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研究进展与述评

2015-02-07卢伊颖陶晓丽

心理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障碍者音高测验

卢伊颖 陶晓丽

(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湛江524048)

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研究进展与述评

卢伊颖陶晓丽

(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湛江524048)

先天性音乐障碍是由音高加工缺陷导致的终生音乐障碍症。随着研究的进展,近年来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的工具有变调测验、蒙特利尔先天性音乐障碍测验、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在线测验和先天性音乐障者碍评估测验。文章从进展的角度,先述评了四种甄别工具的内容和特点,然后介绍了鉴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标准,最后提出未来考虑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本土化、儿童版,并加强音乐表达障碍的探测及增加音乐情感等内容的发展建议。

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蒙特利尔音乐障碍测验

一 引言

先天性音乐障碍,俗称先天性五音不全,是一种终生的选择性音乐加工障碍症[1-2]、研究发现,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在细微音高的识别[2-5]、音高轮廓的辨别[3]、异常音高的探测、不和谐音乐片段的判断及旋律的认知[2]等方面存在困难。他们无法学习和欣赏音乐,对自己唱歌走调浑然不知,甚至抱怨音乐如同噪音[6-7]。已有文献研究了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发生率,发现此症的发生率在4%左右[8-9]。

音高是音乐的基本建构元素[10],研究者通常以音高作为目标诊断个体的音乐缺陷,如Kalmus和Fry利用了音高辨别测验调查了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发生状况[8],Ayotte等通过异常音高探测测验诊断人的音乐知觉缺陷[2]。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甄别也是以音高测验为基础的,因为研究发现,先天性音乐障碍与音乐音高认知缺陷有关[2],细微音高差别的分辨缺陷[4]及音高模式知觉缺陷[11-12]是它的核心缺陷,音高评估可以提供诊断先天性音乐障碍的框架。近年来,以音乐音高评估为基础的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早期的变调测验外,研究者通过借鉴获得性音乐障碍者的甄别经验,开发了蒙特利尔先天性音乐障碍测验,并提出了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甄别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根据家庭诊断和临床实践的需要及经验发展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在线测验和先天性音乐障碍者评估测验。本文先从进展的角度详细介绍各种甄别工具的音高测验内容及述评它们的特点,然后介绍鉴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标准,最后展望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 先天性音乐障碍的甄别工具

(一)变调测验(Distorted Tune Test,DTT)

DTT最初用于评估音调失聪(t one d eafness),是测试音高感知能力的标准化测验。实验材料源于西方英语文化群体中喜闻乐见的26首乐曲,从中分别选择一句(12至26个音符)作为实验材料,其中10段旋律是正常的,即与原乐曲旋律相符,另外16段旋律中存在音高错误[8],测试任务是要求被试判断所呈现的旋律是否正确,同时报告是否熟悉该段旋律。当被试在26段旋律中,回答错误达到8个,则可被认为是音调失聪或音乐障碍,也有研究采用所有被试总测试成绩10%以下的被试为音调失聪者或音乐障碍者。Kalmus和Fry[8]和Drayna等[13]的研究认为,这种音高辨别测验也可以用于诊断先天性音乐障碍。此后,DTT又有了新的发展,Ayotte等[2]增加了不熟悉音乐变量,以及要求异常音高不能出现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音符上。

DTT的过程简单,也能清楚地区分音乐障碍者和正常人,但它对音乐能力的评估仅限于音高感知方面,其它的音乐音高加工能力均未涉及,鉴定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受到影响[2]。当前,DTT因甄别力较弱,并且敏感度不高,较少有研究使用它来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被试。

(二)蒙特利尔音乐障碍测验(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MBEA)

MBEA由六个分测验组成[14],这些分测验包括音阶测试(scale)、音程测试(interval,指两个音乐之间间隔时间)、音高模式测试 (contour)、节奏测试(rhythm)、节拍测试(metric)和音乐记忆测试(memo-ry),每个分测试包含两次练习和31次实验任务,其中一次试验为吸引注意试验(catch trials),吸引注意试验不作统计;除节奏测验和记忆测验外,其余四个分测验均是相同—不同判断。音阶测验评估被试对某个音高是否已发生变化的认知辨别能力;音高模式测验是考察被试对音高升降的整体轮廓是否已发生变化的认知辨别能力;而音程测验则是对两个相连半音的音高变动距离是否已发生变化的认知辨别能力的评估。时间维度的测验包括节奏测验和节拍测验。节奏测验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旋律是华尔兹还是进行曲,考察他们对旋律快慢变化的认知辨别能力;节拍测验是考察被试辨别节拍变化能力。记忆辨认测验考察被试对前面测验中所使用过的旋律的记忆能力。整个测验所使用的30段音乐选取于西方声调系统法则内的非流行音乐,除了节拍测验的曲长因重复一遍而较长外,其它测验的曲长都在3.8~6.4秒。30段音乐被反复应用于各个测验中。

