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隆精神反思及其对当前政策的借鉴意义——“万隆精神与国际秩序——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2-11夏雪

万隆精神反思及其对当前政策的借鉴意义
——“万隆精神与国际秩序——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雪

(上海社会科学院 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 200020)

摘要:万隆会议召开至今已60周年,其成就与局限仍旧值得借鉴和反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合作共赢,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通过金砖银行等具体措施,增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互利发展,是继续弘扬万隆精神,创新亚非合作方式的有力探索。

关键词:万隆精神;一带一路;创新

收稿日期:2015-07-20

中图分类号:D814.1

收稿日期:2015-07-03

作者简介:邱思珣(1987-),女,浙江宁波人,武汉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人权法与人道法。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2015年4月10日,学者们为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举办学术研讨会,共同回顾万隆会议的成就,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总结我国外交政策与战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万隆会议的成与败:对万隆会议的总结与反思

(一)万隆会议得以召开的原因和背景

安刚认为,两极格局的生成和美苏冷战的兴起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召开。处在两大强权争夺中间地带的亚非国家极度缺乏安全感,聚在一起发出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本国领土建立外国军事基地的声音。这实际是一种本能的“和平主义”“中立主义”选择,却无意间奏响了多极世界的先声。美国的亚太机制建设导致一些国家的不安全感,它们需要一个发声的平台。正是美国罔顾1954年达成的日内瓦协议精神,拼凑包含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南越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打造“亚洲版北约”,加剧了其他亚洲国家的不安。印尼、印度、缅甸不仅拒绝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而且希望通过推动新兴国家自主联合稀释这个组织,中国和北越更是警觉,这是万隆会议登场的重要背景。

(二)万隆会议的意义

余建华认为,万隆会议是战后尤其是亚非地区国际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的产物,在引导亚洲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有利作用,它表明已经或者正在摆脱殖民主义压迫的亚非地区的觉醒及其长期听命于西方殖民大国主宰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可以独立登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展开地区和国际间的联合斗争与相互合作,系对雅尔塔两极体制的冲击,从而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成为战后两极世界向多极化演变的重要转折点。张小明也认为,万隆会议是一次非西方国家绕开西方国家,自己倡议和召开的一次多边国际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西方国家群体兴起并导致西方主导的现代国际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第三世界”开始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与会国目的

万隆会议虽然集中了众多与会国,但实际上各国出席会议的目的各异。安刚举例认为,比如日本,当时虽然已经在名义上结束了被占领状态,又靠提供战争和后期服务从朝鲜战争中大赚一笔,经济开始全面复兴,民族自信正经历战后第一次勃兴。因此鸠山内阁急于摆脱美国控制重返国际舞台,决心实现日苏关系正常化并同新中国建立联系,参加万隆会议正是铺垫之举。南越刚刚建立起新政权,需要得到世界承认。印尼前总统苏加诺是怀揣世界领袖梦想的民族活动家,更迫切要求参加会议。同时,新中国也明确表示借万隆会议发出参与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并告诉世界,“中国和你们想象的不一样”。因此,周恩来在演讲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一语中的,扭转了会议一度的嘈杂状态。张小明则认为,万隆会议并没有挑战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只是表达了修正的意愿。

(四)万隆会议的成果与局限

万隆会议确立的和平共处原则、求同存异精神,一直作为国际关系准则,至今仍旧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正是高屋建瓴地从宏观上认清了当时世界形势,才能在万隆会议上抓住重点,设置和引导议程。通过万隆会议树立了国际形象,拓展了外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安刚声称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以乐观的态度回顾万隆会议,他认为万隆会议在推动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成绩欠佳,与会领导人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势几乎毫无察觉,缺乏建立良政的紧迫意识,也就无从着手准备应对即将生成的内在挑战。后来的历史事实表明,能让新兴民族国家臣服于西方的从来不是枪炮,而是资本。

二、万隆精神的当代弘扬:以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合作共赢

诸多学者认为,“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推进全球治理合作有重要意义,表现在有助于全球治理议题深度合作达成共识,有助于消弭不同国家间战略疑虑,有助于推进各类综合治理机制建设。

