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院校办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方法

2015-02-10王嫦

关键词:艺术专业就业问题校企合作

王嫦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成熟,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向综合性办校方向发展,纷纷开设艺术专业,以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艺术类人才。本文从“定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研究了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 艺术专业 就业问题 定单式 校企合作

1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开办艺术设计类专科的院校越来越多,而且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呈迅猛发展之势,然而市场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却是增长缓慢,这就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总体来看,虽然高职艺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好,但其平均起薪较低,对口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不理想。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为60%,社会认同度有待提升,个体职业发展前景堪忧,创业水平较低。

2 影响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就业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处于起步阶段,且多为党政领导控制的“一把手工程”。整个就业指导团队仅有三五个成员,指导力度不足。同时,这些专业指导人员多为行政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指导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此外,在专业指导内容的选择上,高职院校尚未制定出明确可行的标准,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个性不足。

2.2 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失调,热门专业过热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上更倾向选择一些热门专业,认为其就业更有保障。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其人才培养活动开始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结构的非理性化变化使得高职艺术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2.3 艺术学生就业心理落差大,就业效果不理想 其实,目前大学毕业生过剩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是一种表面现象。一些高职艺术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眼光过高,对其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一些基础性的专业工作。相比于其他专业毕业生,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个性强、自我定位高、就业心理不稳定,他们对其专业较为执着,不愿选择到非对口岗位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艺术类专业的成本投入高、培养风险大,毕业生和家长在高投入的同时渴望高回报。另外,一些艺术毕业生好高骛远,基础性工作不愿做,综合要求高的职位又无法胜任,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2.4 社会企业用人理念与高职培养制度错位 当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往往希望招聘一些具备相关就业经验的人员,以有效降低其人才培训成本,提升其人力资源质量。而高职艺术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相关专业经验不足,常常被用人企业拒之门外。高职院校在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才实训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这就导致其人才培养制度与企业用人理念严重错位,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 促进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措施

3.1 人才培养方案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紧密结合,校企深度合作 其一,深入了解和掌握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明确企业岗位群的指向特点和人才素质结构,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其二,坚持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特设式人才培养并重,突出其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其三,制定阶段人才培养计划,规定前两年为理论学习阶段,最后一年为实训锻炼阶段,提高艺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加其就业优势。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锻炼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2 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意识,创建高素质专兼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一道建立其系统的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校企合作意识,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以保证其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一些艺术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岗位培训活动,使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工作特点和基本要求,丰富其专业实训经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允许一部分专业工作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师,专门指导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与校内教师一起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人才培养重点和方向。

3.3 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平台交流学习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开始。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力度,使学生科学定位自己,明确其就业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站平台建设,定期发布就业政策信息,使学生掌握最新就业形势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完善自我,并积极参与平台交流学习,提升其专业素质能力,增加其就业优势。

3.4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高校应积极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把就业宣传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建立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梦玲.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江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学报.

[2]谢志远.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3]熊爱莎.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理性思考[J].内江科技,2005(6).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就业问题校企合作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职艺术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