采用MBEA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研究者对此存在不同的取值标准。最初的研究以六项分测验平均得分的标准分为分界点,将低于控制组得分3个标准差的被试诊断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2],但也有研究以低于控制组得分2个标准差诊断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3,14]。后来有的研究者以六项分测验平均得分22分作为分界点,低于22分的被试就会被诊断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15-16]。当前,有的研究者是根据前三项(音阶、音程、音高模式)的测验总分进行判断的,少于65分的被试就会被诊断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17-18]。取值标准的不同对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甄别还是存在一些影响的,研究者在选择时要仔细考虑。

MBEA最初是诊断获得性音乐障碍的工具。Ayotte等[2]开始将它用于诊断先天性音乐障碍,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假设先天的各种音乐加工障碍模式也会出现在脑损伤所导致的后天音乐加工缺陷中,二是MBEA曾被广泛地用于鉴定成年非音乐家的基本音乐能力的缺陷[19-21]。MBEA对音乐辨别能力的考察比较全面系统,可以有效诊断被试在音乐加工方面的异常。而且它有着严格的鉴定标准,对那些只有符合鉴定标准的人才会将其诊断为先天性音乐障碍者。迄今,MBEA已经是全世界先天性音乐障碍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标准化工具。

虽然MBEA是确认的标准的甄别工具,但它在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耗时太长,每次测验约需要2个小时左右,影响筛选被试的效率;(2)没有常模,诊断时需要建立一个对比的控制组,这使它在临床实践上存在困难;(3)它在评估非西方音乐传统人群的音乐能力缺陷时有不适合的地方,如国内研究者在试用MBEA的过程中发现,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语人群的音高系统判断就存在影响[21]。

(三)在线测验(On-Line Test)

基于MBEA甄别工具耗时长的缺点,Peretz等发展了一种以网络在线测验鉴别先天性音乐障碍的方法[22]。这套工具是通过音乐音高感知能力测验和音乐能力的自评调查综合鉴定先天性音乐障碍。该测验是MEBA精简版本。测试分三部分:节拍异常条件 (off-beat condition)、音高异常条件(mistuned condition)和音调异常条件(out-of-key condition),

每个测验条件中都呈现24个刺激旋律,其中12个为协调的旋律,另12个是在关键音符已被修改的不协调旋律,被试的任务是辨别所呈现的每段旋律是否存在不协调。首先进行的测验是节拍异常的判断测验,接着是音高异常的判断测验,最后是音调异常的判断测验,每个条件的测验前都有两次练习。音高异常和音调异常两个刺激条件检测音高感知能力是否存在缺陷,而节拍异常刺激条件是测验的控制条件。以往研究表明,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只对音高感知存在缺陷而在节奏感知上并没有缺陷[4,23]。听觉测验后是自评问卷调查,该问卷共有101个问题,主要收集被试的音乐认知能力和唱歌精确性判断能力的数据。依据这些数据信息可以预判出相当比例的音乐障碍者。

针对以往甄别工具存在的问题,在线测验采取了一些升级改进措施,包括选择了被试不熟悉的旋律作为刺激,在听觉测验中增加一个“脱拍”的控制条件,以及增设一个可以即时获得被试传记式音乐行为信息的自评问卷调查。除了这些特点之外,在线测验还具有用时短、不受时空影响等优点,并且采用10种不同的音色呈现旋律,增加了测验的乐趣,非常适合用于家庭的诊断。Peretz等通过MBEA的评估发现[22],在线测验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是值得信赖的先天音乐障碍者诊断工具。然而在MBEA的检验中发现,在线测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譬如,年龄上只适用于14岁以上人群,并且与MBEA一样,在线测验的刺激材料也是西方音乐,它在非西方音乐传统人群中是否完全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评估测验(Evaluation Protocol)