(一)通过中非之间的共同体构建加强中非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

张春分别从全球视角、地区视角、双边视角解读了亚非“团结”。第一,议题性团结:全球视角下的中非合作。21世纪的中非合作与冷战时期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即从过去的全面团结转向议题性团结,允许在中非内部存在议题性联盟。第二,理想性团结:地区视角下的中非合作。在地区层次上,当作为一个地区的非洲与中国合作时,由于相对明显的阵营划分,其团结可能更难以实现。第三,实用性团结:双边视角下的中非合作。就双边层次看,中非合作的最大问题在于非洲诸多国家并非那么真心地致力于推动中非合作。尽管从中非合作中获益良多,但对多数非洲国家而言,真正重要的关系仍是与西方特别是其前殖民宗主国的关系,与中国的合作很大程度上被当做与西方特别是其前殖民宗主国讨价还价的工具。因此,双边层次合作中的“团结”精神,更多是实用主义的,而非真正的南南团结或万隆会议的“团结”精神。因此,要真正实现万隆会议所提倡的“团结”精神,关键在于积极推进中非之间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三位一体”建设。要确信中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而且60年的历史表明,中非已经在事实上结成了坚实的利益共同体;“中国梦”和非洲2063年愿景规划的实现基础是中非合作。其中,责任共同体非常重要,一方面,短期性的利益共同体和长期性的命运共同体,都需要通过既注重短期效应也注重长期效应的责任共同体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无论是利益共同体还是命运共同体,都必然蕴含着共同体内部各方的相互责任和积极责任,而非单向责任和消极责任,但中非对相互责任的认知差距恰好更多呈现单向责任和消极责任的特征。因此,中非双方未来需要从相互责任和积极责任角度,思考中非责任共同体的建构,进而推动中非“三位一体”建设,为中非关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亚洲共同体构建加强亚洲国家间关系

崔宏伟认为,亚洲利益共同体应基于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培育和发展共同利益;包容共生,和平发展,求同存异,反对强权政治,在发展与合作的过程中提升所有国家的安全水平;平等与尊重主权,尊重各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她探讨了亚洲共同体构建方式:第一,中国倡导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体现了其主动性和现实优势。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在外交上积极进取,更积极介入周边事务,主动提出倡议。第二,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应该具有开放性。亚洲已经参与全球化,也参与了诸多多边机制,但是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还应该发掘自身特色。第三,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需要具有协商性。制度在一些领域具有强约束力,但协商的过程和方式有助于提高互相依赖并由此促进互动机制化。第四,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需要具有多层次性。亚洲内部具有非对称性和区域差异,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因此亚洲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双边、多边等各个层次进行尝试和努力。同时,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面临挑战:一是相对而言,亚洲国家“共同体”意识淡漠,具有强大的主权观念,二者之间的冲突会影响共同体理念构建;二是亚洲各国在共同体形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经济与政治压力方面各有不同,这个矛盾需要解决;三是需要考虑当地区规划和规则与既有原则发生冲突之时,两者该如何衔接。

也有学者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共同体构建。刘锦前以“共情”理论解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认为“共情”行动可以看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以中国实践为形式,营造“共情环境”与构建地区国家之间的“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民族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地区层面的持续和谐发展。以“命运共同体”作为价值引领,通过“共情”行动来积极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治理合作与地区和谐发展,有助于形成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吴前进则通过分析中国在印尼历史上的“隐喻”,指出中国和印尼在反帝反殖斗争中的互相支持、协调行动,说明了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所谓“北京-雅加达轴心”亲密关系的基本脉络、文化渊源和思想底蕴,就是中国和印尼领导人对于两国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清晰定位。而有关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正在成为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一个亮点。其内涵已经超越了冷战时期民族国家建设的相互支持和国家地位的相互确认,表现为国家关系在地区经济、安全合作中互利共赢、同舟共济的深化,表现为中国道路、中国发展将为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可供分享的共同利益的增加,那就是“亲、诚、惠、容”传统儒家思想在地区合作中的展现和落实。它是利益共同体与安全共同体的紧密结合,是亚洲意识、亚洲身份的历史情感表达,也是地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进程的最新发展,它将同样成为中国和东盟共同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三、万隆精神的当代实践:金砖发展银行等具体措施

