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扫描在食管肿瘤的诊断应用

2015-02-10霍艳芳

医疗装备 2015年3期
关键词:鳞状平滑肌正确率

霍艳芳

(山西省平定县人民医院 CT室,山西平定045200)

CT扫描在食管肿瘤的诊断应用

霍艳芳

(山西省平定县人民医院 CT室,山西平定045200)

目的: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63例食管肿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63例食管肿瘤患者中,按照疾病性质分为食管良性肿瘤33例,均为平滑肌瘤;食管恶性肿瘤30例,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腺癌10例,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与手术、穿刺等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扫描以及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判断食管肿瘤的有无、位置、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但是对于良恶性的判定仍需病理检查相辅助。

食管;肿瘤;CT;诊断;价值

食管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一般食管肿瘤有长达10到20年的潜伏期[1],因此,对于食管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食管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为分析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63例食管肿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其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 (45.8±21.4)岁,平均病程为1~8年,临床表现为:患者体重减轻、声带麻痹和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可见放射至背部的胸痛和脊柱痛。就诊后在征求患者同意后行常规CT扫描和增强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CT具体参数为:120~130kV,200~250mA,矩阵512×512,视野25cm,层厚3mm,层间距5mm,螺距1.0。,窗位35 Hu,窗宽220 Hu,重建层厚0.75mm,间距0.4mm。检查前嘱患者空腹,并进行碘过敏试验,无过敏反应方可安排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保持平卧位,扫描范围按照不同病变部位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增强扫描分为二期,增强剂购自先灵公司的优维显,用量为100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周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2.5~3.5mL/s,开始注射药物后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90s,动脉期自注射药物后的30s开始,静脉期自注射药物的90s开始,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延长。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的CT图像均由我院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判断。

1.3 病学理检查

病理检测主要依靠胃镜加活检、细胞学检查、穿刺以及手术切除后病检等检查措施。经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判断。

2 结果

63例食管肿瘤患者中,按照疾病性质分为食管良性肿瘤33例,均为平滑肌瘤;食管恶性肿瘤30例,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腺癌10例,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与手术、穿刺等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100%。各组疾病患者具体CT表现如下所示:(1)良性肿瘤。共检出良性肿瘤33例,均为平滑肌瘤,CT表现主要为:均为单发,其中位于食管上段有5例,位于食管中段有20例,位于食管下段有8例;26例可见软组织向食管一侧壁的腔外突出,7例仅可见食管部位的软组织结节和肿块阴影,不能观察到明显的食管壁。平滑肌瘤在CT影像上显示病灶密度均匀,未见低密度区和钙化灶。病灶直径在1.4~4.9cm之间,其中25例与主动脉之间的界限清晰可见,8例与主动脉之间的脂肪层消失不见。5例平滑肌瘤的病灶周边存在边缘清楚、密度较低的卵圆形阴影[2]。(2)恶性肿瘤。共检出恶性肿瘤30例,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腺癌10例,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鳞状上皮癌的CT表现主要为:10例鳞状上皮癌中,单发5例,多发10例,位于食管上段有5例,食管中段10例,食管下段5例;10例存在明显向管腔内生长的趋势,5例未观察到。CT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轮廓以及与周边关系,本次研究中的15例鳞状上皮癌中有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余下10例未观察到。腺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无包膜且不完整。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现较多的血行及淋巴转移。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结构不一。有的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排列,有的可见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一般认为具有腺腔样结构者,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较低。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为:病灶多发,呈浸润性生长,大多存在包膜,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到中度强化,无特征性强化表现。转移性癌的CT表现主要为:呈现较为明显的软组织肿物,大多为原发灶或者转移灶,浸润性生长,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食管上皮细胞分化异常所致。早期食管癌可以无症状。当由于肿瘤挤压造成食管管腔狭窄<14mm时,会出现进展性的吞咽困难以及放射性的胸部和脊柱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吞咽疼痛,呕吐,呕血,黑粪,缺铁性贫血,肺吸入,咳嗽,肺脓肿和肺炎等病灶侵袭腔内的症状。为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临床上对于食管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临床诊断价值,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预后,对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63例食管肿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3例食管肿瘤患者中,按照疾病性质分为食管良性肿瘤33例,均为平滑肌瘤;食管恶性肿瘤30例,包括鳞状上皮癌15例,腺癌10例,淋巴瘤3例以及转移性癌2例。与手术、穿刺等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100%。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常规CT扫描以及增强CT扫描对于食管肿瘤病变的有无、位置、范围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在显示食管肿物对于食管壁的侵犯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小的淋巴结转移常常被忽视,造成误诊和漏诊,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对于存在食管肿瘤相关症状,且CT诊断存疑时,需要及时进行穿刺活检等病理检测,争取早日发现病灶,积极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齐求海,周坤,刘君凤.螺旋CT对食管癌检查的临床价值 [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 (11):1587.

[2]李格华,许亚春,卢春雨.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比较[J].交通医学,2006,20(5):602-603.

R735.1

B

1002-2376(2015)03-0045-02

2014-12-14

猜你喜欢

鳞状平滑肌正确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