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的思考

2015-02-09郑珏,陆晓庆,乔学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举措高校学生

对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的思考

郑珏1,陆晓庆2,乔学斌3

(1.南京医科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2.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210029;

3.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摘要:校际交流与合作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途径,通过实行多层次多渠道校际交流,推进校际交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施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互惠双赢”的长效资源共享。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

收稿日期:2015-02-26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2 年度医学教育立项课题(2012-PG-59);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课题(2013CJZ-3);南京医科大学“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2013-34)

作者简介:郑珏(1980-),男,江苏太仓人,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办副主任,硕士。E-mail:zhengjue@njmu.edu.cn

DOI:10.13555/j.cnki.c.m.e.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G640

New Initiatives of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ZHENG Jue1, LU Xiao-qing2, QIAO Xue-bin3

(1. Continuing Education Schoo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2.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3. Yancheng Institute of Health School, Yancheng 224005, China)

Abstract:Intercollegiat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s good ways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reative talents. To implement various channels in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 promote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 work institutionalized,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and implement omni-directional open development strategy, so that we c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hare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long lasting.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new measure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校际交流与合作是指多个高校之间通过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上进行合作,互派教师、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互访学习,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途径,其意义不言而喻。对学生而言,跨校园、跨文化的培养方式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受教育机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校际交流发挥了各校特色专长与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双向交流与学习,补差提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发展。对学校而言,有利于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共享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提高办学质量[1]。

1校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校际交流与合作按办学方式可以分为学历教育项目与非学历教育项目,由于政策审批、学习成本等因素,除一些院校的中外合作专业,国外知名大学的国内分校外,多数院校多以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本文中主要讨论的也是非学历教育项目,其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联盟培养、区域合作、互访交流、单向交流等[1]。

1.1多校联盟培养

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扩大办学知名度,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且各具优势与特色的高校,如大家熟悉的美国的“常青藤联盟”,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国内的“九校联盟”,均为通过结盟合作汇集力量,共享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协作发展,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1.2区域合作培养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政府积极引导、高校自愿合作,如苏、沪、浙三地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计划,以“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基础,学校签署协议自愿参与,在区域内高校推进学分互认,鼓励学生在合作高校流动学习,辅修学分,共享区域内优质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社会竞争力。

1.3互访交流培养

与较为局限的高校联盟和区域合作相比,互访交流合作面更广,如山东大学的“第二校园经历”,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近30所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学生在各合作高校近百个优势学科专业进行交流学习。南京医科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利用优势资源,学科互补、共享师资力量,互派优秀学生跨校选课、辅修专业。

1.4单向交流培养

主要为单科性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签订的单向交流培养项目。如南京医科大学从20世纪90 年代逐步开展了同城校际合作联合培养,与东南大学举办双学位专业,与南师大、河海、南航等院校合作,开展长学制专业通识教育培养,搭建校际合作平台,拓宽办学途径,实行资源共享,以对方的优质资源带动本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教学风格,感受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质[2]。

2校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取得成绩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2.1制度规范与运行机制不到位的矛盾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要求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人才培养开放度,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类型和办学特色,建设重点优势学科合作群,实现优势学科资源互补,派遣学生前往合作学校交流互访,实行个性化、综合化人才培养。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人员负责拓展和联络,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为保证教育质量,规范校际交流与合作,应不断改进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保证质量。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校管理体制不一,综合实力、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文化传承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合作交流项目设置的重复性和运行管理的随意性,共享资源的分散性、重复性和不平衡性,管理与运行机制缺乏全局性、有效性、权威性和长期性,在专业互通、学分互认、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影响和制约了项目规模的扩展,惠及的仅限于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且交流互访的学生课程衔接不畅,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培养水平作用有限,更多的只是为了扩大知名度,顺应发展潮流而被动开展,没有脚踏实地落到实处。

