人孩子滞留农村,生活缺少照顾,安全受到影响,村容村貌难以改变,乡村也依然徘徊在城市化的边缘。社会运营组织不佳,管理不力,由此导致了分配不公、贫富不均、损公肥私、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刻反思产生各种问题的历史原因,重新审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得失,不难发现:我们强调科学发展,但遵循科学发展不够;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但坚持以人为本不足;我们强调社会和谐,但构建和谐社会不济;我们强调管理组织,但加强组织管理不力。归根到底,主要是我们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不够,尤其是把握人与物的和谐配置不佳,总体布局有所偏颇,由此导致了全局的或者某些局部的发展失衡。

斯大林、毛泽东都曾经讲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一切的因素[4]。而如何决定,怎样决定,关键要看领导干部进行社会组织管理是否有效,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有力,最终能否带来经济社会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社会发展是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是全面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不仅是物的表现,更应当是人的受益。社会运营务必要关注人与物的和谐配置,也务必要实现人与物的和谐进步,其中至少包括三方面涵义。

一是领导者决策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组织与制定各项计划,也无论是操作与实施每项工程,都必须既要有物的概念,又要有人的内涵,坚持人与物发展并举,物与人配置和谐,比如:道路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发展、居民小区改造重建、科技园区规划新建、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等。不仅要构建城市发展空间,注重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而且还要不断解放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大幅增长,促进人的主体性长足进步。要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注意解决好人的就业问题、收入增长问题、生活质量改善问题,以及各种社会保障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经济发展是整体的全局的,社会发展是协调的全面的。着眼当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城乡统筹,尤其要以农村为重心,在解决好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上下工夫,更要在实现农民职业转型上做文章。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真正落实的根本所在。

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科学推进。近现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无不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市化发展必须以工业化为先导,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还要考虑物的因素。城镇化就其表象来看,似乎是人的生存形态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本质上的内涵实则是人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人的生产劳动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劳动力只有从自我经营土地的方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并获得工资性收入,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镇)化居住条件。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必须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采取城乡二元工业化并举的方式,即在现有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继续走乡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围绕新生城市和新型城镇增长点,在广大乡村地域发展工业,并以工业园、产业园的集群模式,通过工业、服务业发展,合理拉动人口流动,带动劳动力就业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城镇化[5]。社会运营必须充分涵盖这一要义,社会管理组织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是社会运营的本质在于人物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而人的劳动本身,不仅改变着自我生活条件,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构成。社会全部财物是人的劳动结果,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也理应享受由社会运营所带来的物的成果。社会运营究其本质而言,即是在政策和制度约束下,通过有效组织与管理,达到实现人与物和谐配置的目的。新型城镇化既牵涉政策制度的保障,又涉及社会组织管理的运营。首先,城镇化需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工业化既是实现城镇化的动力,又是带动劳动力转型的必然。只有人与物和谐配置,人生产了物,物同时保障了人,人与物发展并存,城镇化的实现之路才会顺畅。其次,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城乡物的合理配置过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有效拉动人口合理流动,促使城市人力资源部分转入乡村,乡村劳动力资源就近实现转型,而且能够最终消除过度城市化的病症,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谐并举,并使农业产业化实现成为必然。

三、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

经历了改革开放36年的变迁,我们奠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从城市到乡村发展转变的关键选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做这样的选择,但为此我们也要付出更多代价。为了实现同城化和城镇化,城中村需要改造,农村也需要搬迁,我们不得不拿出高昂的拆迁费和补偿费,也不得不另辟蹊径进行必要的土地置换。反思走过的历程,吸取历史的教训,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和全局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山不见水,一味抓大放小而置乡村于不顾;我们也总不能任由人口无序流动,使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城市超负荷运转,乡村人烟稀少变为荒原,如任其发展,未来生态恶化、人与自然失衡的情景将不可想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别无选择。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远非往日可比,无论经济建设本身,也无论社会系统构成,甚至是行业宏观调控,都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要促使农村人口市民化,而且还要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人口逐步分流,使其多数人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部分人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同时,在发展乡村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吸引城市企业家和投资者到乡村创业,并带动人力资源从城市流向城镇,创造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环境、人口空间,以及城市化发展条件,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人口分布合理,从而消除过度城市化的病症。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时日,我们绝不能脱离实际,凭空臆断,梦想一蹴而就,也绝不能头脑发热,心血来潮,通过“人为造城”强制移民。以工带城,以物带人,人物并行,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历史过程,需要人与物共同繁荣发展,也需要社会运营维护系统平衡。无论城乡经济,也无论城乡社会,无论城乡固有之物,也无论城乡不同人群,都有人与物平衡互存的内涵,也都需要人与物和合相处的环境。系统平衡务必要规制自然与人的生态契合。“契合就是符合,是量体裁衣的定制,是相辅相成的提携,是相得益彰的媲美,是互为适宜的匹配。”[3]按照生态契合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发展,必须做到科学规制,柔性推进,系统规划,分类操作。

