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建设管理及人才培养
2015-02-10樊大鹏
摘要:人才的培养,在于个人的素质,也在于所处的环境,环境将引导人才成长方向,作者从我国路桥人才的现状,路桥行业的管理模式分析了我国人才成长中的优缺点,以及提出了路桥行业管理上暴漏的问题,并预测了路桥的发展趋势,为路桥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引导。
关键词:行业 技术能力 人才培养 路桥管理
1 路桥人才培养总体概括
一个国家路桥人才的能力在于这个国家整个路桥行业的发展模式和行业文化氛围。在拥有一个良性竞争环境,积极向上廉洁自爱的个人社会综合价值观以及行业道德自豪感的熏陶下,才会成长起杰出的不同层次的全方位的专业技能人才,而不是在腐败,或者是行业倾轧的撇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数的投机分子。
2 目前我国路桥人才概况
2.1 人才流动 我国路桥人才基本上从学校毕业分化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概预算招投标等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虽然在工作的几年后也会在市场范围内会有很大的流动性,但大多是在各自圈子里流动,或是转行,这也与各方面人员经验,素质,社会环境有很大关联。
2.2 施工人才 作为路桥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在经历几年的施工生活,大部分会成为路桥施工的管理人员,这在大多施工企业流动中相对占有优势,而且对相关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流程大体熟悉,都是作为乙方进行现场施工,接受丙方监理单位质量监督,为甲方提供服务。
近几年由于我国路桥施工市场逐渐规范,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一线人员薪资待遇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也造成了少数质量堪忧的问题工程,而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是企业管理上造成企业与员工形成非正常雇佣关系和社会对企业与员工的正常保障的监管不到位,从而造成企业技术人员为个人利益抛弃社会利益,形成价值观缺失。
2.3 施工的主流人员 施工单位主要以项目施工为主,其中少数为管理人员,大约三四倍为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确定),还有一大部分为施工的工人,为项目的主流。而在这些人员中虽然管理人员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基层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整个工程的具体施工基本是基层技术人员实施,对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但由于这些技术人员施工时间并不长,工作阅历也不多,在薪资待遇上差别很大,单位对基层技术人员了解的也不够,导致这部分人员情绪各异,施工思想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关注,提高基层人员待遇,从而从基础上确保工程质量,端正施工人员态度,从而产生最基本的职业自豪感,从而奠定施工人员的牢固的职业道德精神。
3 设计人员
3.1 优秀设计人才 设计人员相对来讲可以算是路桥行业比较顶端的从业者,一个高水平的路桥项目就是要从顶端把握好方向,严格要求设计质量,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能力,从物质上,心理上,全方位提高设计水平。
3.2 我国路桥设计人员现状 目前,我国路桥设计人员主要来自大学毕业研究生,其在基本功方面相对扎实。其载体路桥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主要以招投标形式获得,竞争环境相对公平,在整个竞争环境下形成不同层次设计单位和有竞争力的设计人才。
3.3 路桥设计人员经济意识淡薄 路桥的价值和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行走提供方便,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利益,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作用,也就失去了路桥的意义,要保证路桥社会经济价值,也就是要做好路桥的社会经济评估,这就要求这方面人才有相关方面阅历,了解总体经济形势,社会发展方向。
3.4 路桥的设计人员缺乏建设纵向整体意识 路桥设计在我国路桥行业大体上确定了路桥的价值及级别,在经过初测,定测等阶段后,进入到最后输出图纸的过程,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要在众多设计人员的配合下诞生,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产物有充分的了解,从使用的功能,承载的外力,以及在形成这个整体构造物时所用的材料性能,机械设备,以及这一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如果在没有相关阅历的情况下,有些东西是很难想象的,例如在沪渝高速公路上两坐山中间架设桥梁采用了火箭进行吊索锚固,这在没有相关阅历的情况下,桥梁的设计将很难有大的突破,将会使设计人员能力卡到一个瓶颈,而无法从实际出发开发出新的东西,甚至演变成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也无法了解在施工图纸进入到实际的成型中所面临的每一个问题,甚至是扭曲。
3.5 优秀设计人才的形成 大多数设计人员在基本设计能力方面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施工经验方面有一定的不足,社会阅历不够,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的多样性,降低施工,设计,管理人才流动难度,减轻社会障碍和降低技术流动壁垒,设计单位适当引入有施工经验的设计人员,社会经历较丰富在路桥方向有一定视野的优秀人才,从而形成有各方面特长的设计团队,进而培养出全面优秀的设计人才。
4 路桥建设管理
4.1 施工管理 路桥的建设管理贯穿路桥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路桥的设计,招投标,路桥施工,在路桥设计形成明确定义以后,路桥的施工成为直接影响路桥质量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最直接的一个过程,无论多么好的设计,如果在这个过程出现差错,那么前面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所以施工过程是路桥形成过程中最复杂也是最严格的一个过程。
4.2 施工管理形式 目前我国大体采用招投标的形式选择施工单位,以业主单位为主体,聘用监理单位监管施工单位,政府相关质监部门协助监管,这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我国的路桥施工市场,促进了我国路桥行业的发展。
4.3 我国路桥管理形式暴漏的弊端 监管权力过于集中,行业监管封闭,例如在某个大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比较复杂,施工单位在经济上占有绝大价值比重,且承担着主要技术责任,这就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协调过程中与业主形成某种特殊的关系,而作为业主的监理机构成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附属,从而形成了监管真空的病态工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导致了工程质量不能保证,技术进步受到很大限制,扰乱了路桥行业风气。endprint
4.4 路桥监管方面建议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项目控制,受到各方监督,避免形成过分权利集中,第一,在路桥施工的政府监督机构质监站加强技术能力提高,加强监督机构人员的筛选,从而加强项目在监管上的技术保证。第二,要加强监理机构的作用,避免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就要加强监理机构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培养,从而加强监理被施工单位捆绑的难度。加强监理机构的社会责任制度,在项目的质量上监理机构要承担相应技术责任,从而加强监理人员监理缺失的责任风险。第三,要加强国家对问题工程的问责机制,避免问题工程出现了缺少承担责任的主体,加强主体各方监督,群众监督,形成从上到下的监督体系,加强惩罚力度,避免行业封闭,从根本上打击工程上的腐败。第五,要对工程的寿命周期做严格监控,形成完整的监控体系,从而加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受惩罚风险,加强引入高技术的监控检测手段,从而提高对路桥技术质量的检测,例如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超声波检测,加强对桥梁中的钢筋含量检测,从而提高桥梁的硬指标能力,杜绝偷工减料。
5 结束语
随着路桥施工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化趋势明显,工程利润逐渐降低,从而更加强调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精细化管理要求。近年从比较先进的工程模式看,集团化的大型单位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逐渐增多,并且在技术整合上优势明显,也有很多成功的工程案例,这在未来企业发展上可以作为借鉴,从而加强企业竞争力和增强路桥人才储备能力,本文根据我国路桥行业现状和行业优劣势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行业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弗雷德里克·E.古尔德,南希·E.乔伊斯.工程项目管理(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
[3]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设,2007(07).
[4]付铁链.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的浅见[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5]刘胜高.路桥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0(07).
[6]金红艳.路桥施工成本控制浅议[J].科技资讯,2007(10).
[7]李鹏.浅谈路桥施工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2010(07).
作者简介:樊大鹏(1983-),男,沈阳,大学本科,工程预算,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路桥施工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