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能降泄内涵探析
2015-02-09胡小勤
胡小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苦能降泄内涵探析
胡小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传统的五味理论认为,苦能降泄包括两层含义:即降泄肺气和胃气。笔者认为,苦能降泄还应该包括降泄肝气的作用。这一认识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苦能降泄”内涵未能完整概括“气逆”病机所涉及的脏腑;“五味理论”没有提出用于解释和归纳平肝潜阳作用的“味”;平肝潜阳药物的“味”多标以真实滋味或不符合目前五味理论的发展趋势。扩大“苦能降泄”的内涵,既符合中医学气逆病机理论的实际,又可以此为突破口,纠正五味和功效的不对称性的理论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平肝潜阳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苦味,降泄,理论探讨
五味理论认为,苦能降泄包括两层含义:即降泄肺气和胃气,主要用于肺气上逆的咳嗽、气喘及胃气上逆的呕吐、嗳气等。笔者认为,苦能降泄还应该包括降泄肝气的作用。这一认识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 “苦能降泄”内涵未能完整概括“气逆”病机所涉及的脏腑
中医学病机理论认为: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显然,肝气上逆证也应该是苦味药的治疗对象。然而,中医学没有明确提出肝气上逆证这个名词,从其症状来看,肝气上逆证主要包括中医学的肝阳上亢证和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多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肝火上炎证,一般以肝胆经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为特征。肝阳上亢,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由于肝火上炎证属于脏腑火热证,在“苦能清泄”这个内涵里面已经说明,因此,笔者认为,“苦能降泄”除了降泄肺气和胃气外,还包括降泄肝气,主要是指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证。
2 中药学“五味理论”没有提出用于解释和归纳平肝潜阳作用的“味”
中药的功效是复杂的,目前五味所能表示的作用特性则相对较为局限,还有驱虫、潜阳、止痉、安神、化痰、涌吐、逐水、截疟等及多种外用功效的作用特性,尚不能用目前的五味理论来加以概括和反映[1]。笔者认为,这种五味和功效的不对称性必须要纠正。有2种方法可以采用:第一,从功效着手,在目前的五味理论框架下,将还没有纳入五味理论的功效进行分类处理,按照类似性的原则,将其归纳到目前五味理论所涵盖的作用条目下,如驱虫,可以归类到“行”的作用,标以“辛”味;止痉,可以归类到“缓”的作用,标以甘味,等等,诸如此类;第二,从“五味”本身着手,包括扩大已有“味”的内涵,如本文所提到的:将“苦能降泄”扩大为降泄肺气、胃气和肝气,还包括增加新的“味”,正如“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若确有作用和功效找不到对应的“味”,就得采取这个办法,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的“味”。
3 平肝潜阳药物的“味”多标以真实滋味或不符合目前五味理论的发展趋势
中药的五味,主要是根据若干功效的作用特点,并结合其滋味而确定的。对于各种药物五味的确定,便存在滋味和作用2种主要依据,因而在记述中出现一些分歧。虽然多数药物的真实滋味和表示的功效特点是一致的,可以二者兼顾,只有少部分药物后面所标定的味仅用以表示作用特点,或只表示真实滋味。这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习者不能辨别到底是真实滋味还是实际作用。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要以中药的实际作用作为中药“五味”的唯一确定依据。就平肝潜阳药而言,目前贝壳类平肝潜阳药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等,均标以咸味,也就是其真实滋味,赭石虽标以苦味,是因为其具有降泄肺气和胃气以及清泄的作用,而其降泄肝气并不是苦味所指,只有极少药物如蒺藜,其苦味是专门针对它的平肝潜阳的作用标注的。因此,苦能降泄包含降泄肝气,对于平肝潜阳药物这一类药物味的确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平肝潜阳药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4 小结
因此,扩大“苦能降泄”的内涵,既符合中医学气逆病机理论的实际,又可以此为突破口,纠正五味和功效的不对称性的理论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更好的指导平肝潜阳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6-97.
胡小勤(1975-),男,安徽怀宁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临床中药学研究。E-mail:hxqok6905@163.com。
R243
A
1007-2349(2015)07-0111-02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