其一是天地合,万象生,自然与自然要生态契合。天长地久,万物并作,天地万象自有相生相克、相依相守自然法则。“致虚极,守静笃”,保持宁静心态,理性面对万物,掌握客观规律,顺应天地变换,方能“没身不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6]回归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尽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科学技术进步了,生存环境改善了,但我们对于自然依旧了解甚少,对于顺应自然依旧把握不够,并由此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新疆、内蒙古大面积植被的不断沙化,四川、甘肃等地的泥石流灾害,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连年雾霾,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干旱少雨,无一不是我们人为导致自然失衡的结果。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我们不仅应当着眼于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合理分布,着眼于带动人口有序流动使人口均衡分布,而且更应当让生态环境回归自然,让自然休养生息,让自然与自然生态契合。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美化城市,兴修水利,养护植被,保护动物。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必须把生态契合作为发展大计,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大自然成为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其二是物先行,人跟进,物与人要生态契合。放眼历史,古为今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祖先遗训不失为戒。《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有言道:“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与以往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走以工带城的道路。所谓物先行,即是以工业园、产业园为先导,通过打造二、三产业,奠定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所谓人跟进,即是在工业园、产业园建构过程中,次第带动技术人才与劳动力有序引进,并在服务业跟进同时,继续拉动就业人口合理流入,科学规制新型城镇的物与人生态契合。城市(或城镇)与人口适宜匹配,才能使物与人和谐共生,城市才会保持永久活力。纵观世界文明城市留下的印迹,久负盛名的古都罗马、雅典、西安、底比斯、库斯科,以及名震遐迩的古城威尼斯、丽江、平遥、歙县、徽州等,之所以历经沧桑却依然经久不衰,正是人与物生态契合的最佳写照。

其三是民为本,生为先,人与人要生态契合。习近平在2008年10月考察南昌时就指出,推动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使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7]。2009年9月,中科院研究员李培林以“民生为先”为题在《光明日报》撰文谈道:60年的社会建设经验表明,发展要以民生为先,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和管理是民生之盾[8]。2014年1月,《中国建设报》再次以“发展为本,民生为先”为题,对五大自治区2013年民生亮点进行了扫描。民为本,生为先,正是基于“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百姓就业难、生存难”的现实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回顾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城镇化实现,不仅可以借此有效提升工业化水平,而且还可以由此拉动社会就业,并通过制度约束消除贫富差别,使社会保障惠及全体百姓,促进人与人生态契合,确保社会主义优越性人人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加强社会保障,调整分配政策,切实以民为本,狠抓民生工程;制订企业高管最高工资标准,为8 000万退休职工增加养老保险金;进行收入分配再调整,大幅度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标准;推行政府、事业单位统一社保制度,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同一惠民政策。人与人生态契合,不仅为和谐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政治制度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0:9-10,21,24.

[2]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0:12-13.

[3]黄晋太.制度变迁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契合[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5]黄晋太.二元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8.

[6]中华国学传世藏书:子部·老子[M].北京:线装书局,2010:10.

[7]习近平.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EB/OL].[2008-10-1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0-15/1413511.shtml.

[8]李培林.民生为先[EB/OL].[2009-09-22].http://www.gmw.cn/01gmrb/2009-09/22/content_985682.htm.

The Dialetical Principle that “Three Things Must Be Done”in the Course of New-style Urbanization

HUANG Jin-tai

(SchoolofPoliticsandLaw,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Shanxi030024,China)

Abstract:Extending institutional reform mechanism and promoting new-style urbanization are the objective needs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realiz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must be based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social operation must focus on the harmonious allocation between man and object; system balance must regulate ecological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This is the dialetical principle that “three things must be done” in the course of new-style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is promoted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by material abundance. Parallel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hould be achieved step by step. New-style urbanization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in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between man and object and to promote dual industrialization with all its strength.

Key words:new-style urbanization; the dialetical principle that “three things must be done”; dual industrialization; ecological harmony

(编辑::赵树庆)

猜你喜欢

三要新型城镇化
九旬退休乡村教师的“三要”养生经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
课程资源利用应注重“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