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震主任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2015-02-09王宝娟孟祥震高常柏杨玉兰
王宝娟,孟祥震,高常柏,杨玉兰,付 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孟祥震主任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王宝娟,孟祥震△,高常柏,杨玉兰,付 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天津市名老中医孟祥震主任认为肾性血尿为本虚标实之证,更重视湿热之邪的祛除,自拟七草一花汤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强调血尿不忘瘀血,活血治疗贯穿始终。善用药对,相须为用,疗效显著。
肾性血尿;湿热;瘀血;药对;老中医;经验
孟祥震主任是天津市名老中医,天津市首届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医学工作40余年,学验颇丰。孟主任擅长内科杂病,尤以肾病、风湿类疾病证治独到。笔者有幸侍与左右,总结老师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以飨同道。
1 重视祛邪
肾性血尿中医属于 “血证、尿血、溺血”的范畴,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脾肾亏虚是内在因素,风邪、火热、湿热、瘀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病位在肾及膀胱,与脾、肝、心、肺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
1.1 重视清除湿热之邪 对于血尿病机古代多数医家认为与“热”有关。如在《素问·气厥论》中有“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灵枢·热病》中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中提出“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小便血候》中讲到“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临床血尿有如下临床特点(1)内外之邪相引,疾病反复发作。(2)病邪留恋,缠绵难愈。结合其特点,孟主任认为血尿的发生除了与“热”有关之外,也离不开湿。湿热是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湿热下注膀胱,损伤膀胱脉络,血溢脉外,而出现血尿。湿热之邪困脾,导致脾运化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湿热。久病伤脾导致脾虚,脾失固摄,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见血尿。久病湿热伤阴,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阴亏虚,阴虚生内热,灼伤膀胱血络,亦见尿血。而湿性黏腻,湿热相合,如油入面,故缠绵久羁。
1.2 活血治疗贯穿始终 “离经之血便是瘀”,孟主任认为血尿是离经之血,离经之血不能排出体外,留于体内,导致血液不得正常运行而导致瘀血证。瘀血又可阻于脉络,脉涩血溢,导致血尿反复发作。孟主任主张活血治疗贯穿始终。对于瘀血轻者可用牡丹皮、赤芍、三七,严重者可用三棱、莪术、地龙、水蛭等药物峻搜络脉之瘀。
2 遣方用药
孟主任临证过程中重视湿热之邪,自拟七草一花汤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药物组成:仙鹤草30 g,紫草15 g,茜草15 g,鹿衔草15 g,旱莲草12 g,积雪草15 g,车前草12 g,荠菜花20 g。其中仙鹤草为君药,味涩收敛,功能收敛止血,药性平和,凡出血病症,无论虚实寒热,皆可加减应用。茜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紫草清热凉血,止血活血,荠菜花凉血止血,清热解毒;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四药助君凉血止血。积雪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车前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为佐使药,加强清热祛湿之力度。此方药性平和偏凉,清其热,热清则湿无所附,脉无所涩,故孤湿易解,脉通瘀去,血尿自止,为湿热型有效经验方。
此方亦可用于治疗无症状性肾性血尿,即临床上无明显寒、热、虚、实偏颇的病证,患者不伴其他突出的症状体征,舌脉无明显异常者。临床过程中,孟主任常将此方作为治疗血尿的基础方。临床各型血尿均可在此方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如偏气虚者,可加黄芪、山药、白术等;热象较重者,可重用积雪草、荠菜花、车前草,加以白茅根、槐花、白花蛇舌草等;气阴两伤者,可加用地黄、麦冬、玄参、白芍等;兼夹瘀象者,加以三七粉、丹皮、赤芍等;痰浊偏胜者,加以清半夏、陈皮、茯苓、青风藤等;兼气滞者,加以柴胡、枳壳、白芍等。观其脉症,随证加减。
3 善用药对
孟主任在血尿的治疗过程中善于辨证应用药对,通过药物之间的相须作用,增加临床疗效,常用药对如下:
3.1 小蓟与白茅根 小蓟味甘,性凉,入心、肝经,常于凉血泄热以止血,兼可利尿。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长于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两者配伍,共奏凉血止血利水之功效,常用于肾性血尿兼有水肿者。
3.2 金银花与蒲公英 两者均为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大肠经,长于清热解毒,且有凉血之功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长于清热解毒,利湿。两者配伍清热解毒力量增强,且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重感热邪导致的血尿。
3.3 牡丹皮与赤芍 《本草纲目》:“牡丹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滇南本草》“赤芍……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攻痈疮”。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长于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活血,使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
3.4 萆薢与土茯苓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能利湿泄浊、祛风除痹,两者合用,解毒祛湿功效增强。用于湿热伤肾导致血尿治疗。
3.5 柴胡与白芍 疏肝养血,用于肝气郁结诸证。柴胡气味俱薄,轻清升散,能和少阳,解郁热,散邪气,透肌表,尤善疏解肝郁。白芍气寒苦酸,入肝经血分,能化阴补血,和营敛阴,补肝血而养经脉,敛阴精以和营卫,肝者体阴而用阳,两药配伍,疏肝气,养肝体,共奏行气疏肝解郁之功效。主要用于肝气郁结导致血尿者。
3.6 生地黄与墨旱莲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且通过凉血尚有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血热的各种出血症。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入肝肾。滋阴益肾,长于凉血止血。二药均入肝、肾经,相须伍用,可加强补益肝肾之力,且能凉血止血。在治疗血尿病症中,常选用之,目的不在于控制出血,在于清热滋阴以止血。
3.7 蒲黄与地榆 《本经》:“蒲黄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消瘀血”。《本草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蒲黄可止血、化瘀、利尿,善治瘀滞出血;地榆可凉血止血,善治下焦血热出血证。二者合用可加强凉血化瘀止血之功,对于血热夹瘀之尿血者效果显著。
3.8 山药与益智仁 源于“缩泉丸”,山药可补脾养胃,补肾涩精,既可补气,又可补阴,善治脾虚诸证;益智仁温脾暖肾缩尿,两者合并补脾肾作用加强,用于脾肾亏虚的血尿,尤于小便频数、夜尿增多血尿者。
3.9 三棱与莪术 是破血逐瘀的常用药对。二药苦泄辛散,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但三棱偏于活血,为血中气药,多用于祛瘀;莪术偏于行气,为气中血药,两药配伍,达到行气祛瘀之良效。
孟祥震主任认为肾性血尿为本虚标实之证,而结合临床血尿的特点,更重视湿热之邪的祛除,并自拟七草一花汤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强调血尿不忘瘀血,活血治疗贯穿始终。善用药对,相须为用,每每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王宝娟(1979-),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肾病、风湿病专业
R249
A
1007-2349(2015)07-0005-02
2015-05-04)
△通信作者:孟祥震 邮箱:38714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