学者们指出,在当代发扬万隆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理念构建上,还体现在具体的南南合作实践中。

(一)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的特征与挑战

张忠祥指出,金砖国家推动非洲复兴表现在:推动非洲经济发展;帮助非洲能力建设;维护非洲和平安全;提升非洲国际地位。金砖国家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成功的合作,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西方传统大国对非洲的重视度大大增强,纷纷调整政策,强化对非合作;二是金砖国家与非洲的合作增加了非洲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金砖国家与非洲的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负面舆论以及传统大国的竞争与防范。张忠祥分析认为,随着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的发展,国际舆论对金砖国家的批评甚至指责不断增加。事实上,因为中国是金砖国家的领头羊,所以负面舆论主要集中在中国身上。导致这些负面舆论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非洲经济民族主义思潮比较盛行,非洲国家不再满足于以资源和能源换取工业品,希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非洲的精英认为当前的资源合作使非洲处于不利地位。而金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为了保证资源和能源供应的安全,实施能源和资源多元化战略,与非洲的能源和资源合作的确是有较大的发展。二是西方国家往往视非洲为其势力范围,视金砖国家为竞争对象,对现今不断扩大的双方合作倍感压力甚至不满,故而抛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论调。

(二)金砖银行的特征与挑战

朱杰进认为,金砖银行的两个特征:一是平等,即金砖银行的股权分配和智力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二是互利,即金砖银行将像商业银行一样进行市场化运营。实际上,金砖银行因为这两个特征而遭到诟病。有批评认为,所谓的“平等”将导致效率低下,因为经济治理理念差异极大的五国具有平等话语权,可能会导致难以做出集体决策。批评者也担心金砖银行的市场化运营会导致其“唯利是图”,会因为只顾赚钱而破坏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所树立的国际标准。但是,学者也指出,应该辩证地看待金砖银行的这两个特征。从积极方面看,平等原则恰恰体现了金砖国家合作所蕴含的巨大国际机制创新能力,以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所展现出的对权力进行“自我约束”的政治意愿和决心。而市场化运营则意味着将尽量降低成员国对银行决策的“政治干预”,不对贷款附加政治条件,这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多边银行经常利用苛刻的贷款条件来迫使借款国进行改革正相反。他还提出建议:一方面,金砖银行必须要制定一套高标准;另一方面,金砖银行的标准制定过程必须是股东国和借款国共同参与的包容性过程。

四、和平共处原则的当代应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实施

和平共处原则是万隆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历史和现实意义都获得学者们的高度评价。余正樑认为,它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和平、发展的价值观,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一开始就与“发展”相联系,代表着一种求和平的发展观;符合当时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迫切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意愿;为相同或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关系,尤其是南北关系的建立、改善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也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中国对国际关系特别是亚洲国际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开拓性贡献。

余正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又一次引领并深化亚洲国际关系创新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举措,旨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而一带一路战略深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塑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有利抓手。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出发点是在平等基础上互利互惠、共同繁荣;其次,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亚洲发展伙伴关系,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再次,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亚洲多样性;最后,推动树立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安全,经济与安全并重。从这些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一带一路在旨趣上和本质上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一致:和平共处,聚同化异,南南合作,南北协力,体现了中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增进友好合作,发展与各国的外交关系与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和平、稳定与安全,建立公正合理的亚洲新秩序。

夏立平认为运用共生理论可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以共生系统理论指导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第一,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共生整体系统。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对外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建立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综合经贸、人文、金融、安全、政治五位一体。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建立经济共同体,也是建立金融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并强调开放包容,充分调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性。第二,一带一路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共生型国际体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将成为共生型国际体系的基础。第三,以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形成经贸流、金融流、智慧流、信息流、人文流等五个大通道。第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应找到地区共同价值观。当然,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着挑战和风险:一是一些美国政客抱着“冷战思维”用“零和”博弈思维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周边国家对中国存在不信任和猜忌。因此,中国应该立足和平发展原则,成为引领亚洲国际关系的创新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对亚洲国际关系再次做出开拓性贡献。