为了方便临床实践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Peixoto等以MBEA为基础上创造了先天性音乐障碍者评估测验法[24]。该方法采用MBEA中确认有效的音乐感知和辨认等音乐感受测验,结合临床的听觉中枢加工诊断综合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者。评估测验法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它的可行性及在非葡萄牙文化地区的适用性究竟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

评估测验包括6个音乐感受测验。测验1~4是对音乐音高感受能力的考核,被试的任务分别是辨别10对音乐旋律的音阶、音程及音高模式是否相同。测验5要求被试对10段连续的音乐旋律进行节奏判断,即判断是华尔兹还是进行曲。而测验6.1和6.2是关于音乐记忆的测验。测验6.1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音乐是否在前面的测验中出现过,评估被试对音乐的近时记忆(recent memory)。测验6.2要求被试对呈现的本土大众均熟知的音乐是否知晓作出判断,评估被试对过去本土流行音乐的记忆。评估测验的最大特点是在MBEA的鉴定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测验6.2,使音乐记忆能力的评估更加全面,同时考查了音乐文化差异的影响。测验所用的音乐均选取MBEA的音乐例子。音乐的感受测验后是临床评估,包括对个人的信息、音乐学习情况的调查、歌唱表现的评估和临床检测,为甄别先天性音乐障碍提供参考。

三 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鉴别标准

为了排除那些虚报的统计学上的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确认真实的的先天性音乐障碍被试,Ayotte等概括了几条鉴别标准[2]:(1)达到高等教育水平,排除学习失能或障碍导致的音乐障碍的可能;(2)童年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或训练,保证被试及时接触过音乐,排除因缺乏音乐接触造成的音乐障碍;(3)追忆最早的音乐失败的历史,越小越好,增加被试的音乐障碍症是先天的概率;(4)没有神经或心理病史,排除神经或心理障碍导致的音乐障碍的可能。此外,还要求被试具有正常的听力,排除因听觉丧失导致音乐障碍表现的可能。

通过以上标准的逐条鉴别,可以确信被甄别出来的音乐障碍被试就是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因为他们有着平均以上的智力水平及正常的记忆和语言能力,听觉器官和大脑中枢没有病症,在成长中并不缺乏与音乐接触的机会,他们的音乐障碍属于先天的音乐缺陷而不是其它因素引发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鉴别标准是Ayotte等人针对成人被试提出的,对于青少年或儿童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的鉴别,研究者要酌情考虑,如对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鉴别可能要通过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进行鉴定。

四 小结与展望

当前,以音高系统为主的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的价值已经得到验证。但是,音乐除音高特征之外,它还包含情感等其它因素,一个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评估而不是仅仅基于音高鉴别,这对更进一步了解先天性音乐障碍的内在机制是有益的。此外,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在表达音乐上可能存在差异,这在使用或编制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时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综合上述,未来关于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具的发展应考虑以下四点问题:

首先,先天性音乐障碍在国内研究刚刚起步。以西方的调性音乐作为测验材料的诊断工具虽然具有较好的国际通用性,但它是否适用中国音乐文化背景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尽管Paraskevopoulos等编制出适合评价非西方文化下成长的个体音乐加工能力的希腊版MBEA[25],但为了推动音乐障碍在国内研究的发展,今后有必要修订或编制本土化的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测验工具。

其次,先天性音乐障碍本身有多种类别,其障碍既可以是音乐知觉障碍,也可以是音乐表达障碍,抑或是两者综合。目前的甄别工具仅仅从知觉水平进行判断,没有从音乐产出水平进行甄别。因而,未来的先天性音乐障碍甄别工作需要考虑探测被试的音乐表达障碍这一维度。

再次,当前先天性音乐障碍的甄别工具主要用于甄别成人被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先天性音乐障碍者其障碍有哪些表现,尚未深入到可塑性研究。未来需要研制出青少年或儿童版本的先天性音乐障碍者甄别工具,从而可以探索先天性音乐障碍儿童其音乐障碍可塑性状况如何。

最后,尽管当前的MBEA工具已经有六个分测验,但其内容没有包括音乐情感等方面的测验。音乐情感是音乐感知或音乐表达一个重要维度,未来的甄别工具可以考虑增加这方面的测验内容。

1Peretz I,Ayotte J,Zatorre R J,Mehler J,Ahad P,Penhune V B,et al.Congenital amusia:A disorder of fine-grained pitch discrimination.Neuron,2002,33:185-191.

