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机电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究
2015-02-10王德海
摘要:文章通过对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几年来在中小型企业顶岗实习安置现状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校企双方共同受益双赢的角度,对职业院校学生生产顶岗实习中的师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实习计划、内容安排、实习方式、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并提出了学生在中小企业顶岗实习组织工作中,可以实现“四统一管理”模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生顶岗实习 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机电一体化学生顶岗实习,是学生岗前培训的最后一关,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素质与知识、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实践检验,同时也是对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所以,有效管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是职业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
1 机电类专业学生在中小企业顶岗实习安排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安置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相关政策、师资跟进、实习计划、学生对企业及岗位的适应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异等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惑,主要体现在:
1.1 院校方面的问题
1.1.1 院校实训计划与学生岗位实际的差异。院校尽管做好了实训计划,但有时因为中小企业规模问题,使得专业实习岗位有限,因此学生的实习岗位很杂,实习内容难以一致。
1.1.2 对机电类专业在而言,工种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实习内容的多重性,这使院校的师资很难跟进,因此教学过程失去了有效控制。
1.1.3 院校本身双师型教师就不足,导致派出的教师也是管理教师,甚至由于实习较为分散,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教师跟进。因此教学效果便打了折扣。
1.1.4 考核难度加大。由于教学计划与管理的相对脱节,考核成了真正的难点,学校很难掌握学生的情况,而企业注重的是学生生产任务的完成,这样无论是考核手段还是学生的实习效果都不理想。甚至连实习档案都难于管理。
1.2 企业方面的问题
1.2.1 中小型企业会根据自己的生产计划需要来安排学生上岗,不会完整系统的领会院校的教学计划。
1.2.2 由于中型小企业岗位有限,很难把握所有的岗位都与学生所学的技能对口安排, 有时安排的岗位甚至是工勤岗,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
1.2.3 企业因为生产的原因,不愿意让学生定期换岗,使学生的实习内容有时过于单一,特别是机电类专业。
1.2.4 中小型企业技术人员不多,层次也不齐,因此很难为学生解答实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出于保密、竞争等原因,有些如图纸、核心技术有关的知识内容,学生根本接触不到,很难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术。
1.2.5 企业的多数员工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所以难于完成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师傅带徒弟的简单方式,使得教学手段、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1.2.6 考核只是简单的考勤与计件,有的甚至没有考核,最后给一个简单的成绩,或随便的填上实习报告中的評语。没有系统的考核目标体系。
1.3 学生方面的问题
1.3.1 学生刚刚离开校门,对岗位的期望值往往很高,但到岗位后,特别是有中小企业,有些甚至是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没有接触过社会,又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岗位责任等职业心理准备,因此心理差异很大。
1.3.2 有些岗位与专业技能不对口,让学生感觉学不到期待的知识技能,因此对岗位不适应。企业开始安排的岗位多是辅助岗位,因此在学生眼里“技术含量低”。
1.3.3 师傅的管理方法和学校的老师也不一样,加上加班等原因造成的作息时间的改变,还有住宿、伙食的环境变化等,造成学生的心理不稳定。
1.3.4 虽然签订了三方实习协议,但没有系统的管理机制,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有效制约。同时,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学生的安全意识、岗位规范操作意识等都很淡泊,而有些企业追求效益,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再加上企业岗位的更换,学生的流失等,在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 造成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相对失控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认为造成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现状中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校企双方还停留在简单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上,学生顶岗没有成为企业的必须。学生顶岗实习成为院校对企业的所求,所以学校难于在管理上跟进。
其次,企业参与实习管理的意识不强。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中是极其重要又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由于目前,对于企业承担院校学生实习没有建立制度性保障体系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企业逐利属性决定企业对接收实习生的动力并不强,由于考虑到生产安全、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及岗位容量以及实习学生带来的人员不稳定、生产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等因素,虽然也有企业兑现了实习协议承诺,给予学生大量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但仍然有不少企业并未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沟通,导致不少企业对学生实习敷衍、不负责任,或者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3 顶岗实习有效机制的建立问题探讨
首先,校企对方要提高对顶岗实习作用的认识,要分析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找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目标双赢的合作基础,建立共同建设、统一管理的顶岗实习机制,才能更好解决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才能使职业教育与就业统一起来。我认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的“四统一管理”机制。我们分析一下这一机制的可行性。
3.1 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统一
要成立实习管理小组,小组中成员要有企业和院校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在实习组织、入厂、学生岗位管理、生活管理等环节上,纳入企业管理,要统一制度与标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有专人(学校或企业专职人员均可)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之余的生活和学习,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企业按班企业模式分班组严格负责。学校应配合企业的要求,并适当考虑学生的需求,制定人性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考虑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在实习业余期间,为实习学生安排专门的压力和情绪疏导类的心理教育课程,或在晚自习放映相关的职业文化教育和娱乐影片,还应该有其他一些轻松的业务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加班计件等问题上,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
3.2 统一组织管理师资配备
中小企业的技术力量并不是十分雄厚,而学院方面,则专业技术力量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样,中小企业定期引进教师兼职,组成共同的专家组,可以实现对企业带实习的技术工人、院校没有经验的带队老师共同进行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培训,实现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统一管理与分配。同时,双方的技术力量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产品、技术革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活动,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还可以一起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发现人才。这样的人才共享机制,无疑对院校和企业都是必要和有益的,同样也是可行的。
3.3 实训计划与实训过程管理统一
由于师资的统一管理,使得实习计划的制定与实习过程管理的监督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
在实习前,实习小组可以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实习教学计划、实习内容、实习方式统一安排,实现实习标准与岗位标准、实习过程与教学过程、岗位需要与设置的有效对接。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网络机制,使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都在实训管理监督范围之内。这样管理下的顶岗实习才是真正的岗位培训。
3.4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管理的统一
院校实习指导教师要与企业指导人员共同编写实训教学标准,甚至共同开发编写实训指导书,共同制定考核标准等。应有系统将学生考核标准与企业岗位考核结合起来。同时,院校的教师也要帮助企业完善和规范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考核制度。要使学生的实习过程的考核和企业员工的岗位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特别注重顶岗实习过程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绩效等方面进行过程跟踪考核,要形成实训报告书等档案依据材料,同时通过职业技能测试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公正、客觀,避免千篇一律的实习评语。通过对顶岗实习的考核来评定学生职业技能及岗位适应性等综合素质。
当然,校企合作双方要有良好的规范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不断开发那些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且有发展前景的、社会声誉较好的、生产规模适度、企业管理规范且有企业文化、正常运营且产品多样的企业来作为基地,才能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合作也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带来了多方面的合作机会,创造了合作机制,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实习的学生提供了企业岗位锻炼的机会,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总之,“四统一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但使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与实效性得到加强,同时也一定会给校企更深层次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校企双方共同争取建立长期稳固的顶岗实习基地,对双方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圣春,袁旗,司首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工作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2]徐元俊.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完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4.
[3]杨建,邓满,罗炜.重视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4]孙秀兰,王明跃.高职农学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企业认同感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12.
[5]彭四平.校企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6]甘宇红.优化顶岗实习模式 创新职业指导方式[J].高教论坛,2009,10.
作者简介:
王德海(1964-),男,内蒙古赤峰人,工学学士,高级讲师,机械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机电技术应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