2.2师生共享优质资源与可供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际交流与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和规范的运行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合作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使师生能够便利地共享优质资源,在课程资源、教学设备、校园文化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保障,将多种教育资源、教育环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宽广的教育平台,从而使学生领略跨校园、跨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一步创新和拓宽师资培养的渠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但由于行政条块分割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在校际交流与合作中,真正能够提供给教师与学生的服务有限。对学生而言,派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缺乏细致的了解,指导教师在项目开始前仅提供简单的交流互访项目介绍;在互访进行过程中,易出现双方学校均缺乏专人与学生保持联系,关心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项目结束后,也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召集学生座谈、研讨学习感受及对学习成效的评价,且昂贵的学习费用也使很多优秀的学生止步,阻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3校际交流与合作的举措

3.1开辟多层次多渠道校际交流模式

2012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扩大合作办学。校际交流合作应本着自愿平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便捷多样的非学历项目开始,高校之间签订协议,逐步过渡为通过政府介入,政策磋商建立制度保障,由教育管理部门主导组建高校联盟达到体制融合;由同城高校结盟不断扩大到区域性的高校联盟,相互提供教育资源,创造一个资源丰富、开放式的教育平台;由点对点的高校合作逐步扩大到同类型高校之间以及与行业协作办学,结成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体系,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由国内院校扩大到创建和参与国际化、全球化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同时坚持走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如积极参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建立国际化、前瞻性、独立性、权威性的校际交流与合作联合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综合能力强,有国际化意识的专业人才[3]。

3.2推进校际交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加强宣传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校际交流活动。目前国内的学生校际交流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加以正确指导,更要重视交流学生数量的扩大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校际交流活动,根据院校生源特点,利用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名师讲坛等形式介绍校际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可以去接触不同地域与环境的师生,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不同的教育学风格与教学内容,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多元化的开放意识,吸收先进科技文化知识,锻炼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提高学生参与校际交流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注重交流的层次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的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开拓高层次的学生交流项目,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交换学习、合作科研、短期游学、暑期培训、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满足不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需求,增强校际交流项目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所学专业,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从而促成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2-3]。

完善组织与管理,优化日常运行机制。规范的组织管理是校际交流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制度、规范管理,打破现有的条块管理框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参与校际交流的学生从申请、筛选、交流、考评等方面进行全程追踪,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确保校际交流活动有序开展和运行。

对双方学校而言,均需安排专人负责。从项目开始起,派出学校应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通过网络、座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及时充分地获取信息,深入细致地了解相关政策;在学生开始交流后,做到管理不断线,与接收院校的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好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事务。接收学校应定期与交流学生做好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双方学校要根据校际交流的模式和特点,制订学生校际交流的实施计划和目标,办事流程、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和学习要求。同时,落实课程衔接、学分互认、考核及交流奖学金等各项工作,制定实施学分转换的统一标准,为学生校际交流提供科学的规则,做到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增加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选课规划指导,方便学生获取准确信息,让学生有机会去学习交流学校的优质课程或感兴趣的课程,拓宽知识面,真正从交流合作项目中受益,保证校际交流的质量[3-4]。

统一考评标准,规范教学效果评价。校际交流的目的是通过革新人才培养方式,以行业准入标准为指导,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元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判断这一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依据,是进行严谨科学的教育评价。由于不同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不同,其教学评价标准也不同,这就需要合作高校在了解交流学生的课程信息、课程类型、授课学时、学习量、学分等级、学分累计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选课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互认、学分转换指标体系,统一学分计算方法,规范课程评价和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单纯的分数考核为创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吸收行业学会等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知识技能的鉴定认可,真正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4-5]。

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校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保障校际交流与合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需要。由于校际交流项目最初仅是少数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由所在高校推荐参加,相关的费用一般由学校从教学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专项经费使用;而随着校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向持续纵深发展,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本已紧张的教学经费显得不足,而作为受教育的学生,参与校际交流项目,接受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是在传统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自身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成绩优异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仅凭自己承担显然是不够的,要保证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政府财政资助,通过设立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减免品学兼优学生参加项目的费用,激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的校际交流活动。高校也可以积极争取如社会资金、各种捐赠、行业企业资助等,在校内设立学生校际交流专项奖励与助学基金,对学生校际交流学习给予经费支持[1,4]。

猜你喜欢

新举措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追根溯源,探索电压管控新举措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