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2016-12-23陶奕彤唐莹石惠谈中彦孙倩仪
陶奕彤+唐莹+石惠+谈中彦+孙倩仪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这成为了现阶段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之所以造成这一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本文中,我们便首先就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做一个分析,然后探讨一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最后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增加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响应国家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以人才竞争为实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水平,以人才的力量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大众化的普及阶段。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市场提供的岗位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越来越难。针对大学生的市场职位的供不应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面原因,而更深层的说,大学生的就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为了响应政策要求,普通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这迅速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并激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包括本科、专科在内的招生人数达到了将近632万,到2014年达到了651万,到2015年更是达到了将近700万,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在2014年对全国的110个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失业人员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占据了高达50%的比重,新失业人员占了24%,其中半数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时据人力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14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是620万,就业的比率是70%,2015年的应届毕业生生人数是640万。就业的比率是73%,但从整体上看,就业比率和就业人数虽有所增加,但未能成功就业的人数增长的幅度更大。并且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新劳动力的进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等等,下面我们就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探讨一些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作为就业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是导致其难以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就业的能力有所欠缺。目前很多的用人单位在对人员进行招聘时都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而对于刚刚走出的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何来工作经验。并且多数大学生都在宿舍里度过了大学生活,根本没有去主动的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上的缺乏。同时,当前的很多高校往往只重视对学生传授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且高校对学生的约束力比较差,就算是理论知识,也很少有学生真正的系统的记住这些知识。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就业能力很可能还比不上高专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其次,许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当前有一种情况普遍的出现在就业市场上,有些人才需求比较小的岗位有很多的应聘竞争者,而有些岗位却没人或很少有人应聘。一大部分毕业生在“铁饭碗”和“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毕业以后就去考事业编、考公务员,或者是看别的人都去考,所以自己也就随大流,而忽视了对自身的明确定位。再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很强的能力和知识,所以对有些不那么体面、工资不那么高的工作看不上,觉得做这样的工作丢面子,这些错误的就业理念都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成功就业。
2、学校方面的因素。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之所以就业比较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高校的培养模式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首先,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视对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而轻视知识的实用性,在课程结构、综合化程度上与市场的具体需求发生脱节,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较强的综合能力,不容易被市场接受。其次,高校一些不够理性的行为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具体的说:一是没有对办学层次进行准确的定位,目前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明确,不同的分工要求不同的人才层次,就业市场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但部分高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都招,这造成学生的能力不高、知识面不广、适应性较差,难以顺利就业;二是在国家扩招政策下,不考虑专业的前景,也不考虑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采取盲目的扩招方式,致使一些本来容易就业的专业因为盲目的扩招而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大学就业的影响,下面我们同样的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出发来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对策。实践经验的缺乏和就业观念的错误是在大学生自身方面导致其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若想成功就业,一是大学生要多参加实践锻炼,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二是大学生要转变错误的或者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从第一个方面来说,对于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多大学生都没有进行正确的理解,认为在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考的资格证书越多,实践能力就越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大学生必须对这一认识误区进行纠正,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的含义及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真正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并对就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建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从第二个方面来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尤其是要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大学生进入社会经历的第一次比较重大的竞争就是就业,优胜劣汰是就业的显著特点,因此,大学生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并把握竞争的方法,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实现自身的就业。
2、学校方面的对策。首先,高校要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帮助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现阶段的一些高校在专业的、素质高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方面比较匮乏,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使大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基于这一点,高校有必要在教学计划中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并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设置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辅导等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对就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其次,高校要实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动向,并根据此动向对自身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若想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