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中训练的重要性探讨

2015-02-06李伟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

李伟

【摘 要】大学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心能力的学科,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课程。利用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魄,进而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本文先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指出大学体育教学中有关训练教学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大学体育教学中训练的重要性,最后为大学体育教学实施训练提出有效的策略,全面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体育 训练教学 重要性探讨

前言

体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所包含的理论与实践性知识非常丰富。尤其在大学教育中,体育这门课程更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学科。大学一直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放松学习的时期,大多数学生学习懒惰,缺乏运动,体育课成为他们唯一可以运动的时间。目前,很多大学只在大一和大二时期开设体育课程,不仅体育课节数较少,而且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比较低,过于走形式主义,忽略了学生真正需要的内容,从而使体育课不仅无法带给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机会,也不能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水平。为此,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锻炼,就要全面地重视体育教学,把体育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成长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

体育课一直是学生较为忽略的课程,尤其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很多学生都把体育运动当成负担,把校园生活看作休息和放松的日子。学生不再视体育为一门学科,而是当作一种应付性的课程。久而久之,学生积极性降低,锻炼意识淡薄,课堂出席率明显下降,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降低。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体育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

体育课程一直是作为学生成长的辅助教学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较为单一,很多体育活动都得不到有效施展。再加上多数体育运动都需要在室外进行,所以受天气的影响因素较多。很多体育教师就会以天气作为理由来敷衍教学,进而造成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教学积极性带来的教学弊端。

3.体育课程训练内容过于单一化

我国很多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一个模式进行的,这也造就了大学体育课程训练内容单一化的现象,这也是学生对体育训练积极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很多体育训练项目都让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提不起运动的兴趣,进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新颖化与实用化,激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进而养成体育训练的良好习惯。

二、大学体育训练教学涵盖的内容

1.增加学生单人性的体育训练项目

大学体育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训练教学的内容,使体育课程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喜好,适时地开展一些单人运动项目,如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借助于这些简单易做的项目,不断改善学生的体制,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身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增设学生团队合作体育训练项目

体育课程不仅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更多的还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价值观的成长。为此,教师就可以开设一些团队合作训练的项目,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接力跑步、小组比赛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既获得身体的锻炼,又提升了他们的交际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3.促进学生竞争性的体育训练项目

大学体育教学除了开设一些单人运动和团队运动之外,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竞争性的体育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意识到竞争的作用,有竞争才会有进步。通过竞争性的训练项目,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既要顾及自身的运动能力,又要兼顾同伴的运动水平,还要考虑小组的均衡发展以及与他组的差距等问题,这就使学生不断树立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发展。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训练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身体综合能力

体育训练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大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多让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进而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思维方式不断进步,适应能力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提高与成长。

2.树立学生积极乐观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学生思想成长的根基,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又是体育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大学生通过体育训练,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品质得到提升,精神层面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此同时,体育精神还可以教会学生具备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因此,树立学生积极乐观的体育精神是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3.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发展

大学体育训练是激发学生潜力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继而发掘每一名学生的运动潜力,督促学生不断地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升,更多的是磨炼了他们的心智,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使学生不断地进步,增强自身的实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未来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与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4.舒缓学生压力、增加主动意识

体育训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训练项目,帮助学生缓解不同的学习压力,进而让学生不断地产生主动训练的意识。教师可以开设一些趣味性的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会忘掉平日学习的苦恼,减少学习的压力。借助于体育训练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有助于学生之后更好地投入到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中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更是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主要动力。endprint

四、大学体育教学实施训练的策略

1.创造多样性的体育训练项目

大学体育训练项目的内容已经毫无新意,这也是学生厌恶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必须要把体育训练项目变得多样化。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体育训练项目,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增加了运动的兴趣,又获得了训练的成果,真正地实现学生从运动中收获健康、收获成长。

2.开展良性竞争体育训练项目

学生之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进步才会有超越。所以体育教师要适当地开展一些竞争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树立良性的竞争意识,有目的性的训练。鼓励学生之间多比赛,多沟通,彼此成长,彼此超越。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训练是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更是自身成长的催化剂。

3. 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训练安全性

大学体育教学要合理地安排学生训练的时间,不能开设过少的体育课程,更不容许教师借助一些外界的理由推脱教课,缩短学生体育训练的时间。学校应该正确认识体育训练带给学生的好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的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训练的安全性问题,不能忽视错误训练带来的危害,只有让学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训练,才是对学生最好的教学。

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也是各个行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生的根基就是身体,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体育训练是锻炼学生身体机能最有效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合理地设置体育训练课程,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的身体需求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既可以获得知识的增长,也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体育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所以,大学体育教学要不断丰富体育训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克雷,于学峰.大学体育教学中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01):11-12.

[2]胡彬.浅析大学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95,397.

[3]蔡尚琪.拓展训练在华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时光.如何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4-125.

[5] 王晶.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6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
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