2Ayotte J,Peretz I&Hyde K.Congenital amusia:A group study of adults afflicted with a music-specific disorder.Brain,2002,l25:238-251.

3Foxton J M,Dean J L,Gee R,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deficits in pitch perception underlying“tone deafness”.Brain,2004,127:801-810.

4Hyde K L&Peretz I.Brains that are out of tune but in time.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15:356-360.

5Jiang C,Hamm J P,Lim V K,et al.Fine-grained pitch discrimination in congenital amusics with Mandarin chinese.Music Percept,2011,28:519-526.

6Dalla B S,Giguee J F&Peretz I.Singing in congenital amusia.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9,126(1):414-424.

7Stewart L.Characterizing congenital amusi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1,64 (4):625-638.

8Kalmus H&Fry D B.On tune deafness(dysmelodia):Frequency,development,geneticsandmusical background.Annals of the Human Genetics,1980,43,369-382.

9Nan Y,SunY&Peretz I.Congenital amusia in speakers of a tone language:Association with lexical tone agnosia.Brain,2010,133:2635-2642.

10McDermott J&Hauser M.The origins of music:Innateness,uniqueness,andevolution.Music Perception,2009,23(1):29-25.

11Griffiths T.Tone deafness:A model complex cortical phenotype.Clinical Medicine,2008,8:592-595.

12Stewart L.Fractionatingthe musical mind:I nsights from congenital amusia.Curr ent Opin ion in Neurobiolgy,2008,18:127-130.

13Drayna D,Manichaikul A,De Lange M,et al.Genetic correlates of musical pitch recognition in humans. Science,2001,291:1969-1971.

14Peretz I,Champod A S,Hyde K.Varieties of musical disorders:the 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Annals of the New Y 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3,999:58-75.

15Douglas K S&Bilkey D K.Amusia is associated with deficits in spatial processing.Nat Neurosci,2007,10:915-921.

16Tillmann B,Schulze K,Foxton JM.Congenital amusia:A short-term memory deficit for non-verbal but not verbal sounds.Brain and Cognition,2009,71:259-264.

17Liu F,Patel A D,Fourcin A&Stewart L.Intonation processing in congenital amusia:discrimination,identificationandimitation.B rain,2010,133:1682-1693.

18Omigie D,Pearce M T,Stewart L.Tracking of pitch probabilities incongenital amusia.Neuropsychologia,2012,50:1483-1493.

19Ayotte J,Peretz I,RousseauI,et al.Patterns of music agnosia associated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s.Brain,2000,123:1926-1938.

20Peretz I.Processing of local and global musical informationby unilateral brain-damagedpatients.Brain,1990,113:1185-1205.

21胡雅娟,汪凯.蒙特利尔音乐测试在中国的试用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46-448.

22Peretz I,Gosselin N,Tillmann B,et al.On-line identification of congenital amusia.Music Perception,2008,25(4):331-343.

23Peretz I,Cummings S&DubéMP.The genetics of congenital amusia(or tone-deafness):A family aggregationstudy.AmericanJournal of HumanGenetics,2009,81:582-588.

24Peixoto M C,Martins J,Teixeira P,et al.Evaluation protocol for amusia:Portuguese sample.Braz J Otorhinolaryngol,2012,78(6):87-93.

25Paraskevopoulos E,Tsapkini K,Peretz I.Cultural aspects of music perception:validation of a Greek version of the 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2010,16(4):685-704.

Congenital Amusia:t 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view of Screening Tool

Lu Yi y ing,Tao Xiaoli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 524048)

Congenital amusia is an individual's lifelong disorder caused by pitch processing defects.In recent years,Distorted Tune Test,the 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the On-Line Test and the Evaluation Protocol are the four screening tools used to identify congenital amusia in study.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ent 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congenital amusia screening tools in research advance,and then introduces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Th 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genital amusia screening tools will be more localizable and children-related with investigation of music expression disorder,and addition of music emotion is proposed.

congenital amusia;screening tool;montreal battery of evaluation of amusia.

卢伊颖,男,硕士。Email:luyiying507@163.com

猜你喜欢

障碍者音高测验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心智障碍者长期照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通用设计的厨房产品及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谁来帮助身心障碍者家庭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