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2016-12-22熊会平
熊会平
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更应精心设疑 ,努力优化课堂提问,以问题为中心,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路标”作用,使课堂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因此,语文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三要”。
一、提问要简单有效
要使课堂提问有效,首先要做到问题的指向明确,提问的针对性强,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不能不着边际,过于空泛,使学生不知从何回答。提问的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小说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开始,对巡警只称“叶尔德林”,而当巡警说“曾在将军家院里看见过这样一条狗”后,便称巡警为“叶尔德林老弟”,称呼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这样,学生不但进一步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学生也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二、提问要收放有度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点拨、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学习价值,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于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引导学生说明分析理解的道理。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口技》一文的教学中,如果在总结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学生就会面面相觑,显然被这种问法难住了。如果改变提问的方法,依次提出如下问题:(1)课文哪几节是写口技表演内容的?(二至四节)(2)这几节除了写口技表演内容外,还写了什么?(听众的反应)(3)那么,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口技表演内容)写听众的反应又是起什么作用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只要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便能举一反三,教师教学也可事半功倍。
三、提问要新颖独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因此,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也是不少教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教师如果能设计简洁、恰当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问题,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为了引导学生对伯瑙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周旋的方法进行探究,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想出更好的、更妙的办法,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是你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你能想出更好更妙的方法来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想了很多的好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在课程引入阶段,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中,还可以这样提问:“蜡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小小的蜡烛怎么会关系到人的生死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被激发了,想一探事情的究竟,这也就达到了激趣的目的。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让学生展开联想,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如,在教学小说《变色龙》时,一位教师就精心设计了这样四个台阶式的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提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都能很快回答:“善变。”接着提出: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小部分学生能回答,是将军的权势使得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这时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便可水到渠成,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讽刺的锋芒不仅指向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且指向造成这种病态的根源,即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位教师的台阶式提问,很好地把握了空间上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这样的提问无疑是有效的提问,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有效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