五、万隆会议的外交启示:注重外交话语权建设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决定、为参加万隆会议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都与当时历史阶段中国的外交战略息息相关。

张屹峰认为,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与其外交战略调整有关,是新中国在外交上顺势而为采取的战略行动。在外交关系上,积极转向周边国家和亚非新独立国家,充分体现了新中国主动拓展国际空间的意识。万隆会议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尝试调整外交战略格局背景下,处理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进程的延伸和拓展。中国对万隆会议的立场与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对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新的战略判断,也是新中国探索独立外交路线的重要组成环节。中国在万隆会议上采取了以国家外交为主基调的路线,主动淡化和避免革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素,因而成为新中国突破两大阵营理论的一次集中尝试和演练。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言行,充分反映出新中国调整外交格局的战略意图。这种意图在行动上就表现为中国在亚非会议上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强调亚非国家的共同点,竭力维护会议的顺利进行,避免分歧和矛盾冲击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等。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中国通过参加万隆会议实现了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亚非国家之间的积极互动,客观上提升了亚非新独立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扩大中国外交的发展空间,并为新中国外交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创造必要的外部政治环境。中国在万隆会议这个多边舞台上,把握话语权,展现了中国和平外交的姿态,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作为亚非拉国家的身份认同,这一身份认同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范畴赋予新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之外更为广泛的外交话语资源。万隆会议成为新中国外交话语高效的扩散媒介,为中国外交话语权建设创造必要的国际政治环境。

张屹峰还就当前中国在外交话语权建构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议:第一,话语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兼顾其他国家,迎合国际社会或者本地区关切问题,否则可能会影响被认知和接纳。第二,话语的实践比创设更重要。要改变我们现在重创设轻实践的做法。第三,话语的关键不在于谁先提出,也不在于是否独创。许多话语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创设的。我们接过其他国家创设的外交话语,自己去实践和扩大。第四,善于利用西方话语。但是运用西方话语并不等于无条件认可其背后的价值观。在提出外交话语的时候,既要反映国家、地区的普遍需求,也要自身在外交实践中身体力行,自己必须相信、坚信并实践。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者们回顾历史,认为中国通过万隆会议在多个方面为现代中非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亚非间相互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中国对非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在万隆会议期间基本形成的,而万隆会议也直接推动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正是由于万隆会议的召开,才促进了新中国与亚洲、非洲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当今中国与亚洲、非洲国家关系的基本格局。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的价值所在。鉴往思来,赵可金认为,当今的中国并没有要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意图,而是寻求在继续参与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外创设国际公共产品,探讨国际秩序改革的一条新路;亦即通过体系外创制的“增量改革”带动体系内改革的“存量改革”。换言之,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当今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秩序或全球秩序,其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推翻这一公共产品不仅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不是推翻乃至颠覆这一公共产品,而是改变这一旧秩序的政治性质,使之更加公正、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为世界各国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秩序观正在从过去强调“国家间合作”的“国际秩序观”向今后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秩序”“全球秩序”转变,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已经成为中国新秩序观的重要内容。

(2015年4月1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举办了“万隆精神与国际秩序——纪念万隆会议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社等单位的有关学者和人士共五十余位,围绕万隆会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亚非国家的国际秩序理念发展、亚非合作与中国周边外交、中国与国际秩序新理念等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本文依据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及发言记录对会议观点做出综述。)

Rethinking Bandung Spirit and Its Reference for Current Policies

——The Review of “Bandung Spirit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Symposium Commemo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Bandung Conference”

XIA Xue

(InstituteofInternationalRelations,ShanghaiAcademy

ofSocialSciences,Shanghai200020,China)

Abstract:Though it has been 60 years since Bandung Conference, it is still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and rethinking its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e should deepen win-win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destiny community, depend on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enhance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such specific measures as BRIC Bank, so as to carry forward Bandung Spirit and explore new approaches to the collaboration with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Key words:Bandung Spirit; One Belt One Road; innovation

(编辑:张文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