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2015-02-10朱成国李伟

关键词:东莞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朱成国 李伟

摘要:东莞市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探索出了6种模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东莞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也遇到了制度、法律保障落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运转规律不一致等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就成了校企合作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了。

关键词:东莞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1 东莞市高职院校的主要校企合作模式介绍

目前来看,东莞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探索方面,比較成熟的模式可以归纳为6大类,第1大类是:学徒制教育:学校按照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和层次,培养定向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即进入企业。第2大类是:使用权共享:企业在学校开设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交流中心,通过校园媒介进行对外推广,学校对产品和设备有共享的权力。第3大类是:培训换设备:即企业向学院赠送设备,学院以培训服务回报企业。第4大类是:共建实验室:企业和学校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为实验室配置合适的基础条件,提高科技研发同企业一线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水平。第5大类是:引企业进校园,校中厂模式,根据企业的业务特色和学院的优势专业,把企业部分业务单元引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实训基地。第6大类是:产教研一体化模式,企业与学院共建教学系部,教学部门与生产部门融为一体。

2 东莞市高职院校校在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制度和法律保障落后,政策导向作用不强 东莞市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的倡导者是上级教育主管单位,职业院校自身虽然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但是优质的合作项目、合作对象缺乏,从一些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和法律规定,学校与企业在合作方面的权利、业务及法律责任不明确,这样就缺少有力的监督制约规范机制,对于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容易增加额外的经营负担,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企业不想增加自己的风险,东莞市目前也没有一个专业负责校企之间合作的协调机构。

2.2 学校一头热现象突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东莞市的高职院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寻求与对口专业的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因为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东莞市地区的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企业自身的人才较为充足,并且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一般的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利润增长没有多大的作用,这种以利益为重的考量,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3 专业的课程教学同企业实际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开展,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组织计划,但是企业的实际运行和生产经营管理,则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较高。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融入到企业这种快节奏的工作中去,专业的实践性和对接性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效率。

3 东莞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

3.1 健全有关政策与地方法规,鼓励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 东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推动有关法规的制定,深入落实细则,保障校企合作在出现问题时,有法可循,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对于学生来说,刚进入企业,自身社会经验不足,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太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不够透彻,企业和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愉快的情况,其实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学生,专业学习的方向性错误不是多少经济利益可以补偿的。因此,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在注意保护学生利益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可以适当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保障企业的基本经济利益。

3.2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企业针对性 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校企合作的质量,校企合作的质量又反过来促进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东莞市的高职院校应扎扎实实抓好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成长提供扎实深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同时,还应对相关企业进行针对性研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不断提高合作的信度与效度。专业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定期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调研,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技术经验,提高授课知识、内容的针对性,在期末考试成绩的测评中,要纳入一定比例的实习分数,提高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考核,通过平时的授课和考试,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到专业的人才优势。

3.3 体制创新,实现校企双赢 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其实除了本文上述提到的六种基本模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模式,校企合作的形式也不应拘泥于上述基本模式,东莞地区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色优势和专业特点,寻找合适的企业,建立优质的项目合作。因此,在校企合作之前,学校和企业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合作的路径、模式和最终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注重合作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分析研究,不断丰富和创新东莞地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借鉴优秀的经验,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认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非常好,因此可以拿来进行参考。

苏州经验的第一点就是要建立校企共赢的体制保障:董事会制度。首先高职院校要从改革办学体制入手进行根本性突破,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董事会有效融合政府、企业和学术等资源, 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董事会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保证学院的办学方向不会背离企业的需求,为校企合作打造良好的制度平台。

苏州经验的第二点是树立“亲企”理念。学校要在思想上重视企业的,切实考虑企业的利益,并通过专业的领导协调小组,定期对企业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认真听取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建议,了解企业的内在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问题,和企业的管理层保持良好的关系。学院各职能部门全力跟进,与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建立无缝对接,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苏州经验的第三点是建立全流程对接的运营机制。校企合作要通畅运行,离不开必要的机制保障,其中,明确责任分工基础上的校企之间全流程对接就尤为重要了。为了实现专业开发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每年春天组织对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走访,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结构的编号,制订专业调整方案和招生计划。为了实现教学计划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根据企业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要求,制订和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比例、定岗实习安排等,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3.4 提高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工作深入推进的重要任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任务,必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各地要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外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和企业进行合作时,由于各种经验的缺乏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导致实际合作效果并不理想。在本文的研究中,东莞地区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六种基本模式,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进一步深入和企业进行对接,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社会效益,保障学生的基本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寿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体制机制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

[2]余丽平.高职院校校学研合作中的企业行业协会角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4).

[3]凃家海.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企业的选择[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李青.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决策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1).

[5]周经纬.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朱成国(1971-),男,工商管理在职博士,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李伟(1980-),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企业管理专业,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东莞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