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小学家校教育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2015-02-05顾晓亚

关键词:解决办法农村小学

顾晓亚

摘要:在农村小学中,家校教育的矛盾更为突出,表现在:父母教育观念的差异;家庭教育环境的不理想;父母教育方法的欠妥当等。我从自己班级的学生案例入手,寻找出家校教育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矛盾,并在办法的实行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沟通”会让家校教育的矛盾减少的结论,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好、更有利的氛围。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矛盾;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19-2一、读案例,寻找家校教育的矛盾

案例一:小星是个幸福的孩子。他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家人给他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唯独成为他学习上阻碍的是来自于父母教育的分歧。小星妈妈的家教很严,对于小星的学习更是关心不已,每天下班后还会抽时间给小星补习。一到休息日还会带着小星去参加小星喜欢兴趣班,真所谓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掏心掏肺的。可是小星爸爸不乐意了,觉着小星的生活太累了,应该给小星最大的自由,不应该这样管着小星,应该放任他自己去学习,还经常拿出自己以前怎么学习的跟妈妈理论。就这样在小星的学习上,爸爸妈妈始终唱着对台戏,最终不欢而散,都不再去管了,小星就真的自由了,也从那以后小星的成绩一落千丈。

案例二:“哈哈—哈哈—”欢笑声此起彼伏,这是来自于小仁的爽朗笑声。我循着笑声找到了正在地上爬的小仁。小仁看见我马上从地上站起来呆呆地看着我,每一次只要他一犯错就会用这种表情看着我。

小仁跟随在常打工的父母,就读于我们学校。他天资聪慧,却不用在学习上,不完成作业也是常事,而在班级里调皮捣蛋却是一流的。他的父亲因为晚下班的关系,经常让小仁放学后留在教室里写作业,直到他来接为止。因为小仁经常不完成作业,我也为此找过他的爸爸几次,希望他能抽点时间督促孩子在家复习。可是今天当小仁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完成当天的作业,却在地上爬时,就狠狠地一个巴掌扇了过去。我当即严厉地批评了小仁父亲的行为,甚至开始恼火,并表示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可是在他们两人用方言交流了一阵之后,小仁的父亲又是一个巴掌,那清脆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久久不能散去,也像是打在我的心上,揪着疼。可想而知,如果小仁在家里犯了错会得到怎样的对待,我有点不敢想象。

二、思案例,分析矛盾存在的关键

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学生在校出现的各种状况,我不禁开始思考:这群孩子都是00后,可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在我看来,这些孩子是物质满足的一代;是被祖辈溺爱的一代;是缺乏独立性的一代;但也是有自我主张的一代,也是更向往自由的一代……我无法用一些词语给这些孩子贴上便签,但是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缺失被关注的一代,特别是在农村小学里,这样的缺失存在着很多很多。那么他们的缺失来自于什么?我个人认为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最主要的是来自于父母教育的缺失。

在农村小学从教的4年时间里,当我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时,我会看到爷爷奶奶们挥动着手臂高呼着孩子的名字;当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差时,与我交流最多的是爷爷奶奶们;当学生在校身体不舒服时,联系的是孩子的父母,但出现在我面前的依然是爷爷奶奶们……那么这些孩子的父母呢?他们在哪里?他们在为生活奔波忙碌着……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出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代们。那时的他们对于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中途辍学的较多,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我的表姐宁愿早早地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也不愿意读完初中,即使班主任老师再三挽留。我也清晰地记得隔壁邻居家的哥哥考上了高中也依然放弃学业,去拜了个师,做起了裁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的辍学都不是因为家里给不起上学的学费,而是他们没有把接受学校教育当一回事。当年辍学的他们,如今都在为着每天的生活奔波着,忙碌着,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另外,那时的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没有如今如此大的学业压力,学习任务较轻,学习比较自由,也就不需要父母经常督促。可以说,他们是在一个非常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还有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父母离异的越来越多,家庭的不完整就导致了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学生的父亲或者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因为婚姻的不完整,始终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舍得去批评他们。”久而久之,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时,就会越来越逆反,那时父母再想去管,就已经为时已晚了。而那些孩子也因为自己失去了父爱或者母爱,在与家庭完整的孩子一同看待一些事情时,会出现不一样的反应,甚至是过激的反应,因为他们的心理已经出现了无法弥补的创伤,也缺少一个可以在生活中引领他们的人。

面对孩子的各种错误,大多数的父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地揍一顿;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一笑置之。然而这些都不能把问题解决。也许揍了一顿之后,孩子会因为害怕再被揍而消停一阵子,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就会再次出现。而听之任之的,只会让孩子的行为越演越烈。

以上的种种家庭情况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不重视,从而与学校教育产生隔阂。

三、行办法,收获矛盾解决的成效

第一,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

这里的家长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爷爷奶奶。与他们沟通时,我的身份不是班主任老师,而是家长的身份,就像两个家长在一起聊聊家常一样,进入到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些不恰当的地方,需要家长帮忙监督改正的。我也会向他们提出我的解决办法,如果换作是我,我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一来,就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也会给家长提供一些意见,家长们实施起来也会顺手一些,至少对孩子的暴力减少了很多。

第二,与家长“串通”教育。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各种小问题时,我需要扮演的角色是“严师”,我要让孩子知道他的哪些行为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然后进行严厉地批评,并提出一些改正的要求。然后,我要把整个事情的过程及时地通知到父母,让他们再用“慈父”或“慈母”的形象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孩子在家出现问题时,就换过来,家长扮演“严父”或“严母”,而我扮演的就是“慈祥的老师”。经过这样的“串通”教育,我突然发现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对于以后的改变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孩子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也对学生在心理上的伤害减少到最低。

第三,与爷爷奶奶沟通。

与爷爷奶奶的沟通,是我每个学期做的最多的事情。我经常以一个坚持原则的小辈,向他们提出一些想法。首先,长辈喜欢有礼貌的小辈,所以开头的称呼必不可少。“叔叔”“伯伯”“阿姨”会让他们更愿意去听你的想法。接着,我要让他们明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越权,应该把这个权利让给孩子的父母,自己保持中立的态度,更不能与孩子的父母唱对台戏。再次,我会鼓励爷爷奶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于祖辈的关爱,但一定不能溺爱。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爷爷奶奶们来接孩子时,更能接受老师对他孙子孙女的辅导,而不再对老师谩骂不止,对等待孩子也更有耐心,家校之间就会越来越和谐。

第四,与学生沟通。

当与家长无法沟通的时候,我便开始寻求其它的方法,那就是直接与学生沟通。与学生沟通时,我会扮演成他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是平起平坐的,也是应该懂得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于是,我便开始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跟他分享自己也同样存在的问题,并且和他约定好,这是只有我和他知道的秘密,然后相互鼓励对方,努力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当改正之后,就由对方奖励自己一颗“五角星”。当不能说的秘密越来越多时,也就是孩子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觉。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办法农村小学
施工企业加强市场开发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水轮机转轮体活塞孔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
Which Is Important?
规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解毒人生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