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为主综合治疗小儿泄泻80例

2015-02-09广西容县妇幼保健院537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温服木香腹痛

陆 膑 广西容县妇幼保健院 537500

中医为主综合治疗小儿泄泻80例

陆膑广西容县妇幼保健院537500

摘要目的:观察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泄泻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中药内服与敷脐疗法,3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结果:本组80例中,临床治愈42例,好转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泄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药疗法

泄泻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症。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5月期间,采用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泄泻80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泄泻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中小儿腹泻诊断的相关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痢疾等感染引起腹泻者。其中门诊48例,住院32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2.8±1.2)岁;病程2~23d,平均(8.4±3.1)d。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口服思密达,按说明书中不同年龄的常规剂量服用。适当控制进食,禁食粗纤维瓜果蔬菜及油腻等难于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对于伴有严重呕吐患儿,暂禁食4~6h,并酌情饮服淡盐水和糖水。腹泻好转后,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进食。如出现呕吐、发热、脱水、酸中毒等症状,须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口服或静脉给予对症治疗药物。

1.2.2中医治疗:(1)内服中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①脘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夹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嗳气纳呆,矢气臭秽,或伴呕吐酸馊,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辨为伤食泻,治以消食化积、和中助运。方选保和丸化裁。药物:半夏、枳壳、厚朴、连翘各3~6g,陈皮、茯苓、山药各3~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6~12g。如伴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3~6g,呕吐较甚者加生姜、藿香6~9g。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②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多泡沫,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口不渴,舌苔白腻,辨为寒湿泻,治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方),药物: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各3~10g,茯苓、白术、陈皮各6~10g,半夏、桔梗各3~6g。兼食滞者加山楂、神曲各6~10g,腹痛较甚者加木香、砂仁各3~6g。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③大便稀如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或有黏液,或黄褐热臭,时时腹痛,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辨为湿热泻。治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6~15g,黄芩、黄连各6~9g,甘草3~5g。湿邪偏重者加厚朴、苍术各6~10g,高热、烦渴者加石膏10~20g,腹痛甚者加木香3~6g、白芍5~12g。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④食后即泻,大便稀溏,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易反复发作或久泻不愈,时轻时重,饮食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倦怠,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辨为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药物: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各5~12g,砂仁、桔梗、陈皮各3~6g,甘草1~3g。加味:水谷为化者加干姜、神曲各5~10g,久泻不止者加诃子3~6g、禹余粮5~10g,时见腹痛者加木香3~6g。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2)中药敷脐。吴茱萸、五倍子各30g,胡椒50粒,丁香5g,共研为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2g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脐部,上面盖上纱布固定,每贴12h左右,每日换药1次。

1.3疗程3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有关小儿腹泻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48~72h后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精神、食欲正常,排便无腹痛及其他不适感,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大便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治疗48~72h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精神、食欲、腹痛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无效:治疗72h后症状无改善或甚至加重。

2结果

本组80例中,临床治愈42例,好转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

3讨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儿科常见病症,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多见。本病须与痢疾鉴别诊断。后者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排脓血便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起病多较急;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治疗上,常规治疗中的思密达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病原菌清除的黏膜保护剂,能维持肠道黏膜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2]。中医认为,小儿泄泻其病因较多,与感受风、热、寒、暑之邪与湿邪相合而引发本病尤其多见。此外,脾胃虚弱及内伤乳食致水谷运化失职,水湿滞留,或清浊不分,并走肠道而发为泄泻。因此,临床治疗不可拘泥一法一方,而应该辨证选方用药。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因此,无论对于何种证型的泄泻患儿尤其是久泻患儿,均宜补益或攻不忘补。而脐中乃神阙穴,它联系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又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用灸法及药物通过脐部经络循行,能迅达病所,具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功效[3]。此外,脐敷药物所用丁香等药芳香走窜外敷于脐部,通能刺激肠蠕动,起到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止痛止泻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吴瑛,陈万强,金玉.轮泻停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2):1275-1278.

[3]刘晓琴.艾灸神阙穴为主治疗五更泻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32.

[4]倪晓红,张春玲.自拟秋泻方联合止泻脐敷治疗秋季腹泻6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39-540.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8-21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905-02

猜你喜欢

温服木香腹痛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阅读木香
治支气管炎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